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诉状的专业性强,建议咨询律师后委托律师代书。
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向人民法院起诉,专应当属递交起诉状。
起诉状是刑事自诉案件的自诉人或民事、行政案件的原告向人民法院提出的指控被告的书状。
起诉状应包括以下内容:
(1)当事人的基本情况,公民应当写明姓名、性别、年龄、民族、工作单位及职务、住址和联系方式,法人写明法人全称、住所地、法人代表人姓名职务、委托代理人姓名、单位职务、地址,律师则写明所在律师事务所即可;
(2)有具体明确的诉讼请求;
(3)有起诉所依据的事实与理由;
(4)证据和证据来源;
(5)当事人签名盖章和签署的日期。
『贰』 法院判决书的共有厅使用权证号和我现在土地证证号不一样判决书要求在30天内在我证号外共有厅去拆除不执
如你所说的话,那么这个你要首先你这个使用权的证书土地时候全这个证号的话,你首先哪个是找的?而且哪个是后改的?这个应该是,应该是有一个时间证明的呀,怎么可能?可能是判刑号和不一样,是哪个出现错误?要从原根找起
『叁』 国土证办理错误,行政起诉是市国土资源局为被告,还是以市政府为被告
行政诉讼应以国土资源局为被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由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于1989年4月4日通过,自1990年10月1日实施。
第二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有权依照本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前款所称行政行为,包括法律、法规、规章授权的组织作出的行政行为。
第三条人民法院应当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起诉权利,对应当受理的行政案件依法受理。
第三章管辖
第十四条基层人民法院管辖第一审行政案件。
第十五条中级人民法院管辖下列第一审行政案件:
(一)对国务院部门或者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所作的行政行为提起诉讼的案件;
(二)海关处理的案件;
(三)本辖区内重大、复杂的案件。
(四)其他法律规定由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案件。
第十六条高级人民法院管辖本辖区内重大、复杂的第一审行政案件。
第十七条最高人民法院管辖全国范围内重大、复杂的第一审行政案件。
第十八条行政案件由最初作出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经复议的案件,也可以由复议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经最高人民法院批准,高级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审判工作的实际情况,确定若干人民法院跨行政区域管辖行政案件。
第十九条对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不服提起的诉讼,由被告所在地或者原告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第二十条因不动产提起的行政诉讼,由不动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第二十一条两个以上人民法院都有管辖权的案件,原告可以选择其中一个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原告向两个以上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由最先立案的人民法院管辖。
第二十二条人民法院发现受理的案件不属于本院管辖的,应当移送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受移送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受移送的人民法院认为受移送的案件按照规定不属于本院管辖的,应当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指定管辖,不得再自行移送。
第二十三条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由于特殊原因不能行使管辖权的,由上级人民法院指定管辖。
人民法院对管辖权发生争议,由争议双方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报它们的共同上级人民法院指定管辖。
第二十四条上级人民法院有权审理下级人民法院管辖的第一审行政案件。
下级人民法院对其管辖的第一审行政案件,认为需要由上级人民法院审理或者指定管辖的,可以报请上级人民法院决定。
第二十六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作出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被告。
经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决定维持原行政行为的,作出原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和复议机关是共同被告;复议机关改变原行政行为的,复议机关是被告。
复议机关在法定期限内未作出复议决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起诉原行政行为的,作出原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被告;起诉复议机关不作为的,复议机关是被告。
两个以上行政机关作出同一行政行为的,共同作出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共同被告。
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所作的行政行为,委托的行政机关是被告。
行政机关被撤销或者职权变更的,继续行使其职权的行政机关是被告。
第二十七条当事人一方或双方为二人以上,因同一行政行为发生的行政案件,或者因同类行政行为发生的行政案件、人民法院认为可以合并审理并经当事人同意的,为共同诉讼。
第二十八条当事人一方人数众多的共同诉讼,可以由当事人推选代表人进行诉讼。代表人的诉讼行为对其所代表的当事人发生效力,但代表人变更、放弃诉讼请求或者承认对方当事人的诉讼请求,应当经被代表的当事人同意。
第二十九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同被诉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但没有提起诉讼,或者同案件处理结果有利害关系的,可以作为第三人申请参加诉讼,或者由人民法院通知参加诉讼。
人民法院判决第三人承担义务或者减损第三人权益的,第三人有权依法提起上诉。
第三十条没有诉讼行为能力的公民,由其法定代理人代为诉讼。法定代理人互相推诿代理责任的,由人民法院指定其中一人代为诉讼。
第六章起诉和受理
第四十四条对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的行政案件,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先向行政机关申请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法律、法规规定应当先向行政机关申请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
第四十五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服复议决定的,可以在收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复议机关逾期不作决定的,申请人可以在复议期满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四十六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因不动产提起诉讼的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二十年,其他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五年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第四十七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申请行政机关履行保护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的法定职责,行政机关在接到申请之日起两个月内不履行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律、法规对行政机关履行职责的期限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在紧急情况下请求行政机关履行保护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的法定职责,行政机关不履行的,提起诉讼不受前款规定期限的限制。
『肆』 承包土地使用权侵权纠纷起诉状怎么写
您好,您可以参考抄以下内容,具体填写您的请求和情况。
民事起诉状(公民使用)
原告:(写明基本情况)地址: , 邮政编码:
被告:(写明基本情况),地址: ,邮政编码: 诉讼请求:
事实和理由:
此致
人民法院
附:本状副本 份
起诉人: (签名或者盖章)
年 月 日
『伍』 农村土地使用权纠纷,下面这份诉状能否胜诉
是否能胜诉不能由起诉状就全解决的。提出的诉讼主张要有证据支持才行,你专提出赔偿请求,首先要有侵权属事实方面的证据,损失要有直接证据,如果没有需要进行评估鉴定。建议你到当地律师事务所认真咨询,筹备证据并按法院的规定时间提交证据。
『陆』 土地使用权打官司如何办理
1、准备材料:根据《土地登记办法》第九条,申请人申请土地登记,应当根据不同的登记事项提交下列材料:
(一)土地登记申请书。
(二)申请人身份证明材料。
(三)土地权属来源证明。
(四)地籍调查表、宗地图及宗地界址坐标。
(五)地上附着物权属证明。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完税或者减免税凭证。
(七)本办法规定的其他证明材料。其中,地籍调查表、宗地图及宗地界址坐标,可以委托有资质的专业技术单位进行地籍调查获得。
2、办理时限:根据《浙江省土地登记实施细则》受理土地登记申请之日起20日内办结土地登记审查手续(公告期限除外)。
3、代办事项:根据《土地登记办法》第十一条,委托代理人申请土地登记的,还应提交授权委托书和代理人身份证明。
『柒』 人民法院判决书的共有使用权证号和我土地证证号不是一样要判决我30天内拆除不
要照法院判决执行。
『捌』 不服土地使用权登记可否直接提起行政诉讼
被告于2000年将果园内库房所占土地以划拨的方式给第三人丙颁发国有土地使用权证。现原告得知此情况,认为被告乙县人民政府的土地使用权登记行为侵犯其山林所有权,诉至法院要求撤销被告乙县人民政府对第三人丙颁发的国有土地使用证。 [分歧] 第一种意见认为,被告对第三人颁发国有土地使用证的行为属具体行政行为,原告要求撤销国有土地使用证的诉请属法院行政诉讼审查范畴。本案原告在1982年对该果园所在的山已取得山林执照,因此对该山任何一块地享有集体所有权。被告未经征用程序将果园内库房所占土地以划拨的方式为第三人颁发国有土地使用证属适用法律、法规错误,违反法定程序,侵犯了原告对该山的集体所有权,法院应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五十四条第一款第(二)项第2目、3目之规定判决撤销被告乙县人民政府对第三人丙颁发的国有土地使用证。 第二种意见认为,本案原告的诉请是撤销被告乙县人民政府对第三人丙颁发的国有土地使用证,表面上是不服土地使用权登记行为引发的争议,实质上就是认为被告乙县人民政府的登记行为侵犯原告已经依法取得的土地这一自然资源的所有权而导致的纷争。此类纷争应先行政复议,如果对行政复议不服,才可以依法提起诉讼。依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四十四条的相关规定,法院应裁定驳回原告的起诉。 [评析] 笔者同意第二种意见,理由如下: 被告的颁证行为是可诉的具体行政行为,属法院行政诉讼审查范畴,但就本案来讲,原告不服被告对第三人的土地使用权登记行为,实质上是认为被告对第三人的登记行为侵犯原告已经依法取得的土地这一自然资源的所有权而导致的纷争。此类纷争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第30条第一款:“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已经依法取得的土地……等自然资源的所有权或使用权的应当先申请行政复议;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的规定应先依法提请复议,也就是说行政诉讼前有个复议前置的程序。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四十四条第(七)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裁定不予受理;已经受理的,裁定驳回起诉:……(七)法律、法规规定行政复议为提起诉讼必经程序而未申请复议的;”的规定,本案原告在起诉前未经行政复议,因此法院应驳回原告的起诉。(曾勇荣 刘新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