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知识产权究竟属于谁所有
两个以上单位或者个人合作完成的发明创造、一个单位或者个人接受其他单位或者个人回委托所完成的发明创答造,除另有协议的以外,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完成或者共同完成的单位或者个人;申请被批准后,申请的单位或者个人为专利权人。因此,你的单位是受其他单位的委托完成的发明创造,合同并未约定的话,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完成的单位(即你的单位);申请被批准后,申请的单位为专利权人。望采纳,可追问。
❷ 我公司受委托开发软件,合同未明确知识产权归属,如何判定知识产权的归属应该缴纳何种税
第三百三十九条 委托开发完成的发明创造,除当事人另有约定的以外,内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研究容开发人。
专利法
第八条 两个以上单位或者个人合作完成的发明创造、一个单位或者个人接受其他单位或者个人委托所完成的发明创造,除另有协议的以外,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完成或者共同完成的单位或者个人;申请被批准后,申请的单位或者个人为专利权人。
❸ Word二次开发是否涉及知识产权
看你用什么东西进行二次开发了,也要看你在哪里使用。如果你只是利用VBA等微软提供的接口二次开发,又是在国内使用,一般不用担心,因为知识产权保护不严格,如果是在很严格的地区,就需要考虑当地法律了。
❹ 根据我方提出的需求开发的软件知识产权的归属问题
开发前签署的合同就该注明。
❺ 软件知识产权的归属怎么写
1、软件著作权属于软件开发者,即属于实际组织开发、直接进行开发,并对开发完成的软件承担责任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或者依靠自己具有的条件独立完成软件开发,并对软件承担责任的自然人。
2、合作开发的软件,其著作权的归属由合作开发者签订书面合同约定。无书面合同或者合同未作明确约定,合作开发的软件可以分割使用的,开发者对各自开发的部分可以单独享有著作权;合作开发的软件不能分割使用的,其著作权由各合作开发者共同享有。
3、接受他人委托开发的软件,其著作权的归属由委托人与受托人签订书面合同约定;无书面合同或者合同未作明确约定的,其著作权由受托人享有。
4、由国家机关下达任务开发的软件,著作权的归属与行使由项目任务书或者合同规定;项目任务书或者合同中未作明确规定的,软件著作权由接受任务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享有。
5、自然人在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中任职期间所开发的软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该软件著作权由该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享有:
(一)针对本职工作中明确指定的开发目标所开发的软件;
(二)开发的软件是从事本职工作活动所预见的结果或者自然的结果;
(三)主要使用了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资金、专用设备、未公开的专门信息等物质技术条件所开发并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承担责任的软件。
❻ 科研项目的知识产权归属到底归谁
首先看你抄属于什么发明。是不袭是职务发明。
1、如果不是职务发明。是你通过下班后,业余时间搞的研发,这当然属于你自己个人的。
2、是职务发明。那么相应的权利是归属于单位的,但是职务发明人、设计人仍享有下列权利:
一、职务专利的发明人、设计人有权在专利文件中写明自己是该专利的发明人、设计人;
二、职务发明人、设计人可获得必要的奖金和报酬;
❼ 二次开发 软件著作权
这要看对方是否有进行修改的权授,如果有的话是可以二次开发,但仍然是不能佣有二次开发软件著作权的。
这里举一个案例:
最近遇到一个案子,觉得比较有意思,可以拿出来和大家分享一下。
案例描述:A公司从B公司购买了B公司拥有著作权的计算机软件M,使用过几年后,需要升级,于是找到原B公司的技术人员离职后在外成立的C公司,签订软件升级开发合同,由C公司对软件M进行二次开发,B公司发现后,诉C公司侵权,C公司以A公司合法拥有M软件,依据《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拥有二次开发权为由抗辩。
观点是:在此案件中,C公司侵害了A公司软件著作权中的修改权。
C公司律师引用的抗辩法律条文如下--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2002年的规定:
第十六条软件的合法复制品所有人享有下列权利:
(一)根据使用的需要把该软件装入计算机等具有信息处理能力的装置内;
(二)为了防止复制品损坏而制作备份复制品。这些备份复制品不得通过任何方式提供给他人使用,并在所有人丧失该合法复制品的所有权时,负责将备份复制品销毁;
(三)为了把该软件用于实际的计算机应用环境或者改进其功能、性能而进行必要的修改;但是,除合同另有约定外,未经该软件著作权人许可,不得向任何第三方提供修改后的软件。
其实看一条法条,要认真的其分析其中的法理,才能正确理解立法的意图,从而正确的理解法律。著作权法和软件保护条例的立法目的都是在“保护”著作权人合法的权利基础上鼓励创新和技术进步,其核心是通过“保护”来促进技术进步。从这条法规中,可以看到A公司的确是拥有对合法拥有的M软件的复制品的二次开发的权利,但是应该解读出,这种权利是有约束的权利,从法条可以得知,软件的合法复制品所有人可以对该软件进行必要的修改。但很明显这种合法的二次开发行为,有两个约束条件,第一是该权利只属于该软件的合法复制品的所有人,第二是该二次开发行为只能针对该合法复制品进行。法条并没有规定该修改权可以被转授权扩散使用,而且本法条本身就是在著作权范围外对软件合法复制品的所有人再进行必要的有限授权,因此这种授权本身必然就是限制性的,因此也不能再进行扩大的法律解释,也就是说软件必要修改的行为实施人只能是软件的合法复制品的所有人。
具体到本案,A公司的二次开发权利能且仅能由A公司自己实施,能且只能在A公司合法购买拥有的这份M软件的复制品上使用。A公司拥有的二次开发权利是不可扩展到第三方公司的,因此C公司的行为必然侵犯了B公司的软件的修改权。
❽ 如何确定软件知识产权的归属问题
软件知识产权的归属问题是这样来界定的:
1、软件著作权属于软件开发者,即属于实际组织开发、直接进行开发,并对开发完成的软件承担责任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或者依靠自己具有的条件独立完成软件开发,并对软件承担责任的自然人。
2、合作开发的软件,其著作权的归属由合作开发者签订书面合同约定。无书面合同或者合同未作明确约定,合作开发的软件可以分割使用的,开发者对各自开发的部分可以单独享有著作权;合作开发的软件不能分割使用的,其著作权由各合作开发者共同享有。
3、接受他人委托开发的软件,其著作权的归属由委托人与受托人签订书面合同约定;无书面合同或者合同未作明确约定的,其著作权由受托人享有。
4、由国家机关下达任务开发的软件,著作权的归属与行使由项目任务书或者合同规定;项目任务书或者合同中未作明确规定的,软件著作权由接受任务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享有。
5、自然人在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中任职期间所开发的软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该软件著作权由该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享有:
(一)针对本职工作中明确指定的开发目标所开发的软件;
(二)开发的软件是从事本职工作活动所预见的结果或者自然的结果;
(三)主要使用了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资金、专用设备、未公开的专门信息等物质技术条件所开发并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承担责任的软件。
❾ 技术开发合同中,关于技术成果 知识产权的使用权内容以及归属问题
你好复,作为一个法律人,制我可以帮你。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
第八条 两个以上单位或者个人合作完成的发明创造、一个单位或者个人接受其他单位或者个人委托所完成的发明创造,除另有协议的以外,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完成或者共同完成的单位或者个人;申请被批准后,申请的单位或者个人为专利权人。
因此,你的单位是受其他单位的委托完成的发明创造,合同并未约定的话,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完成的单位(即你的单位);申请被批准后,申请的单位为专利权人。
望采纳,可追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