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谁能给我解释一下《著作权法》第28条 不得侵犯作者的“获得报酬权”是什么意思既然已经取得了使用权那么
《著作权法》第二十八条:取得他人著作权使用权者的权利限制。“获得报酬版权”与“使用权”并不权冲突,《著作权法》是为了保护文学、艺术、科学作品作者的著作权利益。本法第十条明确规定:著作权人享有许可他人行使著作权中的财产性权利,并依照约定或本法有关规定获得报酬。其实,很好理解。别人的作品一般是不会让你白白使用的,获得相应的报酬方将使用权授权行使是合情合理的。
2. 著作权是获得那项权利
著作权包括人身权(精神权利)和财产权(经济权利),即:
1)发表权
即决定作品是否公之于众,
以及何时、何地、以何种方式公之于众的权利。
2)署名权
即表明作者身份,在作品上署名的权利。
3)修改权
即自己修改或者授权或禁止他人修改的权利。
2)保护作品完整权
即保护作品不受歪曲、篡改的权利。
5)获得报酬的权利。
3. 著作权中的收益权指什么
著作权中财产权利的收益权,是指著作权人享有因使用、转让作品而取得收益的权利。著作权法第10条原规定了获得报酬权,现第2、3条款规定了获得报酬权,即收益权。
我国著作权法亦规定了收益权,称之为获得报酬权。收益权是著作权中财产权利的重要内容,它使著作权人获取经济利益。例如,一首歌曲创作后,报纸登载要向作者付酬,广播电台、电视台用其制作节目还要向作者支付报酬,这样,作者以自己的劳动获取应有的价值。
4. 著作权保护中,自然人作品发表权,使用权,获得报酬权,的保护期分别为死后50年,死后50年的12.3
甲2013年6月份完成了一篇论文,到2063年去世,其死后50年,即到2063+50=年,保护期即到年这一年的12月31日到期。
故这篇论文的保护期限为:《2013年6月--2063年去世》期间+《2063年去世--年12月31日》。
希望可以帮到你!
5. 著作权获得报酬权内容有哪些呢
著作权获得报酬权内容有哪些呢?著作权分为人身权和财产权。具体包括: 著作权获得报酬权内容有哪些呢?下面小编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定的帮助。著作权获得报酬权内容有哪些一、著作权人的种类有哪些著作权人又称著作权主体,是指依法对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享有著作权的人。著作权人可分为原始著作权人和继受著作权人。原始著作权人指创作作品的公民和依照法律规定视为作者的法人或者非法人单位;继受著作权指通过继承、受让、受赠等法律许可的形式取得著作权财产权的公民、法人或者非法人单位。(一)作者,完成作品的人。(二)其他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权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即未参加作品创作而承受著作权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二、著作权获得报酬权内容包括哪些权利获得报酬权中,广义的劳动报酬包括工资、奖金和津贴三种收入形式。报酬权包括报酬协商权、报酬请求权和报酬支配权。报酬协商权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通过劳动契约协商确定劳动报酬的形式和水平的权利。其核心是协商劳动报酬的水平,即协商确定自己劳动力的价格。在劳动法日益脱离民法之私法轨道,不断融入公法因素而成为社会法的前提下,国家和社会团体的力量在劳动法上的作用不断增强。
6. 著作权法第42条中“享有许可他人……并获得报酬的权利”,指的是谁有获
你好,指的是录音录像制作者有获得报酬的权利。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四十二条的规定:“录音录像制作者对其制作的录音录像制品,享有许可他人复制、发行、出租、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并获得报酬的权利。”
这句法条的理解应该是录音录像制作者享有许可他人复制、发行、出租、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的权利。同时,录音录像制作者也享有因此获得报酬的权利。即制作者享有许可并获取报酬的权利。被许可人通过利用录音录像本来就可以获得利润,法律没有必要画蛇添足再进行规定。而且《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一般情况下讨论的都是著作权人的权利和义务,不讨论被许可人的权利和义务。
所以,“享有许可他人……并获得报酬的权利”指的是录音录像制作者。希望对你有所帮助,谢谢!
7. 著作财产权的获得报酬权
获得报酬权是指著作权人依法享有的因作品的使用或转让而获得报酬的权利。获得报酬权通常回是从使用答权、使用许可权或转让权中派生出来的财产权,是使用权、使用许可权或转让权必然包含的内容。但获得报酬权有时又具有独立存在的价值,并非完全属于使用权、使用许可权或转让权的附属权利。如在法定许可使用的情况下,他人使用作品可以不经著作权人同意,但必须按规定支付报酬。此时著作权人享有的获得报酬权就是独立存在的,与使用权、使用许可权或转让权没有直接联系。使用作品的付酬标准可以由当事人约定,也可以按照国务院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的付酬标准支付报酬。当事人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按照国家规定的付酬标准支付报酬。
8. 著作权获得报酬权有哪些
获得报酬权通常是从使用权、使用许可权或转让权中派生出来的财产权,是使用权、使用许可权或转让权必然包含的内容。具体可以转让、授权一下权利:
1.复制权,即以印刷、复印、拓印、录音、录像、翻录、翻拍等方式将作品制作一份或者多份的权利。这是著作财产权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
2.发行权,即以出售或者赠与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的原件或者复制件的权利。
3.出租权,即有偿许可他人临时使用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计算机软件的权利,计算机软件不是出租的主要标的的除外。
4.展览权,即公开陈列美术作品、摄影作品的原件或者复制件的权利。
5.表演权,即公开表演作品,以及用各种手段公开播送作品的表演的权利。公开表演作品被称为现场表演或直接表演;用各种手段公开播送作品的表演被称为机械表演或间接表演,如酒店、咖啡馆等经营性单位未经许可播放背景音乐就可能侵犯音乐作品的机械表演权。
6.放映权,即通过放映机、幻灯机等技术设备公开再现美术、摄影、电影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等的权利。
7.广播权,即以无线方式公开广播或者传播作品,以有线传播或者转播的方式向公众传播广播的作品,以及通过扩音器或者其他传送符号、声音、图像的类似工具向公众传播广播的作品的权利。
8.信息网络传播权,即以有线或者无线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使公众可以在其个人选定的时间和地点获得作品的权利。
9.摄制权,即以摄制电影或者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将作品固定在载体上的权利。
10.改编权,即改编作品,创作出具有独创性的新作品的权利。
11.翻译权,即将作品从一种语言文字转换成另一种语言文字的权利。
12.汇编权,即将作品或作品的片段通过选择或者编排,汇集成新作品的权利。
13.应当由著作权人享有的使用作品的其他权利。
9. 什么是著作权
著作权亦称版权,是指作者对其创作的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作品所享有的专有权利。著作权是公民、法人依法享有的一种民事权利,属于无形财产权。
著作权法中的人身权不同于民法概念上的人身权。这种权利是与作者人身密不可分的。中国的著作权法规定,法人或非法人单位可以成为著作权的主体,这自然也就承认法人或非法人单位可以享有人身权。但这个问题在世界各国的版权法中存有很大的不同。
大多数保护作者人身权的国家,在版权法中规定只有自然人才能成为作者,也就是只有自然人才能享有人身权。因为人身权是作者人格的一种反映,而承认法人有意志则是近些年的事情。
(9)著作权获取报酬权是指扩展阅读:
国内最早由来
中文最早使用“著作权”一词,始于中国第一部的著作权法律《大清著作权律》。清政府解释为:“有法律不称为版权律而名之曰著作权律者,盖版权多于特许,且所保护者在出版,而不及于出版物创作人;又多指书籍图画,而不是以赅刻模型等美术物,故自以著作权名之适当也。”
此后中国著作权法律都沿用这个称呼。如今华人社会通常还是使用版权一词,不过大陆地区及台湾地区对于著作相关权利的正式称呼均已不再使用版权。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凡是中国公民,法人或者非法人单位的作品,不论是否发表都享有著作权;外国人的作品首先在中国境内发表的,也依著作权法享有著作权;外国人在中国境外发表的作品,根据其所属国与中国签订的协议或者共同参加的国际条约享有著作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