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知识产权 > 版权和媒体的关系

版权和媒体的关系

发布时间:2021-07-24 12:06:57

A. 媒体和信息有什么关系

“信息意为消息、情报、知识、资料、数据等。”(《传播学概论》)“资讯(信息)是具有意义的消息、事实或知识。”(《英汉大众传播辞典》)“信息是对某种事物的预报。”(日本《广辞苑》)在一些学者的著作中,信息(information)与讯息(messa8e)被看作同义词。其实,信息与讯息、消息、知识、数据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1、信息与讯息 讯息原意为音讯、文电、文告、消息等。在传播学中,讯息是指由一系列有序性符号(语言、文字、图像等)组成的表达特定信息的符号系统。这个系统包括信息和符号两个部分。传播者通过编制有序性符号(编码)传输信息,受传者则通过译读有序性符号(译码)还原信息。哈特莱(Hartley)在《信息传输》(1928)一文中早就指出,信息是包含在消息(讯息)中的抽象量,消息是信息的载荷者;消息是具体的,信息是抽象的。但是,在传播中,传者传出讯息,并不意味着受者就一定收到讯息;受者收到讯息,也不能保证“翻译”、还原成传者意欲传递的那种信息。因为,传受两者共享信息的前提,是拥有基本相同等级的符号系统和经验系统。 媒介是一个基本称谓,指的是信息源和信息接受者之间的中介,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机构也可以是可以传递信息的物体,比如小纸条:) 媒体除了有媒介的意思之外更重要的是强调它的物质性,比如电视,广播,报纸,网络就是当今的四大媒体,也有人理解为各种传播方法的综合运用,比如多媒体。 对做媒体研究的人来说,搞清楚媒体的概念是非常重要的。尽管这看似简单,并且每天都在接触,但想说明白却并不容易。 笔者认为,媒体、媒介、传媒三个词基本上是可以通用的,稍微有些不同的是,前面两个是名词,指某一类组织;“传媒”除名词外,有时还包含了动词的词性,即可以指信息传播的过程。 下面先看看业内已有的一些定义: 1、《现代汉语词典》——媒介:使双方(人或事物)发生关系的人或事物。 媒体:指交流、传播信息的工具。 2、人民大学郭庆光教授认为:媒介是传播学的核心概念之一,第一,它指信息传递的载体、渠道、中介物、工具或技术手段,第二,它指从事信息的采集、加工制作和传播的社会组织,即传播机构。 3、传媒学大师麦克鲁汉—— “媒介即信息。” 4、在一般的传播概念模式中,大都界定传播过程有以下四项要素:来源(Source)-信息(Message)-渠道(Channel)-受众(Receiver)。其中,又以传播的渠道(Channel)影响传播过程最甚。 笔者给出的概念是:媒体是具有以下特点的组织,一是在产业结构中居于其他经济单元(消费者、生产者、政府等)的中间位置;二是其主营业务与信息产品或服务相关,或者说有信息流存在(在信息的制作——传播——反馈链条中,至少要包含前面两个环节)。 把握中间位置与信息流两点,就把握了媒体概念的关键。很多东西都是由此衍生出来,比如说媒体的属性:(1)智力密集型产品——内容为王;(2)产品二重性——宣传性与商品性;(3)受众二重性——现时与潜在消费者(产品搭售法则);(4)内容制作的固定成本远远大于可变成本(知识产权的重要性);(5)收入具有衍生性。

B. 企业如何处理和媒体的关系

企业和媒体打交道 就是需要媒体帮助企业做好宣传的作用 一般都不会入得罪媒体 有时候也是报喜不报忧

C. 传统媒体版权,和互联网版权有什么区别

传统媒体的版权,可以直接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互联网出现后,只有基础内的著作权法容不足以满足网络时代的需要,自1995年以来,我国在《著作权法》的基础上,推出《互联网著作权行政保护办法》,几经修改后,形成较为完善的网络著作权保护条例,即《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

你要说区别吧,《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是法律,是著作权相关法中的基本法;《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是基于《著作权法》的行政法规;传播权只是著作权的十三项经济权利之一。简直就是母子关系。

D. 著作权与版权的联系与区别分别是什么

版权与著作权有什么区别
在我国,版权就是著作权,没有区别。版权是指文学、艺术、科学作品的作者对其作品享有的权利(包括财产权、人身权)。版权的取得有两种方式:自动取得和登记取得。在中国,按照著作权法规定,作品完成就自动有版权。所谓完成,是相对而言的,只要创作的对象已经满足法定的作品构成条件,既可作为作品受到著作权法保护。
在学理上,根据性质不同,版权可以分为著作权及邻接权,简单来说,著作权是针对原创相关精神产品的人而言的,而邻接权的概念,是针对表演或者协助传播作品载体的有关产业的参加者而言的,比如表演者、录音录像制品制作者、广播电视台、出版社等等。
《著作权法》第十条 著作权包括下列人身权和财产权:
(一)发表权,即决定作品是否公之于众的权利;
(二)署名权,即表明作者身份,在作品上署名的权利;
(三)修改权,即修改或者授权他人修改作品的权利;
(四)保护作品完整权,即保护作品不受歪曲、篡改的权利;
(五)复制权,即以印刷、复印、拓印、录音、录像、翻录、翻拍等方式将作品制作一份或者多份的权利;
(六)发行权,即以出售或者赠与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的原件或者复制件的权利;
(七)出租权,即有偿许可他人临时使用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计算机软件的权利,计算机软件不是出租的主要标的的除外;
(八)展览权,即公开陈列美术作品、摄影作品的原件或者复制件的权利;
(九)表演权,即公开表演作品,以及用各种手段公开播送作品的表演的权利;
(十)放映权,即通过放映机、幻灯机等技术设备公开再现美术、摄影、电影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等的权利;
(十一)广播权,即以无线方式公开广播或者传播作品,以有线传播或者转播的方式向公众传播广播的作品,以及通过扩音器或者其他传送符号、声音、图像的类似工具向公众传播广播的作品的权利;
(十二)信息网络传播权,即以有线或者无线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使公众可以在其个人选定的时间和地点获得作品的权利;
(十三)摄制权,即以摄制电影或者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将作品固定在载体上的权利;
(十四)改编权,即改变作品,创作出具有独创性的新作品的权利;
(十五)翻译权,即将作品从一种语言文字转换成另一种语言文字的权利;
(十六)汇编权,即将作品或者作品的片段通过选择或者编排,汇集成新作品的权利;
(十七)应当由著作权人享有的其他权利。
著作权人可以许可他人行使前款第(五)项至第(十七)项规定的权利,并依照约定或者本法有关规定获得报酬。
著作权人可以全部或者部分转让本条第一款第(五)项至第(十七)项规定的权利,并依照约定或者本法有关规定获得报酬。

E. 我想问法律和媒体有关系吗

能解决法律问题的,是法院,不是媒体,建议是找律师代理你的权利,积极收集对你有力证据,打官司维权,如果找媒体,能解决你的法律问题,请问,还要那么多法律法规做什么?!?

F. 媒体版权的痛点如何解决

随着互联网和新媒体的不断发展,版权成为众多媒体人的一块“心病版”。如何解决这个痛点?这次权参加第四届观媒峰会,杭州网副调研员吴幼祥希望借这次峰会,各主流媒体能商讨达成共识,让媒体版权有个良性的解决方案。
吴幼祥说,最近,他为版权的问题伤透了脑筋,杭州网隔三差五接到图片侵权的索赔,动辄七八千一张图。其实,不光是杭州网,最近全国很多媒体都遇到了类似的问题。
吴幼祥认为,现在出现了一些恶意的索赔行为,很多质量很差的图片,要价上万元,“版权是该尊重,但对于这类恶性的维权,我们也需要抵制,维护好媒体版权的生态,不应该让一些钓鱼网站把恶意维权当成‘生意’。”
互联网时代是共享的时代,而这次峰会的主题是“新时代 主流再出发”,吴幼祥认为,新时代背景下,媒体面临着机遇和挑战,大家应该合作共赢。所以他希望,在这次峰会上,大家能重视媒体版权问题,通过这次峰会,各大主流媒体一起商讨下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最好能大家达成一个共识,将有价值的东西进行分享,合作共赢。

G. 著作权与版权的关系是怎样的

著作权与版权的关系是怎样的?我国现行著作权法第五条规定:著作权与版权系同义语。知识产权界也有人将版权和著作权等同看待。版权与著作权有五点明显区别:其一:主体不同。其二,客体不同。第三,形成机制不同。第四,内容不同。第五,期限不同。著作权与版权的关系是怎样的一、著作权与版权的关系是怎样的?我国现行著作权法第五条规定:著作权与版权系同义语。知识产权界也有人将版权和著作权等同看待。版权与著作权有五点明显区别:其一:主体不同。从狭义上看,版权是指出版者权,其主体是出版者。在中国,出版业被当作意识形态的重要领地长期为国家专营,由国有的出版机构(出版社或出版公司)具体运作。所以,在我国版权的主体只能是国有出版机构,自然人不能成为版权的主体。而著作权的主体是作品的作者。客观上,只有自然人是作品的唯一事实作者,自然人以外的其他社会组织和民事主体;只能在特定情况下才能被视为法定作者。其二,客体不同。出版者权的客体为书刊及音像出版物。而著作权的客体是作品,著作权法保护的只是作品,而非作品的载体,因为作品载体可以有许多种,而作品本身只能是一个。第三,形成机制不同。版权是一种从属于著作权的派生权利,出版者版权只能由著作权人授予而产生。而著作权是基于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依法产生的权利。在我国,作品一经创作产生,只要具备了作品的属性,即自动依法产生著作权。第四,内容不同。以我国为例,出版者对其出版作品享有的版权,包括专有出版权、版本权、出版作品的形式和内容的修改权、删除权。我国著作权法规定著作权包括著作人身权和著作财产权。人身权包括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及保护作品完整权。财产权包括复制权(出版权、发行权、复制权、演绎权、翻译权、演绎权)、传播权(表演权、播放权、展示权、朗诵权)等权利。第五,期限不同。在我国,出版者对作者授权出版的作品享有一定时限的专有出版权。时限长短由出版人与著作权人协商签约产生,并规定合同有效期限不超过10年。著作人身权的保护一般不受限制,其中某些内容具有一身专属性的权利理应受到永久的保护。对于著作财产权,各国都规定了一定的时间界限,我国著作权法规定,公民的作品,其发表权和著作财产权的保护期为作者终生及其去世后50年,截止于作者去世后第50年的12月31日止。

H. 媒介和媒体的区别

媒体是一个传播信息的平台,是一个实在的东西,比如电视台就是电视媒体 ,报纸就是报纸媒体。

媒介是中间起介绍作用的信息桥梁,就像中介一样,只是把发布媒体的对象和媒体本身联系起来。
拓展资料:
所谓媒介,在传播学意义上是指利用媒质存储和传播信息的物质工具。按美国著名传播学家施拉姆的见解,“媒介就是传播过程中,用以扩大并延伸信息传送的工具”
媒介包括两方面要素:一是包容媒质所携带信息或内容的容器,如书( 甲骨、竹简、帛书、纸书)、相片、录音磁带、电影胶片、录像带、影音光盘等; 二是用以传播信息的技术设备、组织形式或社会机制,包括通讯类(驿马、电报、电话、传真、电子邮件、可视电话、移动电话等)广播类(布告、报纸、杂志、无线电、电视等) 和网络类三大类。
在当代社会,一般而言,媒介指机械印刷书籍、报刊、杂志、无线电、电视和国际互联网等,它们都是用以向大众传播消息或影响大众意见的大众传播工具,都是传播信息的媒介。
使双方(人或事物)发生关系的人或事物。往往指买家和卖家或者其它两者之间交接的工具。
“媒介”一词,最早见于《春秋左传正义·桓公三年》“会于嬴,成昏于齐也。”晋·杜预注:公不由媒介,自与齐侯会而成昏,非礼也。
例:《旧唐书·张行成传》:“观古今用人,必因媒介。”在这里,“媒介”是指使双方发生关系的人或事物。其中,“媒”字,在先秦时期是指媒人,后引申为事物发生的诱因。《诗·卫风·氓》:“匪我愆期,子无良媒(mo)。”《文中子·魏相》:“见誉而喜者,佞之媒也。”而“介”字,则一直是指居于两者之间的中介体或工具。也指在两者或两者以上的人或事物间,从中介入参与其中的活动或组织,表达一种动作状态。
媒体(media)一词来源于拉丁语“Medius”,音译为媒介,意为两者之间。媒体是指传播信息的媒介。它是指人借助用来传递信息与获取信息的工具、渠道、载体、中介物或技术手段。也可以把媒体看作为实现信息从信息源传递到受信者的一切技术手段。媒体有两层含义,一是承载信息的物体,二是指储存、呈现、处理、传递信息的实体。
“媒”是“女”字旁,《诗·卫风·氓》中有“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古语又讲天上无云不下雨,地上无媒不成婚。可见,很早之前,“媒”主要是在男女婚嫁中起传情达意的中介作用。

I. 互联网与媒体区别

字眼上的区别,
就不是一个概念,想一下就知道,具体例子一看就是不同了

阅读全文

与版权和媒体的关系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迷你世界冒险转化创造 浏览:680
2014纳税申报期限 浏览:274
lol2016猴年限定皮肤 浏览:48
陕西房地产估价师证书领取地点 浏览:140
证书小知识 浏览:431
马鞍山何兵 浏览:376
设计创作版权合作合同范本 浏览:482
省知识产权局侯社教 浏览:51
道闸3C证书 浏览:820
土地使用权期满地上建筑物 浏览:455
武汉圆通快递投诉电话 浏览:33
马鞍山到开原 浏览:797
版权标记放在哪里 浏览:441
创造与魔法陪配方 浏览:724
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感悟 浏览:944
定融债权转让 浏览:41
安徽二手塔吊转让信息 浏览:413
土地买卖使用权协议 浏览:543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知识竞赛 浏览:484
户照的有效期 浏览: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