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集体土地使用权
集体土地属于集体共有,不属于个人,更无权买卖,但个人就其有权使用的部分可以通过合法程序进行流转。
B. 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
村屯集体的这种做法是违法的。请你参看一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中关于土地流转的条款。
第五节 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
第三十二条 通过家庭承包取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以依法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或者其他方式流转。
第三十三条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一)平等协商、自愿、有偿,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强迫或者阻碍承包方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
(二)不得改变土地所有权的性质和土地的农业用途;
(三)流转的期限不得超过承包期的剩余期限;
(四)受让方须有农业经营能力;
(五)在同等条件下,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享有优先权。
第三十四条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主体是承包方。承包方有权依法自主决定土地承包经营权是否流转和流转的方式。
第三十五条 承包期内,发包方不得单方面解除承包合同,不得假借少数服从多数强迫承包方放弃或者变更土地承包经营权,不得以划分“口粮田”和“责任田”等为由收回承包地搞招标承包,不得将承包地收回抵顶欠款。
第三十六条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转包费、租金、转让费等,应当由当事人双方协商确定。流转的收益归承包方所有,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擅自截留、扣缴。
第三十七条 土地承包经营权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或者其他方式流转,当事人双方应当签订书面合同。采取转让方式流转的,应当经发包方同意;采取转包、出租、互换或者其他方式流转的,应当报发包方备案。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合同一般包括以下条款:
(一)双方当事人的姓名、住所;
(二)流转土地的名称、坐落、面积、质量等级;
(三)流转的期限和起止日期;
(四)流转土地的用途;
(五)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
(六)流转价款及支付方式;
(七)违约责任。
第三十八条 土地承包经营权采取互换、转让方式流转,当事人要求登记的,应当向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申请登记。未经登记,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
第三十九条 承包方可以在一定期限内将部分或者全部土地承包经营权转包或者出租给第三方,承包方与发包方的承包关系不变。
承包方将土地交由他人代耕不超过一年的,可以不签订书面合同。
第四十条 承包方之间为方便耕种或者各自需要,可以对属于同一集体经济组织的土地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进行互换。
第四十一条 承包方有稳定的非农职业或者有稳定的收入来源的,经发包方同意,可以将全部或者部分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给其他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农户,由该农户同发包方确立新的承包关系,原承包方与发包方在该土地上的承包关系即行终止。
第四十二条 承包方之间为发展农业经济,可以自愿联合将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从事农业合作生产。
第四十三条 承包方对其在承包地上投入而提高土地生产能力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依法流转时有权获得相应的补偿。
C. 集体土地建设用地使用证怎么填写
1.在集用前填写:某县名(一般取第一个字);2.在第和号之间填写土地使用证证号;3.土地使用权专人填属写:单位或者个人名称;4.土地使用权人填写:乡镇和村民委员会名称;5.地号:一般不填写;6.图号:填写该宗地所在的图幅号(一般不填写);7.地类:填写农村宅基地或其他设施;8.取得价格:不填写;9.使用权类型:填写划拨使用等;10.终止日期:如果不是租赁等临时用地的不填写;11.使用权面积:填写批准面积或者实地勘测面积;12.独用面积和分摊面积:没有共同使用面积等不填写;13.人民政府前填写:某某县(市);14.年月日:填写证书制作时间;15.附图:将按比例绘制的图纸粘贴,并加盖土地登记骑缝章。
D. 集体土地使用权怎么办
没有太大关系,一般集资房都是集体土地使用权,以后会划分的
E. 对集体土地使用权有哪些规定
(1)主体的特定性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投资设立的企业,乡(镇)、村公益性组织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单位和个人,可以依法取得集体土地使用权。
(2) 用途、取得与权利内容的相关性
集体土地使用权按用途划分为农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非农经营用地使用权和非农公益用地使用权。关于权利的分类,集体土地使用权与国有土地使用权有所不同。后者主要以权利的取得方式进行分类,在分类中土地用途并不起决定性作用;但前者从现行制度来看主要以土地用途做分类基础,不同用途的土地,其使用权采用不同方式取得,进而具有不同的权利内容。
(3)权利交易的受限制性
国家为保护耕地及垄断建设用地一级市场,限制非农业性集体土地使用权交易。土地管理法规定: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的使用权不得出让、转让或者出租用于农业建设,但是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并依法取得建设用地的企业,因破产、兼并等情形致使土地使用权依法发生转移的除外。
F. 农村集体土地建设用地使用证应该怎么填呢
由土地使用者向土地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土地登记申请,由县级人民政府登记造册,核发集体土地使用权证书,确认建设用地使用权。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可以对市辖区内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实行统一登记
G. 对集体土地使用权有哪些规定
集体土地使用权有以下三种形式:①宅基地使用权。公民对其在农村依法所有的房屋的宅基地,享有使用权。使用权客体的范围一般以房檐滴水线为准,房屋所有权人只对房檐滴水线内的土地享有使用权。对于房屋周围的空地,如果这些空地面积和宅基地面积之和不超过该房主人依法可使用的宅基地面积的最高限额,可以作为宅基地进行使用权登记,但必须在一定期限内(一般为两年)作为宅基地使用,超过面积多占部分,应退还集体耕种。新修房屋,一般应利用原有的宅基地、空地和荒地,尽量不占用良田。申请取得宅基地使用权,除经土地所有权人同意外,还须经土地管理部门批准,并按批准的面积和地理位置建房,不得少批多占、批东占西。易地建房的,原宅基地的土地使用权由集体收回。②自留地、自留山的使用权。自留地、自留山是农业合作化以后集体分配给社员长期使用的土地。自留地主要是菜地,自留山主要为解决社员的生活用材。这种使用权形式自确立后一直保持了下来,1982年宪法也明确肯定了农民对自留地、自留山的使用权。自留地只能用来种植农作物,自留山只能用来种植林木,未经批准,不得改作他用。③乡村企业和公用事业用地的使用权。农民举办乡村企业,或乡、村兴建公用设施需要占用集体所有的土地的,除经集体土地所有权人同意或决定外,还必须经土地管理部门批准,土地使用者才能取得土地使用权。利用集体所有的土地兴办乡村企业,土地使用权必须折价作为企业的出资,由土地所有权人依法享有出资的收益。乡村企业终止时,土地使用权由集体收回。
H. 集体土地使用权设定登记程序是什么
一、申请
(一)申请人
集体土地使用者。
(二)申请时限应当在接到有批准权的地方人民政府批准用地文件或者农地使用合同签订之日起30日内申请集体土地使用权设定登记。
(三)申请人应提交的证明文件
(1)土地登记申请书。
(2)申请人身份证明。土地使用者是法人的,申请人提交单位法人证明(有的不需提交,如机关法人等)、土地登记法人代表身份证明书和法人代表的个人身份证或户籍证明。
土地使用者是自然人的(也包括个体工商户和农村承包经营户),申请人提交个人身份证或户籍证明。
不管土地使用者是法人还是自然人,凡是委托他人代理申请的,还须同时提交土地登记委托书和委托代理人的个人身份证。代理人为监护人的,不必再办土地登记委托书,而须提交村委会或居委会开具的监护人证明。
(3)土地权属来源证明。集体土地非农业建设用地使用者向土地登记机关提交的土地权属来源证明为地方人民政府用地批准文件。
集体所有的“四荒”地使用者向土地登记机关提交的土地权属来源证明为“四荒”地租赁合同或“四荒”地拍卖协议等。
(四)收件
二、地籍调查
三、权属审核
主要审核以下内容:
(一)对申请人的审核
对集体土地使用权设定登记申请人的审核按照对土地登记申请人审核的一般步骤和要求进行,即申请人是自然人的,土地登记机关查验其个人身份证或户籍证明,并对其民事行为能力进行审查;申请人为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土地登记机关审查其法人资格证明、土地登记法人代表身份证明书和法人代表的个人身份证或户籍证明;委托他人代理申请人,土地登记机关同时审查其土地登记委托书(监护人为监护人证明)和代理人的个人身份证或户籍证明。
此外,土地登记机关还应重点审核以下两方面的内容:
(1)设定集体土地使用权的宗地为集体土地非农业建设用地的,申请人应与地方人民政府用地批准文件规定的集体土地使用者一致。
设定集体土地使用权的宗地为集体所有的“四荒”地的,申请人应与“四荒”地租赁合同或“四荒”地拍卖协议中的集体土地使用者一致。
(2)集体土地住宅建设用地的使用者一般为本农民集体的成员,此外经批准也可以为城镇非农业户口居民,经批准回原籍落户的职工、退伍军人、离退休干部以及回家乡定居的华侨、港澳台同胞等。
集体土地非农业建设用地的使用者一般只能为本集体及其内部成员,包括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兴办的各类工业企业、商业企业、旅游业、种植业、养殖业等企业,以及个体工商户、农村承包经营户等。但特殊情况例外,如全民所有制企业和城市集体所有制企业与农民集体举办的联营企业。经批准,农民集体按照联营协议将土地使用权作为联营条件的,联营企业可以获得集体土地使用权;农民集体经济组织的集体土地使用权以入股方式兴办乡镇企业和外商企业的,该企业可以获得集体土地使用权等。
集体土地农业用地的使用者一般为本集体内部的成员,但特殊情况例外。
集体所有的“四荒”地使用者比较广泛,可以为本村村民,也可以是有治理开发能力的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其他组织或个人。
(二)对土地权属来源文件的审核
土地登记人员对批准用地文件、“四荒”地租赁合同或“四荒”地拍卖协议进行审核。
批准用地文件的批准单位必须符合法律规定资格和批准用地权限。
“四荒”地租赁合同或“四荒”地拍卖协议的甲方(出租方或拍卖方)必须是集体土地所有权人。
(三)对集体土地使用权期限的审核
租赁、拍卖“四荒”地使用权,最长不得超过50年。
(四)对拍卖“四荒”地使用权拍卖金支付情况的审核
通过拍卖方式取得“四荒”地使用权的“四荒”地使用者,应按“四荒”地拍卖协议支付拍卖金。
经过以上审核符合规定要求的,土地登记人员填写《土地登记审批表》。
集体土地使用权设定登记涉及到土地使用权的变更,因此,集体土地使用权设定登记需要报人民政府批准,经人民政府批准后,方可进行注册登记。
四、注册登记
注册登记包括两部分的内容:一是在《土地登记卡》上注册登记;二是根据《土地登记卡》填写《土地归户卡》。
五、颁发证书
根据《土地登记卡》填制《集体土地使用证》,并由土地登记机关代表政府颁发给集体土地使用者。
I. 如何申请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
只有成为该村的集体成员才能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