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著作权法中民事责任内容有哪些调整
侵犯著作权是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的,而著作权法中民事责任内容有哪些调整,对于某些侵权行为也加大了处罚力度。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相关内容,欢迎大家阅读。著作权法中民事责任内容有哪些调整关于民事责任著作权法修订草案中,对民事责任作了以下调整:(1)在第六十九条增加关于网络服务提供者教唆或者帮助侵权的,与侵权人承担连带责任的规定;(2)在第七十条进一步明确使用者在使用著作权人难以行使和难以控制的权利并愿意通过合法途径获得授权前提下,使用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非会员权利人作品时应当承担的民事责任。在赔偿责任承担方面,如果使用者已经与相应的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签订合同,则对非会员权利人按照著作权集体管理使用费标准赔偿损失;如果未与相应的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签订合同,则对非会员权利人按照一般民事侵权损害赔偿原则赔偿损失。同时,本条第二款规定,对使用者恶意使用他人作品的三种情形,不适用著作权集体管理使用费标准赔偿损失,而应当适用一般民事侵权损害赔偿原则赔偿损失。(3)在第七十二条取消关于法定赔偿的前置条件进行著作权或相关权登记、专有许可合同或转让合同登记的规定,同时对于两次以上故意侵权的,将惩罚性赔偿调整为二至三倍。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四十七条民事责任:1,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发表其作品的;,2,未经合作作者许可,将与他人合作创作的作品当作自己单独创作的作品发表的;3,没有参加创作,为谋取个人名利,在他人作品上署名的;,4,歪曲、篡改他人作品的;5,剽窃他人作品的;6,未经著作权人许可,以展览、摄制电影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使用作品,或者以改编、翻译、注释等方式使用作品的,本法另有规定的除外;7,使用他人作品,应当支付报酬而未支付的;,8,未经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计算机软件、录音录像制品的著作权人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人许可,出租其作品或者录音录像制品的,本法另有规定的除外;9,未经出版者许可,使用其出版的图书、期刊的版式设计的;10,未经表演者许可,从现场直播或者公开传送其现场表演,或者录制其表演的;11,其他侵犯著作权以及与著作权有关的权益的行为。
B. 知识产权法和民法的有什么关系
1、相同点:
作为法律,知识产权法和民商法具有某些相同或者相似之处。
(1)两种法律都是以财产利益和人身利益为杠杆,以权利和义务为手段来调整社会关系的;在具体的法律规范中,都是以确认和保护权利为中心展开的。
(2)在知识产权法中,当权利人许可他人使用,或者转让自己的权利时,与他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将成为一般的民事法律关系,将依据债和合同的原则来处理。这种现象可以看作是知识产权法与民商法的交叉。
2、两种法律的区别:
(1)两种立法的价值趋向不同。(2)两种立法的结构不同。
(3)两种法律的属性不同。
(4)两种法律的内容存在很大差别。
(2)著作权法民法扩展阅读:
与知识产权法中的权利相比,民法中的权利在形态上是单一的,也就是说,每个权利都是相互独立地存在的,它们都在一个层面上,属于同一层面上的东西;相互之间并不互相影响和制约,都在独立地发挥着自己的作用。
而知识产权中的权利却大不相同,这里的权利是分层排布的,层与层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前面的权利可以影响和制约后面的权利,整个权利体系呈现网状结构。 总之,知识产权法和民法的区别是非常显著的,二者之间的相似点只是两种法律之间的有限的交叉,不同和差异占了主要部分,所以,我们不能简单地把两种法律并为一起。
C. 民法中的著作权问题!
问题一:乙和出版社侵犯的是甲对其画作的发表权。
问题二:这个问题涉及到内著作权和容所有权之间的关系,虽然画作转移的是所有权,但是这种所有权的取得仅仅限于这幅画作,行使所有权是不可以妨碍原作者著作权的实现,如果要首次出版甲的画作,必须征得甲的同意,否则就侵犯了甲的著作权。
问题三:其实上面已经回答了,甲享有的是对画作的著作权,包括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等著作人身权,还有复制权、表演权、广播权、展览权、发行权等著作财产权,而乙仅享有甲赠与画作的所有权,这个所有权的客体仅仅是这几幅画作本身而已,不涉及著作权的让渡。
D. 民法通则中有关著作权的条文有那些
著作权法是保护著作权人对其文学、艺术、科学等作品享有的专有权利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其任务是保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社会主义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的繁荣和发展。
著作权的法律保护,是在活字印刷术发明以后,出现了印刷行业,大量地复制,出售作品成为可能的情况下才产生的。作为现代民法上的著作权法制度,是18世纪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出现的,一般认为,英国1709年颁布,1710年实施的《安娜女王法令》是世界上第一部现代主义上的著作权法。现在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颁布《著作权法》以保护著作权人的财产权和人身权。此外,著作权法律保护开始趋于国际化,各国间签定了许多国际条约,如《保护有艺术作品的伯尔尼公约》、《世界版权公约》等。
我国《著作权法》也已经开始实施,狭义的著作权法仅指该法。广义的著作权法是除了包括《著作权法》及其实施条例以外,还包括宪法、民法通则和民事诉讼法等法律法规中有关著作权的条文、立法解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实行著作权法的意见批复,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中有关著作权的条文、指示、命令决议等。现在我国已参加了《世界版权公约》、《伯尼尔公约》,公约内容也属于广义的著作权法制范围。
著作权法是涉及对智力成果这一无形财产的占有和支配,因此法律必须明确保护的范围。著作权法的基本内容有:著作权主体,即著作权所有者,著作权的客体即作品,著作权内容即人身权和财产权;著作权的限制、著作权的期限,著作权的继承、转让和许可使用,侵权行业和罚则等。
著作权法是民法的特殊法,在适用时,按特别法优于普通法的原则办理。著作权法中,不权有民法规范,而且还有行政规范、诉讼规范,因此,著作权法基本上属于民法范畴,是一部以民法规范为主的,同时又一定正义上有综合性法律文件。
(1990年9月7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根据2001年10月27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决定》修正).
E. 中国的《民法》都包括哪些内容
一、法学理论上的体系
(一)小民法
民法总则、物权法、债权(合同、无因管理版、不当得利、侵权行为权)、亲属(婚姻、继承)。
(二)大民法
小民法+知识产权法(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
如果算上商法部分,还有公司法、海商法等等。
二、立法体系
总则:民法通则
物权:物权法
债权:合同法、侵权责任法
亲属:婚姻法、继承法
知产:著作权法、商标法、专利法
其他:公司法、合伙企业法、个人独资企业、法海商法、担保法,等等。
F. 一般而言,《著作权法》属于下列哪一个法律部门
属于民法
《著作权法》调整的是著作权法律关系,属于调整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在民法的范畴之内,所以应属于民法。
G. 著作权法应该放在民法典中还是应该单独罗列
我个人来认为著作权法应该单独罗自列。
理由如下:民法典作为国家民事方面的最高存在和权威,应该以规定国家民事法律法规原则、政策等为主要方向,从大局上把握整个国家的民事法律领域的导向;而著作权虽然归属于民法典,但它又不同于一般的民事法律关系,它的特殊权利义务关系和专业性使其不能单单以民法典里德法律法规所解释,它应该作为一种特殊法单独罗列出来。
H. 著作权法属于民法还是刑法
著作权是属于民法的,主要都是民事纠纷,除个别影响社会安定等案件以外都是民事纠纷。
著作权,产生纠纷大多都是经济纠纷,或侵害到著作产权人的利益案件,这类案件大多都是经济纠纷,都是个人对个人,或者说是公民对公民,都是平等主体之间产生的经济关系与人身关系,所以是民法。
刑法的主体是不对等的,国家政党与公民,广义的说是掌握政权的统治阶级为了维护政治利益、经济利益,根据阶级意志而规定的。
要构成刑事案件,必须是犯罪行为。主体是,政府机关对公民。著作权纠纷中有个别是有可能构成犯罪行为的,但这些是少数,而且,民法中是有注明著作权是属于民法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