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知识产权保护的水平反映了一个国家的什么发展水平
你好:
是国家综合实力的一个体现,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状况不佳,这是众所周知的。根据香港政治经济风险顾问公司(Political & Economic Risk Consultancy)公布的亚洲国家和地区知识产权保护指数,中国在亚洲各国家和地区中排名倒数第二,仅好于印尼;根据世行公布的法律指数,该法律指数的成分之一就是知识产权保护状况,中国在195个国家中排名95位,低于世界均匀水平。理论上讲,在知识产权保护如此薄弱的地区,企业的研发投资意愿应该不强。但令人颇感意外的是,中国却是个不折不扣的“研发大国”——根据世界经合组织报告,2006年中国企业的研发用度总额仅次于美国与日本位居世界第三,2002-2006年间中国企业研发用度增长率世界第一;根据联合国贸易发展大会2005年《世界投资报告》调查统计,中国超过所有国家和地区,成为世界上主要跨国公司进行研发投资的首选之地。在一个知识产权保护如此薄弱的国家里,如何实现高科技产业的迅猛发展,是否中国企业与众不同,他们不需要一个强有力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来保护其先进技术和创新产品?还是存在其他可以替换知识产权保护的机制可以支持中国企业的研发活动呢?这是本文要回答的两大题目。为回答第一个题目,我们通过跨省比较分析来考察各省知识产权保护执法状况的不同是否影响各省高科技企业的融资,研发投资以及研发产出。研究发现:(1)在知识产权保护执法力度较强的省份,高科技企业更可能获得各类外部融资:外部债务融资、非正式金融机构债务融资和外部股权融资,他们也更愿意将更大比例的资金投进到研发活动中,并开发出更多的专利技术和新产品。(2)固然我们上述结果表明知识产权执法力度与高科技企业的融资能力和研发能力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但是否存在一个被我们所忽略的因素,不仅进步了知识产权保护水平,也进步了高科技企业发展水平,从而导致知识产权保护水平与高科技企业融资能力和研发能力之间的相关关系是“伪相关”呢?对于这一题目,假如我们发掘知识产权保护对高科技企业融资能力和研发能力的作用机制,那么显然二者的关系就是因果关系而非“伪相关”。作者设计实证检验并发现知识产权保护是通过以下三个作用机制对高科技企业的投融资行为产生影响的:第一,知识产权保护减少公司技术轻易被竞争者仿制和盗取的“外部性题目”;第二,知识产权保护减少公司因担心研发项目信息被泄露而不愿向外部投资者表露信息,从而融资困难的“信息不对称题目”;第三,知识产权保护还可以减少中外合资企业的“代理题目”——中方股东很可能将外方股东所提供的先进技术挪为他用,致使后者不愿向合资企业转让技术。上述研究结果对本文的第一个题目作出了回答:知识产权保护对国内高科技企业的投融资行为是起作用的。但是,即使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起作用,其总体水平仍然落后,外资高科技企业似乎不该将中国作为研发投资的首选之地。由于与国内企业不同,外资企业是可以选择到其他知识产权保护较强的国家进行研发投资的。因此作者推断:可能存在其他一些可以替换知识产权保护的机制可以起到吸引外资高科技企业到中国进行研发投资的作用。我们以为社会资本可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替换机制。社会资本在经济学领域的经典定义来自LLSV(1997):“一个社会中人们的合作倾向,也就是说,在社会资本比较高的社会里,人们倾向于通过合作来获得社会效率的最大化,而不是互相猜疑、互相算计导致‘囚徒困境式\'无效率的结果。”Knack和Keefer(1997)则进一步夸大社会资本包括社会互信、社会公德、和团队精神。基于世界观调查(World Values Survey)的数据,LLSV(1997)发现中国的社会资本和社会互信水平是非常高的,在全球40个主要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中名列前茅。而Allen,Qian和Qian(2005)则进一步指出:与西方不同,中国较高的社会互信主要受到了千百年来中国社会的主流文化——儒家文化的熏陶,他们对中国企业主的进一步问卷调查结果还表明:100%的企业主以为假如企业破产了,那么经济上的任何损失都比不上信用和声誉的损失来得重要。可见,取信用在中国这种关系型社会中是非常被看重的。假如一个国家的社会资本很高,人民的诚信度和公德心很强,那么即使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尚不完善,该国人民也较不可能往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所以社会资本可以作为吸引外资高科技企业的重要机制。为检验这一机制,我们考察了各省社会资本水平差异对外资高科技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我们的主要研究结论是:(1)在控制各省的经济发展水平,法律保护水平,政府廉洁程度,金融发展水平,同行业密集度,上、下***业密集度,基础设施建设,薪酬水平,人力资源丰富程度,政策优惠哑变量之后,社会资本比较高的省份更轻易吸引外资高科技企业的进驻。而且在社会资本较高的省份,外资高科技企业也更愿意与当地企业组成合资企业,并且研发投资意愿较强。(2)在高社会资本的省份,外资高科技企业的研发强度逐年进步;相反地,在低社会资本的省份,外资高科技企业的研发强度却是逐年下降的。这一结果与我们的理论猜测相一致,说明外资高科技企业对当地社会资本的逐步了解,逐步积累经验,并对当地人的诚信程度做出了逐步的反应。这些结果回答了本文的第二个题目:在知识产权保护薄弱的国家里,社会资本可以起到了替换知识产权保护的作用。此外,为了更清楚地了解社会资本的作用机制,我们还考察了外商投资者来源国(地区)的社会资本和国家文化如何影响投资国(中国)社会资本的作用效果。我们得到如下研究结论:(1)假如外资高科技企业是来自于社会资本水平较高的国家和地区,那么他们将更重视合作伙伴和员工的诚信程度,因此他们会选择到社会资本比较高的地区进行研发投资。(2)假如外资高科技企业来自于中国文化背景差异很大的国家和地区,由于较大的文化差异使外商投资者对中国的投资环境非常陌生,因此为减少风险他们也将选择在具有较高社会资本的省份进行投资。(3)来自风险回避程度较高的国家和地区的投资者,其投资决策也在更大程度上依靠于投资地区的社会资本水平的高低。(4)对比其他国家的外商投资者,具有华人血缘关系的外商投资者的投资决策对投资地区的社会资本水平依靠程度较低,由于他们可以利用其他机制,例如基于关系与声誉的治理机制,来应对当地人的不诚信行为。(5)历史上曾经交战的双方仍然很难忘记仇恨,历史上与中国交战越多的国家和地区的投资者更不可能与中国企业成立合资企业,也更不愿意在中国从事研发活动。鸦片战争以来这些国家与中国的交战次数每增加一次,两国投资者建立合资企业的概率就减少3.2%,来自这些国家的高科技企业在中国的研发强度减少0.6%。这些研究结果从多方面拓展了“文化与金融”这一新兴领域的研究。全文共分为六章,各章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导论。主要先容论文的研究思路和分析框架。具体包括:研究背景、研究的题目、研究思路、研究内容以及研究的改进与创新等。第二章文献回顾与理论分析。“知识产权保护与公司财务”,“社会资本与公司财务”都是交叉学科领域,目前该领域的文献未几,作者综合运用经济学、财务学、和社会学理论与方法,具体分析阐述知识产权保护及社会资本对高科技企业的融资、研发投资、研发产出、投资区域选择、股权结构选择等财务决策的作用机制。第三章制度背景分析。首先先容中国现行的主要知识产权法律法规,以及中国政府与有关国际组织签订的知识产权国际公约;然后我们讨论了中国各省知识产权执法状况的差异;最后我们分析了世界各国(地区)社会资本水平以及中国各省的社会资本水平的差异。第四章研究知识产权保护对中国高科技企业外部融资、研发投资和研发产出的影响,并具体检验了知识产权保护对高科技企业投融资决策的三大作用机制。第五章是研究社会资本对外资高科技企业投资区域选择、股权结构选择以及研发投资选择的影响,接着作者讨论了外资高科技企业来源国的社会资本和国家文化如何影响投资国社会资本的作用效果。第六章是对论文研究成果的总结,包括研究结论与启示。本研究的主要改进与创新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第一,在知识产权保护薄弱的国家里如何发展高科技产业?这是世界各国政府、企业和学术界普遍关注的题目。假如要研究这个题目,恐怕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的数据能比中国的数占有说服力,由于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之差,而高科技产业发展之快,无“国”能出其右。中国如何在不健全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下又快又好地发展高科技产业,这一题目为众人所困惑,也为世界所瞩目。本文利用了中国科技部提供的包括2001-2005年间中国所有高科技企业的数据库,对这一题目进行了系统地研究,在理论上和实证上首次分析了知识产权保护执法力度对高科技企业外部融资、研发投资、和研发产出的影响,并率先指出社会资本可以作为知识产权保护的替换机制,在外资高科技企业的投资区域选择、股权结构选择和研发投资选择等方面扮演着重要的作用。本文的研究结论不仅可为中国政府制定高科技产业未来数十年的发展规划和制度建设提供一个决策依据,而且也有助于其他国家了解和鉴戒中国发展高科技产业的成功经验。第二,本文是第一篇将知识产权保护执法力度引进公司财务研究领域的论文
⑵ 中国的专利申请量跃居世界第几位
新华网日内瓦12月20日电(记者 刘洋 王昭)世界知识产权组织20日在日内瓦专发布《2011世界知识产权指数报告属》。报告说,就本国专利部门受理的专利申请数而言,2010年中国已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专利申请国。
报告显示,2010年,中国专利部门受理的专利申请较上年增长24.3%,达到39.12万件,比排在第三位的日本多约4.66万件。中国专利申请数连续10年保持快速增长势头,2001年至2010年间,年均增长率达22.6%。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总干事弗朗西斯·高锐当天在记者会上说,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相关注册快速增长,主要源自研发领域的大量投入和创新能力的快速提高。他认为,中国正在形成保护知识产权与提升创新能力之间的良性循环。
2010年,专利申请数排在全球第一位的仍是美国。美国共受理专利申请49.02万件,较上年增长7.5%。全球2010年专利申请数较上年增长7.2%,达到198万件的历史最高水平。中美两国的新增专利申请占全球新增专利申请的80%。
值得注意的是,以居民申请专利数统计,中国居民提交的专利申请数约29.31万件,已超过日本跃居世界第一。
⑶ 全国各高校知识产权法专业的排名怎样
2014-2015年中国本科教育知识产权专业大学竞争力排行榜
1、中国计量学院 5星级
2、西南政法大学 4星级
3、杭州师范大学 4星级
4、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4星级
5、大连理工大学 4星级
6、华南理工大学 4星级
7、华东政法大学 4星级
8、山东政法学院 3星级
9、保定学院 3星级
10、南昌大学 3星级
11、上海政法学院 3星级
12、浙江工业大学 3星级
13、烟台大学 3星级
14、重庆理工大学 3星级
15、苏州大学 3星级
16、武汉东湖学院 3星级
17、暨南大学 3星级
参考资料:高考网http://www.gaokao.com/e/20140409/5344f4c5168cf.shtml
⑷ 国内的知识产权权威有哪几位
学术界的一般常说北郑南吴,即中国人民大学的郑成思(已故)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回吴汉东。然后答还有刘春田(人大)、张今(政法)、郭禾(人大)、冯晓青(武大)、陶鑫良(同济)、张玉敏(西南政法)、李明德(社科院)等。郭寿康老先生现在差不多处于退隐江湖阶段... 实务界的就不好讲了,宋柳平(华为)和陈锦川(北京高院)这是我个人稍微了解一点的,另外专任知识产权局和商标局的相关专业高级领导,以及超大型和跨国企业的知识产权主管,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应该也都能算是本领域的权威。
⑸ 2020中国创新指数排名全球第14,你如何看待这个排名
据媒体报道,在2021年4月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所发布的2020年全球创新指数中,中国的全球创新指数位列第14位,是进入前30名的唯一中等收入经济体。此消息在社交平台上发酵后,引起了网民们的广泛关注与讨论。
部分网民认为,当前创新是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因此我国应该继续推动创新能力的发展;也有部分网民认为,我国当前的创新指数排名与我国的综合国力并不对称,因此我国还应继续加大投入,提高我国的创新指数。而对于此次中国创新指数排名全球第十四的成绩,笔者有以下的看法。
一、政府背书有一定效用在当前我国的社会之中,可谓有着一种全民创新文化,在我国目前整个社会都在倡导创新,因此公民们也在创新上付出了自身的精力与心血,比如现在部分新兴技术其实在民间之中所被创造出来,而这样的一种全民创新文化,也是社会发展的一个染缸,它能够对一个国家的创新能力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当前我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工业大国,与我国目前的综合实力相比,位列第十四的全球创新指数并不能说高。而这些需要补齐的短板,也需要我国未来政府、公民等诸多方面共同助力,促进我国创新能力的发展。
⑹ 我国知识产权发展状况排名如何
6月13日,《2017年中国知识产权发展状况评价报告》在北京发布。《报告》显示专,2017年,我国知识产属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等各项工作取得明显进展,知识产权综合发展指数为218.3(以2010年为100),比上年增长9.0%,保持较高增速。
作为《报告》重点关注的内容之一,我国专利质量近年来稳步提升。2017年,全国专利维持率达到60.0%,较上年提高3.9个百分点;发明专利平均维持年限达到6.2年,较2016年提高0.3年。但从数量、质量与效率3个二级指标对知识产权创造这个一级指标的贡献度来看,我国知识产权质量的发展还相对落后于数量和效率。
⑺ 知识产权法全国高校排名
好像没有专门知识产权的排名,只有民商法的。
我觉得考研不应该为了个人而去,吴汉东老师就曾说过本科看学校,硕士看专业,博士看导师,所以考研还得看学校的综合实力(综合实力强的学校为学生提供的机会多一点,如出国的交换生、奖学金、科研项目、实习等等)和法学的总体水平。读法学的当然考五院四系比较好了(因为很多好的企业和律所招人,都要重点院校法学院毕业的,当然了如果考公务员有个文凭哪里都一样),当然了总体实力很强的像清华和复旦之类的也很好。然后还得看你以后想到哪里发展:北京的学校机会比较多一点,适合全国各地发展(当然在北方就会更有利),想到东部的华东政法和复旦会好一点,西部就是西南和西北政法的天下咯,南方的中南政法、武大、西南。还有,还得看一下是读二年的还是读三年的,两年和三年各有各的优点和缺点,像武大和人大是读两年的,中南和西南就要读三年。最后,还得看看学校出题的特点是不是适合你,像北大、清华和人大就是要看很多很多书的那种,而且没有指定书目。中南的只要看三本书和论文,而且出的题简单,但是知识产权中南有教育部人文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又有吴汉东老师坐阵,也是有很多人慕名而来,但是相对于北大、人大的还是好考多了。
知识产权的有名的老师,有吴汉东、刘春田、张今、郭禾、冯晓青、陶鑫良、张玉敏、李明德等等,可以看看在网上看看谁学术成果多一点嘛,www.iprcn.com是很不错的知识产权学术网站。
⑻ 中国在全球创新指数中的排名连创新高,2018年向美国支付知识产权使用费86.4亿美元。对吗
是的,抄这是商务部统计的数据袭。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6月2日发表《关于中美经贸磋商的中方立场》白皮书并举行新闻发布会。商务部副部长兼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王受文和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副主任郭卫民出席,介绍和解读白皮书有关情况。
在发布会现场,有记者指出,“过去一段时间,美方一直指责中国公司利用各种方法从美国获得有价值的技术和知识产权。”对此,王受文回应称,去年中国向美国支付的知识产权使用费达到86.4亿美元。
据王受文介绍,目前,中国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已成为越来越重要的知识产权大国。去年,中国发明专利申请达到150多万件,已连续8年位列世界第一。在自己发明创造的同时,中国也和其他国家开展知识产权贸易。就购买来说,中国在2001年支付的知识产权使用费只有19亿美元,去年支付的知识产权使用费已达到356亿美元,增长近19倍。其中,向美国支付的知识产权使用费达到86.4亿美元,占我国购买知识产权总额的将近1/4。
⑼ 中国注册专利数量在世界上的排名和其他国家的排名
2006年上半年韩国PCT申请量升至全球第5
据WIPO 2006年9月25日消息,2006年1月至7月,韩国PCT申请量达2,554件,全专球排名属第5。2002年、2003年和2004年的韩国排名分别为全球第9、第7和第6。同期,美国PCT申请量高达21,742件,继续保持全球领先;日本13,392件,居第二;其次是德国,为7,892件;英国 2,790件;法国2,343件,降至第6(2005年排名第4)。(夏佩娟)
⑽ 中国知识产权保护运用水平开始快速提升了吗
据报道,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发展研究中心6月13日发布了《2017年中国知识产权发展状况评价版报告权》。报告显示,我国知识产权发展状况世界排名提升迅速,排名在2012年至2016年4年间从第十九位提升至第十位,平均每年提升3个位次。
综合来看,我国知识产权发展水平稳步提升。我国知识产权发展水平位居世界中上游,2016年我国世界排位由第十四位上升至第十位,与知识产权强国的差距进一步缩小。
文章来源:央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