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版权产业的介绍
版权产业,是指生产经营具有版权属性的作品(产品),并依靠版权法和相关法律保护而生存发展的产业。它涉及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的创作、复制、发行和传播,也涵盖采集、存储、提供信息的信息产业。
『贰』 什么是版权产业
文化创意产业与版权保护
在现代知识经济社会中,文化创意产业渐渐成为主导产业。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已经成为各国及地区间经济竞争的一个重要战略规划。谈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版权保护,文化创意产业自始就与版权制度紧密联系在一起,版权保护是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和基础。版权保护的完善与否将直接决定了该国家与地区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成败。
一、版权保护是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与基础
版权保护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与基础作用,首先就体现在了“创意产业”的定义与界定上。我们今天所说的“创意产业”这个概念起源于英国,1997年该国政府成立了“创意产业特别工作组”,并于1998年对“创意产业”进行了定义。但是还有不少国家地区及国际组织把“创意产业”就直接称之为“版权产业”,而且在时间的起源上也更早。1990年,美国国际知识产权联盟就已经利用“版权产业”的概念来计算其对美国整体经济的贡献。现今更是以与版权制度的关系将“版权产业”划分为“核心版权产业、交叉版权产业、部分版权产业和边缘支撑产业”等四个部分,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也是采用的这种划分方法。无论是美国的“版权产业”还是英国的“创意产业”,其所包含行业部门都是相同的。所以有人就认为无论是“版权产业”,还是“创意产业”,都是“殊途同归”。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版权保护对于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与基础作用。
其次,版权保护是文化创意产业赖以存在与发展的基础。被誉为“创意产业之父”的英国著名经济学家霍金斯在《创意经济》一书中认为,知识产权法的每一形式都有庞大的工业与之相应,加在一起“这四种工业就组成了创造性产业和创造性经济”。实际上目前各国和地区划分的“创意产业”绝大多数都对应的是知识产权法中的版权制度,其核心产品和服务的保护都是以版权制度来保护的。而且这种基础作用要远超传统的知识产权制度对产业创新的保护与促进,版权制度直接成为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版权成为了创意产业的核心价值,版权收入成了文化创意产业的第一大收入,甚至有以“版权”作为直接交易对象的行业部门,比如说“版权贸易”。
再次,版权保护决定文化创意产业竞争的走势。各个国家与地区的版权制度的不同,对版权保护力度的差别,使得版权人及其投资流向版权制度完善、版权保护力度大的国家与地区,从而决定了各国家与地区间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格局。诸如我国近来在加强计算机软件版权保护的行动,要求所有品牌计算机要预装正版操作系统,促成了微软从联想、方正、TCL等三家PC厂商处连获大单,但旋即换来了微软对我国打击软件盗版的认可和信心,已经与国家发改委达成了37亿美元的投资协议。
二、当前文化创意产业版权保护的不足与建议
基于版权保护的核心与基础作用,传统的版权保护在当前文化创意产业中具有不足之处。这种不足不是指版权制度对于版权人权益保护上存在重大漏洞,2001年我国修改了著作权法,目前来看,内容还是相当完善的,没有太大的欠缺,版权人利益能够得到切实保障。但是对于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角度来说,我国版权保护的尺度还有加强的空间。因为版权保护能够决定文化创意产业竞争的走势,政府对文化创意产业的一个重要扶持手段就是加强版权保护,包括从制度和实践两个方面。
首先,我国版权制度一些方面的保护尺度与国外一些国家还存在有差距。我国著作权法在一些领域,诸如“录音录像制作者”、“表演者”等权利,给予了保护,但是范围过窄,难以更大地促进其积极性。诸如影视节目制作和交易行业所涉及到的“录音录像”作品,我国著作权法将其列为领接权保护的客体,给予了保护。但是权利范围较窄,录音录像制作者只有“复制权、发行权、出租权和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权”等四项经济权利。像德国却有更为广泛的保护,录制者可以与表演者一起分享播放录音录像所带来的有关收益,还可以从录音录像制品的出租、出借中分享一定的报酬,从空白磁带和录像带所征收的费用中分享一定的份额。这样看来,德国著作权法给予录音录像制作者的权利要比我国著作权法广泛,相对来说对于这一产业就有着更大的吸引力。
在新的《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颁布实施之初,在计算机软件的合理使用和最终用户使用盗版软件所应负担的法律责任等相关规定上引起了激烈的争论,不少人认为这是“超世界水平”的保护。如今,将其放在文化创意产业的竞争来看,意味着软件行业在我国受到了更为严格的保护,能够提高我国在与印度等国在软件产业发展中的竞争力,这种保护尺度未尝不可。
其次,网络出版、网络游戏等文化创意产业的版权保护制度还不够完善。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出版、网络游戏等文化创意产业日益成熟,可网络版权保护还处于相对滞后状态。目前著作权法仅仅是笼统规定了著作权人的“信息网络传播权”,其中具体的权利内容还有待用行政法规的形式加以规定,而且网络技术的发展,随时都有可能提出新的版权问题。这一领域不仅目前而且会持久地成为文化创意产业版权保护的问题之所在。据悉,《信息网络传播权规定》即将出台,在这一领域内的相关问题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得到解决。
第三,版权的“事后救济”保护不能适应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需要。我国在知识产权保护上采用行政与司法双轨制,司法保护是一种被动的“救济”手段,行政保护是主动的、经常的管理方式。可是因为人力、物力等因素的影响,行政保护的这些功效并没有完全发挥,更多的还是提供事后的行政救济,与司法保护无异,只是相对来说处理时间较快、效率较高,可一旦被相对人提起行政诉讼,就连效率上的优势也荡然无存。文化创意产业的高风险性,需求不确定,促使了该产业从一开始就必须拥有完善的版权保护,机会稍纵即逝,否则在市场丢失之后,事后的救济于事无补。这里就必须改变传统的版权行政保护仍然处于“行政救济”领域的局面,更多更主动地去发挥行政管理职能。北京市版权局联合华旗资讯等一些高新企业开发的“数字作品版权登记平台”来对数字作品进行版权登记和数字水印加密等,就是一个全新的尝试。这样在数字作品的版权保护上变“被动”为“主动”,化解了长期困扰在数字作品版权保护中的权利认定问题,必定能够极大地促进数字作品的相关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不仅仅是在围绕数字作品的文化创意产业,其它的文化创意产业一样需要版权行政管理机关主动采取措施来保护其核心价值,产业才会健康快速发展。
(作者分别为中国政法大学科学技术教学部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
说行天下:小说网站上千个,总有一个适合您。 说行天下
希望采纳
『叁』 深圳动漫产业的发展优势动漫游戏类企业发展状况
区位优势明显嘛!
深圳动漫产业的发展得益于中国的开放政策和比邻港澳的区位优势,是在没有任何基础、国家及地方政府几乎没有任何投入和政策扶持的条件下,由外资和民营资本自发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跨入新世纪,随着中国政府对文化产业的重视,掀起了国内市场对本土动画影视产品的热切期待,2003年以来深圳市政府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立市”战略的推出,加大了对动漫产业的重视力度,在国际外来动画加工业务进一步萎缩,以及因无法拥有版权而受制于人等因素的制约下,刺激了一些动画加工企业开始尝试原创。从为国际著名动画片进行“来料加工”,到《水果部落》、《藏獒的天空》、《梦和世纪》等深圳本土动漫原创作品百花齐放,会展中心数字影视动漫游戏馆里散发出深圳本土动漫产业浓浓的原创味。
为推动动漫产业发展,深圳市在人才、资金、市场、技术、信息等方面进行专项扶持。2006年,深圳怡景国家动漫画产业基地正式成立,全市动漫企业有了一个温暖的“家”。该基地已进驻了多家国内外动漫企业,其中除了有原创动漫、网络游戏企业外,还有衍生产品开发企业、项目代理企业,以及出版发行、投融资、技术设备等企业。
2007年深圳全市经营动漫游戏类企业已有337家,其中漫画经营企业81家、动画经营企业206家、游戏经营企业11家,从业人员约1万人。并建立了怡景国家动漫画基地、深圳动漫城、南山数字文化产业基地等动漫产业园区。2007年深圳共制作完成《闪闪的红星》、《福娃》等原创动画片共6部、185集、3637分钟,位居国家动画产业基地第8位。2008“金海豚”动画作品大赛中,8个奖项有两项大奖花落深圳。由深圳方块动漫制作出品的动画电影《风云决》获最佳影视动画大奖;《金地芙蓉世家》则获得最佳广告及影视包装类动画奖。
深圳是国内较早进入网游产业的“先发地区”,近年来,深圳自主研发的网络游戏占了国内市场的半壁江山。同时,深圳游戏产业受到各方的“宠爱”:国家信息产业部、科技部已将游戏产业列为IT领域重点扶持的支柱产业之一,深圳市政府明确表示,要做大做强动漫游戏产业。
在深圳市出台的《深圳市文化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2006-2010)》和《深圳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纲要(2007-2020)》中指出,深圳市将动漫游戏业作为文化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包括动漫画、游戏软件等。未来几年,深圳市将依托自身的IT优势,促进动漫和游戏产业向3G领域移植和延伸,并以手机游戏为重心,努力成为全国手机游戏的领先城市。
中投顾问2009-2012年深圳动漫产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肆』 有深圳这边做知识产权行业的吗
市场增长潜力巨大,知识产权成为下一个风口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知识产权服务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统计数据显示,从2007年至2017年,中国版权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持续增长,行业增加值翻了近两番,年均增幅15%,超过同期GDP的增速。核心版权产业行业增加值早在2015年就突破3万亿元,占GDP的4.4%。
从2012年开始,我国专利代理机构增长速度提高至平均每年新成立100家左右,专利代理机构总量比2005年几乎翻了一番。与此同时,专利代理人考试通过人数从2006年的712人增长到2014年4777人。
中国三大知识产权申请量分析预测
我国知识产权产业主要有三大类业务:商标、专利、版权,相应的有三个主要的服务领域—知识产权确权、交易和维权。另外,近几年又衍生出知识产权金融这一服务,包括质押、融资等等。
2015-2020年中国三大知识产权申请量统计情况及预测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随着知识产权申请量逐年递增。预计到2020年,知识产权确权市场规模预计将会达到760亿元,知识产权信息咨询服务市场至少有460亿元的市场规模,技术合同交易总额达到2万亿元,知识产权融资金额将达到1800亿元,知识产权维权业务接近500亿元。市场增长潜力巨大。整体来看,知识产权行业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市场分散集中度低,整个知识产权行业还有很广阔的发展空间。
知识产权产业是一个万亿级的市场,供需矛盾持续激化使得知识产权服务业有望成为下一个风口,目前各家公司正相继布局,抢夺这“炙手可热”的蛋糕。
『伍』 5000亿元网络版权产业如何崛起
在消费升级的背景下,中国网络版权市场迎来了从流量经济向内容经济的结构性转变,并带动了音乐、动漫、游戏、网文等版权产业的快速崛起。目前我国网络版权产业总规模超过5000亿元,并以30%的年均增长率持续增长,或将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动能之一。
根据报告,目前我国网络核心版权产业的行业规模已突破5000亿元。其中,我国网络文学产业规模为100亿元,题材从以往玄幻为主导的单一类型向多元化发展,并逐渐形成以网络文学为基础的泛娱乐IP开发模式,同时在内容出海方面成绩斐然,逐步抢占全球市场。
借助移动设备的普及,我国网络游戏产业规模于2013年超过美国。我国网络视频行业规模高达521亿元,10年间成长近百倍,在产业正版化转型之后,网络视频用户付费规模保持了极高的增速。网络音乐产业行业规模突破150亿元,付费音乐及在线演艺成为其产业发展的主要趋势。
『陆』 网络版权产业发展速度有多快
2001年,世界知识产来权组织自正式设立世界知识产权日,意在世界范围内树立尊重知识、崇尚科学和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营造鼓励知识创新的法律环境。每年,世界知识产权组织都会确立一个主题,各成员国围绕主题举办活动。中国也是其中之一,早在1980年,中国就加入了该组织。
越来越多的人在网上看视频、玩游戏、读小说、听音乐,传统文化产业也正在积极拥抱互联网,加快数字转型。在此情形下,网络版权产业也得到快速增长。来源:人民网
『柒』 深圳市版权代理中心有限公司怎么样
简介:深圳市版权代理中心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01月18日,主要经营范围为从事内代理版权认证、咨询等。容
法定代表人:胡强
成立时间:1999-01-18
注册资本:500万人民币
工商注册号:440301103838481
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
公司地址:深圳市福田区梅林一村3栋4E
『捌』 中国网络版权产值已经突破6000亿元了
国家版权局网络版权产业研究基地23日在京发布《中国网络版权产业发展报告(2018)》。报告显示,我国网络版权产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趋势,2017年中国网络版权产业的市场规模为6365亿元,较2016年增长27.2%。
报告称,网络直播打赏模式异军突起,拉动了整体市场规模的增长。2017年,中国网络直播用户规模达4.22亿人,产业市场规模近400亿元,成为仅次于游戏用户付费的产业。短视频产业也实现迅猛增长,用户规模突破4.1亿人,同比增长115%。短视频市场用户流量与广告价值爆发,预计2020年短视频市场规模将超350亿元。
重视版权的保护,才是社会的进步!
『玖』 深圳近些年的历史,发展状况
我尽量写的少,省的看的发困- -
深圳市位于广东省中南沿海地区,全市面积2020平方公里,而深圳经济特区是
从深圳市划出的六分之一的狭长地带,总面积327.5平方公里,是除海南省外最
大的经济特区。
深圳文物、古迹:晋、隋时代的古庙、唐代的海光寺、灵渡寺等
深圳的特色风景线:国贸大厦、地王大厦、赛特广场、五洲宾馆、彭年大酒
店、电子科技大厦、高交会会馆等
地王大厦在宽阔的深南中路上高傲地耸立了几年,他是深圳的地标,还是深圳最高的观光点
深圳CEPA签订(Closer Economic Partnership Arrangement),即《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的英文简称
CEPA签订后,粤,港,澳合作的新形势对东部地区发展的要求."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的签署,会大大提升包括港澳在内的大珠三角的整体竞争力.深圳将成为CEPA的直接受益者.东部地区占据独特的区位与资源优势,对东部生态组团的选择性开发将有利于深圳香港两地的产业类型互补性发展,有利于消费市场互补性开发和资源共享同时为经济安全格局的建立提供了更大的可能的发展空间.
近年来
在深圳的高新技术产值中,超过90%属于电子及通讯设备等相关产品。事实上,电子及通讯设备是深圳的支柱工业之一,占全市工业总产值57.8%,相等于全国18.6%。跨国公司,如IBM、英特尔、西门子、三星、日立等,均有生产缐于深圳。深圳亦是一个重要的软体开发基地。2002年中国100大软体公司中,便有10家位于深圳。
除了工业发展外,深圳近年亦致力提升其物流业的能力与水准,并积极计画发展为跨国公司采买中心。由於接近生产供货商、运作成本低,再加上当地与香港的物流配套,将是深圳发展采买中心的优势。
深圳在科学研究和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居全广东首位,达到68亿民众币(2001年),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达3%,较全国平均1%为高,并超越了上海、苏州等长江三角洲城市。除了华为和中兴等深圳企业外,跨国公司如朗讯、甲骨文、杜邦和阿尔卡特等均在深圳设有研发中心。
08年深圳gdp生产总值达到7615亿元
09年生产总值增长10%左右;人均GDP增长9%
而今年4月22日,深圳市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今年刚第一季度,深圳市完成生产总值1977.8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1.1%
未来 未来5年发展计划——
到2015年,GDP超1.5万亿元
对于未来5年的参考资料在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