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等奖就够了 初审通过之后 关键是考试呀 然后面试。
大学自主招生简章一般11月公布,12月报名,通过初审的2月考试,成绩符合要求的会参加面试。
高校自主招生评价标准的相似点
一、所在中学要求
属于普通中学学生的机会不多,根据高校对中学的要求,可预估自己获得自主招生资格的可能性
在目前的教育体制下,每所中学的师资力量、办学条件还是相差较大的,因此,一个学生在哪一所学校求学,是省重点、地区重点,还是一般学校,一定程度决定外界对你的整体素质的评价。由于自主招生高校都是一本院校,因此参加这些高校自主招生的学生主要集中在省重点和地区重点中学。属于普通中学学生的机会不多,这是现在的客观现实。
自主招生高校对学生所在中学的要求表现在两方面:一是有的学校实行学校推荐制或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目前这些学校只把推荐名额给一些好的中学;二是有的高校对申请者实行筛选,会对学校层次和学生成绩排名提出建议要求等。根据高校的这种要求,同学们也可评估自己参加自主招生获得自主招生资格的可能性。
二、学业成绩要求
在自主招生体系里,学习成绩很重要,不要误以为高校要招“偏才”和“怪才”
有同学问,自主招生还要看学习成绩吗?你们不是要“偏才”和“怪才”吗?这其实是一个误解。
高校在自主招生时,通常会要求学生提供中学平时成绩,包括高一、高二重要考试的成绩,不仅有绝对分数,还要有你在这个班级或者整个年级里的排名,因为这样的排名可以反映你的学习能力。
大学会以学生的排名来看他的学习能力是否达到学校的基本要求。比如,有的大学提出,申请者最好是市示范性高中的前50名,区重点的前20名,普通中学的前3名等。在学校审阅学生的材料时,会根据这所学校的总体情况和学生的成绩排名,考察学生的学业。比如,如果某所中学往年考进某大学的学生,学业成绩位列这所中校的前50%,那么,大学在筛选学生时,就可能会参照这一标准,成绩在这所中学50%左右者,入围这所大学的笔试的希望就很大。
三、竞赛获奖要求
竞赛又分为两类。一类是硬性竞赛,也可称为学科竞赛。很多高校的自主招生都向学生提出了五大类学科竞赛成绩的要求。所谓五大类学科竞赛,就是数学、物理、化学、信息科学、生物科学的全国竞赛。这与教育部对保送生资格界定所要求的学科竞赛成绩一致,只是高校的要求相对低一些,比如获得全国三等奖以上或者省市的二、三等奖。
另一类是软性竞赛,也可称为非学科综合能力竞赛,比如创新大赛、创业大赛、才艺竞赛、辩论赛、演讲赛、技能大赛等。这些竞赛可以反映出一名同学的综合素质情况,也受到高校的重视。
2011年“华约”院校自主招生报名人数录取人数情况
2011年,清华大学、上海交大、中科大、南京大学、浙江大学、西安交大、中国人民大学这七所在自主选拔工作中展开合作,共同举办“高水平大学自主选拔学业能力测试”简称“AAA”测试,这七所院校组成的联盟俗称“华约”。
2011年,全国共有10万余名学生报考,6万余人获得初试资格。人数较多的考点:江苏南京考点6000人,杭州考点5700人,上海考点4300人,北京考点3700人,合肥考点3400人,西安考点3000人,武汉考点2900人,成都考点2700人,郑州考点2600人,济南考点2500人,长沙考点2100人,广州考点2100人。
联考测试科目:阅读与写作(测试时间3小时,满分200分),其中中文阅读与写作占100分,英文阅读与写作以及中英文综合应用占100分。数学(测试时间1.5小时,满分100分);自然科学(测试时间1.5小时,满分100分)其中物理占70分,化学占30分。人文与社会(测试时间1.5小时,满分100分)历史占40分,政治和地理各占30分。
招录情况
清华大学 2011年,有超过1万名考生报名,5000人获得笔试资格,1000余人入围面试,与上年保持基本稳定,最终1300余人获得自主选拔资格,其中人数较多省份为:北京216人,江苏101,上海95人,浙江88人,湖北87人。
上海交大 2011年,有超过3万人报名其中上海近6000人,1.8万余人获得笔试资格,其中上海约4000人。最终有760余人获得自主选拔资格,其中人数较多的省份为:上海158人,北京69人,湖北60人。此外江浙沪自主 选拔录取改革试验计划共录取750余人,其中上海545人,江苏107人,浙江114人。
中国科技大 2011年,有超过1万人报名考生获得笔试资格,人数较去年增长50%以上,最终有310余人获得自主选拔资格,其中人数较多的省份为:湖北41人,安徽40人,江苏35人,北京:25人。
南京大学 2011年有2万余人报名,6000余人获得笔试资格,最终600余人获得自主选拔资格(其中江苏293人),北京19人。
浙江大学 2011年有1.3万余人(其中浙江3000余人)报名,1000余人获得面试资格,其中浙江150人。最终790余人获得自主选拔资格,其中浙江128人,北京43人。
西安交大 2011年有1万余人报名,1200人获得面试资格,最终700余人获得自主选拔资格,其中河北165人,江苏103人,湖北87人,河南67人,辽宁56人。北京9人。
中国人大 2011年,有接近2万人报名,较去年增长100%,4500余人获得笔试资格,是上年的4倍,1400余人获得面试资格,最终有780余人获得自主选拔资格,其中人数较多的省份为:北京154人,辽宁77人,湖北59人,山东50人,河北50人。
由此可得出以下结论:
1.自主招生过关率保持在5%—8%左右。
2.很多院校学生报名人数不断增加,并且获得自主选拔资格的人数不断增加,这对裸分考试的学生来说挑战性越来越强。
2. 如何切实保护高考作文的著作权
目前关于保护高考作文的著作权,法律界仍有争议。从著作权法角度看,高考作文的版权归属考生,媒体等在公布、发表、转载、出版、传播高考作文的过程中,当尊重考生的署名权、发表权、信息网络传播权和获得报酬权等权利。
参见评论:
作文可否发表,考生有权拍板
应该说,高考满分作文随着高考成绩公布而公之于众,是件好事,一来可展示考生文采,二来可为其他考生提供借鉴。但高考作文的公布、媒体发表、图书出版、电子光盘收录、网络传播等过程,存在众多的版权问题,遗憾的是,高考作文的版权归属问题,考生对作文依法享有的署名权、发表权、修改权、汇编权、信息网络传播权和获得报酬权等问题都被忽视,这与重视知识产权的态势不相协调。
由于高考的特殊性,哪个部门有权公布高考作文一直存疑。事实上,不论是谁,未经考生或者法定监护人即其家长的同意,擅自公布高考满分作文,都侵犯考生的发表权。公布高考满分作文的机构,应向使用者提供考生的所在学校和考生姓名,并有义务提醒使用者遵守著作权法的有关规定,刊发、传播高考作文的媒体也应尊重考生依法享有的著作权。现实生活中,这第一道关把不好,是造成高考作文均无作者署名现象和被其他媒体肆意刊发、转载、传播的主要原因。
很多人总觉得,考生把考卷一上交,考卷包括作文就与考生没关系。这有失偏颇:从著作权法角度而言,作品创作完成,作者即对其享有版权,不论作品是否发表或者出版。如果考生未满18岁,那他的法定监护人就有权行使他的著作权。
既然版权归属已经明晰,那么考生有权决定是否发表。因为高考作文属于考生多年的知识积累,加上临场发挥,有的考生可能认为由于高考的特殊情况所限,作文没有充分体现本意,或者作文的有关观点和内容不适合公布,在此情境下,擅自公布其作文,侵犯了作者的发表权。擅用高考作文,当究侵权责任
实质上,在涉及的这些版权问题中,考生的署名权大都遭侵犯。几乎所有见诸市面的高考满分作文,都没考生署名。大多数情况下的署名是“某地一考生”、“考生”、“佚名”;有少量图书虽标明作文出处,但也是在文末标注选自××报(网)。这些情况,并不属于著作权法意义上的无法署名的情形,不能免除侵权责任。
有的高考满分作文集的选编者还算慎重,在书中声明:“由于时间仓促及其他原因,未能与本书所收某些作品作者取得联系,请作者及时与编者联系,以便支取预留的稿酬与样书。”这表面看是尊重了考生的获得报酬权,但它也难跳脱侵权嫌疑。按著作权法规定,高考满分作文集作为汇编作品,汇编者对作文集可能享有版权,但大前提是不得侵犯原作者即考生依法享有的版权,主要是汇编权。
而且,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很多网站、客户端、广播电视等也在通过不同形式传播、使用高考满分作文,没有经过考生或家长同意,都侵犯了考生的信息网络传播权、广播权、获得报酬权等。它们理应为此承担停止侵权、消除影响、消除妨害、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由于使用者擅自传播、使用高考作文,数量巨大、影响面广,还可能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当承担行政责任甚至刑事责任。
所以,不要把高考满分作文当成唐僧肉肆意宰割,要学点著作权法,尊重考生的合法权益。同时,也建议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尽快出台相关规定,加强对学校师生的知识产权教育,普及版权知识。无论是高考中考作文,还是学生的平时作文、习作,都是学生的作品;学生无论年龄大小,都是著作权人,都应受著作权法保护。而尊重凝结智力劳动的知识产权,也是尊重知识的题中之义。
□张洪波(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总干事)
3. 中国高考的试卷有版权吗 是表明出处就可以无偿使用了吗
高考试卷启用前是绝密的,一旦启用也就是高考用过之后,就成了大众的内了,网上都可以下载的。而我们容有时候下载下来的,上面标了某个学校或者机构的名字,那是因为学校或者机构在上传时候付出了劳动,但是不表示版权就是他们的。
一般情况下,网上下载来的都是无偿使用的。
4. 法律问题:中高考时些的作文有著作权吗
每年高考阅卷过后,各种真真假假的“满分作文”就会开始在网上传播版,有的甚至会被用到出版物权上。
其实不只是高考满分作文,那些没有拿到满分的作文,也涉及到著作权的问题,只不过满分作文经常会被使用、出版。当然,独创性不足,不能构成作品的除外。
我国对于高考作文的权属问题没有特殊规定,因此其著作权应该归作者即考生所有。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以营利为目的,未经著作权人同意复制发行其文字作品,违法所得额在3万元以上的或者非法经营额在5万元以上的,或者数量在300份以上的,均已经涉嫌侵犯著作权罪。
所以,未经许可使用考生的高考作文是侵权行为。
5. 高考满分作文版权问题
1.是的,侵犯了著作权。 有成功案例:全国首例高考作文著作权案件发生于2000年,北京大版学一名女生1999年的高考作文权《我拒绝移植记忆》未经允许被《高考临场作文速成技巧》一书刊登。经调解,此案以被告公开承认其行为侵权告终,除向作者道歉外,还赔偿1000元经济损失并承担了诉讼费用。
2.你的作文能够被披露肯定是通过媒体,再由出版社摘录,您可以先找到媒体证明自己的著作权。
6. 高考题具有著作权吗
我认为高考题符合法定的作品要件,属于受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
7. 普通试卷或者高考上的文章,出题人会给作者版权费吗
您好!在试卷上使用的已经发表的少量作品,属于著作权的合理使用行为,出题人无须经过作者的授权,也不用支付版权费。
《著作权法》第二十二条在下列情况下使用作品,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不向其支付报酬,但应当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称,并且不得侵犯著作权人依照本法享有的其他权利:
(一)为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
(二)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作品中适当引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
(三)为报道时事新闻,在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中不可避免地再现或者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
(四)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刊登或者播放其他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已经发表的关于政治、经济、宗教问题的时事性文章,但作者声明不许刊登、播放的除外;
(五)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刊登或者播放在公众集会上发表的讲话,但作者声明不许刊登、播放的除外;
(六)为学校课堂教学或者科学研究,翻译或者少量复制已经发表的作品,供教学或者科研人员使用,但不得出版发行;
(七)国家机关为执行公务在合理范围内使用已经发表的作品;
(八)图书馆、档案馆、纪念馆、博物馆、美术馆等为陈列或者保存版本的需要,复制本馆收藏的作品;
(九)免费表演已经发表的作品,该表演未向公众收取费用,也未向表演者支付报酬;
(十)对设置或者陈列在室外公共场所的艺术作品进行临摹、绘画、摄影、录像;
(十一)将中国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已经发表的以汉语言文字创作的作品翻译成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作品在国内出版发行;
(十二)将已经发表的作品改成盲文出版。
前款规定适用于对出版者、表演者、录音录像制作者、广播电台、电视台的权利的限制。
如能进一步提出更加详细的信息,则可提供更为准确的法律意见。
8. 高考试卷有知识产权吗
高考试抄题属于国家机关的行政性文件,而根据著作权法第五条规定,这类文件不受著作权法保护。一般来说,国家机关包括国家立法机关、司法机关、行政机关、军事机关等,而高考命题机构从性质上说属于国家机关授权或者委托执行公务的单位;其次,作为每年一次每年不同的一种考核工具,很难认为高考试题属于一种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质的文件。因此,在满足独创性的条件下,高考试卷仍然可以构成受到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
9. 高中生盗用知识版权会影响高考吗
高中学生盗用知识产权。版本全影响高考的移动会有不好的影响,记录他们都能够查得到。
10. 高考作文,学生是否享有著作权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作品的著作权属于作者。高考作文既然是考生的作品,其著作权理所当然地归属于考生。换句话说,考生对自己所写的文章拥有著作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