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知识产权 > 传播与版权期刊

传播与版权期刊

发布时间:2021-07-25 05:39:44

⑴ 非法文字、文章、刊物有版权

理论上有,实际上没有网络:版权(英文名称:right)即著作权,是指文学、艺术、科学作品的作者对其作品享有的权利(包括财产权、人身权)。版权是知识产权的一种类型,它是由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以及文学、音乐、戏剧、绘画、雕塑、摄影和电影摄影等方面的作品组成。从法理上讲,不管什么类型的作品,没有弃权的作者均享有权利。问题是,理论不能够在现实中使用的话这个理论等于死亡----------- 假如非法出版物真的享有版权的话,拍摄SM 或者一些儿童色情的AV公司去欧美告非法下载的人啊~~~然后,要说明的是,在我国2001年著作权法中有这么一个规定:( 第四条 依法禁止出版、传播的作品,不受本法保护。著作权人行使著作权,不得违反宪法和法律,不得损害公共利益。)-----2010年,本条修改为:第四条著作权人行使著作权,不得违反宪法和法律,不得损害公共利益。国家对作品的出版、传播依法进行监督管理。这一调整实际上给了非法作品的法理支撑。感谢Argus指正。。。。不好意思装逼被发现了~\(≧▽≦)/~啦啦啦哈哈哈~2009年1月26日,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机构专家组裁定我国《著作权法》第4条第1款违反了著作权国际公约《伯尔尼公约》和《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我国为严格履行入世承诺及国际条约义务,删除了原《著作权法》中“依法禁止出版、传播的作品,不受本法保护”的规定。专家组认为,政府控制权力是限制在发行、演出、展出,其他权利没有别剥夺。而中国法律下手太狠,把作品的所有权利都灭了。而实际上,伯尔尼公约还是将著作权的实质性权力保留给这些作品的。专家组用中国著作权法第10条所列举的17项权利来反证,发行、演出、展出权利只是著作权中的一小部分,而实质性权利却还有很多。中国政府因为公共利益而将全部作品的权利(私人利益)否定,已经超出了伯尔尼公约第17条授予的权力。2001年12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43号公布 根据2011年3月19日《国务院关于修改〈出版管理条例〉的决定》修订:第二十五条任何出版物不得含有下列内容 :(一)反对宪法确定的基本原则的;(二)危害国家统一、主权和领土完整的;(三)泄露国家秘密、危害国家安全或者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的;(四)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或者侵害民族风俗、习惯的;(五)宣扬邪教、迷信的;(六)扰乱社会秩序,破坏社会稳定的;(七)宣扬淫秽、赌博、暴力或者教唆犯罪的;(八)侮辱或者诽谤他人,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九)危害社会公德或者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十)有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规定禁止的其他内容的。(微吐槽:这条款简直就是筐,啥都能往里装=。= 举个例子,如果作者按朝鲜人吃狗肉写篇文章,对于满族回族简直就是大逆不道,这算不算影响民族团结?哈哈哈~~ )相关法律法规还有:《 关于审理非法出版物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颁布时间:1998-12-11 实施时间:1998-12-11 (1998年12月11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032次会议通过,法释(1998)30号)《出版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署于一九九九年十一月八日颁发实施因此,实际上在我国非法出版物或称为非法文字啥的都是 有版权 的,但是实际上没有出版的权利,或者说不能出版,也不受保护。。。当然,在国外某些所谓非法的出版物还是有可能获得出版的。比如米国一些立法宽松的州,日本等等,这些国家会成为禁书的一般是宣扬恐怖主义这类的刊物。国内的话-------------澳门香港啥的大家随意买啊,只要你过海关的时候别被发现啥啥啥的我怎么会教你犯罪呢?这是违法行为你们都不要干
求采纳

⑵ 学术不端行为的保护期刊版权抵制学术不端行为联合宣言

2010年11月1日,在四川大学举行的学术期刊数字化传播与版权保护论坛上,四川大学、四川省社会科学院、西南民族大学、西南财经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联合发表宣言——《保护期刊版权抵制学术不端行为联合宣言》,宣扬期刊版权保护,共同抵制学术不端行为。
近年来,学术期刊版权也面临着数字化出版的严峻挑战,侵犯作者版权的抄袭行为、一稿多投、学术期刊出版中的版权约定不合理等问题日益严峻。为此,《保护期刊版权抵制学术不端行为联合宣言》明确指出:期刊版权是知识产权重要部分,学术期刊编辑部应高度重视保护期刊版权;强烈谴责各种侵犯期刊版权的个人行为和团体行为;呼吁网络期刊和数据库尊重作者和期刊编辑部的合法权益,建立一种合法的商业模式和合理的互惠互利机制;依照著作权法等法律处理问题,特别是对抄袭与一稿重复发表等行为零容忍。
保护期刊版权抵制学术不端行为联合宣言
2010·11·1 中国成都
2010年11月1日,“学术期刊数字化出版与版权保护论坛”在中国·成都召开,国内部分高校、省属社科院负责人和学术期刊编辑部的相关人员出席了论坛。会议期间,与会代表围绕学术期刊及数字化传播与版权保护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并达成如下共识:
一、保护知识产权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期刊版权是知识产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保护期刊版权对于繁荣学术,净化和营造公平、合谐的学术环境,推动人类社会进步具有重要的意义,学术期刊编辑部对此应高度重视。
二、与会者强烈谴责各种侵犯期刊版权的个人行为和团体行为。各学术期刊编辑部应采取联合行动共同抵制那些侵犯学术期刊和作者权益的行为,以及违背学术道德、无视学术规范的学术失范行为。自觉维护正常的学术环境,倡导优良的学术风气,促进学术事业的健康发展。
三、学术期刊编辑部应该在正确掌握《著作权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的前提下,确定编辑部与作者,编辑部与网络期刊之间的关系,保护作者与期刊编辑部的合法权益;以合同等方式获得作者对版权的授权;在国家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在各相关学会、协会的联合协作下,建立期刊版权保护联盟或相应的平台。
四、呼吁网络期刊和数据库尊重作者和期刊编辑部的合法权益,在取得期刊版权的同时,合理地解决与版权相关的问题,建立起一种合法的商业模式和合理的互惠互利机制。
五、推广使用学术文献不端检测系统,依照著作权法等法规处理问题,特别是对抄袭、与一稿重复发表等行为零容忍,遵守学术期刊出版中的版权约定和数字化传播的版权约定;共同把版权保护及抵制学术不端行为作为本机构业务运营的重要任务,增加相关人力和技术投入,加大版权保护和抵制学术不端行为的宣传力度,推动全社会形成版权保护和抵制学术不端行为的良好道德舆论氛围。
六、自觉接受政府主管部门对学术期刊及数字化版权保护的监管,积极支持有关机构开展的打击侵权盗版和抵制学术不端行为的各项行动及采取的一切必要措施。

⑶ 《传播与版权》是省级期刊吗

这个是可以在国家新闻总署是可以直接输入期刊的名字就可以了

⑷ 科学导报属于国家级报纸还是省级报纸

《科学导报》是被龙源期刊网收录的国家级报纸,《科学导报》创刊于1985年,其前身是《科技消息报》。2002年10月,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更名为《科学导报》。

《科学导报》针对全民科学素质确定的四大人群,分为新闻版、农村版、生活版、教育版。 2004年《科学导报》被评为全国优秀科普报纸;2005年《科学导报》被授予“中国最具传播力媒介策划机构奖”。

(4)传播与版权期刊扩展阅读:

《科学导报·教育论坛》专注我国教育科教创新,以科学发展观发展教育,科技人文引领教育,关注教学教改创意,总结教育科研的优秀创新成果,为广大教育科研工作者发表教研创新成果提供平台。

投稿要求

1、稿件应具有真实性、先进性和实用性,论点明确、论据可靠、数据准确、逻辑严谨、文字通顺、插图清晰。

2、来稿请使用word排版,并请注明作者姓名、单位、通讯地址、邮编、电子信箱、电话、手机等。

3、所投稿件请保证文章版权的独立性,无抄袭、署名排序无争议、文责自负。

⑸ 新闻专业有什么期刊比较好发

新闻知识杂志征稿
★投稿信箱: [email protected]

【期刊简介】
《新闻知识》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的由陕西日报社、陕西省新闻研究所、陕西省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办的大型新闻学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国内统一刊号:CN61-1022/G2;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3-3629;邮发代号52-188。创刊于1984年7月1日。
本刊连续多次被评为全国新闻学核心期刊,被列为中国社科期刊学术论文统计数据库核心期刊,并被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浙江大学、暨南大学等新闻院系列为研究生必读刊物,是我国中文期刊中的“高知名度、高学术水平”的“双高”型双核心期刊,是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
【办刊宗旨】
创刊以来,本刊保持在新闻理论与新闻实践上的较高品位,融理论性、知识性、新鲜性、实用性于一体,密切关注新闻界的热点和新闻改革的难点问题,及时提供这方面的新经验、新成果,广泛传播新闻知识和新闻工作信息,并一直致力于对新闻理论的研究和对新闻工作人才的培养,努力促进新闻队伍政治、业务素质的提高,为提高新闻业务水平而服务。
本刊为新闻专业从业者、新闻理论研究者、业余新闻爱好者、大中专学生及各界爱好新闻的人员提供一个具有较高水平的信息传播、新闻经验交流、学术研讨、新闻理论研究成果综述、论文发表的平台。
【主要栏目】
新闻理论研究、新闻改革探讨、探索与争鸣、媒体观察、现代传媒建设、网络与新闻、采访生活、得奖新闻采写谈、写作研究、业务讲座、成才之路、视听天地、地市县报园地、企业报园地、通讯员之友、知识林、信息窗等30多个栏目。
【稿件要求】
1、为缩短刊出周期和减少错误,本刊投稿请一律用电子稿件,且采用Word格式。
2、在题目下边写清作者姓名、单位、邮编。多作者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在投搞时确定并排好先后次序。作者中如有外籍作者,应征得本人同意,并有证明信。
3、文稿应资料可靠、数据准确、立论新颖、论据充分、书写规范、文字精炼。文章内容不得与现行国家政策和法律相抵触,不涉及政治、意识形态和宗教领域。文稿字数以4000字——5000字符为宜。作者所投稿件(含图表)文责自负。
4、来稿严格按学术论文格式要求,附有摘要、关键词、参考文献等。参考文献应依照引用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在右上角标出,并在文中按照引用的先后顺序标注出引用参考文献的作者名、引用文题名、出版单位及出版日期。
5、来稿随附作者详细简介: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学位、单位、职称、职务、主要研究方向。在文章后面留下作者的详细联系方式(包括联系电话、手机、通信地址、邮编、邮箱、QQ等。
6、论文涉及的课题如取得国家或部、省级以上专项基金或攻关项目,请标注基金名称和项目编号于文章作者姓名、单位下方。
7、本刊因工作量大,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8、为了保障版权和作者的著作权,本刊严厉禁止一稿多投和论文抄袭等学术不端行为。
9本刊严格执行三审三校制度,凡投向本刊的稿件,本刊有删改权,不同意删改的作者请投稿时注明。
10、本刊来稿必复,如采用,将在15天内通知作者。本刊来稿或所约稿件15天内未收到本刊用稿通知或修改通知的可另投他刊。
11、鉴于3600字符以内的文章结构相对不完整,理论深度不够,不能阐述清楚问题,因此对3600字符内的文章本刊恕不受理。
12、本刊所发论文将为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库、龙源国际期刊网、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凡投向本刊文稿一经采用即拥有在本刊出版物及相关网站刊登的权利,若有异议,来稿时请予以注明。
13、国内外相关媒体出版物及网站转载本刊文章时请注明文章来源于本刊,并须征得本刊同意。

刊社地址:西安市环城南路东段1号《新闻知识》杂志社
邮政编码:710054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⑹ 有在《传播与版权》这本杂志投过稿的吗这本杂志怎么样

省级普通刊物,目前一个月出一期。

⑺ 什么叫开放获取 (Open Access,简称OA)期刊

开放存取(Open Access,简称OA)或开放获取是国际学术界、出版界、图书情报界为了推动科研成果利用互联网自由传播而采取的行动。

其目的是促进科学及人文信息的广泛交流,促进利用互联网进行科学交流与出版,提升科学研究的公共利用程度、保障科学信息的保存,提高科学研究的效率。

截至2010年,DOAJ(Directory of Open Access Journal,开放存取期刊目录)共收录OA期刊4953种,其中2014种提供文章层次的浏览,共收录文章384945篇。

在OpenDOAR(由英国的诺丁汉大学和瑞典的伦德大学图书馆于2005年2月共同创建的开放获取机构资源库、学科资源库目录检索系统)注册的OA仓库已达1620个。

(7)传播与版权期刊扩展阅读:

类别:

1、OA期刊

开放存取期刊是一种免费的网络期刊,旨在使所有用户都可以通过因特网无限制地访问期刊论文全文。

此种期刊一般采用作者付费出版、读者免费获得、无限制使用的运作模式,论文版权由作者保留。在论文质量控制方面,OA期刊与传统期刊类似,采用严格的同行评审制度。

开放存取期刊不再利用版权限制获取和使用所发布的文献,而是利用版权和其他工具来确保文献可永久公开获取。

2、OA仓储

OA存储也称为OA知识库,包括基于学科的存储和基于机构的存储。学科OA存储最早出现在物理、计算机、天文等自然科学领域,采取预印本的形式在网上进行专题领域的学术交流。

于是一些学术组织开始自发地收集这些可共享的学术信息,将其整理后存放于服务器中供用户免费访问和使用。发展至今,很多学科OA仓储仍主要以预印本资源库的形式存在,对某一学科领域或多个学科领域中的所有研究者开放,提供免费的文献存取和检索服务,以供交流、学习。

3、其他OA资源

除上述两种形式外,各种其他形式的OA资源也陆续涌现,如个人网站、电子图书、博客、学术论坛、文件共享网络等。但这些资源的发布较为自由,缺乏严格的质量保障机制,较前两类开放存取出版形式而言,随意性更强,学术价值良莠不齐。

⑻ 中国出版的期刊简介

《中国出版》立足于出版业,以“建构出版理论,活跃学术思想,积累出版文化,探讨改革途径,传播业内信息”为办刊宗旨,在政策阐释、理论探索、业界分析等方面具有较高的权威性,是中国新闻出版业界的主流媒体与行业核心期刊。
《中国出版》为CSSCI来源期刊、中文核心期刊和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来源期刊,连续多次被评为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社科期刊,是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心、《新华文摘》杂志转载出版类文章的首选媒体。在中国人民大学2010~2012年度《复印报刊资料》转载学术论文指数排名中,《中国出版》论文转载量连续三年居百余种新闻传播期刊首位。 中国出版论坛
本刊特稿
“新闻出版如何服务文化强国建设”笔谈
改革探索
行业前沿
理论探索
版权之页
报刊纵横
学术园地
数字时代
书业实务
媒介文化
经营观察
“走出去”谈
出版史话
司局长访谈(政策解读)
本期人物(老总论道)
焦点论坛
海外视窗
品书录
印务观察
调查报告
市场监管 《中国出版》不设任何形式的投稿平台,唯一投稿方式为版权页刊登邮箱
《中国出版》稿件的刊发需经过四审。在一审阶段,稿件如果可以采用或经过修改可以采用,编辑会通知作者或与作者本人联系(可能是电话、邮件、短信)。此阶段一般为期两个月(审稿期的时间以邮箱收到邮件日期为准)。在两个月内未收到编辑电话或邮件通知稿件,说明您的稿件未被本刊选用,作者可自行处理。
《中国出版》一般不寄发或邮件发送“用稿通知”,作者如有需要,请与具体编辑联系,本刊仅对四审通过的稿件开具“用稿通知”。 作者来稿敬请注意以下事项:
1.来稿篇幅一般在3000~6500字之间,附摘要、关键词。
2.文章格式:页面设置为A4、纵向,正文为小四号宋体,1.5倍行距。一级标题用“一、”,二级标题采用“(一)”,三级标题采用“1.”的形式。
3.通过电子邮件寄来的稿件请在邮件“主题”栏中写清文章题目。纸质来稿请直接寄到本刊编辑部,请勿托人代转或寄给个人,以免产生不必要的纠纷
4.来稿务必附作者简介,包括工作单位和地址、邮政编码、电话号码、电子邮箱、职务、职称和所获学位、主要研究方向。如果所投稿件是作者承担的科研基金项目,请注明项目名称和项目编号。
5.文章所引注释和参考文献均放在全文末尾处,首选引自公开出版的纸质文本,请用序号带方括号的阿拉伯数字标注[1]、[2]……
6.本刊对拟用稿件有权修改,作者如不同意修改,请在来稿中声明。

⑼ 新闻传播类的期刊都有哪些

新闻媒体从业者在评职称时也要发表论文,但是他们对期刊并不了解。其实新闻传播类的刊物有很多本,也涉及到了省级,国家级,核心级刊物,为了便于大家发表论文,杂志投稿网小编也在这里给大家分享了几本优秀的新闻传播期刊,也是比较好投的刊物。

新闻传播

《新闻传播》(月刊)创刊于1985年,由黑龙江省新闻工作者协会;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黑龙江省新闻研究所主办是面向全国公开发行的新闻与传播学类专业的省一级期刊。旨在通过刊登论文、剖析实例、交流经验、沟通信息,提高新闻队伍素质,促进新闻事业发展,繁荣新闻学术研究。

新闻与传播评论

《新闻与传播评论》由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主办,是一份新闻传播学研究的大型学术丛刊。丛刊关注国内外新闻传播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追求正确的价值取向、多元的学术思想、高质量的学术品味。现行主要栏目有:学理与方法、传播与文化、比较新闻学、人类传播史、媒介经济、网络传播等。

新闻与传播研究

《新闻与传播研究》创办于1994年,主办单位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该杂志发表国内新闻学和传播学研究最新成果,代表国内新闻学和传播学学术研究的最高水准,是中国新闻学传播学者的思想宝库。主要栏目有:媒介制度研究、媒介法研究、媒介政策研究、媒介道德研究、媒介经济研究、受众研究、媒介社会学研究、媒介政治学研究、新媒介及媒介技术发展研究、大众传播学研究等。

阅读全文

与传播与版权期刊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迷你世界冒险转化创造 浏览:680
2014纳税申报期限 浏览:274
lol2016猴年限定皮肤 浏览:48
陕西房地产估价师证书领取地点 浏览:140
证书小知识 浏览:431
马鞍山何兵 浏览:376
设计创作版权合作合同范本 浏览:482
省知识产权局侯社教 浏览:51
道闸3C证书 浏览:820
土地使用权期满地上建筑物 浏览:455
武汉圆通快递投诉电话 浏览:33
马鞍山到开原 浏览:797
版权标记放在哪里 浏览:441
创造与魔法陪配方 浏览:724
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感悟 浏览:944
定融债权转让 浏览:41
安徽二手塔吊转让信息 浏览:413
土地买卖使用权协议 浏览:543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知识竞赛 浏览:484
户照的有效期 浏览: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