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农村集体使用权调查建库软件 2013怎样删除多余界址点
只要是集体土地,集体外的人员无法取得土地使用权,只有做变通。
比如:租赁,可以版签署租赁协议,权但是租赁协议不能支撑开发建设,最多也是小打小闹。
还有一个风险比较大的方式,成立集体企业,以村或村内的个人为法人代表,对土地进行开发,但是仅仅能够经营,不能出售,你个人的利益通过借贷等方式维护,风险比较大,因为权利主要在村民手上。
还有就是比较复杂的土地转性了,要和村委会,当地的国土局等打交道,把集体土地转为国有土地再进行开发,这个很花时间和金钱,但是是正规途径
『贰』 是不是学校购买了超星的数据库使用权我们就可以免费在里面现在书籍了吗
是的,一般学校购买了之后,你在校园网里,通过学校的类似图书馆数据库链接点进去就可以了
『叁』 基于C/S结构的地形图资料辅助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赵立鸿1李泉1金乐2
(1.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南京210018;2.江苏省地质资料馆,南京210018)
摘要 空间数据库理论、技术和实践日臻成熟,在日常地形图管理服务工作中,引入空间数据库概念,在不进行矢量化的条件下,构建地形图数据模型;建立安全、大容量的SQL数据库,设计C/S结构的地形图管理系统,提供便捷的计算机查询、辅助管理服务。通过实践分析,这种方法改变长期以来纸质查找、人工管理的传统方式,提高工作效率,对实际工作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关键词 地形图;辅助管理系统;空间数据库;C/S 结构;数据模型
地形图在国土资源、交通电力等行业得到广泛利用,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按照接图表编号、人工查找”的传统地形图管理服务方式,比较繁琐、容易产生错误。利用信息技术、引入空间数据库的概念,在不需对地形图进行矢量化的前提下,建立GIS格式数据,使用SQL进行数据库管理,设计C/S结构管理系统,便捷、直观地提供地形图的借阅管理服务,极大地提高地形图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
1 传统的地形图管理方式
在传统的国土资源部门对地形图管理服务中,一般采用各种不同的比例尺的接图表标注所含图幅编号,辅以纸质账本对照、查询,提供借阅服务。这种管理服务方式虽然能够满足基本需求,但存在一些不足,比如要保存大量不同比例尺的接图表,不能便捷地反映地形图的新旧程度,必须由十分熟悉已有地形图资料情况的人从事服务,难以提供准确、直观的查询,占用较大的人力、物力、容易产生错误,特别是对于图件的数量较大时更显得不便。
社会的飞速发展、科技的日新月异,特别是信息时代的大背景下,传统的地形图管理模式已经难以适应当前实际工作的要求,必须采用新方法、新技术、新思路面向社会提供准确便利快捷的地形图管理服务,改变传统的地形图管理服务方式。
2 C/S 结构的地形图资料辅助管理的设计概述
采用两种格式,一是 MS ACCESS 格式外部属性数据,二是 MAPGIS 格式空间数据。利用 SQL Server数据库对数据进行管理,通过调用数据库的各类属性信息,供用户多方式查询、浏览和数据输出。在MAP GIS环境设置中选择“网络数据源”,在其数据源配置中,添加Odbc数据源管理器的“驱动程序”之SQL Server项,连接完成、数据源测试通过,供管理系统使用。管理系统采用C/S结构实现地形图数据管理,提供基本数据维护和编辑功能。
3 构建“ 空间库”地形图数据模型
3.1 引入空间数据库概念
空间数据是描述一维、二维和三维空间对象的数据,以空间数据为处理对象的数据库为空间数据库。GIS数据量具有海量性特征,需要在二维空间上划分为块和图幅、在垂直方向上划分为层来进行管理。空间数据除了要描述地理实体的空间坐标和空间分布之外,还要描述地理实体之间的空间关系以及实体组成元素之间的拓扑关系。
由于实际工作中地形图自身的海量性特征,同时地形图保密性的要求,不宜完全公开和扩散,难以开展完全的矢量化、数字化。因此,在本文设计的利用空间数据库管理地形图,仅引入空间数据库概念和理论,并不涉及地形图具体图元信息,只是以不同比例尺图幅为单位描述一部分地形图基本信息,反应馆藏地形图实际情况,为其查询和借阅服务提供便捷的手段。
3.2 构建地形图空间数据库模型
数据模型是数据库系统中关于数据内容和数据之间联系的逻辑组织形式,数据库由相应的数据模型来定义。地图数据是基于空间参考的数据,有三个信息范畴:空间数据、非空间数据和时间因素。空间数据包括空间定位、空间量度、空间结构等;非空间数据包括专题属性数据、质量描述数据等描述信息。空间数据与非空间数据通过挂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也可各自单独使用。在地形图空间数据库模型构建中,同样包括空间数据和非空间数据两种。
空间图形数据采用矢量图件。在本模型中,并不需要对具体的地形图图元进行数字化,而仅以所管理的地形图的接图表及其他相关地理信息作为矢量图形,所选择的比例尺以工作对象的最大比例尺为准。实际数据采集中,只需要利用通用制图软件生成相应范围的接图表,稍加编辑,即可满足需要,图面图元可以为单一的面元或线元,也可采用面元与线元综合方式。在二维空间上主要以各种比例尺图幅来划分,辅以不同行政区范围、地质体、土地分区、水陆单元等,形成实际工作所需的面元。在垂直方向上用图层来进行管理,图层划分按照实际需要进行,如按比例尺、按图件形成时间、地形图生产单位等划分图层。地形图空间数据的主体是不同比例尺的图幅(面元或线元),给定其图幅统一图元编号,以备与属性数据关联。
采用常用的MAP GIS软件编辑矢量图形,进行数据准备。根据实际需要,仅采集图幅接图表数据信息。作为管理对象的各种图件,按比例尺(1:5千~1:50万)划分图层,同一比例尺可按“版次”进一步分层;可进一步添加行政区界线、等高线、主要高程点、关键地理位置及其注记等作为辅助图层(表1:地形图基本图层划分)。拓扑各种比例尺接图为面元,将带有其图幅基本信息属性,辅助图层可作为查询、检索的提示信息。
表1 地形图基本图层划分表
非空间数据为专题属性数据。在本数据模型中,属性数据主要反映相应图幅一些基本内容,用户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综合考虑进行属性数据结构的定义,一般包括图幅统一图元编号、图符名称、比例尺、四个角点坐标等相关查询管理指示信息(表2:地形图空间数据库结构属性表)。相关数据项填写说明:“统一图元编号”为10位(1-2位为省份编码,3-4位为资料类别码,5-6位为工作程度码,7-10位为顺序码)。“用户编号”系用户自定义的内部地形图简化编号。“比例尺”、“资料类别”、“作业单位”等项均可以代码填写。其中“主要地点”项可以作为管理服务的重要检索条件之一,不可或缺。
表2 地形图空间数据库结构属性表
图形数据与专题属性数据具有统一的结构,但自成体系、分别管理,采用分离组织的方法存贮,减少了不必要的机时与空间开销;实际地形图管理服务或空间应用分析又离不了图形数据和属性数据的联合分析,图形数据与专题属性数据的连接为增强整个地形图数据处理的灵活性,因此,图形数据与专题属性数据必须进行有效连接。在本模型中,通过“统一图元编号”项,把图形数据与属性数据挂接,将地形图属性挂接在相应图幅面元上,形成空间地形图数据整体。
地形图空间数据库采用统一的坐标系、编码和属性数据,不同比例尺的图形数据有相同的属性结构;数据编码优先采用国家标准编码,可按照规范格式自定义编码。基础数据采用元数据(Metadata)管理,本文从略。
4 利用SQL Server管理数据库
完成“空间”性质的地形图数据库后,通过以下步骤实现利用SQL Server2000进行后台数据库管理。建立SQL数据库,本文拟名为jiangsu,根据空间数据图层设置相应的数据表存放图层数据。鉴于采用了C/S结构的多用户操作管理,为保证数据安全,必须设置相关用户操作权限(存放在admin表中),主要是区分查询、浏览和编辑权限。
5 C/S 结构地形图资料辅助管理系统设计
为满足地形图资料管理服务的实际需要,提供便捷的查询、浏览及数据维护等功能。借助MAPGIS提供的二次开发接口,研制实用的地形图资料辅助管理系统。系统提供基本的显示浏览、查询检索、初步分析以及数据编辑维护等功能。其直观、便捷、准确的特点,极大地提高地形图管理服务水平和日常工作效率。同时选用C/S结构,数据集中安全存放,多客户端使用同一服务器上的数据,既可以同时编辑,又可同时多客户端同时查询、利用。
其中“系统”菜单设置更新系统、设置颜色、外部数据导入等功能,“查询”方式包括按居民地、关键字(模糊/精确)、行政区界线、经纬度、属性字段等方式进行,“编辑”功能按使用权限提示开启:“输出”:可以将查询结果输出为其他格式(Excel等)。
此外本系统可延伸两种功能:一是针对资料服务要求,在系统中加入借阅、归还等基本功能;二是参照此方法,将其他区域地质调查、水文地质等专题的图件资料分类建库,采取同样的方式实现管理服务。
6 结束语
通过上述数据组织、管理设置、系统设计、开发运行,实现了“在不进行图件矢量化”的条件下,使得通过对较小量的基本数据的管理,以较快的反应速度,实现对种类复杂、数量繁多的纸质地形图的计算机辅助管理,极大地提高地形图资料管理效率、便捷地为客户提供服务。此外,这种设计和管理方式,对于其他各类专业、专题的图件管理都是一种有益和有效的尝试,进一步拓展后,应用前景较为广阔。
『肆』 谁有SuperMap土地使用权调查数据库建库系统软件的详细使用手册(包含软件里面每一个工具怎么用)
Sales_data trans;
while(std::cin>>trans){
if(total.booKNO==trans.booKNO)
total+=trans;
else{
std::cout<<total;
『伍』 如何破解sqlite数据库文件
针对sqlite数据库文件,进行加密。现有两种方案如下:
1.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加密。
2.对数据库文件进行加密
1.uin怎么获取?
这个uin不是登录的帐号,而是属于内部的、程序界面上不可见的一个编号。
至于查看,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登录web微信后,按F12打开网页调试工具,然后ctrl+F搜索“uin”,可以找到一串长长的URL,里面的uin就是当前登录的微信的uin。
还
有一种方法就是配置文件里,导出的微信目录下有几个cfg文件,这几个文件里有保存,不过是java的hashmap,怎么解析留给小伙伴们自己琢磨吧,
还有就是有朋友反应退出微信(后台运行不叫退出)或者注销微信后会清空这些配置信息,所以小伙伴们导出的时候记得在微信登陆状态下导出。博主自己鼓捣了一
个小程序来完成解析。
2.一个手机多个登录帐号怎么办(没有uin怎么办)
根
据博主那个解密的帖子,必须知道串号和uin。串号好说,配置中一般都有可以搞到,uin从配置中读取出来的时候只有当前登录的或者最后登录的,其他的几
个记录都没办法解密。网上某软件的解决方法是让用户一个一个登录后再导出。这个解决方法在某些情况下是不可能的,或者有时候根本不知道uin。
后来经过一个朋友的指点,博主终于发现了解决方法,可以从配置中秒读出来这个uin,这个方法暂时不透漏了,只是说明下这个异常情况。
3.串号和uin怎么都正确的怎么还是没办法解密
先
说说串号这个玩意,几个热心的朋友反馈了这个问题,经过博主测试发现不同的手机使用的不一定是IMEI,也可能是IMSI等等,而且串号也不一定是标准的
15位,可能是各种奇葩,比如输入*#06#出来的是一个,但是在微信程序里用的却是另一个非常奇葩的东西,这种情况多在双卡双待和山寨机中出现,经过严
格的测试,现在已经能做到精确识别,那几位热心的朋友也赠与了不同的代码表示鼓励。
4.计算出来了正确的key为什么无法打开数据库文件
微
信这个变态用的不是标准的sqlite数据库,那个帖子也提到了不是数据库加密,是文件的内容加密,其实是sqlcipher。官方上竟然还卖到
149$,不过倒是开放了源码,水平够高的可以自己尝试编译。google还能搜索到sqlcipher for
windows这个很好编译,不过博主不知是长相问题还是人品问题,编译出来的无法打开微信的数据库,后来改了这份代码才完成。
5.数据库文件内容是加密的,怎么还原
这
个是某些特殊情况下用到的,比如聊天记录删除了数据库中就没了,但是某个网友测试说数据库无法查询出来了,但是在文件中还是有残留的。这个情况我没测试
过,不过想想感觉有这个可能,就跟硬盘上删除了文件其实就是删除了文件的硬盘索引,内容还是残留在硬盘上可以还原一样,sqlite数据库删除的条目只是
抹去了索引,内容还存在这个文件中。
网上的都是直接打开读取,并没有解密还原这个文件成普通的sqlite数据库,使用sqlcipher
的导出方法也只是将可查询的内容导出。后来博主花了时间通读了内容加密的方式,做了一个小程序将加密的文件内容直接解密,不操作修改任何数据,非数据库转
换,直接数据流解密,完全还原出来了原始的未加密的数据库文件,大小不变,无内容损失,可以直接用sqlite admin等工具直接打开。
6.已经删除的聊天内容可以恢复么
通过上述第5的方式还原出原数据后,经测试可以恢复。sqlite的删除并不会从文件中彻底删掉,而是抹掉索引,所以可以通过扫描原始文件恢复。前提是没有重装过微信。。。
两种加密方式的优缺点,比较如下:
一、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加密
优点:
1.实现数据加密快速,只需添加两个方法
一是:对明文数据进行加密返回密文数据
二是:对密文数据进行解密返回明文数据
2.程序无需进行太大变动,仅在对数据进行添加,修改,删除,查询时。针对指定的表字段进行修改进行加密,解密的字段即可。
不足:
1.由于对数据进行了加密。所以为了看到明文,必须密文进行解密。因此会增加处理器的消耗。因终端手机的处理能力有限,可能会出现处理数据缓慢的现象发生。
2.仅仅对数据进行了加密,还是可以看到数据表的sql语句,可能猜测到表的作用。另外,如果没有对一个表中的所有字段加密,则可以看没有加密的明文数据。
需要做的工作:
1.无需考虑平台差异性,qt,android,ios都能快速的实现。只需在每个平台上,使用各自的语言,实现同样的加密,解密算法即可。
2.需要对加密算法进行了解,选择一种加密算法,进行实现。
二、对数据库文件进行加密
优点:
1.对整个文件进行了加密,用户通过编辑器看不到任何有用的数据,用户使用sqlite browser软件也无法打开文件查看数据,保证了数据安全。
2.进行打开数据库时,使用程序sqlite3_key(db,”********”,8);即可对文件解密,对数据表的操作无需进行加密,采用明文即可。
不足:
1.需要修改sqlite的源代码,这个工作难度比较大。
2.需要对修改后的sqlite进行编译,需要对makefile有所了解,手动编写makefile文件,对源程序进行编译。因平台差异性,可能会造成某个平台无法编译生成动态链接库的可能。
3.需要对数据访问层代码进行修改,例如qt平台需要将以前对数据库操作使用的QSqlQuery类,更改为使用sqlite3.h文件中定义操作,对数据库操作。其他平台也一样,都要做这一步的修改。
4.在程序编译时,要加入使用加密的动态链接库(linux为共享库.so文件)windows平台最容易,只需将所使用的dll文件到应用程序中即可。其他平台需要实验,看如何引入库,如果编译。
需要做的工作:
1.修改sqlite源代码,追加对数据库文件进行加密的功能。
2.编译含有加密功能的程序源代码,生成各自平台需要使用的库文件。
3.将加密sqlite库文件引入各自平台中,修改数据库访问层代码。
4.进行程序的部署,测试。
三、数据库加密原理
目前主流的数据库都采用了各种安全措施,主要包括用户认证、访问控制、数据加密存储和数据库操作审计等措施。
用户认证:用户或者程序向数据库提供自己的有效身份证明,数据库鉴别用户的身份是否合法,只有合法的用户才能存取数据
库中的数据。用户认证是所有安全机制的前提,只有通过认证才能进行授权访问和审计。
访问控制:数据库管理系统为不同的用户分配不同的权限,保证用户只能进行授权的访问。目前,一些大型数据库(如Oracle 等)
都采用了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机制,即为用户授予不同的角色,如db—owner,security administrator 等,不同的角色允许对数据库执行不同的操作。
数据库加密:用户认证以及访问控制对访问数据库进行了控制,但攻击者可能会利用操作系统或数据库漏洞,或物理接触计算机,而直接接触数据库系统文件,从而可能绕过身份认证和存取控制而直接窃取或篡改数据库内容。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加密是防范这类威胁的有效手段。
数据库操作审计:监视和记录用户对数据库所做的各种操作的安全机制,它记录并存储用户的操作,用于事后分析,以检查导致数据库现状的原因以及提供追踪攻击者的线索。数据库的备份与恢复:当数据库发生不可恢复的故障时,可以将数据库恢复到先前的某个一致性的状态。
四、SQLite 加密
由于SQLite 是开放源码的,并且在其源码中预留了加密接口,我们可以通过实现其预留的加密接口实现口令认证和数据库加密以完善其加密机制。
1.口令认证
SQLite 数据库文件是一个普通文本文件,对它的访问首先依赖于文件的访问控制。在此基础上,再增加进一步的口令认证,即在访问数据库时必须提供正确的口令,如果通过认证就可以对数据库执行创建、查询、修改、插入、删除和修改等操作;否则,不允许进一步的访问。
2.数据库加密
数据库加密有两种方式:
1)在数据库管理系(Data Base Management System,DBMS)中实现加密功能,即在从数据库中读数据和向数据库中写数据时执行加解密操作;
2)应用层加密,即在应用程序中对数据库的某些字段的值进行加密,DBMS 管理的是加密后的密文。
前者与DBMS 结合好,加密方式对用户透明,但增加了DBMS 的负载,并且需要修改DBMS的原始代码;后者则需要应用程序在写入数据前加密,在读出数据后解密,因而会增大应用程序的负载。在此,通过实现SQLite 源码中预留的加密接口,实现DBMS 级的加密。
3.使用xxx-tea 算法加密SQLite 数据库
微型加密算法(TEA)及其相关变种(XTEA,Block TEA,XXTEA) 都是分组加密算法,它们很容易被描述,实现也很简单(典型的几行代码)。
TEA 算法最初是由剑桥计算机实验室的 David Wheeler 和 Roger Needham在 1994 年设计的。该算法使用
128 位的密钥为 64 位的信息块进行加密,它需要进行 64 轮迭代,尽管作者认为 32
轮已经足够了。该算法使用了一个神秘常数δ作为倍数,它来源于黄金比率,以保证每一轮加密都不相同。但δ的精确值似乎并不重要,这里 TEA 把它定义为
δ=「(√5 – 1)231」(也就是程序中的 0×9E3779B9)。
之后TEA 算法被发现存在缺陷,作为回应,设计者提出了一个 TEA 的升级版本——XTEA(有时也被称为“tean”)。XTEA 跟
TEA 使用了相同的简单运算,但它采用了截然不同的顺序,为了阻止密钥表攻击,四个子密钥(在加密过程中,原 128 位的密钥被拆分为 4 个 32
位的子密钥)采用了一种不太正规的方式进行混合,但速度更慢了。
在跟描述 XTEA 算法的同一份报告中,还介绍了另外一种被称为 Block TEA 算法的变种,它可以对 32
位大小任意倍数的变量块进行操作。该算法将 XTEA
轮循函数依次应用于块中的每个字,并且将它附加于它的邻字。该操作重复多少轮依赖于块的大小,但至少需要 6
轮。该方法的优势在于它无需操作模式(CBC,OFB,CFB 等),密钥可直接用于信息。对于长的信息它可能比 XTEA 更有效率。
在1998 年,Markku-JuhaniSaarinen 给出了一个可有效攻击 Block TEA 算法的代码,但之后很快 David
J. Wheeler 和 Roger M.Needham 就给出了 Block TEA 算法的修订版,这个算法被称为 XXTEA。XXTEA
使用跟 Block TEA 相似的结构,但在处理块中每个字时利用了相邻字。它利用一个更复杂的 MX 函数代替了 XTEA 轮循函数,MX 使用 2
个输入量。
『陆』 如何破解Access数据库权限
找个相关的Access数据库密码破解工具就可以,access数据库密码破解器http://www.ddooo.com/softdown/19905.htm,可以试试这个,号称万能破解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