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物权法:对于物权所有权的侵害,诉讼时效有限制吗
侵来害物权所有自权的诉讼是侵权诉讼,一般为二年。
所有权确认纠纷诉讼是物权法内容的诉讼,没有时效限制.侵害所有权的诉讼是侵权诉讼,一般为二年,最长不超过20年.最关键的是这个时效从知道或者应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就是如果不知道权利被侵害的事实,则不存在超过时效的情况。
❷ 物权被侵占,我该如何起诉对方
若是不动产侵权的话,你可以行使不动产返还原物请求权,向不动产所在地人民法院起诉。若是动产,可向侵权行为地起诉。建议您请律师帮忙处理,因为写诉状、立案、出庭等有专业律师帮忙处理会事半功倍。
❸ 侵害物权的损害赔偿是产生债权请求权还是物权请求权
个人理解应该是这样的:
损害赔偿请求权是物权的保护方式,但是属版于债权请求权。
物权的保护方式分为物权权请求权和损害赔偿请求权两种,二者概念不同。物权请求权旨在恢复物权人对其标的物的支配状态,从而使物权得以实现。损害赔偿请求权的目的在于填补损害,它是在不能恢复原状时,以金钱作为赔偿,填补物权人受到的财产损失。损害赔偿请求权必须以实际有损害前提,而物权请求权则不以有损害为要件。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损害赔偿请求权分为侵权损害赔偿和违约损害赔偿,应该属于不同类型的债权。
(对以上内容声明保留著作权^_^~ 如有错误之处欢迎指正)
❹ 物权法和侵权责任法如何使用
在侵权责任法之外,我国法律还规定了很多侵权特别法规范。如何对待这些侵权特别法规范的效力问题,侵权责任法第五条明确规定:“其他法律对侵权责任另有特别规定的,依照其规定。”按照这样的规定,侵权特别法具有法律适用的效力。应当看到的是,我国现有的其他法律规定的侵权特别法规范为数众多(大约有80部法律有规定),且在侵权责任法制定过程中对这些侵权特别法律规范没有进行整理,因此,存在如何确定侵权特别法的效力问题。
❺ 物权请求权与侵权请求权的关系
1、物权请求权与侵权请求权都是人们保护个人财产的权利。
物权请求权,又称物上请求权,是指物权的圆满状态受到妨碍或者有被妨碍之虞时,物权人为恢复其物权圆满状态,得请求妨害人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权利。对于侵权民事责任方式的规定中,《民法通则》规定了停止侵害、排除妨害、消除危险、返还财产、恢复原状等责任形式。
2、侵权请求权本身是一个债权请求权。
侵权请求权是指权利人基于债的关系而产生的、请求特定人为特定行为的权利。在公权力不法侵害私权利的情况下,民事主体可以依据私权所产生的请求权,主动要求公权力机关纠正不法行为,如果不能实现,将进一步提起诉讼。这样可以增加权利保护的途径,强化公民的权利保障意识。
(5)物权侵权救济扩展阅读:
物权请求权和侵权请求权相比较,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不同:
1、二者产生的目的不同。
物权请求权是为了保证物权的圆满状态而产生、存在的,物权受到妨害或者有妨害的可能,物权标的物尚存在时,物权请求权发生,请求权人可以请求排除妨害或预防妨害。
而当物权受到侵害、灭失、毁损时,物权人的利益受到损害,物权的圆满状态无从恢复,权利无从实现,物权请求权亦无从行使,这时,受侵害人只能行使债权请求权即侵权请求权,侵权侵害人赔偿损失。这一赔偿请求权的目的在于以价值担保代替现状保护担保,使物权人获得适当的赔偿。
2、从权利的独立性来看。
物权请求权就其性质而言,是一种附从性权利而非独立性权利,这种权利是为了保证物权的圆满状态、保证物权的正常行使而存在的,因此其产生、变更、消灭均依附于物权。而侵权的损害赔偿请求权是完全独立于受侵害权利的财产权利,其可以独立地转让。
3、在两种责任的构成要件中,妨害与损害的区别是二者不同的一个根源。
物权请求权是物权受到妨害或者有妨害之虞时发生的,物权请求权的目的是为了排除或预防妨害。而侵权请求权是权利人受到损害时发生的,侵权请求权的目的是为了使损害得到填补,使权利人得到赔偿。
❻ 侵权纠纷与物权纠纷的区别
物权是绝对权,侵权是相对权。
通常理解物权是所有权,侵权是债权。
❼ 我家房物的物权受到侵权怎么办
只要是自己拥有合法的房产权利证书的房产被侵权时,依法维权就一定能胜。
❽ 试述物权请求权与侵权请求权的关系
物权请求权,又称物上请求权,是指物权的圆满状态受到妨碍或者有被妨碍之虞时,物权人为恢复其物权圆满状态,得请求妨害人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权利。对于侵权民事责任方式的规定中,《民法通则》规定了停止侵害、排除妨害、消除危险、返还财产、恢复原状等责任形式。 2007年《物权法》颁布实施以后,物权请求权已作为一种独立的请求权,该法第34条、第35条、第36条分别规定了返还原物请求权、排除妨害请求权和消除危险请求权、恢复原状请求权。
侵权请求权本身是一个债权请求权,是指权利人基于债的关系而产生的、请求特定人为特定行为的权利。在公权力不法侵害私权利的情况下,民事主体可以依据私权所产生的请求权,主动要求公权力机关纠正不法行为,如果不能实现,将进一步提起诉讼。这样可以增加权利保护的途径,强化公民的权利保障意识。
物权请求权与债权请求权是保护物权的两种不同方法,二者的主要区别表现在:
(1)物权请求权的实现或物权性民事责任的承担,权利人无需证明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因为,权利人仅仅要求将受到妨害的物权恢复到其完满状态。而受害人欲请求行为人损害赔偿者,则应证明其实施侵权行为时主观有过错。
(2)物权请求权的实现不以行为人的行为造成受害人财产损失或其他损失为前提。而行为人承担损害赔偿责任的前提是加害人造成了受害人现有财产或非财产性损害。
(3)债权请求权的行使有诉讼时效的限制,而物权请求权很难适用诉讼时效。
(4)物权请求权的行使主体并不局限于物权人本身,因为物权请求权是与物密不可分的,任何对物的占有构成侵害或妨碍的,物的持有、占有者即可行使此项请求权。如租赁物的承租人对他人侵害租赁物的行为可以提起诉讼行使上述权利。因此,这是一种对物诉讼。而债权性请求权的行使是以相对人为对象,且以权利人受到实际损害为前提。因此,只有受到损害者才可以侵害方为被告提起诉讼,故这是一种对人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