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使用权抵押抄期限,应短袭于土地使用期限减去已使用期限的剩余期限。划拨土地使用权的最高抵押期限应不超过同类用途土地的最高出让期限。土地使用权抵押期限的设定应参照主合同期限,不小于借款合同的约定期限,否则就失去了抵押的目的。此外,房产和土地同时办理抵押时,土地抵押期限的设定,还要兼顾房地一致的原则。也就是说应该小于建筑物的使用年限,并与建筑物抵押的期限相一致,以确保抵押登记的规范性,有效保障抵押人和抵押权人的合法权益。
B. 转让土地使用权,缴纳土地增值税时,抵债来的土地如何扣除
首先来对其作价,不动自产或土地使用权抵债时的作价,原则上依据下列顺序确定:
1.实际抵偿债务的余额;
2.法院判决书上确定的余额;
3.国土部门房产评估机构的评估价;
4.其他具有专业资格的合法房产评估机构的评估价。
《营业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十九条规定,条例第六条所称符合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有关规定的凭证(以下统称合法有效凭证),是指:
(一)支付给境内单位或者个人的款项,且该单位或者个人发生的行为属于营业税或者增值税征收范围的,以该单位或者个人开具的发票为合法有效凭证;
(二)支付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或者政府性基金,以开具的财政票据为合法有效凭证;
(三)支付给境外单位或者个人的款项,以该单位或者个人的签收单据为合法有效凭证,税务机关对签收单据有疑义的,可以要求其提供境外公证机构的确认证明;
(四)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其他合法有效凭证。
C. 债权人要求政府以国有土地使用权抵偿欠债是否合法
不合法
各地政府都有规定,严禁以土地使用权作价抵偿政府债务
D. 关于土地抵债
原合同约定的以土地承包经营权抵偿债务的条款无效。根据我国物权法的规定,合同中约定有流质条款的(如在定立合同时就约定,如果不能履行合同义务,将某项财产性的权利抵偿给债权人的),该流质条款无效。所以你无权要求被告将承包经营的土地交付于你使用。只能起诉,申请法院判令被告将转让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所得的转让款交付于你清偿你的债权。
E. 土地使用权抵押的法律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规定如下:第三内十三条容,土地使用权抵押时,其地上建筑物、其他附着物随之抵押。地上建筑物、其他附着物抵押时,其使用范围内的土地使用权随之抵押。第三十四条,土地使用权抵押,抵押人与抵押权人应当签订抵押合同。抵押合同不得违背国家法律、法规和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的规定。第三十五条,土地使用权和地上建筑物、其他附着物抵押,应当按照规定办理抵押登记。第三十六条,抵押人到期未能履行债务或者在抵押合同期间宣告解散、破产的,抵押权人有权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和抵押合同的规定处分抵押财产。因处分抵押财产而取得土地使用权和地上建筑物、其他附着物所有权的,应当依照规定办理过户登记。第三十七条,处分抵押财产所得,抵押权人有优先受偿权。第三十八条,抵押权因债务清偿或者其他原因而消灭的,应当依照规定办理注销手续。
F. 对现行法律法规中以土地承包经营权顶抵债务规定的几点
一、对土地承包经营权顶抵债务的法律规定过于简单
关于以土地承包经营权抵债的问题在以上提到的三个规定中都有相应的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农业承包合同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第十八条规定:人民法院对承包方用已取得承包经营权的土地等抵偿债务的,应当认定无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农村土地承包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第十五条规定:承包方以其土地承包经营权进行抵押或者抵偿债务的,应当认定无效。对因此造成的损失,当事人有过错的应当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从最高院的规定和解释来看,两者关于是否可以用土地顶抵借务的规定适用的适用的范围比较广范,即无论是任何主体之间,以任何形式,是否自愿等等都不用考虑,只要是以土地抵债的一律无效。而土地承包法只是规定了村将承包户的土地收回用以顶抵承包户欠村里债务的,它规定的范围比较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五十四条规定:发包方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应当承担停止侵害、返还原物、恢复原状、排除妨害、消除危险、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第(六)项,将承包地收回抵顶欠款的。此条规定的本意我想是基于当前农村基层组织债务负担沉重,这些债务形成的原因十分复杂,化解基层组织的债务负担是当前农村的重要任务之一,主要应当通过发展生产、增加农民收入和集体积累来解决,不能将土地收回抵欠款,这样即剥夺了农民的基本生活资料,也不利于农民发展生产,提高自身的生活水平。
二、三个规定中的没有关于村集体经济组织是否可以用土地抵村里欠款的规定
从以上的规定来看,不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还是最高院的一个解释和一个规定都没有关于村委会用土地顶抵村里欠款的问题,因此笔者认为应将村委会用机动地顶抵债务问题作进一步的规定,从而填补这方面的空白。当前,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由于历史的原因或多或少都存在着债务问题,有的村集体欠债的数量还很大,随着国家各项惠农政策的出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收入也有所减少,偿还历史遗留下来的债务已非常之难。因此,人们不能不想到用村集体的土地来偿还村集体组织所欠的债务。那么村集体的耕地我想应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村民以家庭形式承包的三十年不变的土地,这一部分土地很显然其使用权已分别归属了本村的全体村民,村民委员会无权干涉,另一部分就是村里的机动地。
G. 土地使用权抵债还须缴税吗
有个原则问题不仅仅是群众在抗衡,甚至中央的人也在大胆挑战,打版算突破底线,即彻底推翻权批准土地的法律实质。中央修改法律是无可争议的,但是不修改之前,不要试图破坏法律的执行,否则群众效仿怎么办。批准土地使用权是针对特定的土地和特定的当事人批准的,而土地用途也有明确的批复,三者改变任何一项就是违法行为。另外法律还有收回土地的规定,既然是干别的用啊,想必就是符合收回规定了,那样政府可以无条件收回
H. 欠债方,以土地抵债使用权,协议写永久使用合法吗,可以使用多少年
不合法,土地归集体所有,不是私人的财产,欠债还钱不能以土地抵债,流转承包最长期限20年,不得超过包产到户土地承包期限。
I. 什么是土地使用权抵押土地使用权抵押有哪些法律规定
土地使用权抵押,是指土地使用权的受让人以土地使用权作为履行债务的担保。当其不能履行债务时,债权人可以抵押的土地使用权折价或者以变卖的价款优先受清偿的一种债的担保形式。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土地使用人在符合一定的条件的前提下,有权以土地使用权进行抵押。这些条件主要是:
1、抵押人是该幅土地的使用权人。亦即土地抵押合同的抵押人必须对抵押的土地享有使用权,不享有土地使用权的人,不能对土地使用权进行抵押。
2、抵押的土地使用权通常是有偿取得的。经划拨取得土地使用权的,如符合下列条件,并经市、县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和房产管理部门批准的,其划拨的土地使用权和地上建筑物、其他附着物所有权可以抵押:
(1)土地使用者为公司、企业、其他经济组织和个人;
(2)领有国有土地使用证;
(3)具有地上建筑物、其他附着物合法的产权证明;
(4)依照法律规定签订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向当地市、县人民政府补交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或以出租所获收益抵交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的。
3、土地使用权抵押合同不得违背国家法律、法规和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的规定。
4、抵押人必须未丧失土地使用权。土地使用权若因使用期限届满或被国家依法收回而不复存在的,不得抵押。
5、土地使用权抵押时,其地上建筑物、其他附着物也应随之抵押。地上建筑物、其他附着物抵押时,其使用范围内的土地使用权也随之抵押。
6、土地使用权抵押,抵押人与抵押权人应当签订抵押合同,并应当依照规定办理抵押登记。
土地使用权抵押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
土地使用权抵押合同订立以后,即在双方当事人之间产生一定的权利、义务关系。
抵押人在土地使用权抵押合同中依法享有的权利主要有:
1、以土地使用权作为抵押物的抵押人,不转移抵押物,抵押人仍然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的规定占有、使用土地,并依法享有在抵押期间土地的孳息。但因债务人不履行债务后抵押物所产生的孳息除外,该孳息应属于抵押权的范围。
2、抵押人有权处理土地使用权。土地使用权抵押后,抵押人有权转让土地的使用权。但转让土地使用权时,为了保证抵押权人的利益应征得抵押权人的同意。否则,抵押人的转让行为无效。
3、抵押人对土地使用权抵押价值的剩余部分有权再设立债务担保。一般地说,土地使用权抵押人不得就同一土地使用权的价值进行重复抵押。但是,这并不排除抵押人可以就同一土地使用权设定数个抵押权。
抵押人应当履行的义务就是保证抵押土地使用权的效力。抵押人应当按照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的规定积极地开发、利用土地,保持土地利用的实用价值,不被他人所破坏。如果有第三人追索土地使用权的,抵押人应当及时通知抵押权人,以便保证抵押权人从抵押财产中享有优先受偿的权利。
抵押权人在土地使用权抵押合同中依法享有的权利主要有:
1、抵押权人对抵押物享有优先足额受偿的权利。也就是说,如果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抵押权人即可以抵押物折价,变卖抵押物,取得优先受偿的权利。如果其他人侵害土地使用权,抵押权人有权要求停止侵害、恢复原状、赔偿损失。
2、抵押权人享有代位请求赔偿或补偿的权利。如果抵押物受到他人侵害时,抵押权人可以根据抵押人的让与享有物上代位权。即可以直接向侵权人或保险公司请求赔偿损失,取得赔偿金或保险金。
3、抵押权人可以让与抵押权。当抵押权人也欠他人债务时,为了履行偿还债务之义务,可以把抵押权转让给他的债权人。但转让抵押权时应将债务一起让与。
抵押权人应当履行的义务主要在于按债务关系的数额取得偿还的数额,即在折价或变卖抵押物时,应将多余其债务的价款返还给抵押人。
有关土地使用权抵押的其他法律规定
在实践中,当事人进行土地使用权抵押及解决当事人对土地使用权抵押时,除应当遵守上述法律规定外,还应遵守以下的法律法规的规定。
1、《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以下简称《担保法》)中有关土地使用权抵押的规定。
第三十四条规定,抵押人依法有权处分的国有的土地使用权、房屋和其他地上定着物和抵押人依法承包并经发包方同意抵押的荒山、荒沟、荒丘、荒滩等荒地的土地使用权可以抵押。
第三十六条规定,以依法取得的国有土地上的房屋抵押的,该房屋占用范围内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同时抵押。以出让方式取得的国有土地使用权抵押的,应当将抵押时该国有土地上的房屋同时抵押。 抵押人应当履行的义务就是保证抵押土地使用权的效力。抵押人应当按照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的规定积极地开发、利用土地,保持土地利用的实用价值,不被他人所破坏。如果有第三人追索土地使用权的,抵押人应当及时通知抵押权人,以便保证抵押权人从抵押财产中享有优先受偿的权利。抵押权人在土地使用权抵押合同中依法享有的权利主要有:
1、抵押权人对抵押物享有优先足额受偿的权利。也就是说,如果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抵押权人即可以抵押物折价,变卖抵押物,取得优先受偿的权利。如果其他人侵害土地使用权,抵押权人有权要求停止侵害、恢复原状、赔偿损失。
2、抵押权人享有代位请求赔偿或补偿的权利。如果抵押物受到他人侵害时,抵押权人可以根据抵押人的让与享有物上代位权。即可以直接向侵权人或保险公司请求赔偿损失,取得赔偿金或保险金。
3、抵押权人可以让与抵押权。当抵押权人也欠他人债务时,为了履行偿还债务之义务,可以把抵押权转让给他的债权人。但转让抵押权时应将债务一起让与。
抵押权人应当履行的义务主要在于按债务关系的数额取得偿还的数额,即在折价或变卖抵押物时,应将多余其债务的价款返还给抵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