Ⅰ 这算不算敲诈勒索罪
1、具有犯罪的故意,但没有达到敲诈勒索罪关于立案的标准是较大数额为2000元的金额的规定,因此不构成犯罪。
2、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根据第四十九条规定:
盗窃、诈骗、哄抢、抢夺、敲诈勒索或者故意损毁公私财物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
Ⅱ 算不算敲诈勒索,如何定罪
敲诈勒索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被害人使用威胁或要挟的方法,强行索要公私财物的行为。
根据《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条规定,【敲诈勒索罪】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敲诈勒索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Ⅲ 关于算不算敲诈
所谓敲诈是指他没受伤但装伤而且要求不合理的赔偿,或是受了轻微的皮外伤却要高额赔偿,这个定义可以参考1,医疗费用,2,误工费,3,营养费,4,精神补偿,把上述费用加起来就是正常的标准,超出许多就是不合理,可以到警察局告发。
Ⅳ 这算不算是敲诈
这个当然可以了,这个不用告他,如果对方再这样进行敲诈的话,你完全可以报警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让警方去介入调查,这样就可以了。
Ⅳ 是“钓鱼执法”还是“钓鱼敲诈”
是“钓鱼执法”还是“钓鱼敲诈”?
南宁市公安局永新派出所存在“钓鱼执法”产业链,陈朝晖等民警在办理吴良彩等人信用卡非法套现案件过程中,存在利用职权徇私枉法及受贿行为,涉嫌犯罪;而所谓“胖警官”竟是派出所聘请的混混伪装的,已被正式逮捕。(12月24日《北京青年报》)
这起“钓鱼”案情节复杂,因为它是一件“连环钓鱼案”。警方先是派出“黄鹏”通过QQ联系女店主吴良彩,要用吴良彩的POS机刷卡套现15000元,被警方逮了个正着;然后以罚款10万或“上山坐牢”相威胁,让吴良彩再找个刷卡的人套现,警方再将第二个套现者抓了现行,此乃“以鱼钓鱼”之术。仅媒体记者采访到的4月20日被“钓”的吴良彩、21日被“钓”的武某和小林、22日被“钓”的白总,4位“咬钩者”就被勒索30万。
吴良彩在网上发帖揭露这件事,说南宁永新派出所是“钓鱼执法”,其实我以为,这种说法是不对的。他们的行为确实存在“钓鱼”,但却并非执法,比起以往舆论批评的“钓鱼执法”更下流无耻,简直就是“钓鱼敲诈”。
最常见的“钓鱼执法”,例如运管部门打击非法营运的“黑车”,那手法是由运管检查人员扮着乘客在路边拦车,然后获得黑车收钱的证据。这种做法之所以被批评,是因为执法者只应该预防和打击违法犯罪,而不能制造假象引诱违法犯罪。但其出发点确实是为了打击非法营运,而且在“钓鱼”之后,也会依法进行惩罚。
南宁永新派出所“钓鱼”之后,若对违法套现者依法惩处,就是“钓鱼执法”。但实际上他们并没依法惩处,而是由混混假扮的警官出面索取大额罚款,同时要求其再钓下一条“鱼”,再收取罚款,连票据都没有。这样的做法显然与执法无关,而是以打击信用卡套现为旗号,涉嫌权力敲诈。不过,你还真得佩服永新派出所的“机灵”,正是由于罚款不开票,当吴良彩在网上发帖之后,警方就改口说是“暂扣”了。但这恐怕难以掩盖其行为的本质。
此事中,不断进行连环式“钓鱼”,整个派出所有怎样的周密计划,如何分工到人,罚款如何分配,可能内部都有制度吧?而且,到底弄了多少钱,钱又到了那里,到现在还一无所知,真不知背后有什么猫腻。这样的恶劣行为之所以能在光天化日之下上演,往往是因为盘根错节,挖其根才能治其本。
Ⅵ 钓鱼执法算违法吗
从法律明文规定角度,现无明文禁止,仅部分地方法规明确规定不允许钓专鱼执法。如2008年10月1日施行属的《湖南省行政程序规定》第70条规定:以利诱、欺诈、胁迫、暴力等不正当手段取得的证据材料,不得作为行政执法决定的依据。
从法理上分析,钓鱼执法是圈套执法,当事人原本没有违法意图,在执法人员的引诱之下,才从事了违法活动,国家当然不应该惩罚这种行为。这种行为如果运用不当将致人犯罪,诱发严重社会问题。钓鱼执法是政德摧毁道德的必然表现。
现代行政法治里有所谓“比例原则”,即行政手段应该与行政目的相匹配,行政执法面临的情形危险性远低于暴力犯罪,因此,不能对其采用激进的“执法钓鱼”手段,这一手段既存在诸多不确定性风险,又破坏了社会成员间的信任与互助,危害性相当大。
注:我国一般将钓鱼执法这一用语定义在行政领域内,英美法系中这一词也能指刑事领域的类似行为,以上回答不涉及这方面。
Ⅶ 算不算敲诈怎么解决
应当已经涉嫌敲诈勒索犯罪,公安应当依法处理,但公安是否全力侦查就很难说了。
Ⅷ 算不算敲诈
不算,互相讨价还价,协商不成法院起诉
依仗势力或抓住把柄进行恐吓,用威胁手段索取财物
人家没有恐吓,也没用威胁手段,就算索赔一千万也不算敲诈勒索,只是漫天要价
Ⅸ 钓鱼执法算违法吗
从法律明文规定角度,现无明文禁止,仅部分地方法规明确规定不内允许钓鱼执法容。如2008年10月1日施行的《湖南省行政程序规定》第70条规定:以利诱、欺诈、胁迫、暴力等不正当手段取得的证据材料,不得作为行政执法决定的依据。
从法理上分析,钓鱼执法是圈套执法,当事人原本没有违法意图,在执法人员的引诱之下,才从事了违法活动,国家当然不应该惩罚这种行为。这种行为如果运用不当将致人犯罪,诱发严重社会问题。钓鱼执法是政德摧毁道德的必然表现。
现代行政法治里有所谓“比例原则”,即行政手段应该与行政目的相匹配,行政执法面临的情形危险性远低于暴力犯罪,因此,不能对其采用激进的“执法钓鱼”手段,这一手段既存在诸多不确定性风险,又破坏了社会成员间的信任与互助,危害性相当大。
注:我国一般将钓鱼执法这一用语定义在行政领域内,英美法系中这一词也能指刑事领域的类似行为,以上回答不涉及这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