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知识产权 > 不阻却物权

不阻却物权

发布时间:2021-07-18 20:53:19

❶ 所有权的善意取得和物权的追及效力

简单的说,就是你妈妈虽然是出钱得到的这个勺子,而且不知道你爸爸并不是勺子的所有人,但是这个勺子仍然不是她的,你是可以取回来的

一、善意取得的物不应仅仅限于动产

通常认为善意取得仅限于动产,不动产不适用善意取得。这样的观点有失偏颇,不足以保护善意第三人的利益和维护第三人对公示公信力的信赖。

公示原则要求物权的产生、变更、消灭,必须以一定的可以从外部查知的方式表现出来。公示的作用在于昭示物权的变动,保护交易的安全。通常认为动产以交付占有为公示方法,不动产以登记为公示方法。公信原则的基本要求指物权变动以登记和交付为公示方法,当事人如果信赖这种公示而为一定的行为,即使登记或交付所表现的物权状态与真实的物权状态不相符合,也不影响物权变动的效力,其目的在于保护交易的安全,稳定社会经济秩序。

在动产所有权转移方面,第三人善意而无过失地相信动产的占有人即为合法占有并拥有合法处分权的所有权人,从而与其缔结合约,支付相应对价后应当依法取得该动产的所有权,即使该占有人实际上并没有所有权和处分权,也应当承认交易的有效性。但对如赠与等无对价存在的第三人,即使第三人为善意,也不宜认定其合法取得动产的所有权。因为善意取得制度设立的目的是为了保护交易的安全,而赠与等无偿行为不属于交易的范围,不在保护之列。而对于从受赠与人处有偿取得该动产的,则应当认为交易有效,由受赠与人在受益范围内承担返还义务。

对于不动产,第三人善意无过失地相信行政机关登记的公信力,或者确信不动产登记的所有权人的代理人有权处分,从而与其发生交易行为,并进行了产权变更登记的,应当保护第三人的合法权益,确认其依法取得的产权为有效。即使该行政机关的登记有误或代理人实际并无代理权也不例外。财产所有权人的损失可以由无权代理人承担赔偿责任。

故而,善意取得的财产不应仅为动产,也包括不动产,如此才能全面保护交易的安全,促进经济繁荣发展。

二、 善意取得只要求取得财产时为善意

通过对善意取得构成要件的分析,应当认定只要求第三人在取得财产时为善意且无过失即可,即使事后第三人知晓与其交易的人并无合法处分权,也不影响先前交易的效力。

但取得财产的时间如何界定呢?有人认为应当是合同签订时,有人认为应该是第三人交付钱款时,有人认为是标的物实际交付时。笔者认为应该界定为实际交付时为妥。

如果是动产,自该财产交付给第三人实际占有前,第三人始终善意且无任何过失,该财产交付即所有权转移,即使第三人尚未支付价款也不影响所有权的转移。如果确未支付价款,仅在交易双方之间形成债权债务关系,而并不导致所有权移转的无效,因为动产所有权的转移以交付为公示方法。

如果是不动产,交付并由第三人实际占有并不构成所有权的转移。这是法律有明文规定的,应当认为,只有合法办理了产权变更登记之后才发生所有权转移的效力。因此,只有第三人在办理产权变更登记之前为善意且无过失,才可以构成善意取得。否则,应当不影响不动产实际所有权人的追及权的行使。

所以,对善意取得的成立应当以第三人取得财产前为善意且无过失,才发生善意取得的效力。

三、 盗赃物产权的变动

按照通常的观点认为,对盗赃物不适用善意取得制度,无论几经转手,国家机关主要是侦查机关都可以从第三人处追回。且通常的观点也认为善意取得制度仅限于动产,不动产并不适用。但笔者对此持不同意见。

(一)盗赃物中动产的善意取得

如果以不正当的低价与非法占有人进行交易,无论任何情况均不得构成善意取得,更无须说无偿取得,即使是善意也不能产生善意取得的法律效果。而如果第三人善意且无过失并支付了相应的对价的话,应当产生善意取得的效力。原所有权人包括国家机关也不得向第三人行使坠及权。原所有权人的 损失可以通过侵权之诉或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来解决。

(二)盗赃物中不动产的善意取得

通常认为不动产不能成为盗赃物,但现在理论和实践中对此都已经有了突破。比如某人以暴力或胁迫等非法手段,使不动产的所有权人到登记机关办理了产权变更登记,登记到了行为人或他人的名下,尔后登记后的权利人与第三人订立合约,并重新变更登记,应当认定合同有效。至于原所有权人的损失,可以通过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向行为人追偿。

再比如,由于登记的行政机关的过错造成登记的错误,被错误登记为所有权人者与第三人交易的,同样应当认定善意取得的构成,即使是盗赃物也不例外。

宗上所述,善意取得构成对物权的追及效力的合法限制,甚至以牺牲原所有权人的利益来保护交易安全和第三人权益,这是市场经济秩序的需要,符合现代的价值趋向。(D)

❷ 民法中是不是有“阻却“这个概念啊

债的体系里面有“意定之债”比如合同,还有“法定之债”,其中之一就是“侵权之债”“侵权之债”构成有4要件1.损害客观事实存在2.行为既有违法性3.因果关系4.过错(无过错责任例外)针对第二个构成要件“行为违法性”出现了“阻却事由”比如:正当防卫,职务行为等。发生这些情形着行为不既有违法性。学习民法,一定要体系化。[] 查看更多答案>>

❸ 物权法解释一21条合同无效可以阻却善意取得

您好,来在“具有下列情形自之一,受让人主张根据物权法第一百零六条规定取得所有权的,不予支持”的规定中,“取得”所有权表明该条所列要件可引发的法律效果是阻却善意取得的成立,而非成立善意取得后又丧失所有权。故而,个案若未满足《物权法》106条第1款后段之要件,自然无须适用《物权法解释(一)》第21条阻却成立善意取得。因此,老钟所说的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如能给出详细信息,则可作出更为周详的回答。

❹ 我国不动产的善意取得还存在哪些问题研究能实现何种目的,对立法、理论及实践有何作用。

夫妻共同财产的善意取得 - 一方不同意,即使登记为一人财产,也不能构成善意取得,除非能证明此财产系个人财产。
预告登记制度 - 不能阻却债权的产生,仅阻却物权的变动。能防止善意取得的产生,保护先行为者的利益。
继承 - 依继承法取得,不须登记即取得。
善意取得以公示公信为基础,然而登记又不是唯一的衡量标准。登记未必产生公信力(如夫妻财产),未登记又未必不产生公信力(如继承)。
可从这方面深入发掘,找相关的论文文章研读参考,
1、与善意取得配套的登记制度的现状和问题:登记错误、迟延,变更是否及时等。
2、善意取得的范围是否覆盖全面,不动产的定义、善意取得的条件
3、“善意”的举证:怎么算是善意取得,举证责任分配等。
4、善意取得涵盖哪些处分行为:所有权买卖、抵押,分别如何保护,是否适当。
5、国外有哪些相关制度值得借鉴。
研究的目的:完善该制度,更好地保护交易安全,物权的动态保护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❺ 有违法性阻却事由是否就能说明行为不违法而有有责性阻却事由是否就能说明行为违法但行为人无需付刑事责任

属于违法性认识错误,无需付刑事责任。 不是绝对的,最好来个案例。

❻ 物权法,特殊动产未经登记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

不是矛盾对立关系。两法条可以合并理解,即特殊动产所有权变动以交付受领为生效要件专,交付属后取得所有权,但是只交付不登记,会给善意取得制度可乘之机。可理解为登记是对善意取得所有权的一种限制。所有权是绝对权,有两种取得方式,不管哪种都可以取得所有权并当然的有登记权。但两种取得方式在同一物,多个权利人主张权利时,谁受领并先登记的,就能阻却排除他人的所有权主张。谁就当然拥有该不动产。不登记,所有权就无限制的循环转移下去。以下是所有权取得的两种方式1,原始取得。如法条1,无处分人的行为,第三因善意取得所有权,适用善意取得,特殊动产肯定是交付受领过的,其当然有主张登记的权利。2,继受取得,如法条2,有权处分人的行为,买卖等,交付完成即取得所有权,有当然的有登记权。

❼ 预告登记是否具有阻却强制执行的效力

第一,效力不一样,预告登记之后,房屋所有权没有发生变动,只是对开发商的限制约束。签订购房合同之后,房屋所有权发生变动,已经由开发商转移到购房人。 第二,作用不同,预告登记的作用是为保障将来实现物权,以制约开发商把已出售的住房再次出售或者进行抵押。签订合同是为了实现物权。 第三,"预告登记后,债权消灭或者自能够进行不动产登记之日起三个月内未申请登记的,预告登记失效。" 物权法第贰0条规定:"当事人签订买卖房屋或者其他不动产物权的协议,为保障将来实现物权,按照约定可以向登记机构申请预告登记。预告登记后,未经预告登记的权利人同意,处分该不动产的,不发生物权效力。 ""预告登记后,债权消灭或者自能够进行不动产登记之日起三个月内未申请登记的,预告登记失效。

❽ 违法阻却事由的概念是什么

违法阻却性事由是大陆法系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指排除符合构成要件的行为的违专法性的事属由。符合要件的行为虽然原则上具有违法性,但也存在例外现象,即在具有特别理由、根据的情况下,也可能否认符合构成要件行为的违法性,这便是违法阻却性事由,又称排除犯罪的事由。

所以违法阻却性事由是从反面否认行为构成犯罪。例如故意杀人与正当防卫时致人死亡,从结果上都造成了他人的死亡,但因正当防卫有益于社会,故没有社会危害性,阻却了刑事违法性。

(8)不阻却物权扩展阅读:

违法阻却事由:

(1)正当防卫;

(2)紧急避险;

(3)自助行为;

(4)无因管理;

(5)权利行使;

(6)被害人允诺;

(7)正当业务。

(8)善意取得。

善意取得的情形,是物权人(绝对权人)的特定的物丧失占有或登记的一种不利结果。善意取得人不构成无过失侵权。无权处分是对他人绝对权的侵害,善意取得的受让人却具备违法阻却事由。

❾ 不可抗力属于刑法的阻却违法性事由吗

属于。

阻却违法性事实和阻却有责性事实,在刑法理论上包括精神不正常、无意识、不可抗力、意外事件、正当防卫,紧急避险等事实。

❿ 异议登记期间,所有权人可以变更不动产的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吗

可以的,异议登记不能阻却物权变动。

阅读全文

与不阻却物权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普通护照的期限 浏览:766
发明文言文 浏览:523
国培线下专题研修成果 浏览:577
马鞍山苏丛勇 浏览:109
人民的名义侵权问题 浏览:53
全椒到马鞍山汽车时刻表 浏览:899
logo可用字体版权 浏览:861
马鞍山中豪 浏览:929
tefl证书在哪里考 浏览:564
小陆离与成果 浏览:654
迷你世界冒险转化创造 浏览:680
2014纳税申报期限 浏览:274
lol2016猴年限定皮肤 浏览:48
陕西房地产估价师证书领取地点 浏览:140
证书小知识 浏览:431
马鞍山何兵 浏览:376
设计创作版权合作合同范本 浏览:482
省知识产权局侯社教 浏览:51
道闸3C证书 浏览:820
土地使用权期满地上建筑物 浏览: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