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未经抵押权人同意而转让抵押物的,转让合同是否有效是否存在善意取得的可能性
绝对不适用善意取得。
善意取得的前提必须是无权处分。
即使是抵押物,抵版押期间出卖权也属于有权处分。
至于合同有没有效,
原则都是有效的。
如果是不动产,债权人可以撤销。
如果是未登记的动产,则合同有效,所有权交付转移。
如果登记,则债权人可撤销。
② 抵押期间,抵押人未经抵押权人同意,擅自转让抵押物,性质如何
该转让行为无效,抵押权人可以要求确定该转让行为无效。
③ 未经抵押权人同意,抵押人转让抵押物是否有效
根据《物权法》规定,抵押期间,抵押人未经抵押权人同意,不得转让抵押财产,但受让人代为清偿债务消灭抵押权的除外。
根据《合同法》的规定,除法律规定无效的合同外,合同自成立之日起生效。也就是说,抵押人未经抵押权人同意,将抵押物转让给他所签订的合同,自抵押人和受让人签订之日起生效。
合同生效和受让人是否一定能取得抵押物又是两个关系:
1. 受让人不知道也不应该知道财产已抵押,其取得财产的行为有效;
2. 如果受让人明知道是抵押物得,如果该行为损害了抵押权人的利益,则抵押权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撤销该转让行为。
不过,上述分析的仅限于没有登记的抵押,有登记的抵押,受让人在受让的时候就知道有抵押权的存在,他们的合同是可以撤销的。
④ 抵押人未经抵押权人同意出卖抵押汽车的行为是否有效
根据《物权法》规定,抵押期间,抵押人未经抵押权人同意,不得转让抵内押财产,但受让人容代为清偿债务消灭抵押权的除外。
上魔窟规定,只是对不经抵押权人同意不得转让抵押财产进行了规定,而没有涉及到转让合同是否有效的问题,
而根据《合同法》的规定,除法律规定无效的合同外,合同自成立之日起生效。也就是说,抵押人未经抵押权人同意,将抵押物转让给他所签订的合同,自抵押人和受让人签订之日起生效。
合同生效和受让人是否一定能取得抵押物又是两个关系:
1. 受让人属于善意的(也就是不知道也不应该知道财产已抵押),其取得财产的行为有效;
2. 如果受让人明知道是抵押物得,如果该行为损害了抵押权人的利益,则抵押权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撤销该转让行为。
对于抵押人来讲,如果转让抵押物给抵押权人造成了损失,就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分析主要针对未办理抵押登记的财产,而已经办理抵押登记的财产(主要是房产),是不可能交易成功的。
⑤ 未经抵押权人同意,擅自转让房屋,买卖合同是否有效
房屋买卖合同作为主合同无效,那么抵押担保合同作为从合同肯定无效。但无效并非不处理,无效合同的处理原则是互相返还,有过错一方承担无过错一方的损失。双方都有过错,分担损失。
⑥ 抵押房屋,未经抵押权人同意擅自出卖,是否有效
抵押房屋,未经抵押权人同意擅自出卖,是无效的。
《担保法》第四十专九条规定:抵押期间,抵属押人转让已办理登记的抵押物的,应当通知抵押权人并告知受让人转让物已经抵押的情况;抵押人未通知抵押权人或者未告知受让人的,转让行为无效。
⑦ 未经抵押权人同意转让抵押物,合同有效吗
未经抵押权人同意转让抵押物的,合同无效。
《担保法》第四十九条规定:抵押期间,抵回押人转让已办理登答记的抵押物的,应当通知抵押权人并告知受让人转让物已经抵押的情况;抵押人未通知抵押权人或者未告知受让人的,转让行为无效。
⑧ 抵押物未经经抵押权人同意进行转让法律上怎么定罪
你好,抵押物未经经抵押权人同意进行转让,在法律上不能定罪;最多是民专事欺诈行为;属
根据我国物权法规定,如果这个抵押物未进行登记,那就可以转让的,这个转让是有效的;如果进行了登记,那这个转让就没有法律效力,不受法律保护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
第一百八十八条【动产抵押效力】以本法第一百八十条第一款第四项、第六项规定的财产或者第五项规定的正在建造的船舶、航空器抵押的,抵押权自抵押合同生效时设立;未经登记,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
第一百九十一条【抵押期间转让抵押财产】抵押期间,抵押人经抵押权人同意转让抵押财产的,应当将转让所得的价款向抵押权人提前清偿债务或者提存。转让的价款超过债权数额的部分归抵押人所有,不足部分由债务人清偿。
抵押期间,抵押人未经抵押权人同意,不得转让抵押财产,但受让人代为清偿债务消灭抵押权的除外。
⑨ 未经抵押权人同意转让抵押物,转让合同是否有效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115规定“抵押物如由抵押人自己占有并负责保管,在抵押期间,非经债权人同意,抵押人将同一抵押物转让他人,或者就抵押物价值已设置抵押部分再作抵押的,其行为无效。
债务人以抵押物清偿债务时,如果一项抵押物有数个抵押权人的,应当按照设定抵押权的先后顺序受偿。”
《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第四十九条规定“抵押期间,抵押人转让已办理登记的抵押物的,应当通知抵押权人并告知受让人转让物已经抵押的情况;抵押人未通知抵押权人或者未告知受让人的,转让行为无效。
转让抵押物的价款明显低于其价值的,抵押权人可以要求抵押人提供相应的担保;抵押人不提供的,不得转让抵押物。
抵押人转让抵押物所得的价款,应当向抵押权人提前清偿所担保的债权或者向与抵押权人约定的第三人提存。超过债权数额的部分,归抵押人所有,不足部分由债务人清偿。”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六十七条规定“抵押权存续期间,抵押人转让抵押物未通知抵押权人或者未告知受让人的,如果抵押物已经登记的,抵押权人仍可以行使抵押权;取得抵押物所有权的受让人,可以代替债务人清偿其全部债务,使抵押权消灭。受让人清偿债务后可以向抵押人追偿。
如果抵押物未经登记的,抵押权不得对抗受让人,因此给抵押权人造成损失的,由抵押人承担赔偿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一百九十一条规定“抵押期间,抵押人经抵押权人同意转让抵押财产的,应当将转让所得的价款向抵押权人提前清偿债务或者提存。转让的价款超过债权数额的部分归抵押人所有,不足部分由债务人清偿。
抵押期间,抵押人未经抵押权人同意,不得转让抵押财产,但受让人代为清偿债务消灭抵押权的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