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有关物权方面的法律
这里不涉及地役权的问题。
对方的土地(包括土地上的树)与你家的鱼塘相邻,你们双方就形成了一种相邻关系,应互相给予对方通行、取水、采光等利于生活生产的便利条件。比如:你家要捕鱼或管理鱼塘,也需要在对方土地上通行。对方要种菜、养树,可以到你的鱼塘里取水等。你们都拥有这样的相邻权,对此,双方都负有容忍的义务。
因此,对方的树因枯死,倒在你的鱼塘里,有权利从鱼塘里取回他的树,只要他的树没有对你的鱼塘产生不利影响,(比如:这种树对鱼有毒,毒死了你的鱼)并没有通知你的法律义务,更不需要赔偿损失。但从风俗道德上讲,对方最好是事先能和你沟通一下。
对方是有些粗鲁,不懂礼貌待人。但你问话的方式可能也有点不妥。考虑到你们有一种相邻关系,低头不见,抬头见,今后还需要互相给予便利,所以,最好是能相互谅解,对人对己都有好处的。
❷ 物权是由哪部法律加以规定的
《物权法》
发布日期:2007-03-16
实施日期:2007-10-01
第二条 调整范围
因物的归属和利用而产生的专民事关系,适用本法属。 本法所称物,包括不动产和动产。法律规定权利作为物权客体的,依照其规定。 本法所称物权,是指权利人依法对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权利,包括所有权、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
❸ 哪些主体的物权受法律平等保护
国家、集体、私人的物权和其他权利人的物权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
物权法的性质是私法:私法性质是基于民法的性质产生的;物权法所调整的基本内容仍是民事主体之间发生的民事法律关系。物权法是财产法;物权法是强行法;物权法是普通法;物权法是固有法。
(3)物权的法律扩展阅读:
物权的取得和行使,应当遵守法律,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损害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
当事人签订买卖房屋或者其他不动产物权的协议,为保障将来实现物权,按照约定可以向登记机构申请预告登记。预告登记后,未经预告登记的权利人同意,处分该不动产的,不发生物权效力。
❹ 关于物权的法律问题
1、从公司法角度看,你作为股东,如果确实没有充分履行出资义务的,当公司发生偿债不能的时候,你需要在认购的股份限额范围内承担责任。现在法院查明你有抽逃出资的行为,因此追加你为被执行人是合法的,如果你认为追加你为被执行为有错误,可以提出执行异议。但是你没有提出执行异议,从而导致法院查封你的私人房屋。
2、法院直接把你的房屋卖给原告的做法是否正确需要看情况。根据法律规定,法院查封你的私人房屋后,如果你没有在规定期限内偿还债务,法院可以对房屋进行评估(委托评估机构进行评估,你对评估机构出具的评估报告有权提出异议),然后通过摇珠的方式确定拍卖机构,按照评估报告确定的价格进行拍卖,此时原告可以作为卖家进行竞买。如果法院没有履行上述手续而直接将你的房子卖给原告,则法院的做法是违法的。
3、如果法院的执行措施违法,你可以向执行法院或其上级法院提出申诉,要求法院纠正其违法行为;也可以向检察院提出申诉,请求检察院依法提出抗诉。
❺ 哪些法律涉及物权
包括不动产抄和动产.,动产登记和不动产登记。动产交付、国家所有权和集体所有权、私人所有权、业主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相邻关系、所有权取得、土地承包经营权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地役权、抵押权、动产质权。大约就这么多法律权利跟物权有关
❻ 物权法是一部什么样的法律
物权法
【名次定义】
1.《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物权法是调整财产支配关系的法律,是对财产进行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最基本准则,是我国制订民法典的重要组成部分。
2.法学概念,私法的一个部分,指调整有形财产关系的法律。
【相关概念】
私法、物权、权利人、民事责任、一物一权、物权法定、公示公信
【法学-物权法】
什么是物权法?
物权法是调整有形财产关系的法律,调整无形财产关系的法律主要有合同法、商标法、专利法、著作权法等法律。
通俗地说就是一个国家的基本财产法。它最重要的任务就是界定产权,通过确定财产的归属,来达到制止纷争的目的,从而节约交易费用。中国目前财产权保护的突出问题,就是产权不清。这表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大到矿山、农民土地承包权,小到公民的各种收入、房产以及剩余价值索取权等等。产权不明,纷争不止,假如没有一个良好的法治环境,又如何谈得上财富创造和积累。明晰产权,就是我对物权法的第一个期待。此外,物权法必须解决现实难题。物权法不是宪法,也不像民法典,它应该切实指导经济生活。此外,物权法还应该是一部“绿色”物权法,不只是确认环境资源的经济价值,还应确认其生态价值。环境资源的自我调节性或环境容量本身就是一种资源,有学者把它称之为“环境容量使用权”———利用人依法对环境容量资源占有、使用和收益的权利。例如对于森林、矿产资源等,不仅要“有偿使用”,还要进行“生态补偿”。
《物权法》是民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其内容包括物权法、债权法(以合同法为主)、婚姻家庭法、继承法、知识产权法、人人格权法等。物权法是专门规范民事主体(法人、自然人)对财产的占有、收益、使用、处分权利的法律。包括所有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役权、建筑物区分权等内容。说明白一点,物权法主要是保障人们的财产不受非法侵犯的法律,是对人们财产权保护的一种法律。英国有句古语叫“穷人的寒舍,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体现了物权法的保护功能。
主要解决问题
一、物属于谁,谁是物的主人;
二、权利人对物享有哪些权利,他人负有怎样的义务;
三、怎样保护物权,侵害物权要承担哪些民事责任。
物权法的基本原则
一物一权、物权法定、公示公信,此三者在大陆法系民法理论中被称为物权法的基本原则,构成物权法的基本原理,物权法的具体制度内容和理论架构均在此基本原则之下展开。
然而近期以来围绕物权法基本原则开展的讨论有如火如荼之势,而火势苗头又似乎以淡化甚或否定此三项基本原则为猛,并直接涉及到我国正在起草的《物权法》以及将来的《民法典》是否需要规定以及如何规定物权法基本原则的问题,以故,对物权法三项基本原则的进一步的理论探讨似有必要。
主要应用
物权法涉及人民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诸如:住宅小区车位归谁所有、企业改制中国有资产流失、一物二卖、相邻关系、拆迁补偿、建筑用地使用权期限等,这些都能在物权法中找到答案。
❼ 物权的法律保护有哪些
物权的法律保护保护物权法上的保护,和债权法上的保护。
物权上的保护包括停止内侵害,消除危险,恢复原容状,返还财产。
债权法上的保护主要是指赔偿损失。
此外《物权法》上还规定了可以要求确认物权,这是其他保护手段的前提。
❽ 简述物权的法律特征
物权的特征有:物权是支配权;物权是绝对权;物权是财产权;物权的客体是物;物权具有排他性。
❾ 《物权法》和其他有关物权的法律之间是
一般法来与特别法 上位法源与下位法的关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是为了维护国家基本经济制度,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明确物的归属,发挥物的效用,保护权利人的物权,根据宪法,制定的法规。由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于2007年(丁亥年)3月16日通过,自2007年10月1日起施行。
物权法的性质是私法:私法性质是基于民法的性质产生的;物权法所调整的基本内容仍是民事主体之间发生的民事法律关系。
物权法是财产法;物权法是强行法;物权法是普通法;物权法是固有法。
基本原则是贯穿一部法律始终的基本精神和基本理念。在中国的立法和学理上,有确定一部法律的基本原则的习惯:物权法定原则;一物一权原则;公示公信原则。
❿ 《物权法》是一部什么样的法律
物权法是保护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基本法律
我国《宪法》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确立为一项基本治国方略。而衡量一个国家是否属于法治国家的重要标志,就是要看是否有一套完善的法律制度,以充分保护公民的人身和财产权利。在一个法治社会里,拥有公共权力的政府机关可以对公众施加义务约束,但义务的设定必须以保护人民的基本权利为出发点,因此,物权法规定公民、法人所享有的财产权是依法行政的基础。我们学习物权法,首先要牢固树立依法平等保护和正确行使财产权利的物权观念,为实施物权法营造广泛的社会思想基础。
物权法始终以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为目的,关注民生,保护老百姓的切身利益。什么是民生?首先是要维护老百姓的基本权利。民生的最大问题就是民众的权利问题,权利问题都没有解决好,产权得不到应有的保护,就根本谈不上民生。物权法对实践中广大人民群众最关注的问题作出了规定,具体来说:
物权法切实维护了广大城市居民的财产权益。物权法规定,“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期间届满的,自动续期。”在我国土地使用权实行有偿转让制度,因此,城市居民购买房产之后,其虽然对房屋享有永久的所有权,但土地使用权则是有期限的。而土地使用权到期之后,地上的建筑物的所有权是否依然受到法律的保护,成为广大城市居民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物权法的上述规定使城市居民的房产权得到了充分的保障。物权法规定了城市居民对其购买的商品房所享有的各项财产权利,特别是物权法中所规定的业主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制度。鉴于道路、绿地关乎业主的重大利益,且涉及城市的环境保护,因此物权法规定,建筑区划内的道路、绿地属于业主共有。物权法为了保护广大购房人的利益,防止开发商将房产一房数卖,规定了商品房预告登记制度。物权法还确认了对物权的保护制度和方法,确立了物权的各项规则。可以说,物权法通过对各类财产权的保护,奠定了法治社会的基础。
物权法中有关保护农民财产权的制度,切实维护了广大农民的利益。保护八亿农民的合法权益,首先需要保护农民对土地的财产权,这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完善制度建设的基础。我国物权法第一次在用益物权中规定了承包经营权,承认了承包经营权的物权,这是在不改变我国农村集体土地的性质的基础上,最大限度的保护农民利益的重大举措。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物权化也为稳定承包经营关系提供了法律保障。为了使农民享有长期稳定的承包经营权,物权法第一百二十六条第二款规定,耕地、草地或者林地的承包期届满,由土地承包经营权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继续承包。其次,物权法确认承包经营权为用益物权,有利于在土地被征收的情况下,保护承包经营权人的利益。《物权法》第一百二十一条、一百三十二条都规定了承包地被征收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人有权依照本法第四十二条第二款的规定获得相应补偿。再次,物权法还规定了农村集体组织的成员权,对涉及到土地承包方案以及将土地发包给本集体以外的单位或者个人承包,个别土地承包经营权人之间承包地的调整,土地补偿费等费用的使用、分配办法,集体出资的企业的所有权变动等事项规定必须依照法定程序经集体成员决定。物权法还规定了集体经济组织、村民委员会或者其负责人作出的决定侵害集体成员合法权益的,受侵害的集体成员可以请求人民法院予以撤销,这些举措都切实维护了广大农民的利益。
物权法是维护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法律
物权法规定:“国家、集体、私人的物权和其他权利人的物权受到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这就是对平等保护原则的具体规定。之所以要实行平等保护,是因为:一方面,按照《宪法》第六条的规定,我国目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所有制形态上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既然要实行多种经济成分的共同发展,就需要对公有经济和非公有经济实行同等保护。另一方面,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就需要保障所有市场主体的平等的法律地位和发展权利。市场经济天然要求平等,因为交易本身就是以当事人享有平等的法律地位为前提和基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