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知识产权 > 在共有份额上设定担保物权

在共有份额上设定担保物权

发布时间:2021-07-19 14:25:18

1. 房产证上“共有情况:单独所有”是什么意思

房产证上共有情况:单独所有,指的是房屋产权属于登记产权人独有,无其他所有人。若为共同所有指的是房产证署名的各方共同拥有房产,共同行使对该房产的权利。

对于“共有”的定义,我国《民法通则》第七十八条规定“财产可以由两个以上的公民、法人共有。共有分为按份共有和共同共有。按份共有人按照各自的份额,对共有财产分享权利,分担义务。共同共有人对共有财产享有权利,承担义务。”对于“单独所有”目前在法律层面上尚未定义。

住建部《房屋登记簿管理试行办法》房屋登记簿记载内容说明中指出“【共有情况】记载按份共有或共同共有。不属共有情况的,填写单独所有;属于共有情况的,填写按份共有或共同共有。”依此表述,共有作为财产所有权的一种形式,是与单独所有相对而言的。

(1)在共有份额上设定担保物权扩展阅读:

房产证(Premises Permit)购房者通过交易,取得房屋的合法所有权,可依法对所购房屋行使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的证件。即《房屋所有权证》,是国家依法保护房屋所有权的合法凭证。房屋所有者凭证管理和使用自己的房屋。

房产证包括房屋所有权证和房屋共有权证,在通常意义上,房产证是房屋所有权证的简称,是由不动产登记机关发放的证明房屋所有权归属的书面凭证。按照我国现行的房屋所有权登记制度,房屋登记是城镇房屋权利归属的法定公示方法。

2011年8月下旬税务部门表示房产加名按房价一半征契税 。2013年4月,北京市住建委称,为防止虚假房屋买卖等行为,保障房屋交易安全,今后北京购房人拿到的房产证将可自愿并免费设立密码,房屋如需办理转让、变更、抵押等登记业务时,须提供密码才可办理。预计于2013年下半年实施。

作为证书之一种,房产证具有以下显著特点:

(1)房产证只能由房地产主管机关发放。

(2)房产证是对特定房屋所有权归属的书面证明,并可记载特定房屋共有状况以及是否设定担保物权等状况。基于一物一权主义,房产证以一房屋一房产证为原则,即一个具有独立建筑结构与使用功能的房屋 (包括区分所有的房屋)只有一个所有权,在不动产登记上只能有一项所有权登记,并且据此只能发放一个房产证。

(3)房产证只能向特定房屋的所有权人发放,如房屋系共有,在房屋所有权证之外,还可向共有权人发放共有权证。

(4)房产证是登记机关在对特定房屋权属情况进行登记之后,向特定权利人发放的权属证明,房产证的内容应与登记簿的内容相一致。

由于房屋是重要的不动产,与之相关的交易活动极为普遍,因而房产证在交易活动中得到广泛的运用。但在实务中,对房产证的认识与其性质相悖之处仍嫌较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类:

其一,颠倒房产证和不动产登记簿的关系,以为房产证是证明房屋所有权的唯一合法凭证,登记簿只是房产证的档案。

例如,在实务中判断一个人是否拥有特定房屋的所有权时,以为是否持有房产证就是根本依据。

其二,混淆证书与证券的性质,以为房产证具有证券的性质与作用,可以代表其上记载的房屋所有权。

2. 担保法司法解释的关于抵押部分的解释

第四十七条以依法获准尚未建造的或者正在建造中的房屋或者其他建筑物抵押的,当事人办理了抵押物登记,人民法院可以认定抵押有效。第四十八条以法定程序确认为违法、违章的建筑物抵押的,抵押无效。第四十九条以尚未办理权属证书的财产抵押的,在第一审法庭辩论终结前能够提供权利证书或者补办登记手续的,可以认定抵押有效。当事人未办理抵押物登记手续的,不得对抗第三人。第五十条以担保法第三十四条第一款所列财产一并抵押的,抵押财产的范围应当以登记的财产为准。抵押财产的价值在抵押权实现时予以确定。第五十一条抵押人所担保的债权超出其抵押物价值的,超出的部分不具有优先受偿的效力。第五十二条当事人以农作物和与其尚未分离的土地使用权同时抵押的,土地使用权部分的抵押无效。第五十三条学校、幼儿园、医院等以公益为目的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其教育设施、医疗卫生设施和其他社会公益设施以外的财产为自身债务设定抵押的,人民法院可以认定抵押有效。第五十四条按份共有人以其共有财产中享有的份额设定抵押的,抵押有效。共同共有人以其共有财产设定抵押,未经其他共有人的同意,抵押无效。但是,其他共有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而未提出异议的视为同意,抵押有效。第五十五条已经设定抵押的财产被采取查封、扣押等财产保全或者执行措施的,不影响抵押权的效力。第五十六条抵押合同对被担保的主债权种类、抵押财产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根据主合同和抵押合同不能补正或者无法推定的,抵押不成立。法律规定登记生效的抵押合同签订后,抵押人违背诚实信用原则拒绝办理抵押登记致使债权人受到损失的,抵押人应当承担赔偿责任。第五十七条当事人在抵押合同中约定,债务履行期届满抵押权人未受清偿时,抵押物的所有权转移为债权人所有的内容无效。该内容的无效不影响抵押合同其他部分内容的效力。债务履行期届满后抵押权人未受清偿时,抵押权人和抵押人可以协议以抵押物折价取得抵押物。但是,损害顺序在后的担保物权人和其他债权人利益的,人民法院可以适用合同法第七十四条、第七十五条的有关规定。第五十八条当事人同一天在不同的法定登记部门办理抵押物登记的,视为顺序相同。因登记部门的原因致使抵押物进行连续登记的,抵押物第一次登记的日期,视为抵押登记的日期,并依此确定抵押权的顺序。第五十九条当事人办理抵押物登记手续时,因登记部门的原因致使其无法办理抵押物登记,抵押人向债权人交付权利凭证的,可以认定债权人对该财产有优先受偿权。但是,未办理抵押物登记的,不得对抗第三人。第六十条以担保法第四十二条第(二)项规定的不动产抵押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对登记部门未作规定,当事人在土地管理部门或者房产管理部门办理了抵押物登记手续,人民法院可以确认其登记的效力。第六十一条抵押物登记记载的内容与抵押合同约定的内容不一致的,以登记记载的内容为准。第六十二条抵押物因附合、混合或者加工使抵押物的所有权为第三人所有的,抵押权的效力及于补偿金;抵押物所有人为附合物、混合物或者加工物的所有人的,抵押权的效力及于附合物、混合物或者加工物;第三人与抵押物所有人为附合物、混合物或者加工物的共有人的,抵押权的效力及于抵押人对共有物享有的份额。第六十三条抵押权设定前为抵押物的从物的,抵押权的效力及于抵押物的从物。但是,抵押物与其从物为两个以上的人分别所有时,抵押权的效力不及于抵押物的从物。第六十四条债务履行期届满,债务人不履行债务致使抵押物被人民法院依法扣押的,自扣押之日起抵押权人收取的由抵押物分离的天然孳息和法定孳息,按照下列顺序清偿:(一)收取孳息的费用;(二)主债权的利息;(三)主债权。第六十五条抵押人将已出租的财产抵押的,抵押权实现后,租赁合同在有效期内对抵押物的受让人继续有效。第六十六条抵押人将已抵押的财产出租的,抵押权实现后,租赁合同对受让人不具有约束力。抵押人将已抵押的财产出租时,如果抵押人未书面告知承租人该财产已抵押的,抵押人对出租抵押物造成承租人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如果抵押人已书面告知承租人该财产已抵押的,抵押权实现造成承租人的损失,由承租人自己承担。第六十七条抵押权存续期间,抵押人转让抵押物未通知抵押权人或者未告知受让人的,如果抵押物已经登记的,抵押权人仍可以行使抵押权;取得抵押物所有权的受让人,可以代替债务人清偿其全部债务,使抵押权消灭。受让人清偿债务后可以向抵押人追偿。如果抵押物未经登记的,抵押权不得对抗受让人,因此给抵押权人造成损失的,由抵押人承担赔偿责任。第六十八条抵押物依法被继承或者赠与的,抵押权不受影响。第六十九条债务人有多个普通债权人的,在清偿债务时,债务人与其中一个债权人恶意串通,将其全部或者部分财产抵押给该债权人,因此丧失了履行其他债务的能力,损害了其他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受损害的其他债权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撤销该抵押行为。第七十条抵押人的行为足以使抵押物价值减少的,抵押权人请求抵押人恢复原状或提供担保遭到拒绝时,抵押权人可以请求债务人履行债务,也可以请求提前行使抵押权。第七十一条主债权未受全部清偿的,抵押权人可以就抵押物的全部行使其抵押权。抵押物被分割或者部分转让的,抵押权人可以就分割或者转让后的抵押物行使抵押权。第七十二条主债权被分割或者部分转让的,各债权人可以就其享有的债权份额行使抵押权。主债务被分割或者部分转让的,抵押人仍以其抵押物担保数个债务人履行债务。但是,第三人提供抵押的,债权人许可债务人转让债务未经抵押人书面同意的,抵押人对未经其同意转让的债务,不再承担担保责任。第七十三条抵押物折价或者拍卖、变卖该抵押物的价款低于抵押权设定时约定价值的,应当按照抵押物实现的价值进行清偿。不足清偿的剩余部分,由债务人清偿。第七十四条抵押物折价或者拍卖、变卖所得的价款,当事人没有约定的,按下列顺序清偿:(一)实现抵押权的费用;(二)主债权的利息;(三)主债权。第七十五条同一债权有两个以上抵押人的,债权人放弃债务人提供的抵押担保的,其他抵押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减轻或者免除其应当承担的担保责任。同一债权有两个以上抵押人的,当事人对其提供的抵押财产所担保的债权份额或者顺序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的,抵押权人可以就其中任一或者各个财产行使抵押权。抵押人承担担保责任后,可以向债务人追偿,也可以要求其他抵押人清偿其应当承担的份额。第七十六条同一动产向两个以上债权人抵押的,当事人未办理抵押物登记,实现抵押权时,各抵押权人按照债权比例受偿。第七十七条同一财产向两个以上债权人抵押的,顺序在先的抵押权与该财产的所有权归属一人时,该财产的所有权人可以以其抵押权对抗顺序在后的抵押权。第七十八条同一财产向两个以上债权人抵押的,顺序在后的抵押权所担保的债权先到期的,抵押权人只能就抵押物价值超出顺序在先的抵押担保债权的部分受偿。顺序在先的抵押权所担保的债权先到期的,抵押权实现后的剩余价款应予提存,留待清偿顺序在后的抵押担保债权。第七十九条同一财产法定登记的抵押权与质权并存时,抵押权人优先于质权人受偿。同一财产抵押权与留置权并存时,留置权人优先于抵押权人受偿。第八十条在抵押物灭失、毁损或者被征用的情况下,抵押权人可以就该抵押物的保险金、赔偿金或者补偿金优先受偿。抵押物灭失、毁损或者被征用的情况下,抵押权所担保的债权未届清偿期的,抵押权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对保险金、赔偿金或补偿金等采取保全措施。第八十一条最高额抵押权所担保的债权范围,不包括抵押物因财产保全或者执行程序被查封后或债务人、抵押人破产后发生的债权。第八十二条当事人对最高额抵押合同的最高限额、最高额抵押期间进行变更,以其变更对抗顺序在后的抵押权人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第八十三条最高额抵押权所担保的不特定债权,在特定后,债权已届清偿期的,最高额抵押权人可以根据普通抵押权的规定行使其抵押权。抵押权人实现最高额抵押权时,如果实际发生的债权余额高于最高限额的,以最高限额为限,超过部分不具有优先受偿的效力;如果实际发生的债权余额低于最高限额的,以实际发生的债权余额为限对抵押物优先受偿。

3. 在共有份额上设定担保物权,需全体共有人的同意

物权法第九十七条:处分共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以及对共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作重大修缮的,应当经占份额三分之二以上的按份共有人或者全体共同共有人同意,但共有人之间另有约定的除外。
有约定,从约定。无约定,按份共有三分之二以上同意,共同共有全部同意。

4. 经济法中抵押权效力及于抵押人对于共有物享有的份额是啥意思

抵押物是共有物,抵押人只享有其中的一部分,其可以抵押的,只能是依法享有的那部分份额,因而抵押权效力也只及于抵押人对共有物享有的那部分份额。


法律依据:《担保法》第六十二条

抵押物因附合混合或者加工使抵押物的所有权为第三人所有的抵押权的效力及于补偿金;抵押物所有人为附合物混合物或者加工物的所有人的抵押权的效力及于附合物混合物或者加工物;第三人与抵押物所有人为附合物混合物或者加工物的共有人的抵押权的效力及于抵押人对共有物享有的份额

5. 在共有物上设立抵押权 ,法律有哪些规定。

你好,我国物权法中的共有分为共同共有和按份共有,两者在对共有物的处置上规定有所区别。
一、共同共有是基于法律规定的一些特殊关系如家庭关系、婚姻关系、特殊情形下的合伙等,共同享受对物的所有权,在共有关系存续期间,不区分每个人占有的份额,只有在共有关系不存在后才可进行共有物的分割;如果共有一方擅自处置共有物,将之抵押,出卖,赠与等的,其他共有人可以主张行为无效,但须举证买受人或抵押权人存在恶意,即知道抵押物是共同共有且未征得全部共有人同意,买受人或抵押权人有证据证明自己在取得抵押权时是善意且无过失时,可以主张抵押权的善意取得。
二、 按份共有比较简单,就是数人共同所有,每人各自享有一定份额,依据份额行使权利履行义务。
1、按份共有人在共有物的应有部分上有权自由设定担保物权,而无权自由设定用益物权,其关键在于是否会影响物的实际使用。
由于共有物在所有权上尽管对内可由各应有部分来明确权利义务关系,但对外则是表现为一个完整的所有权,各共有人无论应有部分的多少均有权知晓共有物作为一个完整的所有权客体所处的状态,也有权监督共有物是否处于正常使用状态,并及时察觉自己的应有部分是否被侵犯。因此共有人在其应有部分上设定担保物权后,有义务告知共他共有人其在共有物应有部分上设定的负担,否则应承担由此给其他共有人在行使权利时造成的损失负赔偿责任。因抵押权属担保物权,在担保期间物之使用权并不发生转移,只是以物的交换价值作为债的担保,即使债务人不能履行债务,也不当然地转移担保物的所有权或其中的任何一项权能(包括使用权),如他人代为履行或清偿,则抵押权消灭。事实上抵押权人在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并不能自动地去占有、使用抵押物,而只能要求予以拍卖、变卖,并在价款中优先受偿。前说以“实际使用”为由而认为否认共有物上可就应有部分设置抵押权,未涉及担保物权的关键,理由不足。无论在学理上还是司法实践中,设置抵押权后,均不会影响所有人对抵押物的正常使用。相反抵押权人是不能去“实际使用”抵押物的。共有人可分出、让与其应有部分,这是学理上的定论。则共有人当然可以共分出、让与所能期望产生的交换价值为债务设定担保,这样才能实现物权的充分利用,以“促进资源由较小价值用途向较大价值用途的转移”也合乎民法意思自治原则。只不过在债不能履行而变卖抵押的应有部分时,其他共有人享有优先购买权,在特定情况下,其他共有人也可以代为清偿债务,而使抵押权消灭,以维持共有关系。
2、对于超过应有部分设立的抵押,应属侵权行为,其理至明,无须多论,其法律效力应属效力待定,如经其他共有人追认,则为有效,如其他共有人拒绝,则按无效民事行为处理。
写了这么多,不知道你能不能看懂,实在看不明白,就看看小标题吧,弄了半天,给个好评吧~

6. 关于典物上设定担保物权的问题

典权是转移占有的用益物权,抵押权为不转移占有的物权,所以两者能够并存。
典权人专对典属物的利益为使用收益,虽占有典物,对典物并无处分权。因此,当抵押人到期不能清偿债务时,可以申请拍卖典物,价金可以实现清偿。

7. 多数份额物权法

我国《物权法》第九十七条规定:处分共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以及对共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作重大修缮的,应当经占份额三分之二以上的按份共有人或者全体共同共有人同意,但共有人之间另有约定的除外。从提高共有财产使用效率的角度出发,根据国外立法经验,规定了按份共有人在共有财产的处分和重大修缮上的多数决原则,即可以由占多数份额的共有人决定对共有财产的处分和重大修缮事项,而无须经全体共有人同意。对这一规定如何正确理解和适用,审判实践中应如何在提高共有财产使用效率的同时平衡共有人之间利益,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处分和重大修缮的概念
对共有财产的处分和重大修缮,是共有关系中对共有人利益影响重大的行为。所谓处分,是物的所有人决定物的命运的行为,包括法律上的处分和事实上处分。法律上的处分是改变共有财产的所有权状态,如将共有财产出卖或者赠与他人从而丧失对共有财产的所有权。有疑问的是,在共有财产上设定他物权的行为,如设定抵押权、质权等担保物权,或者地役权等用益物权的行为,是否构成对共有财产的处分行为?笔者认为,由于抵押权、质权等担保物权,是对物设定负担的行为,且当其担保的债务不获清偿时,权利人可以通过行使担保物权获得清偿,从而改变共有财产的所有权状态,因而其设定行为对共有人具有重大意义,应当属于处分行为。在共有财产上设定地役权等用益物权,也属于设定负担的行为,虽然不会引起共有财产所有权的变化,但由于其负担的长期性和对共有财产使用的重要意义,也应当属于处分行为。对共有财产的出租、出借,在一定期限内使共有财产的占有、使用权与共有人分离,但由于其对共有人的权利并无决定性的影响,应当属于对共有财产的管理行为而非处分行为。事实上的处分,是从物理上消灭共有财产,如将共有财产消耗和毁损。一般情况下,对共有财产为法律处分的情况较为常见,对共有财产进行事实处分情况相对较少。
所谓重大修缮,又称为改良,其与一般修缮的区分标准在于:第一,修缮的目的。一般修缮的目的在于维护物的日常使用、收益而进行,如对房屋水电线路的维修、对漏水房顶的局部维修等,对汽车的易损零件的更换等。重大修缮的目的则在于改变共有财产的现有状态,以提高物的使用效能或改变其用途。如对共有房屋进行翻建,将共有的平房增建为楼房,对房屋进行结构性改造等行为。其目的不是为了保持共有财产原有的使用状态,而是提高其使用效能(如增加其使用面积)或改变其用途(如将住宅改为经营用房)。第二,修缮的费用。对共有财产管理和修缮费用也是共有关系的重要内容。一般修缮费用较低,对共有人不会产生太大影响。而重大修缮费用相对于共有财产价值而言一般较高(如更换共有汽车的发动机),将会对共有人产生较大影响,应当经各共有人同意并以多数决原则确定。除重大修缮之外的一般修缮,则属于对共有财产的保存行为,各共有人可不经其他共有人同意而单独为之,如修补共有汽车的轮胎等。
多数决原则下对共有人利益的平衡保护
物权法确立对共有财产处分和重大修缮的多数决原则,是为了提高共有财产的使用效率,防止因共有人之间互相掣肘而丧失对共有财产进行有效处分和改良的机会。对是否应当采用多数决原则学者中虽有不同意见,但其纯属于立法的价值衡量与选择问题。物权法第九十七条在衡量各方利益后选择了多数决作为处分共有财产和重大修缮的一般原则,使有关争论尘埃落定。我们在审判实践中所必须解决的问题是,应当如何平衡共有人的利益,防止多数决原则成为占多数份额的共有人损害其他共有人合法权利的工具。
在按份共有关系中,各共有人的应有份额,是抽象地存在于共有财产之任何微小部分上,而对共有财产之处分,哪怕是对共有财产某一特定部分的处分,都会牵动全体共有人对共有财产的权利,因此一共有人对共有财产全体或部分的处分,若未得他共有人的同意(即处分权之授予),必然会违背自罗马法以来的“无论何人不得以大于自己所有之权利让与他人”的原则。但法律为了提高共有财产的利用效率而采取多数决原则后,对持不同意见的共有人来说,即意味着自己对共有财产所享有的应有份额,被其他共有人强行予以处分。那么持不同意见的共有人可以采取哪些方式保护自身权益呢?物权法对于其他共有人的权利保护,主要建立了以下几种机制:
第一,对多数决原则的约定排除。对于多数决原则,物权法虽然作为对共有财产处分和重大修缮的一般原则,但其并非强制性规定。共有人可以通过约定排除多数决原则的适用,从而使处分和重大修缮共有财产的决定权由全体共有人共同享有。此种约定既可单独进行,也可以包括在共有财产分管协议中。
第二,共有财产的分割请求权。在按份共有中,各国多采取随时分割主义,这是因为,物上所有权形态,以单独所有权为原则,共有为例外。由于在共有状态下对物之支配利用,各共有人间易生争议,彼此掣肘,使其效率反不及单独所有权形态,所以一旦共有人有分割共有财产以消灭共有关系的愿望,法律即应当保障其意愿的实现,以达到消灭共有这种无效率、不稳定的所有状态的目的。同时,按份共有关系之建立,依赖于共有人间彼此之信任。也正是基于此种信任,才促使共有人对自己的所有权部分权能予以让渡,从而受到其他所有人的约束。如果此种信任关系不复存在,法律当然不能再强行维持不可信而且不具效率之共有关系,使该共有人继续受束缚。其方法就是赋予其随时分割请求权。共有财产分割请求权,无论是主张处分共有财产者,还是持异议者,均可以此而退出共有关系,从而可形成单独所有或无异议的共有。特别是不同意多数共有人意见的共有人,可以通过请求分割共有财产而获得自己的应得份额,保护自身权利。需要注意的是《物权法》第九十九条规定了共有人可以订立“不得分割”的协议,从而限制其随时请求分割的权利。在订有不得分割协议的情况下,如果少数共有人不同意多数共有人处分或者重大修缮共有财产的意见,其可以以之作为《物权法》第九十九条规定的“重大事由”而直接请求分割共有财产。否则,将使该部分共有人陷入既不愿意按多数人意见处分共有财产又无法分割共有财产的困境而利益受到损害。
第三,应有份额转让权。各共有人对其应有份额,可以自由处分。当少数共有人不同意多数共有人的处分或者改良意见时,其共有基础已不可靠,其选择转让共有份额而退出共有关系,不失为良策。当然,此时其他共有人根据《物权法》第一百零一条的规定,享有优先购买权。
第四,共有人的损害赔偿请求权。当占有多数份额的共有人通过多数决的方式侵害其他共有人的合法权益时,其他共有人应当有权要求其赔偿损失。作为原告请求赔偿的共有人应当证明做出决定的共有人实施了不当的处分或者改良共有财产的行为,其主观上有过错,其行为结果侵害了原告合法权益,且损害后果与过错行为之间有因果关系。各个做出不当决定的共有人之间应对原告的损害承担连带责任。
共有财产处分决定的程序及法律后果
共有人同意对共有财产进行处分和重大修缮,可以以明示方式进行,也可以用默示方式进行;可以采用书面形式,也可以采用口头形式。多数共有人处分共有财产或者进行重大修缮,不得侵害其他共有人的利益。
实践中,因共有财产的处分和重大修缮可能引发的诉讼主要包括两类。一是多数份额的共有人处分和改良共有财产损害少数共有人的合法权利引发的诉讼,少数共有人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做出处分和改良的共有人赔偿其损失。但由于多数共有人对共有财产的处分是符合物权法规定的多数决原则的,其处分行为有效,少数共有不能主张第三人返还共有财产。
二是部分共有人未经多数共有人同意进行的处分。部分共有人未经多数共有人同意擅自处分共有财产的,其处分行为构成对共有财产的无权处分,对其他共有人不发生法律效力,对第三人而言则是效力待定的行为。如果经过其他共有人追认,同意进行该处分的共有人所占份额超过全部份额的三分之二,则处分行为有效,否则无效。作为对第三人的权利的保护,第三人应当享有催告权和撤销权。《合同法》虽然没有规定对于无权处分的催告权和撤销权,但对无民事行为能力实施的行为,其47条规定:“相对人可以催告法定代理人在一个月内予以追认。法定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视为拒绝追认。合同不追认之前,善意相对人有撤销的权利。撤销应当以通知的方式作出。”对于部分共有人擅自处分共有财产的行为可以类推适用该条,第三人在知道无权处分的事实后,有权向共有人进行催告或者撤销合同。根据《物权法》第一百零六条的规定,其他共有人不追认处分行为的,有权为全体共有人的利益追回共有财产。同时,该条规定,“除法律另有规定外,符合下列情形的,受让人取得该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所有权:(一)受让人受让该不动产或者动产时是善意的;(二)以合理的价格转让;(三)转让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照法律规定应当登记的已经登记,不需要登记的已经交付给受让人。受让人依照前款规定取得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所有权的,原所有权人有权向无处分权人请求赔偿损失。”当处分行为符合上述情形时,其他共有人无权向受让人请求返还原物,但可以向无权处分共有财产的共有人主张损害赔偿。

8. 卖掉自己的电瓶车可还没有过户可以强制收回来么

建议及时过户,否则发生事故你要承担连带责任的。电瓶车我们又称为“电动车”,它是由蓄电池(电瓶)提供电能,由电动机(直流、交流,串励、他励)驱动的纯电动机动车辆。近年来,在我国得到了非常广泛的普及。

目前国内的电瓶车主要用于观光载客、治安巡逻、搬运货物之用,电动观光车的主要用途是在公园、景区、休闲度假村、大学、医院、高尔夫球场、房地产公司等场所用作载客,电动巡逻车主要用途是在车站广场、人流密集场所进行治安巡逻,电动搬运车的主要用途是在工厂、港口码头、物流库房等。电动环卫车主要用途是用于清理场地、清洗路面、转运垃圾等使用。电瓶车使用寿命一般为8至12年,其蓄电池使用寿命一般为1-4年(视使用维护情况)电瓶车发展历史:源于19世纪80年代,用作私人轿车、载重卡车和城市公共交通车。电瓶车的低速度、充电里程有限并不是缺点,而其无噪音、维修费低等优点使其得以普及。1920年之前,电瓶车一直在和汽油车竞争,后来电瓶车开始减少,因为电动启动器使汽油动力车变得更具吸引力,加上大量生产使汽油车成本降低。在欧洲,电动车一直被用作短程货运车。从70年代开始,各国又重新对电动车产生兴趣,尤其是受到不应依赖外国石油和环境问题影响,导致一再改进电瓶车速度和行驶距离。随着汽车能源与污染问题不断受到人们关注,电瓶车技术的不断改进、用途的不断扩展,未来电瓶车发展前景光明。

9. 所有权人只能对自己的不动产设计立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

所有权人有来权在自己的不动源产或者动广上设立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用益物权人、担保物权人行使权利,不得损害所有权人的权益。

所有权人依据法律与合同用物为他人债务提供担保,是行使所有权中的处分权,他人取得、行使担保物权,必须依据法律与合同的规定进行,他人享有的担保物权,也是从所有权中分离出来的权能。因此设定他物权,是所有权人行使所有权的结果。

(9)在共有份额上设定担保物权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约定的时间。法律没有作出任何限制性规定,夫妻双方可以在婚前,也可以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进行约定。

约定的范围。夫妻双方可以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的财产作出约定,也可以对双方的婚前财产作出约定。但不得对国家、集体、他人的财产所有权进行约定。

约定的内容。双方既可以约定双方的财产归共同所有,也可以约定各自的收入归各自所有,既可以约定双方财产中的一部分为双方共同所有,一部分归各自所有,也可以约定一方财产的一部分归另一方所有。

阅读全文

与在共有份额上设定担保物权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普通护照的期限 浏览:766
发明文言文 浏览:523
国培线下专题研修成果 浏览:577
马鞍山苏丛勇 浏览:109
人民的名义侵权问题 浏览:53
全椒到马鞍山汽车时刻表 浏览:899
logo可用字体版权 浏览:861
马鞍山中豪 浏览:929
tefl证书在哪里考 浏览:564
小陆离与成果 浏览:654
迷你世界冒险转化创造 浏览:680
2014纳税申报期限 浏览:274
lol2016猴年限定皮肤 浏览:48
陕西房地产估价师证书领取地点 浏览:140
证书小知识 浏览:431
马鞍山何兵 浏览:376
设计创作版权合作合同范本 浏览:482
省知识产权局侯社教 浏览:51
道闸3C证书 浏览:820
土地使用权期满地上建筑物 浏览: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