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知识产权 > 质押合同是物权合同

质押合同是物权合同

发布时间:2021-07-31 07:30:42

物权法出来后关于质押合同的效力的疑惑

呵呵,我很同情楼主的发问,因为我也在查了相关规定后很是头疼。在此之前我只记得“质权合同自合同成立时生效(除有其他约定或法律规定)”的笔记。没有相关的法条支持的学者理论,可以作为审判的依据么?我反复地在脑子里想,结果,翻出了一些关于“一人公司”的司法实践的记忆:
05年《公司法》修改之前,我国公司法是不支持一人公司的,至少在法律条文上明确规定,“有限责任公司设立需要有2人以上、50人以下的股东”。然而,在新公司法颁布之前,已经有大量的一人公司存在,连法院都在审判中承认了这个事实。我还记得那个判例中法官的说法,至今让我佩服:“公司法规定了2人以上的股东数的限制,但没有明文禁止公司存续期间股东数减少到1人时的情况,因此根据私法自治的原则,应该判定该公司为合法存续。”之后的不久,立法机构也认识到了这一点,一人公司合法化势在必行,所以才有了新《公司法》对一人公司的承认。
我觉得,这是一个立法滞后和法官根据立法精神进行目的解释的问题。就《物权法》和《担保法》的比较来说,只要它们在同一个问题上有不同规定,则适用新的规定,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如果仅当担保法的具体规定(甚至它的2000年的司法解释)与物权法的立法精神相违背,又该如何处理呢?我认为,在私法领域,赋予法官更大的自主权,在立法出现缺陷的情况下,结合立法精神进行补充解释,应该是符合社会发展的。
一楼的回答希望你能接受,他说的没有错。

Ⅱ 为什么说抵押权属于物权,而抵押合同属于债权

您好,物权合同是复设立、变更制、终止物权关系的合同。

债权合同是设立、变更、终止债权关系的合同。

物权合同和债权合同的最主要差别在于法律后果是影响物权关系还是债权关系。

以买卖合同为例,买卖合同生效后在当事人间产生债权关系,买方有要求卖方交付的权利,卖方有要求买方给付货款的权利,但这两种权利均为债权请求权。

物权关系未因合同生效而变更,即使合同目的实现的最终结果是物权变动。抵押权虽为物权,但抵押合同生效后抵押权并未因此设立,仅仅只是产生合同一方要求相对人设立抵押权的债权请求权。故抵押合同为债权合同。

如能给出详细信息,则可作出更为周详的回答。

Ⅲ 质押合同是诺成合同还是实践合同

合同生效与否跟是否交付标的物一毛钱关系都没有!这一点谨记!

举个栗子,你跟开发商买了一套房子,开发商始终未能交付房屋,你能说你之前跟开发商签的购房合同是没生效的合同吗?扯呢??双方都是完全行为能力人,意思表示真实,依法设立的合同凭嘛不生效??「合同法第四十四条 」写得真真的"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你还让立法者怎么写才能明白合同成立就生效??

也别说,的确有成立时不生效的,附条件、附期限、要登记审批的是例外。

合同包括什么?包括处分行为和负担行为,处分行为不影响负担行为。意思就是,开发商是房屋的所有权人,有权处分。当他跟你签订房屋买卖合同的时候,他对标的物有合法的处分权以及依据合同约定的交付之负担,未交付房屋的,你可以说他违约,但不能说合同没生效啊。以此类推好不?咱就不再多举栗子了。

再说实践合同。实践合同包括自然人借贷、保管、借用和定金。注意,是自然人借贷,商业借贷不在此列。这些都有什么共同点?你不交付标的物,合同能履行吗??你答应明天借我100万,转过天来你反悔了,我拿着合同去法院告你?你答应替我保管车辆,我车都没给你,我反过脸来找你要车,你拿不出来,我能去法院告你?你让我交定金,我就不交,你能拿我怎么地??你找我借橡皮,我就不借,怎么着?法院逼我借给你?法律逼我做好事?

记住了,实践合同就上面那几个,放个屁的功夫就记住了。大不了结合实际生活你也能想出来啊!理论上的东西不是给正常人看的,甭理他们。

还用我说为什么质押合同是诺成合同了吗??

你不给我质物,我能拿着合同去法院告你。首先,质物你有权处分,第二,跟我签订质押合同后,你就有了交付质物的负担,你不履行根本不影响合同的效力。就算你是无权处分人,合同也不是无效的,那是可变更、可撤销的合同,具体怎么做也得按我吩咐办。

可能答非所问,就这意思吧。

Ⅳ 质权中关于质押合同的成立与生效以及质押权成立的区分

质押合同生效与质权设立也是不同的两码事,不能将二者混淆。

1、从物权行为理论来看,质押合同是物权变动的起因,质权设定则是物权变动的结果,原因应当与结果相分离;

2、从目的来看,质押合同重在明确出质人和质权人的权利义务,质权设定则重在增强公信效力,确立质权人对抗第三人的优先权,质押合同生效不等于股权完成设质。

3、物权法显然是有意将质权设立与质押合同生效区分开来。

该法第二百二十六条明确规定出质权设立的时间,即“以证券登记结算机构登记的股权出质的,质权自证券登记结算机构办理出质登记时设立;以其他股权出质的,质权自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出质登记时设立”。

实践中,非上市股权质押有可能已“记载于股东名册”而未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出质登记”,或者已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出质登记”而未“记载于股东名册”。

前者导致质权未能设立,从而使质权人无法以优先受偿权对抗第三人;后者则可能导致质押合同存在效力缺陷,致使质权设立的基础存在重大瑕疵。

(4)质押合同是物权合同扩展阅读:

汤头法庭公开宣判一起质权不成立案件

物权法第二百一十二条规定:“质权自出质人交付质押财产时设立。”

据此,当出质人和质权人以书面形式订立质押合同后质押合同即成立并生效,而质权的设立还须质押财产移交质权人占有。

本案中,第三人临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相公支行、中国农业银行临沂河东支行均与被告临沂嘉禾食品有限公司订立了书面质押合同,该合同符合法律规定的实质要件和形式要件,质押合同成立并生效。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八十七条第一款规定:“出质人代质权人占有质物的,质押合同不生效;质权人将质物返还于出质人后,以其质权对抗第三人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根据该条款的规定,质权人必须实际占有质押财产,双方当事人不能约定由出质人代为管理质押财产。

本案中,被告临沂嘉禾食品有限公司与第三人临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相公支行、中国农业银行临沂河东支行签订质押合同后,虽在形式上签订了质押监管协议,但监管地点在被告临沂嘉禾食品有限公司院内仓库,庭审时第三人临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相公支行、中国农业银行临沂河东支行未提供监管公司实际履行监管义务的证据。

结合被告临沂嘉禾食品有限公司先后向第三人临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相公支行、中国农业银行临沂河东支行出质本案争议的脱水姜片、先后向两家银行委托的监管公司出租其本公司仓库的情况,可以确认被告临沂嘉禾食品有限公司在经营过程中仍实际占有管理质押物,公司仓库仍由被告临沂嘉禾食品有限公司管理使用,两家银行委托的监管公司并未实际监管被告临沂嘉禾食品有限公司出质的财产。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第三十六条“商业银行贷款,借款人应当提供担保。商业银行应当对保证人的偿还能力,抵押物、质物的权属和价值以及实现抵押权、质权的可行性进行严格审查”之规定,银行负有对质物权属的严格审查义务。

本案中,第三人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临沂河东支行、临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相公支行在与被告临沂嘉禾食品有限公司分别签订《动产质押合同》及《质押物清单》时均未对被告临沂嘉禾食品有限公司出质的质物权属进行严格核实,其对质物的权属审查停留在被告临沂嘉禾食品有限公司承诺的书面层面,不免流于形式而使上述法律规定的权属审查目的失去意义。

而作为长期从事信贷业务的金融机构和商事主体,第三人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临沂河东支行、临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相公支行在临沂嘉禾食品有限公司以其无权处分的95.982吨脱水姜片向其进行质押时,理应审慎审查临沂嘉禾食品有限公司交付的质押物的权属来源。

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临沂河东支行、临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相公支行均未对上述脱水姜片权属来源进行严格审查。同时,动产质权以出质人移转质物的占有为设立和生效要件,其具有排他性,不可能在同一质物上设立两个质权。

本案中,被告临沂嘉禾食品有限公司将涉案的95.982吨脱水姜片先后出质给第三人临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相公支行、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临沂河东支行,同时设立了两个质权,事后两位第三人均没有提出异议,明显违反了法律规定的质权成立要件。

综上所述,原告毛利军有权取回其储存在被告临沂嘉禾食品有限公司仓库内的95.982吨脱水姜片,第三人临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相公支行、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临沂河东支行无权依据善意取得制度取得对95.982吨脱水姜片的质权。

Ⅳ 质押合同是与主合同一起生效还是交付质押物时生效

对你的问题答复如下:
一、《担保法》中关于“抵押合同自登记之时生效;质押合同自质物移交给质权人占有时生效”的规定,属于立法上的重大缺陷,没有正确区分物权的原因行为和物权的变动结果。
二、司法实践中,以及2007年实施的《物权法》,已经完善、改变了《担保法》的立法不足。质权属于担保物权的一种,质权合同的效力独立于质权的设立,是否交付质物给质权人不是质押合同的生效条件,只是质权设立的标准。
三、只要合同系当事人的真实一致意思表示,合同内容不违背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该合同一经订立即发生法律效力。
四、如果质押合同是与主合同同时订立,那么,在二份合同成立之时即同时发生法律效力。
五、法条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44条第1款: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15条:当事人之间订立有关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不动产物权的合同,除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合同另有约定外,自合同成立时生效;未办理物权登记的,不影响合同效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178条:担保法与本法的规定不一致的,适用本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212条:质权自出质人交付质押财产时设立。

Ⅵ 质押合同何时生效 到底质押合同是在签订之日起生效还是转移质物时生效法律依据是什么

质押合同自合同签来订之日起生自效。权利凭证还没有交给质权人的,不影响合同效力。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十五条当事人之间订立有关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不动产物权的合同,除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合同另有约定外,自合同成立时生效;未办理物权登记的,不影响合同效力。

(6)质押合同是物权合同扩展阅读: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八十六条债务人或者第三人未按质押合同约定的时间移交质物的,因此给质权人造成损失的,出质人应当根据其过错承担赔偿责任。

第八十七条出质人代质权人占有质物的,质押合同不生效;质权人将质物返还于出质人后,以其质权对抗第三人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因不可归责于质权人的事由而丧失对质物的占有,质权人可以向不当占有人请求停止侵害、恢复原状、返还质物。

Ⅶ 抵押合同属于什么合同

抵押合同是从合同。抵押合同是抵押权人(通常是债权人)与抵押人(既可以是债务人,也可以是第三人)签订的担保性质的合同。抵押人以一定的财物(既可以是不动产,也可以是动产)向抵押权人设定抵押担保,当债务人不能履行债务时,抵押权人可以依法处分抵押物所得价款优先受偿。抵押合同是有名合同、诺成合同、单务合同、无偿合同、要式合同、确定合同、从合同等。根据合同相互间的主从关系,可以将合同分为主合同与从合同。所谓从合同,就是以其他合同的存在而为存在前提的合同。由于从合同要依赖主合同的存在而存在,所以从合同又被称为"附属合同"。像担保类合同:保证合同、抵押合同等等都是相对于主债务合同而存在的从合同,没有主债务就不可能有对主债务的担保,也不可能有担保合同,所以抵押合同必然是从合同。

Ⅷ 为什么抵押权是物权,但抵押合同叫债权合同

物权合同是设立、变更、终止物权关系的专合同。属债权合同是设立、变更、终止债权关系的合同。

物权合同和债权合同的最主要差别在于法律后果是影响物权关系还是债权关系。

以买卖合同为例,买卖合同生效后在当事人间产生债权关系,买方有要求卖方交付的权利,卖方有要求买方给付货款的权利,但这两种权利均为债权请求权。

物权关系未因合同生效而变更,即使合同目的实现的最终结果是物权变动。抵押权虽为物权,但抵押合同生效后抵押权并未因此设立,仅仅只是产生合同一方要求相对人设立抵押权的债权请求权罢了。故抵押合同为债权合同。

阅读全文

与质押合同是物权合同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护理品管圈成果汇报书 浏览:875
使用权获取途径 浏览:759
怎么投诉奥迪4s店 浏览:31
美术教师校本研修成果 浏览:740
股权转让合同模板 浏览:638
知识产权部门重点的工作计划范文 浏览:826
用地批准书能证明土地的使用权权吗 浏览:829
拓荒者知识产权 浏览:774
商标侵权事宜处理委托书 浏览:168
内容无版权今日头条 浏览:327
房产纠纷诉讼时效是多长时间 浏览:269
无形资产年限怎么确定 浏览:542
工商登记人员工作总结2018 浏览:799
我要发明机器人300字 浏览:341
转让合作书 浏览:512
上海联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宁波分公司 浏览:364
西安私人二手挖机转让 浏览:698
债务股权转让 浏览:441
食堂转让合同范本 浏览:335
广西华航投资纠纷 浏览: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