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关于中科院的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
软件研究所拥有国内第一流的科技水平和人才队伍。软件研究所不仅拥有一批学术造诣深厚、享誉国内外的科学家,而且拥有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青年科技人才队伍。全所科研人员的平均年龄为34岁。为吸引国内外优秀人才的加盟,促进青年人才的健康成长,软件所推出一系列有效的激励措施,引入公开、公平的竞争机制,并通过院"百人计划"、高级访问学者、兼职研究员等多种途径,为软件所注入新鲜活力。目前已有一大批优秀青年科技人才走上领导岗位或成为学术带头人。
做为知识创新工程的人才培养基地,软件所高度重视研究生学位教育和在职职工的继续教育。软件所具有计算机软件和理论、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博士学位、硕士学位授予权,具有基础数学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并建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现有博士生导师21人,硕士生导师52人。自恢复研究生招生制度以来,软件所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取得了显著成绩,1999年被科学院授予研究生招生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年份 在读硕士生 在读博士生 在站博士后
2001年 189 128 26
2000年 163 101 12
1999年 158 71 17
1998年 146 70 22
1997年 132 63 16
1996年 95 59 8
1995年 76 41 8
1994年 66 36 8
1993年 64 28 4
1992年 62 20 3
1991年 62 13 1
1990年 62 13 1
软件研究所拥有国内第一流的科技水平和人才队伍。软件研究所不仅拥有一批学术造诣深厚、享誉国内外的科学家,而且拥有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青年科技人才队伍。全所科研人员的平均年龄为34岁。为吸引国内外优秀人才的加盟,促进青年人才的健康成长,软件所推出一系列有效的激励措施,引入公开、公平的竞争机制,并通过院"百人计划"、高级访问学者、兼职研究员等多种途径,为软件所注入新鲜活力。目前已有一大批优秀青年科技人才走上领导岗位或成为学术带头人。
做为知识创新工程的人才培养基地,软件所高度重视研究生学位教育和在职职工的继续教育。软件所具有计算机软件和理论、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博士学位、硕士学位授予权,具有基础数学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并建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现有博士生导师21人,硕士生导师52人。自恢复研究生招生制度以来,软件所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取得了显著成绩,1999年被科学院授予研究生招生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年份 在读硕士生 在读博士生 在站博士后
2001年 189 128 26
2000年 163 101 12
1999年 158 71 17
1998年 146 70 22
1997年 132 63 16
1996年 95 59 8
1995年 76 41 8
1994年 66 36 8
1993年 64 28 4
1992年 62 20 3
1991年 62 13 1
1990年 62 13 1
关于我们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软件学院
我们的口号: 打造软件金领、领航信息产业
我们的目标: 做中国计算机软件信息业的黄埔军校
我们的使命: 培养精技术、懂管理、会做人的行业骨干
我们的特点: 通过建立“金融科技研究中心”这类行业应用研究机构,将软件信息业和相关应用行业对信息技术中高层次人才需求与学院的教育、科研定位紧密结合
我们的原则: 以学生培养为核心,将学院建成学生、教师/导师、IT企业、IT应用机构、研究院所的共赢平台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软件学院是研究生院二级学院,是国务院学位办批准的首批软件工程硕士试点单位。学院由研究生院联合科学院内专门从事计算机研究与开发的计算所、软件所、计算机信息网络中心及北京软件工程中心,根据国家计委、教育部“关于举办示范性软件学院的通知”的精神,于2001年10月28日共同发起设立。
学院定位于利用科学院在计算机相关领域研究与应用的优势,培养IT相关领域中高层技术和技术管理人才。根据这一定位,学院在传统的计算机软件工程领域外,新开设了电子与通信工程、计算机技术、控制工程等三个专业领域的工程硕士项目,招收与培养相关专业的在职与全日制工程硕士。
中国科学院在计算机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方面具有基础深厚、应用广泛和专家众多的特点。仅软件学院5家发起单位就有计算机领域院士10名,博士导师86名,硕士导师256名,著名的研究成果有龙芯系列自主知识产权的计算机芯片,曙光系列计算机、红旗Linux、女娲系列自主知识产权和嵌入式操作系统、下一代互联网的核心技术等。电子所、自动化所、声学所、遥感所、空间中心、半导体所、微电子中心、数学与系统科学院研究院的研究项目和教育资源更是覆盖了计算机应用的几乎所有领域,包括雷达通信、高速DSP、智能机器人、空间及遥感图像处理、语音语言处理与识别、汉字识别、集成电路设计等,为学院开展相应领域的研究生培养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为充分发挥中国科学院在IT研究、开发方面的优势,软件学院定位自身为“培养中国软件信息业中高层技术和技术管理人才的黄浦军校”。
在国家关于工程硕士“实用型、高层次、复合型”的培养原则指引下,结合IT行业技术更新快、人员流动大、国际化和市场化程度高的特点,学院确定了学生“精技术、懂管理、会做人”的培养目标。
学院认识到,培养“实用型”人才必须有来自实际应用的项目和导师,因此建立“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金融科技研究中心”,吸引行业精英带来中长期、储备性和共性的技术应用问题,将研究生培养与解决行业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学院还将结合其他信息技术应用重点行业及问题设立相应的研究、实验室。
学院认识到,培养“高层次、复合型”的人才仅仅传授技术知识、培养研究能力是不充分的。学院希望在教学和论文全过程中,培养学生关心企业目标、团队作业的管理意识,更培养学生克尽职守、爱岗敬业、诚信做人的人文精神。除选择精技术、有管理经验、人品好的教师/导师外,在教师教学指引、教学内容安排、团队项目实习等各方面融入学院对学生的培养要求。为配合培养目标,学院在正常课程教学外,设置了前沿技术、管理、人文和行业应用四个系列的讲座,并将其要求计入学分。
学院在教育培养目标的指引下,学院建立了包括课程、实习、论文培养和学生活动为核心的教育培养体系,对学生的知识、素质、技能、经验进行系统地提高。在传统的基于课程的知识体系培养基础上,学院关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进行探索的研究素质的培养,也关注学生关心他人、关心团队,正确认识企业目标与个人成长的关系的人文素质的培养;学院也关注学生演讲展示、图表应用、办公工具、实用写作的技能培养;学院也根据学生基础不同,成长目标不同,指导学生在实习、论文和学生活动中获得相应的实际经验,以便尽快在实践中发挥作用。
为吸引充分资源参与以学生的培养,学院确定了建设共赢平台的办学原则,即学院全部工作以培养优秀的学生为中心。以逐步增加行业骨干生源为核心,为院所教师带来应用问题、为行业师资带来市场、为新入行同学带来就业机会,同时学院将在合作伙伴技术、产品与应用机构之间架设交流的桥梁。学院的科研将立足开展解决实际应用问题的技术应用型研究,而不是应用技术开发或产品开发,因而不会与IT企业竞争应用项目,不会与科研院所竞争应用技术研发项目。这是我们建立“金融科技研究中心”,探索各种技术在行业应用中的中长期、储备性、共性问题的指导原则。我们认为这类技术应用类研究更适合“实用型”人才的培养。
我们的口号: 打造软件金领、领航信息产业
我们的目标: 做中国计算机软件信息业的黄埔军校
我们的使命: 培养精技术、懂管理、会做人的行业骨干
我们的特点: 通过建立“金融科技研究中心”这类行业应用研究机构,将软件信息业和相关应用行业对信息技术中高层次人才需求与学院的教育、科研定位紧密结合
我们的原则: 以学生培养为核心,将学院建成学生、教师/导师、IT企业、IT应用机构、研究院所的共赢平台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软件学院是研究生院二级学院,是国务院学位办批准的首批软件工程硕士试点单位。学院由研究生院联合科学院内专门从事计算机研究与开发的计算所、软件所、计算机信息网络中心及北京软件工程中心,根据国家计委、教育部“关于举办示范性软件学院的通知”的精神,于2001年10月28日共同发起设立。
学院定位于利用科学院在计算机相关领域研究与应用的优势,培养IT相关领域中高层技术和技术管理人才。根据这一定位,学院在传统的计算机软件工程领域外,新开设了电子与通信工程、计算机技术、控制工程等三个专业领域的工程硕士项目,招收与培养相关专业的在职与全日制工程硕士。
中国科学院在计算机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方面具有基础深厚、应用广泛和专家众多的特点。仅软件学院5家发起单位就有计算机领域院士10名,博士导师86名,硕士导师256名,著名的研究成果有龙芯系列自主知识产权的计算机芯片,曙光系列计算机、红旗Linux、女娲系列自主知识产权和嵌入式操作系统、下一代互联网的核心技术等。电子所、自动化所、声学所、遥感所、空间中心、半导体所、微电子中心、数学与系统科学院研究院的研究项目和教育资源更是覆盖了计算机应用的几乎所有领域,包括雷达通信、高速DSP、智能机器人、空间及遥感图像处理、语音语言处理与识别、汉字识别、集成电路设计等,为学院开展相应领域的研究生培养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为充分发挥中国科学院在IT研究、开发方面的优势,软件学院定位自身为“培养中国软件信息业中高层技术和技术管理人才的黄浦军校”。
在国家关于工程硕士“实用型、高层次、复合型”的培养原则指引下,结合IT行业技术更新快、人员流动大、国际化和市场化程度高的特点,学院确定了学生“精技术、懂管理、会做人”的培养目标。
学院认识到,培养“实用型”人才必须有来自实际应用的项目和导师,因此建立“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金融科技研究中心”,吸引行业精英带来中长期、储备性和共性的技术应用问题,将研究生培养与解决行业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学院还将结合其他信息技术应用重点行业及问题设立相应的研究、实验室。
学院认识到,培养“高层次、复合型”的人才仅仅传授技术知识、培养研究能力是不充分的。学院希望在教学和论文全过程中,培养学生关心企业目标、团队作业的管理意识,更培养学生克尽职守、爱岗敬业、诚信做人的人文精神。除选择精技术、有管理经验、人品好的教师/导师外,在教师教学指引、教学内容安排、团队项目实习等各方面融入学院对学生的培养要求。为配合培养目标,学院在正常课程教学外,设置了前沿技术、管理、人文和行业应用四个系列的讲座,并将其要求计入学分。
学院在教育培养目标的指引下,学院建立了包括课程、实习、论文培养和学生活动为核心的教育培养体系,对学生的知识、素质、技能、经验进行系统地提高。在传统的基于课程的知识体系培养基础上,学院关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进行探索的研究素质的培养,也关注学生关心他人、关心团队,正确认识企业目标与个人成长的关系的人文素质的培养;学院也关注学生演讲展示、图表应用、办公工具、实用写作的技能培养;学院也根据学生基础不同,成长目标不同,指导学生在实习、论文和学生活动中获得相应的实际经验,以便尽快在实践中发挥作用。
为吸引充分资源参与以学生的培养,学院确定了建设共赢平台的办学原则,即学院全部工作以培养优秀的学生为中心。以逐步增加行业骨干生源为核心,为院所教师带来应用问题、为行业师资带来市场、为新入行同学带来就业机会,同时学院将在合作伙伴技术、产品与应用机构之间架设交流的桥梁。学院的科研将立足开展解决实际应用问题的技术应用型研究,而不是应用技术开发或产品开发,因而不会与IT企业竞争应用项目,不会与科研院所竞争应用技术研发项目。这是我们建立“金融科技研究中心”,探索各种技术在行业应用中的中长期、储备性、共性问题的指导原则。我们认为这类技术应用类研究更适合“实用型”人才的培养。
关于我们
我们的口号: 打造软件金领、领航信息产业
我们的目标: 做中国计算机软件信息业的黄埔军校
我们的使命: 培养精技术、懂管理、会做人的行业骨干
我们的特点: 通过建立“金融科技研究中心”这类行业应用研究机构,将软件信息业和相关应用行业对信息技术中高层次人才需求与学院的教育、科研定位紧密结合
我们的原则: 以学生培养为核心,将学院建成学生、教师/导师、IT企业、IT应用机构、研究院所的共赢平台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软件学院是研究生院二级学院,是国务院学位办批准的首批软件工程硕士试点单位。学院由研究生院联合科学院内专门从事计算机研究与开发的计算所、软件所、计算机信息网络中心及北京软件工程中心,根据国家计委、教育部“关于举办示范性软件学院的通知”的精神,于2001年10月28日共同发起设立。
学院定位于利用科学院在计算机相关领域研究与应用的优势,培养IT相关领域中高层技术和技术管理人才。根据这一定位,学院在传统的计算机软件工程领域外,新开设了电子与通信工程、计算机技术、控制工程等三个专业领域的工程硕士项目,招收与培养相关专业的在职与全日制工程硕士。
中国科学院在计算机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方面具有基础深厚、应用广泛和专家众多的特点。仅软件学院5家发起单位就有计算机领域院士10名,博士导师86名,硕士导师256名,著名的研究成果有龙芯系列自主知识产权的计算机芯片,曙光系列计算机、红旗Linux、女娲系列自主知识产权和嵌入式操作系统、下一代互联网的核心技术等。电子所、自动化所、声学所、遥感所、空间中心、半导体所、微电子中心、数学与系统科学院研究院的研究项目和教育资源更是覆盖了计算机应用的几乎所有领域,包括雷达通信、高速DSP、智能机器人、空间及遥感图像处理、语音语言处理与识别、汉字识别、集成电路设计等,为学院开展相应领域的研究生培养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为充分发挥中国科学院在IT研究、开发方面的优势,软件学院定位自身为“培养中国软件信息业中高层技术和技术管理人才的黄浦军校”。
在国家关于工程硕士“实用型、高层次、复合型”的培养原则指引下,结合IT行业技术更新快、人员流动大、国际化和市场化程度高的特点,学院确定了学生“精技术、懂管理、会做人”的培养目标。
学院认识到,培养“实用型”人才必须有来自实际应用的项目和导师,因此建立“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金融科技研究中心”,吸引行业精英带来中长期、储备性和共性的技术应用问题,将研究生培养与解决行业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学院还将结合其他信息技术应用重点行业及问题设立相应的研究、实验室。
学院认识到,培养“高层次、复合型”的人才仅仅传授技术知识、培养研究能力是不充分的。学院希望在教学和论文全过程中,培养学生关心企业目标、团队作业的管理意识,更培养学生克尽职守、爱岗敬业、诚信做人的人文精神。除选择精技术、有管理经验、人品好的教师/导师外,在教师教学指引、教学内容安排、团队项目实习等各方面融入学院对学生的培养要求。为配合培养目标,学院在正常课程教学外,设置了前沿技术、管理、人文和行业应用四个系列的讲座,并将其要求计入学分。
学院在教育培养目标的指引下,学院建立了包括课程、实习、论文培养和学生活动为核心的教育培养体系,对学生的知识、素质、技能、经验进行系统地提高。在传统的基于课程的知识体系培养基础上,学院关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进行探索的研究素质的培养,也关注学生关心他人、关心团队,正确认识企业目标与个人成长的关系的人文素质的培养;学院也关注学生演讲展示、图表应用、办公工具、实用写作的技能培养;学院也根据学生基础不同,成长目标不同,指导学生在实习、论文和学生活动中获得相应的实际经验,以便尽快在实践中发挥作用。
为吸引充分资源参与以学生的培养,学院确定了建设共赢平台的办学原则,即学院全部工作以培养优秀的学生为中心。以逐步增加行业骨干生源为核心,为院所教师带来应用问题、为行业师资带来市场、为新入行同学带来就业机会,同时学院将在合作伙伴技术、产品与应用机构之间架设交流的桥梁。学院的科研将立足开展解决实际应用问题的技术应用型研究,而不是应用技术开发或产品开发,因而不会与IT企业竞争应用项目,不会与科研院所竞争应用技术研发项目。这是我们建立“金融科技研究中心”,探索各种技术在行业应用中的中长期、储备性、共性问题的指导原则。我们认为这类技术应用类研究更适合“实用型”人才的培养。
http://cse.gscas.ac.cn/Intro/intro_rj.htm
http://www.ios.ac.cn/jianjie/jiaoyu.htm
❷ 深圳中科院知识产权投资有限公司是什么性质
中科院国有资产管理局(国科控股)下属的国有企业。 当然正规!!!
❸ 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的待遇怎么样知识产权这块是什么情况
我同学在里面上班,干了一年半,现在准备走了.待遇太低了. 而且干了一年没给涨过工资,写了3个专利,一分钱没分. 他们中心已经走了好几个了.当然,工作强度不大,混日子挺好
❹ 中科院考过了知识产权培训专员给钱吗
从这个工作的名称猜测是在企业里面工作,而不是在为企业服务的回专利代理机构里面,因为在答代理机构里面一般称呼为专利代理人或专利工程师。在企业里面则是需要对本单位的专利进行管理、监控、发掘,还要对竞争企业的相关专利进行监测,对市场上可能出现的侵权等进行分析,各个企业的侧重点不同。至于前景应该来说不会太差,比较能搞得起知识产权的目前都是比较大的公司,而且随着国家对知识产权的重视,知识产权的市场只会越来越大。
❺ 中国科学院知识产权运营管理中心怎么样
知识产权,也称其为“知识所属权”,指“权利人对其所创作的智力劳动成果所享有的财产权利”,一般只在有限时间期内有效。各种智力创造比如发明、文学和艺术作品,以及在商业中使用的标志、名称、图像以及外观设计,都可被认为是某一个人或组织所拥有的知识产权。据斯坦福大学法学院的Mark Lemley教授,广泛使用该术语“知识产权”是一个在1967年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成立后出现的。(最近一段时间部分互联网公司如:腾讯、阿里等,也将其简称为IP)
知识产权是关于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的智力劳动成果的专有权利。随着科技的发展,为了更好保护产权人的利益,知识产权制度应运而生并不断完善。如今侵犯专利权、著作权、商标权等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越来越多。17世纪上半叶产生了近代专利制度;一百年后产生了“专利说明书”制度;又过了一百多年后,从法院在处理侵权纠纷时的需要开始,才产生了“权利要求书”制度。在二十一世纪,知识产权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到处充满了知识产权,在商业竞争上我们可以看出他的重要作用。
发明专利、商标以及工业品外观设计等方面组成工业产权。工业产权包括专利、商标、服务标志、厂商名称、原产地名称、制止不正当竞争,以及植物新品种权和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等。
❻ 你好,我还想问一下,深圳中科院知识产权这个公司发展什么的如何。
这个单位原来是中科院的事业单位,后来转制,变成中科院国有资产管理局专(国科控股)下属企业属,企业模式经营,应该不会很大,但是尽管转制成企业,但是企业在业务过程中,科学院依然是它强大的背景和支持,某种情况下可以说是中科院的服务企业,基本绝大多数项目都是科学院的,这是国科控股大部分企业的现状。
❼ 深圳中科院知识产权投资有限公司的现状
由国科控股出资设立的深圳中科院知识产权投资有限公司经深圳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准成立。公司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科学院系统内第一家市场化运作的知识产权运营机构的诞生。公司将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促进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为宗旨,以富集社会优势资源实施技术转移转化为原则,以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目标,不断创新运营模式,建立专业化、市场化的运营队伍。力争经过5-10年的努力,将公司打造成为运作规范、规模经营、国际化的知识产权运营集团公司,在知识产权运营领域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
❽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大学该选哪个
先交代身份背景 本人目前社科院硕士研究生在读。
其实社科院和中科院在很多地方都是一样的,同理社科大和国科大也是非常类似的。而且就我个人而言,提问者提问关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大学该选哪个”?我的建议是,看你想选什么专业,那个学校有这个专业那就选择哪个学校啦。毕竟一个是人文学科的学校,一个是自然科学的学校,所以不存在既可以选这个学校,也可以选另一个学校的情况的。2012年6月,教育部批准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更名为中国科学院大学。2014年,国科大开始招收本科生,形成了覆盖本、硕、博三个层次的高等教育体系。而2017年教育部批准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更名为中国科学院大学社科大,同年开始第一批本科生招生。两所大学都还很年轻,但其前身研究生院则是历史悠久的,有雄厚的师资力量作为支撑。所以根据自己的专业爱好就选择相应的学校就好啦。
(社科大图书馆一角)
希望有帮助到您。
❾ 深圳中科院知识产权投资有限公司怎么样
简介:深圳中科院知识产权投资有限公司是中国科学院唯一从事知识产权商业运营的公司,公司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促进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为宗旨,以富集社会优势资源实施技术转移转化为原则,以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目标。公司致力于整合中国科学院的优势科技资源,开展技术转移、成果转化和企业孵化等相关知识产权运营工作。
法定代表人:陈晓峰
成立时间:2009-02-03
注册资本:1400万人民币
工商注册号:440301103830792
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
公司地址:深圳市南山区高新区南环路29号留学生创业大厦23楼08号
❿ 中科院,清华就是不讲道德,花了国家那么多钱,都不把研究的成果(硕博论文)公开。中文数据库中找不到。
听过知识产权这个词不?到处抄袭到处盗版,也只有中科院、清华这样的还在苦苦捍卫了,竟然有人提出如此之问题,可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