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留置权属于何种权利,具体解释一下
以下属于引用:
留置是指债权人按照合同约定占有债务人的动产,债务人不按照合同约定的期限履行债务的,债权人有权依照法律规定留置该财产,以该财产折价或者以拍卖、变卖该财产的价款优先受偿的一种法律制度。
留置权是指债权人对已占有的债务人的动产,在债权未能如期获得清偿前,留置该动产作为担保和实现债权的权利。
留置是我国经济生活中较普遍存在的一种合同担保形式。如在加工承揽合同关系中,经双方约定,定作人不按期或者不如数给付加工费 ,承揽人即可对其财产取得留置权;又如,在货运运输合同中,托运人或收货人不按规定交付运费或其他费用时,承运人即可对承运货物取得留置权等。留置权设定的目的,是督促债务人及时履行义务,在债务人清偿债务之前,债权人有占有留置物的权利。当规定的留置期限届满时,债务人仍然不履行债务的,债权人可以依照法律规定折价或者以拍卖、变卖留置物,并从所得价款中优先得到清偿。如果债务人在规定期限内履行了义务,债权人应当返还留置物,不得滥用留置权。
留置权的设立:
留置权为法定担保物权,因此,只有具备法定的设立条件,留置权才能有效成立。
(1)必须有法律明文规定。留置具有严格的法律限制性,基于法律规定而产生,在法律没有规定的情况下,当事人不得约定以留置权作为担保,否则约定无效。我国《担保法》目前只规定三种合同具有留置权,即保管合同、运输合同和加工承揽合同。
(2)债权人须按照合同的约定占有对方的财产。如承揽人按照加工承揽合同占有定作人定作的物品;保管人依保管合同占有寄存人寄存的物品。
(3)债权人的债权须与债权人占有的财产相关联,否则,债权人将不具有留置权。所谓相关联是指债权人对动产的留置权与债务的产生是基于同一法律关系发生的,如果动产于债权无关,则不能成立留置权,如加工承揽合同,承揽人因定作人不交付加工费用,即有权留置定作人关交的加工定作的物。
(4)必须是债权已届清偿期。债权人对业已占有的动产,并不自占有时就有留置权,留置权的成立还须以债权已届清偿期,债务人未履行债务为要件,如果债权尚未到清偿期,那么债务人则处于自觉履行合同的状态中,还不能判断出债务人到期能否履行债务,所以这时留置权还不能成立。只有在债权已届清偿期,债务人仍不履行其债务时,债权人才可以将其合法占有的原本属于债务人的动产留置。确认债务是否已届履行期的方法一般是,如果合同有规定的,合同期满即是债务已届履行期;合同无规定的,应依债权人发出的履约催告时间来确定。
(5)债权人留置财产不得违背社会公德,不得与债权人应承担的社会义务相抵触,如运输抗洪救灾物品因到期未交运输费,将救灾物品作为留置物,则不能允许。对于双方当事人预先在合同中约定不得留置的财产,债权人亦不得行使留置权。
(6)留置权人对留置物享有合法占有权,但不享有留置物的使用权,不得将留置物出租或利用。应负责保管好留置物。
⑵ 物权法中有个“留置权”怎么解释
你好,关于我留置权,法律原方是这样规定的:《物权法》第二百三十条债务人版不履行权到期债务,债权人可以留置已经合法占有的债务人的动产,并有权就该动产优先受偿。
前款规定的债权人为留置权人,占有的动产为留置财产
从以上要看到留置权以下要件:1、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2、留置前已经合法占有的债务人财产;3、占有的财产需是动产;
⑶ 关于物权法留置权效力的问题
其实主要涉及担保法及其解释中的一些法律规定的失效问题,根据新法优于旧法原则适用物权法
⑷ 留置权是否享有有益物权
问题没说清楚。
1、什么是有益物权?是不是用益物权?
2、上个问题如果是肯定回答,那么只能说你没弄清楚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的根本区别。留置权是担保物权,不是用益物权。
3、留置权人在留置期间可以占有、使用甚至收益留置物,但这不是用益物权,而是留置权本身的权能。
⑸ 为什么留置权与质权一个属于动产物权一个属于权利物权
一、两者有区别:
1,动产质权的设立,通常都是以合同进行的。当事人签订的质内权合同应采用书面形容式。
2,留置权是法定担保物权,无需事先约定,具有双重物权效力。
3,留置权的成立条件是:(一)债权人合法占有债务人的动产(二)必须是债权已届清偿(三)必须是债权的发生与动产占有基于同一法律关系(四)下列情形不得留置-------①因侵权行为而取得②违反公序良俗③与债权人义务相抵触。
4,留置权的占有方式笼统的说只要符合上述四个条件即可留置,不止是保管合同、仓储合同、运输合同、加工承揽合同、行纪合同。
二、两者的含义:
抵押权按照标的物的不同可以分为动产质权、权利质权、不动产质权,但不动产质权在当代多人国家已不承认。
显然,动产质权是指以动产为其标的物的质权。
留置权根据法条是指债权人按照合同约定占有债务人的动产,于债务人未按照合同约定的期限履行义务时,对其占有的债务人的动产予以留置并就其变价优先受偿的权利。债权人为留置人,占有的动产为留置财产。留置权是动产担保物权与占有性担保物权。
⑹ 留置权的性质是什么
1、留置权具有物权性
首先,留置权是一种物权。留置权系以留置物为标的的权利,其效力直接及于留置物。当具备法定条件时,留置权人就可以排他地占有,支配留置物,不仅得对抗债务人的返还请求,且得对抗一般第三人对留置物的权利主张,其次,留置权是一种担保物权。留置权是以担保债权受偿为目的的物权,不同于用益物权,系以取得留置物的交换价值为主要内容的权利。故留置权体;现为一种价值权。当债务人不履行给付义务超过约定期限时,留置权人可以就留置物的交换价值优先受偿。
2、留置权具有法定性
留置权是一种法定权利,依照法律规定而直接产生,不得依当事人的协议而设立。此为各国民法之通例。但在英美法中,在有些场合亦可依当事人的协议而成立留置权。留置权的法定性是其区别于债的其他担保方式的一个重要特征。如抵押权、保证,定金等均可依当事人的协议而成立。留置权的法定性,决定了在具备法律规定的条件时,留置权就当然成立,不受当事人的意志所左右。
3、留置权具有不可分性
不可分性是物权,特别是担保物权的共性。留置权作为一种担保物权,当然具有不可分性。所谓留置权的不可分性,是指留置权的效力就债权的全部及于留置物的全部。它实际上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留置权所担保的是债权的全部,而非可分割的债权的一部分,二是留置权人可以对留置物的全部行使权利,而非可分割的留置物的一部分。所以,债权的分割及部分清偿、留置物的分割等,均不影响留置权的效力。只要债权未受全部清偿,留置权人就可以对留置物的全部行使权利,留置权的不可分性决定于留置权的效用。
4、留置权具有从属性
留置权为担保债权而设立,故留置权从属于其所担保的债权,它们之间形成主从关系:债权为主权利,留置权为从权利。这种从权利为从物权,而非债权。有人认为留置权为从债权,这是对留置权从属性的误解,无疑否定了留置权物权效力的本质属性。留置权的从属性表现在以下三点:第一,留置权的成立以主债权的成立为前提。这是留置权在成立上的属性。留置权是债权人以占有债务人的财产为其债权的担保。因此,只有主债权成立,留置权才能成立。如主债权不成立或无效,则留置权当然不能成立,第二,留置权随主债权的消灭而消灭。这是留置枚在消灭上的从属性。当留置债所担保的主债权消灭时,留置权也随之消灭:如在主债权人放弃债权,债务人履行了全部债务,主债权的诉讼时效期间届满等情形下,留置权均归于消灭;第三,留置权优先受偿的范围决定于债权的范围。这是留置权在优先受偿上的从属性。就是说,留置权人只有在主债权的范围内才享有优先受偿权:一方面当留置物的价值大于主债权价值时,对于多余部分,留置权人必须返还受债务人,不得用于清偿其他债务。另一方面,当留置物的价值小于主债权价值时,对于不足部分,留置权人不存在优先受偿权,与其他无担保债权处于平等地位。
⑺ 抵押权,质权,留置权属于物权。抵押,质押,留置属于债权内容。为啥少了个权字,就直接从物权变到债权...
一、两者有区别:1,动产质权的设立,通常都是以合同进行的。当事人签订的质版权合同应权采用书面形式。2,留置权是法定担保物权,无需事先约定,具有双重物权效力。3,留置权的成立条件是:(一)债权人合法占有债务人的动产(二)必须是债权已届清偿(三)必须是债权的发生与动产占有基于同一法律关系(四)下列情形不得留置-------①因侵权行为而取得②违反公序良俗③与债权人义务相抵触。4,留置权的占有方式笼统的说只要符合上述四个条件即可留置,不止是保管合同、仓储合同、运输合同、加工承揽合同、行纪合同。二、两者的含义:抵押权按照标的物的不同可以分为动产质权、权利质权、不动产质权,但不动产质权在当代多人国家已不承认。显然,动产质权是指以动产为其标的物的质权。留置权根据法条是指债权人按照合同约定占有债务人的动产,于债务人未按照合同约定的期限履行义务时,对其占有的债务人的动产予以留置并就其变价优先受偿的权利。债权人为留置人,占有的动产为留置财产。留置权是动产担保物权与占有性担保物权。
⑻ 合同法中的留置权与物权法中留置权的区别
罪主要的区别就是:合同法中的留置权产生基于债权,而物权法中留置权产生基于物权。
再看看别人怎么说的。
⑼ 物权、抵押权、质权、留置权是什么关系
物权包括后三个权利。。
物权包括所有权、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抵押权、质权、留置权都属于担保物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