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知识产权 > 北京务实知识产权

北京务实知识产权

发布时间:2021-07-17 04:15:17

⑴ 北京求真务实知识产权咨询服务有限责任公司怎么样

简介:北京求真务实知识产权咨询服务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11年12月07日,主要经营范围为商标转让与代理服务、版权转让与代理服务、著作权代理服务等。
法定代表人:李虹
成立时间:2011-12-07
注册资本:5万人民币
工商注册号:110108014475896
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
公司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2号天作国际中心1号楼A座1107室

⑵ 工商注册字好与商标注册法律性一样吗

是两个不同的东西啊,都有个法律规范的问题字号与商标的冲突导致了多少年来企业之间战事不断,但维权与侵权之争往往被“法”所困。
眼下最引人注目的是上海“吴良材”在江苏省六地法院状告苏州“吴良材”侵权与不正当竞争,此举引发了法律界新一轮的讨论热潮。
200年的老字号与8龄同名“兄弟”争战难休 上海吴良材眼镜公司是由吴良材先生于1807年创设的“吴良材眼镜店”沿续而来,至今已经有200年了,“吴良材”是该公司的注册商标,其字号是前国内贸易部和现商务部认证的“中华老字号”。
2004年2月25日,“吴良材”商标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驰名商标。
上海“吴良材”注册商标的许可使用加盟店在全国已遍布100多个城市共200余家,至2005年底,其营业额达2.28亿元,列全国眼镜零售店首位。
2004年,上海吴良材眼镜公司发现苏州市吴良材眼镜有限责任公司的企业字号与自己已在先注册的商标“吴良材”相同。
经调查发现,该公司1992年成立,原名为“苏州市宝顺眼镜有限公司”,1999年11月5日变更为“苏州市吴良材眼镜有限责任公司”。
随后,上海吴良材眼镜公司发现,在苏州吴良材眼镜公司经营的商店和加盟店内,将“吴良材”和“吴良材眼镜”突出使用,申请注册了吴良材.com域名,在其公司网站、宣传品、包装袋、发票、眼镜盒上使用与上海的注册商标“吴良材”相同的文字,并且以“吴良材”字号许可他人加盟,收取加盟费。
上海吴良材眼镜公司认为,自己的商标“吴良材”注册时间比苏州宝顺变更企业名称使用“吴良材”早10年,上海使用自己的“吴良材”字号比苏州的“吴良材”企业名称早200年。
作为同业的邻居,苏州“吴良材”是借助合法的形式攀附上海“吴良材”200年的商业信誉,是“搭便车”和“傍名牌”,误导消费者,其行为构成了不正当竞争。
字号权与商标权产生于不同的法律授权,上海“吴良材”的遭遇似乎源于法律“真空” 2004年11月5日,上海吴良材眼镜公司向苏州市工商局请求制止苏州吴良材眼镜公司不正当竞争行为,撤销其企业名称。
07年6月,上海吴良材眼镜公司先后向江苏省南京市、苏州市、无锡市、泰州市、盐城市、常州市6地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在两年多的时间里,苏州市工商局始终未作出具体行政行为。
近日,上海吴良材眼镜公司陆续收到江苏省无锡市、常州市等中院的《民事裁定书》,裁定中止诉讼,要等待苏州市中院的审理结果。
苏州吴良材眼镜公司的分公司和加盟店在此期间已由原来的28家发展到了40家。
上海吴良材眼镜公司的遭遇似乎源于法律的“真空”。
正如苏州吴良材眼镜公司所称,字号权与商标权产生于不同的法律授权,两种权利没有强弱和高低之分,目前不存在一种权利可以限制另一种权利的法律依据。
这种冲突是中国法律立法的缺陷造成的,并不能归责于当事人。
苏州市工商局也强调,苏州市吴良材眼镜公司是1999年由苏州市宝顺眼镜公司变更而来,上海吴良材眼镜公司的商标在2004年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驰名商标。
苏州“吴良材”名称变更与上海“吴良材”公司驰名商标的认定无关。
专家称有法律“盲点”但无法律“真空”不能以制度漏洞掩盖主观恶意近年来,字号权与商标权的冲突一直是我国知识产权纠纷的热点和难点,也是法律界关注的重点。
在北京务实知识产权发展中心召开的“商标与企业字号法律保护专家研讨会”上,众多知识产权专家纷纷指出,解决两权冲突只有法律“盲点”而无法律“真空”。
中华商标协会专家委员会主任董葆霖等专家指出,不能把驰名商标认定时间与事实上的“驰名”混为一谈。
他认为苏州企业名称变更是在“吴良材”驰名商标认定之前,因此就没有追溯力的认识是完全错误的。
从保护原则上来看,认定驰名商标的时间并不是商标事实上“驰名”的具体时间。
以“吴良材”为例,判断上海“吴良材”商标该不该保护的关键问题在于1999年苏州宝顺眼镜公司做企业字号变更时,“吴良材”商标是否被相关公众所知晓、是否被熟知。
“依法取得”并不能抵消他人的在先权。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高级官员、发展中国家PCT司原司长王正发表示,在我国企业名称是分级管理的,而商标是全国范围的统一注册,合理地解决企业名称和商标的冲突,无论是行政机关还是法院,关键要抓住两条:是不是侵犯先有权利,是不是混淆误导。
不能以制度漏洞掩盖主观恶意。
中国社科院知识产权中心秘书长唐广良认为,商业标识的冲突无非有两大类:一类可以简单地称为善意的冲突,这种行为多发生在一些公用的标识、大家通常愿意选择的一些词汇、标识、地理名称上等,比如“长城”之类的名称,还有一些地方性的语言,一些美好的词汇,这类冲突的产生可能有制度上的原因;另一类是恶意的冲突,即使制度上有漏洞也不是导致这类冲突产生的本质原因,其本质是商业诚信问题。
在解决字号与商标冲突问题上,只有认识上的“真空”,不存在法律上的“真空”。
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刘春田坦言,恶意,是主观故意要利用别人的商誉来为自己谋利,这是违背公平、诚实、合法基本原则的,所以无论侵权方经营、宣传投入多少费用,都不能成为法律支持的对象。
只要我们准确地把握是非,法律只是一个技术手段问题。
无论是行政机关还是司法机关,通过个案逐步地推进,向社会释放一种理念,一种倾向,一种导向,什么样的行为是不正当的,应当制止的,通过示范作用,教育社会最终遏制这种冲突的发生。

⑶ 立体商标的新闻报道

雀巢“抡”起“”向中国酱油瓶“开砸”中国的酱油生产企业却面临着一场寒流:雀巢公司以包装“”立体商标为武器向中国的酱油瓶“开砸”,这场寒流的前峰已到达广东省开平市,未来将涉及到整个酱油行业,因为,在中国市场上,棕色方形瓶早就是调味品行业中高端酱油的常见包装。业内认为,这是国内立体商标争议第一案。
据来自开平市食品行业协会的消息,2008年10月,雀巢公司向开平市的味事达、广中皇两家公司发出警告函,向开平市工商局投诉开平市的民丰、味香皇、和味香三家企业,称雀巢在食用调味品上享有注册号为G640537号“”的注册商标专用权,开平市的这些调味品企业在酱油等产品上使用与该商标近似的棕色方形瓶包装,侵犯了其商标权,要求这些企业停止侵权,销毁涉嫌侵权物品。
据悉,除上述被投诉或警告的5家企业外,仅开平市就有28家规模以上企业在生产使用棕色方形瓶包装的味极鲜等酱油。 早就是中国市场高端酱油的常用包装
在中国酱油瓶挨“砸”的当口上,开平市行业协会首先站了出来明确表示,味事达生产的酱油从1983年就开始沿用该包装,1991年就为使用方形瓶的瓶贴申请外观设计专利。雀巢公司2007年才取得包装“”立体商标注册,这应该是个注册不当商标。
据开平市食品行业协会介绍,1983年就开始沿用该包装的味事达公司的“味事达”品牌具有很高知名度,是中国驰名商标。央视市场研究股份有限公司调查证明,“味事达牌”味极鲜方瓶装酱油连续5年在全国15个主要城市总体的方瓶包装酱油市场中,市场金额及数量的占有率均为第一。2001年至2003年,味事达使用棕色方瓶的“味极鲜”酱油销售额每年都达到上亿元,市场占有率远远超过了雀巢公司。
该协会提供的情况显示,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中国内地调味品行业使用棕色方形瓶作为其产品包装的企业约在上百家左右,棕色方形瓶早就是调味品行业中高端酱油的常用包装。
中国企业不看国际公告雀巢“拣漏”
雀巢公司申请“”商标最终能在中国获得注册,一个重要因素是得益于中国企业“睁着眼睛不看世界”,让雀巢公司“拣”了个大“漏”。有此看法的人不在少数。
雀巢公司在其警告函中称,“”是由JuliusMaggi先生设计的,这一瓶型被雀巢公司沿用了100多年。雀巢公司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期通过香港向大陆出口使用该瓶子包装的“美极”鲜味汁产品。1992年,雀巢公司在中国成立了东莞美极有限公司,“”瓶从那时起进入了中国市场。
1995年2月9日,雀巢公司的“”在瑞士取得商标基础注册,1995年7月27日,该商标取得国际注册,申请指定了好多个马德里协定成员国,包括中国在内。
据了解,商标的国际注册,首先是申请人在原属国申请或者取得注册,以此向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国际局申请注册,同时通过领土延伸向马德里协定成员国指定申请商标注册,国际局只作形式审查、发布公告并送达申请人指定的成员国。成员国通过实质审查,或核准,或驳回,然后通过国际局公告。
对于立体商标的国际注册,好多国家通常都是根据本国情况而定,国内若没有相关产业,可能会核准,若有的话一般是驳回申请。如日本对酱油需求量比较大,有类似的产业,因此“”商标在日本被驳回了,在新加坡也被驳回了,在西班牙也受到了最终驳回裁定,在德国也被最终驳回。中国曾对它发了两次最终驳回裁定,一次是针对它1995年的申请,另一次是针对它2002年的后期指定。
雀巢公司2002年3月14日向中国提出“”立体商标国际领土延伸后期指定。2002年11月27日国家商标局驳回了该商标申请。2003年1月14日,雀巢公司向商标评审委员会申请驳回复审。2007年6月11日,商标评审委完成复审作出决定。认为“该商标的三维标志通常会被消费者认为是商品的容器,本身难以起到区分商品来源的作用,但雀巢公司在驳回复审程序中提供了大量使用证据,足以证明该标志已经起到了区分来源的作用,具备了商标应有的显著特征”,给予初步审定,并由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国际注册局进行公告。中国商标主管部门对此类公告一直不用中文在国内公告。
由于国内企业很少关注国际公告,该商标异议期满便顺利获得注册,核定使用在第30类3018类似群组“食品香料”商品上。而众多中国使用方形瓶的企业对即将由此带来的灾难性后果却浑然不觉。 立体商标注册不当可申请撤销
“”商标纠纷已引起业内和法学界的高度关注。日前,北京务实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组织知识产权专家对该商标进行了会诊。
不符合商标法和国际通行原则
据介绍,立体商标的保护在国际上的时间很长,但数量不是太多。中国对立体商标的保护始于2001年修改商标法以后。法律对立体商标有特别的限制,强调必须有长期使用形成的显著性才能注册。
全国人大法工委巡视员何山指出,这个商标在瑞士注册早,但是,根据地域原则,你在那个地方可以区别商品来源,在那个地方可以注册,在那个地方的保护是正当的。而在中国2001年开始保护立体商标之前,20年来这种包装在市场上已经被中国的企业广泛使用,消费者已经把这种包装视为很多企业普遍使用的包装,这种情况下它已不具有商标区分来源的特征了。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刘春田认为,中国的企业在中国的法域靠自身的质量、服务,二十多年来用这种瓶子作为包装,在中国形成了同类产品企业公用的商业信誉。已经公用的东西再把它私权化,不符合我国商标法的规定,也不符合国际通行的原则。因为它的市场信誉是中国企业共同创造成的,所以雀巢注册“”是不恰当的。
雀巢公司有滥用授权程序嫌疑
中华商标协会专家委员会主任董葆霖认为,雀巢公司在2002年向中国申请“”商标注册时,强调通过使用产生了显著性,但是,向商评委提供证据材料时隐瞒了它所知道的别人已经在先使用的事实真相,这种情况下取得注册的合法性要质疑。
对此,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原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民五庭庭长张广良认为,雀巢公司在注册商标的过程当中隐瞒了明知的事实,说它有不正当注册或者欺骗手段注册都是可以的。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它在程序上是合法的,但是它通过形式上合法达到非法的目的。雀巢公司有可能构成滥用授权程序。
中国企业要积极启动撤销程序
中国社科院教授李顺德及其他专家们一致指出,对作为产品包装的立体商标,法律特别强调必须有长期使用形成的显著性才能给注册,在中国市场,这个商标已经不具有可识别的显著性,基于实际情况,中国企业要积极启动撤销程序,不能让它继续合法存在。

⑷ 程永顺的介绍

北京务实知识产权发展中心主任程永顺先生,原为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民三庭)知识产权庭副庭长、高级法官。程永顺先生是我国最早从事知识产权审判的法官之一,主审和参与审理过一大批有重大影响的知识产权案件。2003年被英国《知识产权管理》杂志评为当今世界50位最有影响的知识产权人士之一。 2012年5月27日, 务实中心主任程永顺当选为中国知识产权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在知识产权界享有较高声望。

阅读全文

与北京务实知识产权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普通护照的期限 浏览:766
发明文言文 浏览:523
国培线下专题研修成果 浏览:577
马鞍山苏丛勇 浏览:109
人民的名义侵权问题 浏览:53
全椒到马鞍山汽车时刻表 浏览:899
logo可用字体版权 浏览:861
马鞍山中豪 浏览:929
tefl证书在哪里考 浏览:564
小陆离与成果 浏览:654
迷你世界冒险转化创造 浏览:680
2014纳税申报期限 浏览:274
lol2016猴年限定皮肤 浏览:48
陕西房地产估价师证书领取地点 浏览:140
证书小知识 浏览:431
马鞍山何兵 浏览:376
设计创作版权合作合同范本 浏览:482
省知识产权局侯社教 浏览:51
道闸3C证书 浏览:820
土地使用权期满地上建筑物 浏览: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