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抵押应办理登记吗,抵押权什么时候生效
一、设定房地产抵押应办理登记吗?
抵押合同的成立不等于抵押权的成立。房地产抵押是物权的变动,抵押合同是物权变动的原因行为,它是抵押关系成立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抵押权人可因抵押合同的成立而产生请求权,即请求抵押人配合登记的权利,或在抵押物未经登记的情况下,请求抵押人赔偿损失的权利,但抵押权人不因抵押合同的成立直接取得抵押权。抵押权人在抵押物依法登记后方能取得抵押权。
如前文所述,《担保法》第四十一条规定抵押合同登记之日起生效的错误在于未能将原因行为和物权变动加以区别,以致在实践中被怀有恶意的抵押人利用,以消极对待抵押登记以促使抵押合同无效,免去其担保责任。故此规定被《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以相应规定补正,抵押物未经登记的,抵押权不得对抗第三人,但抵押合同的效力仍应被承认。
二.抵押权什么时候生效
因此,抵押合同应自成立时生效,抵押权自抵押物登记时成立。
1、登记生效时间的确定登记日期的确定,不仅对抵押权发生效力的时间,而且在数个担保物权共存的情况下识别抵押权的先后顺序都至为重要。登记日期是以当事人申请抵押登记之日为准,还是以登记部门核准登记之日为准,差别甚大。因当事人一旦提交登记申请,对于登记部门何时能核准登记无能为力,以同一抵押物设定整个抵押权,申请在先的可能核准在后,申请在后的可能核准在先。特别是在土地使用权和房屋所有权这种互相关联的标的物需要在不同的登记部门登记的情况下,行政部门的办事程序和效率之不同造成的申请与核准的矛盾尤为突出。如果当事人因自己不能控制的原因导致权利受到损害,势必对当事人不公平。因此,抵押登记以核准之日为准不可取,以申请之日为准更有利于公平保护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所以,我国的司法解释采取申请在先主义原则。抵押合同的当事人向登记部门提交债务合同、抵押合同、土地使用权证或房屋所有权证之日,为登记申请之日;登记申请之日,为抵押登记之日;抵押登记之日,为抵押权成立之日.
2、登记申请日的查证登记申请日应于抵押登记后核发的他项权利证上记载,当事人也可公证或见证收案回执作为佐证,既未记载、又无回执的,在发生争议时,可到登记部门查询收案登记,或根据他项权证的编号查出相邻编号的他项权证,以相邻编号他项权证的登记申请日期判断本抵押登记的申请日期。
『贰』 抵押权的生效时间
1)抵押来合同是抵押当事人为设定源抵押权而签订的,房地产抵押合同应在登记之日起生效。在司法实践中,对未登记的房地产抵押合同,仍是认可其债权的效力,如对抵押人违背诚实信用原则,在签订抵押合同后拒绝办理登记手续,致使债权人受到损失的,仍应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2)登记机关受理登记的时间和核准登记的时间
登记机关受理登记的时间是抵押当事人提出抵押登记申请的时间。登记机关对先受理的登记申请会先予核准登记。在同一房地产上设定多个抵押权时,涉及优先受偿的位次时,就应当以登记机关核准登记的时间先后来确定。
(3)当事人约定的抵押期限和登记机关登记的期限
抵押期限是在实际工作中最会引起争议的问题。以往,权属证书上使用的是“权利存续期限”,很容易被理解为抵押权存在的期限、即超过这一期限抵押权归于消灭。在1997年建设部统一监制房屋权属证书时,已将此栏目改为“约定期限”,但还是易于对抵押期限产生歧义。
抵押权作为一种物权,只能因法律的原因而消灭。当事人约定的或者登记部门要求登记的担保期间,对担保物权的存续不具有法律约束力。在物权法的立法中,对于抵押合同条款中约定抵押权存续期间的,也倾向于规定其为无效。
『叁』 担保物权的法律效力
担保物权除具有物权一切法律特征外,主要是:①设定担保物权的目的,是为了担保债的履行回,是从属于债权的,答因此是一种从物权。它随着债权的存在而存在,随着债权的转移而转移,并随着债权的消灭而消灭。②担保物权是在他人的所有物上设定的,即担保物的所有人是债务人或其他第三人,对于债权人来说都是他人的所有物,因此是他物权 。③为了保障债权的实现,也就要保障债权人对担保物的一定物权,从而具有物权的效力。债权人有权排除他人(包括所有人)的干涉,并享有追及权,担保物落在他人手中,债权人可以追随主张其权利。同时,在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可实行对担保物的处分权,取得优先受偿的权利,以保护债权人的合法利益。
『肆』 担保物权是否有效
D
a和b我认为是不对的,首先不动产不能质押,排除b;然后抵押权的设立时需要登版记的,不登记则抵权押物权不成立。
至于c,因为合同不存在,无所谓同时履行抗辩。甲和乙的商定不能成立合同,因为不论是抵押还是质押合同都是需要书面的,所以合同没成立。
『伍』 关于抵押权的效力问题
应当区分两种情况:
一,在债务人的经营状况正常或虽经营不善,但资产仍旧充裕的情况下,先到期的债务应当先进行清偿,后到期的债务即使有进行抵押登记,也不能主张提前清偿。
二,在债务人破产或经营发生重大困难、濒临破产的时候,后到期的债务有权要求债务人提前清偿,行使不安抗辩权。这时,抵押债权都认为属于到期债权,因此,进行抵押登记的债权优先于未进行抵押登记的债权。
#####行使不安抗辩权的前提条件是后履行义务人的履行能力明显降低,有不能为对待给付的现实危险。当发生这样的条件,债权人行使不安抗辩权以后,抵押债权就提前到期,这时进行抵押登记的债权当然具有优先权。
反之,如果没有这样的条件,先到期的债权当然应当先清偿,后到期的债权无合法的事由提前履行。即使,先到期的债权履行后,有可能影响到后到期的债权的履行,但是,由于债务人并没有发生经营危机,并不能肯定债务人不能清偿后债权,因此后债权无权阻止先债权的实现。
附:
不安抗辩权的成立须具备如下条件:
1、 双方当事人因同一双务合同而互负债务,且彼此间的债务基于对价关系。
2、 根据合同约定,双方当事人的履行存在先后顺序。若合同中未曾规定双方当事人的履行顺序,则为同时履行,其抗辩权适用同时履行抗辩权的有关规定。
3、 后履行义务人的履行能力明显降低,有不能为对待给付的现实危险。这是不安抗辩权的本质构成要件。
『陆』 抵押权成立与生效是一回事吗
这么回事
抵押合同的成立一般抵押合同就生效了,只有两种情况附始期,和内延缓条件的
这个和合容同的订立的一样的 因为抵押合同也是合同
但是抵押权,注意,这里说的是抵押权的生效。不是抵押合同
抵押权的生效有两种形式
1,如果是强制登记的,必须是合同关系产生,和登记,同时具备,抵押权生效。强制登记指的是法律要求必须登记的。这个可以用排除法,因为我国规定的不需要登记的数量比较少。
2,任意登记的,合同成立时,抵押权生效,登记以后,可以对抗善意第三人。
任意登记的有:动产抵押,交通工具,正在建造的船舶航空器啊,等等,你就记住都是动产抵押。
抵押人处分该抵押财产 必须经过抵押权人同意,未经同意不得转让。但是有一种例外 就是涤除权,买受人自愿履行清偿债权人的债权。
希望对你有帮助
『柒』 物权法中担保物权的疑问(求解)
你好,没有进行抵押登记,合同依然有效,抵押权自合同生效时成立,但未经登记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
1、抵押期间,抵押人经抵押权人同意转让抵押财产的,应当将转让所得的价款向抵押权人提前清偿债务或者提存。转让的价款超过债权数额的部分归抵押人所有,不足部分由债务人清偿。
抵押期间,抵押人未经抵押权人同意,不得转让抵押财产,但受让人代为清偿债务消灭抵押权的除外。
2、若不动产买受人是善意第三人,即不知道不动产设定了抵押权。那么买受人善意取得不动产,抵押权消失。
3、救济途径。若买受人知道抵押之事,侵犯了你的合法权益,你可以主张双方的买卖合同无效。若买受人是善意的,那么你可以依据抵押合同要求对方提前清偿债务。
希望能帮到 你。。。
『捌』 关于担保物权的几个问题
物权与债权的来区别:
1物权是绝对权自,债权是相对权:相对权即需要义务人履行积极义务权利人才能实现权利,义务人是特定的。如甲欠乙的债,乙的权利实现必须通过甲积极还钱。绝对权是义务人消极地履行义务,义务人是世界上的所有人。如甲对其房屋享有抵押权,世界上所有人的义务是不去破坏他的房子。
2物权的客体是物,债权的客体是一种行为。
3物权是有优先力的,债权是平等的。如甲欠乙丙两人的钱,如果不够还,只能平均分配。但如果甲欠乙丙的钱,但乙享有担保权,则优先受偿,可以完全享受债权。
4物权一般没有诉讼时效,债权则受到诉讼时效限制。
5侵权后的补偿措施不同。物权侵权后一般是恢复原状等保护物的原有性,而债权一般是赔偿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