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物权的取得时效
物权的取得实效,我觉得那就是有一个相应的限制吧,或者是相应的一个比较规定就是这样的了。
② 物权法有无追溯时效
我国民法的追诉时效抄只规定了债权袭,对于物权是不适用追溯时效的,但是物权设计形成权时有一定的除斥时间,除斥时间不同于诉讼时效,应当加以区别,除斥时间期满属于放弃该权利,而诉讼时效期满权利仍然存在,仍具有起诉权,只是失去了胜诉权。
另外,对于你的案例作答,我国物权行为采取债权形式主义,即有效债权行为+交付/登记=物权变动>第三人,所以,如果第三人与卖出人在债券行为上无漏洞,且交付登记了,原物权人就不得收回房产,只能找当时的卖出人赔偿侵权损失。
希望对你有帮助
③ 物权法施行前,房产确权纠纷受诉讼时效保护吗
确权纠纷不是债权请求权,不适用诉讼时效规定,也就无诉讼时效的保护。
1、房屋确权是保障房屋所有人依法对自己的房屋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它是唯一完全的物权。同时,也是房地产权属登记、权属变更、转让、评估、抵押、中介服务等的产权、产籍的管理的法定依据。
2、法律依据《民法总则》第一百九十六条规定:
下列请求权不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
(一)请求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
(二)不动产物权和登记的动产物权的权利人请求返还财产;
(三)请求支付抚养费、赡养费或者扶养费;
(四)依法不适用诉讼时效的其他请求权。
(3)物权确认时效扩展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第九章 诉讼时效
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第一百八十九条当事人约定同一债务分期履行的,诉讼时效期间自最后一期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
第一百九十条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对其法定代理人的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自该法定代理终止之日起计算。
第一百九十一条未成年人遭受性侵害的损害赔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自受害人年满十八周岁之日起计算。
第一百九十二条诉讼时效期间届满的,义务人可以提出不履行义务的抗辩。
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后,义务人同意履行的,不得以诉讼时效期间届满为由抗辩;义务人已自愿履行的,不得请求返还。
第一百九十三条人民法院不得主动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
④ 物权法:对于物权所有权的侵害,诉讼时效有限制吗
侵来害物权所有自权的诉讼是侵权诉讼,一般为二年。
所有权确认纠纷诉讼是物权法内容的诉讼,没有时效限制.侵害所有权的诉讼是侵权诉讼,一般为二年,最长不超过20年.最关键的是这个时效从知道或者应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就是如果不知道权利被侵害的事实,则不存在超过时效的情况。
⑤ 物权请求权是否适用于诉讼时效
物权请求权不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具体阐述如下:
诉讼时效的客体是债权请求权,物权请求权之返还原物请求权不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
诉讼时效的客体是债权请求权。诉讼时效的适用范围限于请求权。因为请求权是请求他人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权利,但不是所有的请求权都适用的规定,请求权中的债权请求权符合诉讼时效客体权利的特征,其以财产权利为内容,不具有支配性。
若权利人长期怠于行使权利,会使法律关系处于不确定状态,不利于维护社会交易秩序的稳定,故债权请求权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
(5)物权确认时效扩展阅读:
物权请求权与债权请求权的区别:
债权请求权是指在物权受到侵害并发生财产损害时,物权人要求行为人赔偿损失的权利,它是一种索求性、进取性的请求权。其典型的民事责任形式即是赔偿损失责任。物权请求权与债权请求权是保护物权的两种不同方法,二者的主要区别表现在:
(1)物权请求权的实现或物权性民事责任的承担,权利人无需证明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因为,权利人仅仅要求将受到妨害的物权恢复到其完满状态。而受害人欲请求行为人损害赔偿者,则应证明其实施侵权行为时主观有过错。
(2)物权请求权的实现不以行为人的行为造成受害人财产损失或其他损失为前提。而行为人承担损害赔偿责任的前提是加害人造成了受害人现有财产或非财产性损害。
(3)债权请求权的行使有诉讼时效的限制,而物权请求权很难适用诉讼时效。
(4)物权请求权的行使主体并不局限于物权人本身,因为物权请求权是与物密不可分的,任何对物的占有构成侵害或妨碍的,物的持有、占有者即可行使此项请求权。如租赁物的承租人对他人侵害租赁物的行为可以提起诉讼行使上述权利。
因此,这是一种对物诉讼。而债权性请求权的行使是以相对人为对象,且以权利人受到实际损害为前提。因此,只有受到损害者才可以侵害方为被告提起诉讼,故这是一种对人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