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土地使用权评估的原则有哪些
为了确保评估工作的顺利进行,确保评估结果的准确,在土地使用权评估过程中应当遵循一定的原则。一般而言,土地使用权的价格的评估应当掌握以下的原则:
1.合法公正的原则
土地评估机构是一种中介服务结构,具有相应的行业要求。由于其评估的结果将直接对当事人起到参照的作用,有时甚至成为确定土地使用权价格的最终依据。这就要求评估机构在评估工作中应当尽量客观公正,其评估的结果能够真实地反映土地使用权的价值。否则,土地使用权评估也就是丧失了其应有的意义,土地评估机构也就丧失了其存在的理由。为了保证评估结果的客观公正,土地使用权的价格评估工作,首先要遵循合法的原则,即必须遵循我国有关土地管理的法规和资产评估的法规的规定。其次要力求公正,做到符合客观实际,按照科学的估价标准、评估方法和程序来评估。目前土地评估大量存在的问题就是评估机构评估过程不客观,过于考虑当事人的主观意愿因素。
2.有利于开发利用的原则
土地使用权出让以及其出让前的评估工作,应当在服从城市规划的前提下,有利于扩大土地开发、利用的广度和提高土地开发、利用的强度,亦即土地使用权价格的评估工作要考虑到有利于土地的开发利用。
3.区别对待
土地使用权价格的评估,应按照不同区域以及各块土地的经济价值和效用的大小来确定。例如上海的土地在市区分为六块,郊区分为三块。因为土地使用权的价格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土地是不动产,其价格当然与其所处的地理环境息息相关,位于不同地理位置的土地当然具有不同的价格。
4.最大使用效益的原则
同一块土地由于用途的不同而取得经济效益就会不同,因此应当在服从城市规划的前提下,选择取得“最大使用效益”的用途或者项目评估其出让价格。最大使用效益有时动态的、发展的,最大使用效益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这一项原则比较难掌握,要求评估机构有较丰富的经验,同时对于相关的信息业要有很好的了解。
⑵ 评估中无法判断土地用途性质怎么做相应的假设
开发利润一般分成本利润和销售利润,在假设开发法中根据你的计算基础不同选择不同的利润率。利润率的大小根据开发商品房的不同性质、类型和房地产市场状况确定,商品房的性质不同开发利润不同,如经济适用房国家规定不高于3%的部分成本利润率,江苏规定普通商品房不高于8%的成本利润率;商品房的类型不同,开发利润不同,一般容积率越高总利润额越高、平均利润率越低,一般平均利润情况是别墅大于多层大于小高层大于高层,商业用房利润更高;房地产市场状况不同开发利润不同,假设开发法中的开发利润是预期利润,受房地产预期影响很大,市场预期上升,利润就高,反之就低。附房地产开发业利润水平分析,注此文利润是销售利润率,如转成本利润率会很高,如转自有资金利润率会更高。社会上开发商说开发利润不高说的是销售利润,老百姓说开发商是暴利说的是自有资金利润率,政府公布的开发利润一般是成本利润率。
⑶ 资产评估 假设开发法 计算
因为是均匀投入,所以按期中来计算。就是假设你在今年要均匀投入120万,每个月10万,计算的时候为了简便就以半年记期折现或资本化处理。
100*60%/(1+10%)^0.5就是第一年的均匀投入进行折现;100*40%/(1+10%)^1.5是在第一年没有使用,在第二年均匀投入,所以记期是1+0.5年进行折现。
资产评估中所有建筑或生产制造费用只要是均匀投入的,都按期中来计算,不管是终值还是现值,这个教材上应该有说明的,可能你没仔细看。
⑷ 资产评估的假设包括哪些
一共是四种假设:
1、交易假设:
交易假设是资产评估得以进行的一个最基本的前提假设,它是假定所有待评资产已经处在交易过程中,评估师根据待评估资产的交易条件等模拟市场进行估价。
为了发挥资产评估在资产实际交易之前为委托人提供资产交易底价的专家判断的作用,同时又能够使资产评估得以进行,利用交易假设将被评估资产置于“交易”当中,模拟市场进行评估就是十分必要的。
交易假设一方面为资产评估得以进行“创造”了条件;另一方面它明确限定了资产评估外部环境,即资产是被置于市场交易之中。资产评估不能脱离市场条件而孤立地进行。
2、公开市场假设:
公开市场假设是对资拟进入的市场条件,以及资产在这样的市场条件下接受何种影响的一种假说明或限定。
公开市场假设的关键在于认识和把握公开市场的实质和内涵。
公开市场假设旨在说明一种充分竞争的市场条件,在这种条件下,资产的交换价值受市场机制的制约并由市场行情决定,而不是由个别交易决定。
公开市场假设是资产评估中的一个重要假设,其他假设都是以公开市场假设为基本参照。
公开市场假设也是资产评估中使用频率较高的一种假设,凡是能在公开市场上交易、用途较为广泛或通用性较强的资产,都可以考虑按公开市场假设前提进行评估。
3、持续使用假设:
持续使用假设也是对资产拟进入的市场条件,以及在这样的市场条件下的资产状态的一种假定性描述或说明。
持续使用假设又细分为三种具体情况:一是在用续用;二是转用续用;三是移地续用。
在用续用指的是处于使用中的被评估资产在产权发生变动或资产业务发生后,将按其现行正在使用的用途及方式继续使用下去。
转用续用则是指被评估资产将在产权发生变动后或资产业务发生后,改变资产现时的使用用途,调换新的用途继续使用下去。
移地续用则是说被评估资产将在产权变动发生后或资产业务发生后,改变资产现在的空间位置、转移到其他空间位置上继续使用。
4、清算假设:
清算假设是对资产在非公开市场条件下被迫出售或快速变现条件的假定说明。
清算假设首先是基于被评估资产面临清算或具有潜在的被清算的事实或可能性,再根据相应数据资料推定被评估资产处于被迫出售或快速变现的状态。
由于清算假设假定被评估资产处于被迫出售或快速变现条件之下,被评估资产的评估值通常要低于在公开市场假设前提下或持续使用假设前提下同样资产的评估值。
因此,在清算假设前提下的资产评估结果的适用范围是非常有限的。当然,清算假设本身的使用也是较为特殊的。
(4)土地使用权评估的假设扩展阅读:
1、资产评估的种类:
(1)按资产评估工作的内容分为评估,评估复核和评估咨询。
(2)按资产评估与评估准则的关系分为完全评估和限制评估。
(3)按资产评估对象及适用原则分为单项资产评估和整体资产评估。
2、资产评估的特点:
市场性,公正性,专业性,咨询性。
3、资产评估的功能:
(1)评价及评估功能:
它是指资产评估具有评定估算资产价值的内在功效和能力。
(2) 管理的功能:
它是指在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级阶段中,国家赋予资产评估的特殊功能。
(3)公证的功能:
它是指资产业务,评估对象和评估报告的使用者的特殊性要求资产评估发挥公证作用的职能。
4、资产评估的价值类型:
资产评估中的价值类型是指资产评估结果的价值属性及其表现形式。
5、资产评估目的:
资产评估的目的有资产评估一般目的和特定目的之分。
资产评估一般目的包含着特定目的,而资产评估特定目的则是一般目的的具体化。
一是建立了以执业质量为核心的检查长效机制;二是推动了资产评估准则的贯彻落实;三是促进了资产评估行业执业质量的明显提高;四是建立了一套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检查方法;五是培养了一批相对稳定的兼职检查人员。
⑸ 土地使用权的评估程序
评估土地的基本程序有以下几个步骤:
1、明确土地使用权评估的有关事版项(包括委托方、评估权目的、评估范围、基准日、评估时间要求等);
2、根据土地使用权评估范围,填写土地使用权清单表;
3、检查土地产权是否清楚,有无纠纷,土地产权性质是出让还是划拨,宗地划分是否合理,四至是否明确,是否存在他项权利等;
4、调查待估宗地所在市县的自然条件(包括人口、面积、气候、水文、土壤)、行政区划、经济发展(包括经济结构、主要产品、工农业总产值、居民收入、社会投资状况等)、城市规划与城市性质、产业政策(与估价对象相关类型的产业分布、产品销售及有关优惠政策)和税收政策等;
5、现场查戡待估宗地及周围地区的土地利用情况,待估宗地用途是否相符,主要建筑物名称、建构筑物结构、用途等,周围交通条件、环境条件、集聚状况等;
6、调配待估宗地的基础设施条件、开发费用水平;
7、调查待估宗地所在市县的地价水平、房屋建筑物成本、售价、租金水平、新建用地的征地水平、有关税费、基准地价及修正体系、待估宗地在基准地价中的土地级别、交易状况;
8、根据估价对象特点,明确土地使用权评估思路,选样合适的评估方法,进行初步测算,并确定最终地价。
⑹ 资产评估:土地使用权评估计算题
设计最佳开发方案:(1)由于覆盖率为≤50%,房屋建筑物一版层面积为1000*50%=500平方米;(2)由于容积率为6,房屋建筑物总面权积1000*6=6000平方米;(3)房屋建筑物层数为6000/500=12层。最佳开发方案为商业用房1-4层2000平方米,住宅5-12层4000平方米。
楼价现值见下表:
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⑺ 资产评估的假设包括哪些
资产评估假设是一种体系,它既有基本假设,又有派生假设。为此,提出资产评估的四种基本假设是:利益主体变动假设、资产持续经营假设、有效市场存在假设、理性评估行为假设。下面试就这四种基本假设及其派生假设作一简要阐述。
二、资产评估基本假设及其派生假设
1、利益主体变动假设
利益主体变动假设是指资产评估以被评估资产利益主体变动为前提。也就是说,进行资产评估的前提是被评估单位的资产产权主体或资产经营主体发生变化,否则,进行资产评估是毫无意义的,因此它是资产评估假设中最基本而且是最重要的假设。
利益主体包括资产产权主体和资产经营主体。因此,利益主体变动假设又可分为产权利益主体变动假设和经营利益主体变动假设,产权利益主体变动假设又可分为部分产权利益主体变动假设和全部产权利益主体变动假设;经营利益主体变动假设,又可分为部分经营利益主体变动假设和全部经营利益主体变动假设。
产权利益主体变动假设的核心是资产的所有权发生了转移,按照《资产评估管理办法》及其实施细则规定,以下经济行为属于产权利益主体发生变动,必须进行评估,包括资产的拍卖、转让、折股出售;企业的兼并、出售、联营、股份经营;与国外公司、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等开办中外合资、合作经营企业;企业清算等。
经营利益主体变动假设是指资产的所有权没有改变,而经营使用权发生了转移,在这种情况下,按照规定,原则上由当事人自行决定,但有的经济行为也要进行资产评估,包括企业整体资产租赁、国有资产租给外商或非国有单位、国家行政事业单位占有的非经营性资产转为经营性资产等。需要当事人自行决定,可以对资产进行评估或者不评估的有:资产抵押及其他担保,企业租赁等。
利益主体变动假设为确定哪些经济行为必须进行资产评估,哪些经济行为不需要进行资产评估提供了理论依据。
2、资产持续经营假设
资产持续经营假设是指进行资产评估时,需根据被评估资产按目前的用途和使用方式、规模、频度、环境等情况继续使用,或者在有所改变的基础上使用。“持续经营”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它不仅强调现在持续经营使用,更重要的是未来持续经营使用,因此资产持续经营假设又可分为资产现在持续经营假设和资产未来持续经营假设。
资产持续经营假设是在利益主体变动需要进行资产评估的前提下,确定资产现在、未来能否持续经营使用,从而使资产评估工作具有可操作性,同时也是确定资产评估方法、参数和依据的前提。
3、有效市场存在假设
有效市场存在假设是指资产评估选取的作价依据和评估结论有一个有效的市场存在。市场可分为公开市场和模拟市场,公开市场是指资产在市场上可以公开买卖,交易双方彼此地位平等,交易目的明确,条件公开,双方有获取足够市场信息的机会和时间,以确定公允价格;模拟市场是指资产在非公开市场双方完成的经济活动行为,也可称之为内部市场。因此有效市场存在假设又可分为有效公开市场存在假设和有效模拟市场存在假设。
有效市场存在假设是双方以承认评估结果作为交易的定价基础,从而实现资产评估的目的,因此,有效市场存在假设是实现资产评估目的的前提。
4、理性评估行为假设
理性评估行为假设是指资产评估的当事人都是理性的,因而他们的评估行为也是理性的。尽管在实际评估工作中存在一些盲目的评估行为,但从资产评估理论研究来讲,只能假设所有的评估行为都是理性的。
理性评估是一种有目的的行为。目的不同,选择的方法是不一样的,这样就会产生不同的结果,这是很正常的,是理性的结果,因为这一行为的基本前提和出发点都应认为是理性的。
理性评估是按照评估标准进行的,这个标准对资产评估方法的选择具有约束性,因而在选择评估方法时,当事人要通过比较、判断、分析,从几种方法中选择一种有利于资产评估工作的评估方法。
理性评估是当事人发现有错误时,都会及时采取措施,加以纠正,以便正确地体现资产的价值量。理性评估是评估机构工作人员都能从以往工作中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学习,提高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使得评估行为由不理性变为理性,由理性变得更加科学。
⑻ 土地估价成本法和假设开发法可以同时使用吗
估价方法的选用要看什么估价目的和用途,根据估价对象\目的\估价原则,选择适当的估价方法,评估其土地的价格,所以待估对象如果适合选择成本法和假设开发法那就肯定可以同时使用.并进行相互印证,根据具体情况采用简单算术平均,加权算术平均等方法确定最终结果。
⑼ 资产评估一个选择题:在采用假设开发法评估土地使用权价格时,假设总建筑费用为100万元,第一年投入60%,
如果以第0年为基抄期(基准日),则关键看如何假设资金投入,如:
1、假设资金均匀投入,即每年的建筑费用是在一年当中均匀发生的,则:
总建筑费=100*60%/(1+10%)^0.5+100*40%/(1+10%)^1.5
=91.88万元
2、假设资金在每年年末发生,即每年的建筑费用是在一年的最后一天支付,则:
总建筑费=100*60%/(1+10%)^1+100*40%/(1+10%)^2
=87.60万元
⑽ 评估土地使用权价值
1.选定评估方法
该宗房地产有经济收益,适宜采用收益法。
2.计算总收益。总收益应该为客观收益而不是实际收益。
年总收益=50×12×900×(1-10%)=486000(元)
3.计算总费用。
(1)年管理费=486000×3.5%=17010(元)
(2)年维修费=2500×900×1.5%=33750(元)
(3)年税金=20×900=18000(元)
(4)年保险费=2500×900×0.2%=4500(元)
年总费用=(1)+(2)+(3)+(4)
=17010+33750+18000+4500=73260(元)
4.计算房地产净收益。
年房地产净收益=年总收益-年总费用
=486000-73260=412740(元)
5.计算房屋净收益。
(1)计算年贬值额
年贬值额本来是应该根据房屋的耐用年限而确定,但是,在本例中,土地使用年限小于房屋耐用年限,根据《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土地使用权出让年限届满,土地使用权由国家无偿收回。这样,房屋的重置价必须在可使用期限内全部收回。因此,房地产使用者可使用的年限为50-2=48年,并且不计算残值。本例中,房地产使用权年期届满,地上建筑物一并由政府无偿收回。
年贬值额=建筑物重置价/使用年限=(2500×900)/48=46875(元)
(2)计算房屋现值。
房屋现值=房屋重置价-年贬值额×已使用年数(2008-2004)
=2500×900-46875×4=2062500(元)
(3)计算房屋净收益(假设房屋收益年期为无限年期)。
房屋净收益=房屋现值×房屋资本化率
=2062500×8%=165000(元)
6.计算土地净收益。
土地年净收益=年房地产净收益-房屋年净收益
=412740-165000=247740(元)
7.计算土地使用权价值。土地使用权在2008年3月的剩余使用年期为50-6=44(年)。
=247740×(P/A,7%,44)
=3358836.15(元)
单价=3358836.15/500=6717.67(元)
8.评估结果
本宗土地使用权在2003年3月的土地使用权价值为3358836.15元,单价为每平方米6717.67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