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流转农村土地使用权
以下是十八界三中全会土地改革内容参考(天诚国土解释):坚持农村土地回集体所有权答,依法维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并保持长久不变,在坚持和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前提下,赋予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允许农民以承包经营权入股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鼓励承包经营权在公开市场上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流转,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保障农户宅基地用益物权,改革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选择若干试点,慎重稳妥推进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担保、转让,探索农民增加财产性收入渠道。建立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推动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公开、公正、规范运行。农村的土地承包实行30年不变,是为了避免承包耕地的频繁变动,防止耕地经营规模不断被细分,提倡在承包期内实行“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的办法!
⑵ 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的简介
上海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的思路框架基本形成:将按照“土地确权、两权(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价值显化、市场运作、利益共享”方针,依据土地有偿使用原则,对上海郊区农业用地和建设用地使用权实行有偿有期限流转制度。农业用地在土地承包期限内,可以通过转包、转让、入股、合作、租赁、互换等方式出让经营权,鼓励农民将承包的土地向专业大户、合作农场和农业园区流转,发展农业规模经营。
集体建设用地可通过土地使用权的合作、入股、联营、转换等方式进行流转,鼓励集体建设用地向城镇和工业园区集中。其要点是:在不改变家庭承包经营基本制度的基础上,把股份制引入土地制度建设,建立以土地为主要内容的农村股份合作制,把农民承包的土地从实物形态变为价值形态,让一部分农民获得股权后安心从事二、三产业;另一部分农民可以扩大土地经营规模,实现市郊农业由传统向现代转型。

⑶ 农村土地如何流转
确立农民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以及流转土地的权力,推行土地规模化经营,可能是下一步农村土地改革的方向。 物权法对流转权有清楚的规定:土地承包经营权依照农村土地承包法的规定,有权将土地承包经营权采取转包、互换、转让等方式流转。但土地被转让后的用途仅限于农业用地。不能用于工业、房地产开发。在城市化中,农民通常无权决定土地能否被征用,最终作为土地出卖方的是地方政府或者行政村管理当局。失地农民得到的补偿,与土地价值的增值幅度极不相称。因而,在没有进行基层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之前,匆忙放开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可能加快地方政府征用农村土地的步伐。 实际操作中,地方政府将集体拥有所有权的土地重新收归国有,然后将国有土地使用权依法转让。至于收归原属集体所有的土地是否「依法」,很难清楚界定。可见,如果农村土地用于农业生产,承包人(农民)拥有地租收益;而一旦土地被转让用于其他用途,因不同用途的土地产生的地价级差收益,农民无权享有。 相比之下,城市土地的使用权相对清晰,谁拥有土地使用权,就享有因此而产生的所有地租收益,当然也享有转让使用权后产生的收益。这和谁拥有土地所有权无关。但在农村,谁拥有土地所有权,谁就事实上对土地承包权和流转权有发言权。通常行政村是土地发包方,负责发放土地承包权,并实际拥有重新调整土地承包权的权利。在村民转让承包权时,也会介入交易。 目前,一些地方试行,将农民集中居住,原来分散的土地集中进行土地规模化经营。问题在于:其一,涉及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评估,评估的方式并不透明,能否令农民信服也是疑问。在此基础上,将经营权折合为股份设立公司,一旦公司破产,以经营权入股的农民可能失去土地。在建成对农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之前,农民不能承担失去土地承包经营权带来的风险。其二,由于国土辽阔,地区之间气候、水土条件及农村基础设施状况差别极大,并非所有地区可以推行土地规模化经营。 地震灾区可以成为试验区,对失去住房、财物的农民,允许其土地承包经营权充当资产流转,或抵押贷款;一些土地已不宜耕种、居住,农民需要重新分配土地。此时可以明确划分土地承包经营权,一旦完成土地划分,进一步确立农民对经营权的处置、流转权,不需由集体经济组织或行政村批准。谁需要征用农民土地,就应和农民直接谈判。双方达成契约后,由土地的新主人决定是否规模化经营。
⑷ 农村土地流转需要些什么手续
根据《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第二条规定,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应当在坚持农户家庭承包经营制度和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基础上,遵循平等协商、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
第三条 规定,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不得改变承包土地的农业用途,流转期限不得超过承包期的剩余期限,不得损害利害关系人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合法权益。
第四条规定,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应当规范有序。依法形成的流转关系应当受到保护。
⑸ 云南省农村土地改革
云南省委、省政府正式出台《云南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总体方案》,提出2014年内全面启动和推进改革重点工作;到2017年农村改革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决定性成果;到2020年基本建立城乡统筹联动,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的体制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为云南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重要贡献。
《总体方案》明确,云南省全面深化农村改革要遵循“五个坚持”的基本原则,即坚持城乡统筹,保障农民权益;坚持整体推进,确保重点突破;坚持顶层设计,鼓励先行先试;坚持农民主体,汇聚群众力量;坚持党的领导,完善工作机制。
《总体方案》还确定了11项改革重点,包括健全农业支持保护制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深化林业改革、深化水利改革、深化农村流通和信息体系改革、完善扶贫开发体制机制、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改善乡村治理机制。为确保方案得到贯彻落实,云南省制定了明确的责任分工方案,将方案中涉及的103个具体问题分解落实到各个责任单位。
同时,云南省针对深化农业改革、深化林业改革、深化水利改革和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分别出台了专项方案以及7个相关政策性文件,包括《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山地牧业跨越发展的意见》、《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的意见》、《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庄园的意见》、《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昆曲绿色经济示范带建设的意见》、《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林下经济发展的意见》、《云南省扶贫到户小额贷款风险补偿金试点实施方案》。
⑹ 云南省农村土地流转面积是多少
你好,截至2013年末,云南全省农村土地流转面积达到602万亩。
从2014年2月 15日在昆明召开的云南省农业工作会议上获悉,近年来云南扎实开展农业生产经营机制改革,农业生产用地呈现出规模集中、有序加快的流转态势,截至2013年末,全省农村土地流转面积达到602万亩,农业农村经济改革全面推进。
⑺ 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的改革方案
1、国有化方案
对于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改革而言,集体土地国有化能够得到中国政治体制的支持,有利于国土综合整治,有利于土地管理和国家对农村经济的宏观调节,且符合农业生产规模化经营的要求[。
但是农民的心里能否接受的问题。在1956年,中国实际农业合作化的时候,就曾提出过国有化方案,之所以没有采纳,主要拍引起农民的误解。“如果说,在当时党风、政风相当廉政,各级政府在农民心中享有很高威信、社会十分稳定的情况下,尚且有这样的顾虑,那么在今天我们受到腐败现象和其他种种社会不稳定因素严重困扰的情况下,这个问题就更应该加以慎重的对待。。
总之,国有化方案如果无法克服上述种种困难,而“匆忙的采用政治手段强行推之,将导致另一个‘合作化运动’的悲剧,确须慎之又慎”。
2、私有化方案
这种方案首先不为我国现行的政治体制所接受。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而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主要特征之一,集体所有利的公有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样,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就必须坚持土地公有制(土地是集体财产的主要部分)。因此,实行土地私有化的改革必然遭到基础政治制度的强烈反对。
其次,私有化后的土地兼并问题,“土地兼并是中国历史上困扰中国土地制度并影响中国政治生活和经济生活的一大问题” 。在当代,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其结果不仅仅是扩大农村贫富差距,而且可能导致大量的农民涌入城市,这给城市的就业、居住、治安等问题增加压力。
3、多种所有权并存的方案
这种方案是部分取消集体土地所有权,实行农村土地混合所有的方式,即国家所有、集体所有和个人所有并存的局面它在于调和前两种方案。
4、回避集体土地所有权,强调以利用为中心的土地制度改革思路
这种观点主张以物的“利用”为中心代替物的“所有”为中心,通过改革用益物权制度解决农村土地制度问题。2002年8月29日,通过的《农村土地承包法》就是这种思路的直接反映、整部法律仅有一个条文间接提到有关集体土地所有权的问题,但这种观点和立法思路也是不现实的。
首先,这种思路无法克服农村集体土地制度改革中最严重的顽症——所有权主体虚位。由于所有权主体虚位,那么,实际掌握土地支配权的少数乡村干部便可以随意侵害和干涉土地使用人,使土地承包关系不稳定,如果不通过一定的法律机制来控制发包方滥用所有权限,那么将土地承包经营权由债权性变为物权性的成效也就要大打折扣。因为无论土地承包经营权是债权抑或是物权,对发包方都是有法律的拘束力和不可侵犯性,至于承包方是以违约还是以违法作为请求发包方承担民事责任的依据,在后果上是微不足道的。可见,这种改革方案虽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绝非釜底抽薪之策。
其次,用益物权的种种理论与规则皆是围绕所有问题而顺利展开。对所有权的尊重仍是建立用益物权的必要前提,对财产归属的强调仍然是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而,中国农村集体土地制度的立法还是不能忽视有关所有权的规定。

⑻ 农村土地使用权转让怎样才合法
你好不知是那种性质的土地:
一、宅基地使用权只可在本村无宅基地家庭之间转让,版才是合法
二、一般耕地的权承包使用权,就随意多了,只要签好转让合同就可以
三、家庭联产承包耕地 的使用权转让,必须经过村委会建立档案,不然是不合法的。如果你是我说的第三种,你可要谨慎了,转让和流转是不一样的。转让时要将你的确权书(耕地承包使用权证)名字改为对家,你就永远放弃了这块地的使用权。如果是流转,就只需要在村委会签署一份流转使用协议就可以了。不用改土地使用证的名字。您谨慎些吧。希望帮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