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知识产权 > 书籍变评书要版权吗

书籍变评书要版权吗

发布时间:2021-07-31 14:35:31

Ⅰ 使用评书有版权问题吗

看看你是否以营利为目的,不以营利为目的,一般不侵权,除非对方明确声明,不得使用。

Ⅱ 为什么评书内容也和原著不一样

评书和原著不一样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什么是评书?
评书又称说书、讲书,广东粤语等地区俗称讲古,古代称为说话,是一种古老的汉族传统口头讲说表演艺术形式,在宋代开始流行。各地的说书人以自己的母语对人说著不同的故事,因此也是方言文化的一部份。
2)它有什么特点?
流传下来的传统评书,都具有汉族口头文学的特征。它汇集了人民群众的智慧,既是历代评书艺人的心血结晶,也是群众性的艺术创作成果。它通过“册子”(一部书的详细提纲,也称“梁子”)和口传心授方法流传下来。不同流派、不同演员对一部书的人物塑造、情节安排等,有不同的处理方法,尤其在“评议”方面,因人而异,具有很大的可变性。评书艺人既是演员又是作者,他们的表演过程,往往就是精心构思和不断创作的过程。这正是口头文学的特点。
参考文献:网络评书http://ke..com/view/71304.htm#10
原因一:从这上述两点,就可以很容易知道,评书它是一种口头文学,既然是口头文学,就是一口相传,难免里面会有一些错误。
原因二:这也可能是说书人的二度创作,就想把小说改成电视剧一样,小说内容很多时候会因为编剧的主观原因或者是一些外界的客观原因导致,与原作品有一些出入。
原因三:你说的不同也可能由于说书的形式引起的。

希望我的答案能够帮助你,满意请采纳,不解请追问,谢谢O(∩_∩)O~

Ⅲ 下列作品的评书与原著差别大吗

(1)、四大名著评书中
《红楼梦》的改动不大,因为原著写法的原因,想改也不太容易,
《西游记》只有单田芳版,只说了原著大约一般内容
《三国》主要有袁阔成版、连丽如版、单田芳版
其中:
袁三国(365回版):内容比较忠实于原著。从原著删掉的情节有桃园结义,犯长安,李郭交兵。袁三国在后半套书上尤其下工夫,七擒孟获、六出祁山可以说是达到了最高境界。
袁三国(361回版):与袁三国(365回版)几乎相同,是早年在中央台的版本。
连三国(300回版):前半套书比袁三国详细,但后半套比较简略。没有七擒孟获,六出祁山也只有寥寥十来回。
单三国(85回版):只能说是三国的片段。从十八路诸侯罚董卓到刘备入川。但没有关渡大战等重要情节,刘备入川也是用3回带过而已。所以事实上只到三气周瑜而已。
据说单三国还有(125回版):比单三国(85回版)略长些,说到六出祁山。但同单三国(85回版)大同小异。
以上《三国》版本均是根据《三国演义》小说改编的
另:存有资料的比较接近老书道子的评书三国版本是天津姜存瑞的三国,但能否称得上所谓道活也是有疑问的。 并且姜三国好像网上仅有片段

表演过《水浒》的人有很多,目前留有影音资料的主要有连阔如、袁阔成、单田芳、田连元、张少佐。其中,连阔如留下的只是几个片段(鲁达除霸),因此影响有限;而袁、单、田、张这几个版本都是完整的。

单田芳的水浒说的四平八稳,改编较少
袁阔成《水泊梁山》100回对原著改动极大,应该是老书道子
田连元版本是比较不错的,加入了他自己很多的研究成果
张少佐过多的借鉴了田连元,没有形成自己的风格
关于这个问题,详见我在http://..com/question/82782588.html的回答。

(2)、关于金庸小说的评书版

早期的有声版金庸小说极少有改动,大多是照本宣科,其实严格的说不算评书。
去年开始北京交通电台推出了新的金庸小说评书版,已经播出的有汪良版《射雕英雄传》和田连元版《书剑恩仇录》,根据金庸先生本人的意愿,改动也不大,但既然是“评书版”,就不能照本宣科,网友记录的一段田连元版《书剑恩仇录》文本,跟原著小说对比,很能说明您的问题(每一节第一段为小说原文,第二段为田连元评书版文本)。

清乾隆十八年六月,陕西扶风延绥镇总兵衙门内院,一个十四岁的女孩儿跳跳蹦蹦的走向教书先生书房。
清朝乾隆十八年六月,陕西扶风延绥镇总兵衙门里头,有个内院,一个十四岁的女孩儿跳跳蹦蹦的走向教书先生书房。

上午老师讲完了《资治通鉴》上“赤壁之战”的一段书,随口讲了些诸葛亮、周瑜的故事。午后本来没功课,那女孩儿却兴犹未尽,要老师再讲三国故事。
这天上午啊,这老师刚讲完了《资治通鉴》上“赤壁之战”的一段书,随口呢又给这个小孩讲了些诸葛亮啊、周瑜啊他们的一些故事,这个小孩听得是津津有味。午后本来是没功课啦,可这个女孩儿呢,兴犹未尽,打算找老师啊,再再讲讲这三国的故事。

这日炎阳盛暑,四下里静悄悄地,更没一丝凉风。那女孩儿来到书房之外,怕老师午睡未醒,进去不便,于是轻手轻脚绕到窗外,拔下头上金钗,在窗纸上刺了个小孔,凑眼过去张望。
这天啊,炎阳盛暑,四下里头静悄悄地,一丝凉风都没有。这个女孩儿来到书房的外头,她知道啊,现在是上午头啊,老师有睡午觉的习惯,这阵恐怕正在睡午觉,别把老师的午觉给打搅了,所以她轻手轻脚地来到窗户外头,拔下了这头上的金钗,在窗户纸上就扎了个小窟窿,凑过去隔愣个眼睛往里面看。

只见老师盘膝坐在椅上,脸露微笑,右手向空中微微一扬,轻轻吧的一声,好似甚么东西在板壁上一碰。
这一看呐,可把这个女孩给惊呆了。怎么着?她一看老师没睡觉,盘膝打坐,坐在这椅子上,脸上露着微笑,右手向空中微微一扬,就听“叭”这么一声,好像什么东西在这板壁上一碰。

她向声音来处望去,只见对面板壁上伏着几十只苍蝇,一动不动,她十分奇怪,凝神注视,却见每只苍蝇背上都插着一根细如头发的金针。这针极细,隔了这样远原是难以辨认,只因时交未刻,日光微斜,射进窗户,金针在阳光下生出了反光。
这女孩向声音来处一看,哎呦!只见对面这板壁上伏着几十只苍蝇,一动不动。这女孩觉得奇怪啊,这怎么回事儿啊?这苍蝇怎么在那儿趴着不动弹呢?她凝神注目仔细观瞧,就发现在每只苍蝇背上都插着一根细如头发丝儿的金针。这针啊,极细,为什么隔了这么远她能看出来呢?因为这个时候是未刻,也就是未时,日光微斜,射进窗户里面,这金针在阳光下反光。这一反光,她自然就看清楚了。

书房中苍蝇仍是嗡嗡的飞来飞去,老师手一扬,吧的一声,又是一只苍蝇给钉上了板壁。那女孩儿觉得这玩意儿比甚么游戏都好玩,转到门口,推门进去,大叫:“老师,你教我这玩意儿!”
此时刻,这书房里面的苍蝇还在那儿嗡嗡的飞来飞去,因为这书房里面这苍蝇很多啊,别看钉上那么好几个,这苍蝇还有在那儿飞的。就看他那老师手一扬,“吧”又一声,又一只苍蝇又给钉上了板壁。这女孩儿开始觉得很惊愕,后来觉得这玩意儿挺好玩儿啊。“嗨嗨!我这老师还有这样的能耐啊?哎呦,这比什么游戏都好玩啊。”于是她转到了门口,推门就进来了,大叫:“老师,你教我这玩意儿!”

这女孩儿李沅芷是总兵李可秀的独生女儿,是他在湘西做参将任内所生,给女儿取这名字,是纪念生地之意。
这个女孩儿叫李沅芷。“沅”呢?三点水一个元字。“芷”呢?草字头一个静止的“止”,这个女孩是总兵李可秀的独生女儿。她为什么叫这么个名字呢?这名字听起来跟一般的女孩不一样,因为这李可秀啊在湘西做参将的时候,在任内生得这个孩子,所以给这个女儿取了这么个名字,是纪念她的出生之地。因为湘西那一代啊有一个沅江。同时那个地方呢还有一个芷江,是个县名,这个“芷”呢,您要从字典上查,就是一种香草,而芷江呢又是一个地名,他用了这个字儿,对这女孩子就等于是一分为二,又像女孩的名字,又带有地名的意思,所以就取了这么个名字。另外这个名字跟一般的女孩,什么花啦,什么枝啊,什么草啊……这个不一样。所以就给她起了个名字叫李沅芷。

教书先生陆高止是位饱学宿儒,五十四五岁年纪,平日与李沅芷谈古论今,师生间倒也甚是相得。这一天陆高止因受不了青蝇苦扰,发射芙蓉金针,钉死了数十只,哪知却给女弟子在窗外偷看到了。
这个教书先生叫陆高止,这怎么都带“止”啊?他这个“止”啊没草字头,就是静止的止,高矮的高。这个陆高止可是一位饱学之士,五十四五岁年纪,平常呢跟这个李沅芷谈古论今,师生之间甚是相得。这天陆高止受不了这苍蝇的叫闹,发射出来了芙蓉金针,这一下子就钉死了数十只的苍蝇,他可万万没有想到哇,他这个事情让他这个女弟子在窗户外边偷着给看到了。

谢谢

Ⅳ 说评书需要给原著版权费吗

您好,如果利用评书营利的话,一般是需要支付的。
我国《著作权法》第10条规版定:著权作权包括下列人身权和财产权……九)表演权,即公开表演作品,以及用各种手段公开播送作品的表演的权利……(十四)改编权,即改变作品,创作出具有独创性的新作品的权利……著作权人可以许可他人行使前款第(五)项至第(十七)项规定的权利,并依照约定或者本法有关规定获得报酬。著作权人可以全部或者部分转让本条第一款第(五)项至第(十七)项规定的权利,并依照约定或者本法有关规定。
希望能帮到您。

Ⅳ 上传一些说书的音频到网上(土豆、优酷之类的)。是否侵犯了他(说书人)的版权的

理论上属于侵权,不过就算有纠纷也是网站与被侵权者的纠纷不会牵扯到你,而且我国目前这方面法律空白,所以不必担心,网络本来就是要共享~~哈哈

Ⅵ 网上“听书”是否会构成侵权

未经权利人许可,没有支付报酬的情况下使用尚在著作权保护期内的作品专,如果不属于法律规定属的合理使用范围,一般应当认定为侵权行为。 因此,个人网上“听书”以及为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而从网上下载合法授权的有声读物,通常不构成侵权。而未经著作权人许可,朗诵图书文字作品并通过网络传播的“说书人”,以及未经著作权人许可,也未支付报酬的,提供付费下载有声读物的网站,则构成侵犯他人的著作权。 笔者建议“听书”的读者选择合法授权的网站,下载语音读物,并依照《著作权法》等的规定,合理使用。

Ⅶ 去FM说书。比如斗破苍穹这种小说,需要付版权费之类的吗。

您好,利用著作权人作品营利等的,是需要得到著作权人许可的。若著作权人不要求支付费用,则不用支付。关键还是著作权人,但是没有原作者的许可是不行的。
希望能帮到你。

Ⅷ 懒人听书说书需要原书作者授权吗

需要的,只要是知识就要受到版权保护的。

Ⅸ 头条号音频 发布评书会不会有版权问题

头条号音频发布屏收费是没有版权问题的。

Ⅹ 可以读别人的出版书么

首先,应明确著作权(即版权)合理使用的情形:

著作权法明确规定的合理使用的范围是:

(一)为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
(二)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作品中适当引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
(三)为报道时事新闻,在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中不可避免地再现或者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
(四)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刊登或者播放其他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已经发表的关于政治、经济、宗教问题的时事性文章,但作者声明不许刊登、播放的除外;
(五)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刊登或者播放在公众集会上发表的讲话,但作者声明不许刊登、播放的除外;
(六)为学校课堂教学或者科学研究,翻译或者少量复制已经发表的作品,供教学或者科研人员使用,但不得出版发行;
(七)国家机关为执行公务在合理范围内使用已经发表的作品;
(八)图书馆、档案馆、纪念馆、博物馆、美术馆等为陈列或者保存版本的需要,复制本馆收藏的作品;
(九)免费表演已经发表的作品,该表演未向公众收取费用,也未向表演者支付报酬;
(十)对设置或者陈列在室外公共场所的艺术作品进行临摹、绘画、摄影、录像;
(十一)将中国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已经发表的以汉语言文字创作的作品翻译成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作品在国内出版发行;
(十二)将已经发表的作品改成盲文出版。
前款规定适用于对出版者、表演者、录音录像制作者、广播电台、电视台的权利的限制。

其次,从合理使用的构成要件看:
1、合理使用目的应当是非营利目的,但如果出于公益目的,也可带有一定营利性质。对于作品本身的性质,亦应当作必要的类别区分;
2、对于是否合理使用,为准确适用法律,应当分为对原作品使用的两种方式来判断相关因素,即作品摘用和作品复制来考察;
3、判断被控侵权作品对原作品的使用是否构成不利影响和实质性损害,可以从作品的声誉影响和市场经济损失来考察是否构成合理使用。

那么,综合以上两点,就你所述情况,回答如下:

1、我是一个朗读爱好者,评书爱好者之类,把有版权的作品朗读出来,并传播,非营利目的,人家能不能问我要版权费?假若作者本人不追究,出版社能不能追究?

严格意义上讲,这种做法应首先征得著作权人的同意;如几位网友回答,非营利目的并不是直接的合理使用的充分条件,而是必要条件之一,所列12中合理使用情形,都是非营利性质。

不过,即使你未征得作者同意,上述行为也不属于侵权行为,亚马逊网站曾有系统,具备文字转语音阅读功能,虽然一度惹争议,但由于其忠实原作品,在国际上,依然被接受。而你的情况,不但是非盈利,更只是出于爱好、学习。不构成侵权,也无需支付版权费。

而出版社的权利可能是部分或全部著作权,但怎么也不会超越作者的权利,更不会超越著作权法的规定。因此,你可无需过虑。

2、假如我未能联系作者,把某部已出版的报告文学改编成评书的形式,并表演、录音,在评书爱好者中传播。会怎样?

你补充提问的情况,属于对原先作品的演绎,是以另一作品为基础创作的作品,但不是精确的逐字的复制。演绎作品若不主张著作权,而只是出于爱好,免费表演,则属于“免费表演已经发表的作品,该表演未向公众收取费用,也未向表演者支付报酬”的合理使用情形。

也不构成侵权。

一般来说,公民作品的著作权(发表权、使用权、获得报酬权)的保护期限至作者死亡后五十年的十二月三十一日。(中国大陆、香港均是;其他国家、地区可能有所差别)
所以
《红楼梦》不会,因为曹雪芹死了很久了。
《寻秦记》会,因为黄易似乎还活著……
对於在版权保护期限内的作品,不经著作权人的同意、不向其支付报酬,擅自制作、散布特殊版本(如电子版本、声音记录等)的复制品甚至以此盈利的行为,构成侵权行为。根据情况,有关人员或团体可能须附上一定的民事和刑事法律责任。
不过一般来说教育界、公共机构、阅读残障人士有一定的版权豁免。
就这个书籍的朗读版来说
1.阅读残障人士在经过合理查究确定无法以合理的商业价格获得版权作品的特殊版本时,可以(请人)制作该作品的特殊版本(如点字、大字体、录音记录形式等)的复制品,以供本身使用。
2.教育机构(公立学校、非盈利目的的其他学校)、公益机构(公立图书馆、福利机构)等指明团体,同样在经过合理查究确定无法以合理的商业价格获得版权作品的特殊版本时,可以为阅读残障人士制作特殊版本。并且应该在制作或者向阅读残障人士提供特殊版本之前或之后的合理期间内,通知版权拥有人。
此类团体可就特殊版本的版权复制品收取费用,但不得超过制作和提供该复制品的实际成本。否则该复制品就会成为侵权复制品,而有关团体可能须附上相应的民事和刑事法律责任。

综上,建议:
1、适当把握尺度,尽量保证不以营利为目的、坚持免费;
2、出于爱好、内部交流,而在爱好群体中使用、传播,有一定的公益性质,应保证这种性质的纯洁性;
3、若需进一步传播,应尽量征得作者的同意;
4、改编成评书,是对原作品的演绎,可与原著作权人商谈,征得同意、支付一定的报酬,而取得演绎作品的著作权,更好地保护自己的权益。

阅读全文

与书籍变评书要版权吗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使用权获取途径 浏览:759
怎么投诉奥迪4s店 浏览:31
美术教师校本研修成果 浏览:740
股权转让合同模板 浏览:638
知识产权部门重点的工作计划范文 浏览:826
用地批准书能证明土地的使用权权吗 浏览:829
拓荒者知识产权 浏览:774
商标侵权事宜处理委托书 浏览:168
内容无版权今日头条 浏览:327
房产纠纷诉讼时效是多长时间 浏览:269
无形资产年限怎么确定 浏览:542
工商登记人员工作总结2018 浏览:799
我要发明机器人300字 浏览:341
转让合作书 浏览:512
上海联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宁波分公司 浏览:364
西安私人二手挖机转让 浏览:698
债务股权转让 浏览:441
食堂转让合同范本 浏览:335
广西华航投资纠纷 浏览:902
萌分期投诉 浏览: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