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关于物权行为的独立性与无因性
看孙宪忠写的吧,他好象出了一本文集,里面有不少相关文章,在大陆民法学界应该是最权威的了
❷ 何为物权行为的独立性
这两个条纹无法证来实中国的理论自和实践中已经承认或者变相承认物权行为的无因性与独立性,物权行为的无因性并不是物权行为确实没有原因,而是原因行为(一般是债权行为)的效力不影响物权行为的效力,这个按照本意准确的说应该是说物权行为效力的独立性,不应该说是无因性,但是这个德国学者创造的概念,被中国人翻译出来成为这样,现在也只能这样了。
中国的合同法和物权法都规定,债权行为的效力影响物权行为的效力,比如著名的合同法51、52、58条。但是物权法第15条强调:物权行为的效力不影响债权行为的效力,这与债权行为的效力影响物权行为的效力是完全两个概念,债权行为作为原因行为影响物权行为的效力,恰恰是物权行为没有无因性和独立性的证明。但是反过来,债权行为作为原因行为,不受物权行为效力的影响,正如买卖合同已经生效,但是标的物不存在了,这时候应该使用的是违约责任,而不是物权保护请求权。
楼上混淆了两个行为互相影响的关系。
❸ 民法中的独立物权和从属物权分别是什么意思
民法理论上会根据物权是否有独立性可将物权分为独立物权,也版称主物权和从属物权,权也称从物权。
独立物权,主物权:不以他种权利的存在为前提而独立存在不因他种权利的存在或消灭而影响其效力的物权,如所有权.地上权等。物权能否独立存在一般由法律规定,但如果权利人出于一定目的也可依其意思将主物权变为从物权。
从属物权,从物权:从物权则是指必须依附于其他权利而存在的物权。如抵押权、质权、留置权,是为担保的债权而设定的。地役权在与需役地的所有权或使用权的关系上,也是从物权。
❹ 根据物权是否具有独立性不同,物权可分为
以是否有独立性可将物权分为主物权和从物权,不能单独成立而从属于其他权利的物权是从物权。
❺ 请教物权行为的独立性与无因性指的什么啊
哎,这个问题想要搞清楚,你看论文可能只会更加糊涂。。。因为很多人都反对无因性,物权的独立性也受到质疑了
从传统观点来看,我的理解是:
独立性主要是指物权的转移不依赖于其他关系的发生,尤其是指债。
这个在买卖合同中表现得很明显
关于孳息和风险的转移并不完全和所有权的转移一致,特别是在简易交付和占有改定等拟制交易的情况下表现的更为明显。由此可以论证物权行为的独立性
而无因性相对好理解些。就是物权以公示方式加以证明。具体的公示又分为不动产的登记公示和动产的占有公示两类,但无论是哪一种,只要公示了,就可以让第三人相信该物的所有权归属,在接下来发生物权转移,就不考虑其物权取得的原因。
所谓无因,主要就是取得物权的原因不作为考量物权合法性的标准。这主要是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商品买卖而制定的
但现在已经有了善意取得制度和物权请求权制度加以保护,无因性有多大实用价值实在……
感觉说的不太清楚。。你有兴趣自己看几篇文章也可以
但记住没有所谓的权威,都是一家之言,兼听则明呵:)
http://www.legalline.com.cn/2004-11/20041129180441.htm
http://www.ccelaws.com/int/artpage/3/art_2777.htm
http://www.privatelaw.com.cn/new2004/shtml/20050707-235419.htm
❻ 物上请求权是债权还是物权请从物权行为独立性和无因性角度说明
这个问题有争议,建议去看论文。
❼ 不承认物权行为独立性,那么法律行为无效,交付标的物所有权发生移转吗
无效。如果认为物权变动是有因的,即物权变动的前提是法律行为的有效,那么法律行为无效自然物权就不发生变动。
❽ 按照承认物权行为独立性和有因性理论,负担行为成立生效,但是一方拒绝交付标的物,应该承担违约责任还是
合同成立,应该承担违约责任。
❾ 论物权行为的独立性和无因性
简单的理解一下,举个例子
去买东西,传统的说是个债权履行行为。按照物权无因性,就把这个交易行为分为三个步骤
卖方买方订立买卖合同的债权行为,买方转移价款的物权转让行为,卖方转移物品的物权转让行为
无权独立性和无因性就是说,债权合同的效力不影响物权效力。
比如,交易发生后,发现卖方是偷来的赃款,也就是说合同存在无效的可能,那么这个效力不影响已经发生的物权转让效力。卖方赔款给物品的合法主人,主人不能追究物品,因为物权独立性,买方已经取得物品的所有权。物权无因性我国不承认。但是我国有善意保护制度,完全可以解决现实中的问题。
理论上理解一下
独立性主要是指物权的转移不依赖于其他关系的发生,尤其是指债。
这个在买卖合同中表现得很明显
关于孳息和风险的转移并不完全和所有权的转移一致,特别是在简易交付和占有改定等拟制交易的情况下表现的更为明显。由此可以论证物权行为的独立性
而无因性相对好理解些。就是物权以公示方式加以证明。具体的公示又分为不动产的登记公示和动产的占有公示两类,但无论是哪一种,只要公示了,就可以让第三人相信该物的所有权归属,在接下来发生物权转移,就不考虑其物权取得的原因。
所谓无因,主要就是取得物权的原因不作为考量物权合法性的标准。这主要是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商品买卖而制定的
❿ 物权的独立性对合同效力的影响
交易行为分为:当事人合意一致(债权行为)+标的物的移转完成(物权行为),也就是说,你专卖我一瓶属汽水,可分为我们协商一致买卖汽水的行为+汽水从你那里转移到我这里的行为。
物权的独立性一般是说物权行为的独立性,就是物权行为是否成立不影响债权行为,以上面例子为例,就是说我们已协商一致买卖汽水这个行为,跟你是否最后有无将汽水交给我这个行为是相互独立的。
认可物权行为的独立性的意义在于,一些交易行为不是能立刻完成的,比如不动产需要到房产部门登记,如果因种种原因,导致登记不成功,如我付钱买你的房子后,你死活不肯跟我到房产部门登记,这种情况下,房子所有权还是你的,但我可以根据之前成立的债权行为告你违约。
总的来说,就是物权行为不影响合同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