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集体建设土地使用权价格如何评估及评估方法
集体建设土地使复用制权价格如何评估及评估方法?对于集体土地的评估,其评估思路,山东舜德土地房地产资产评估有限公司认为:比如待评估对象为生地(农用地或是未利用地),通过层层开发建设资金的投入,最终形成可利用地块所付出的直接费用,即土地取得费,或者是农用地取得费(含征地费、补偿费、青苗费),而对集体建设用地呢,此部分价值的测算可理解为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后耕种该宗地的损失,还得考虑相关税费、土地增值收益等等,其中土地增值收益:在国有土地评估中,应该是集体土地被国家征用后,由于土地用途的改变(如变为商业、住宅、工业用途的土地),土地价格往往会成倍增长的收益。而在集体土地评估中土地增值收益是指土地使用方式的改变(如播种农作物变为建造商品住宅、作为土地资源参与工业产品的生产),土地价格也会相应增长。然后根据用途特性,通过相关因素修正从而得出集体土地宗地使用权价值。
2. 如何确定协议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的价格
5.3 地价评估,确定底价
5.3.1 地价评估
市、县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应当根据拟出让地块内的条件和土地市容场情况,按照《城镇土地估价规程》,组织对拟出让地块的正常土地市场价格进行评估。
地价评估可以由市、县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或其所属事业单位进行,根据需要也可以委托具有土地估价资质的土地或不动产评估机构进行。
5.3.2 确定底价
市、县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或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委员会应当根据土地估价结果、产业政策和土地市场情况等,集体决策,综合确定协议出让底价。
协议出让底价不得低于拟出让地块所在区域的协议出让最低价。
出让底价确定后,在出让活动结束之前应当保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泄露。
5.4 协议出让方案、底价报批
市、县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应当按规定将协议出让方案、底价报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
摘自《协议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规范》
3. 如何评估划拨国有土地使用权价格
新的《城镇土地估价规程》明确提出了“划拨土地使用权价格”的概念,在对划拨土地使用权评估时最常用的是基准地价法。为了确切掌握划拨土地的价值构成,首先需要了解基准地价的价值构成。根据国土资源部对城市基准地价内涵的统一规定,即各土地级别或均质区域内的,“五通一平”(或“七通一平”)土地开发程度下,平均容积率下,同一用途完整土地使用权的平均价格。基准地价法是根据各个城市和地区确定的城市基准价格,通过对不同类别和级别的基准地价的修正,得到委估对象评估价值的方法。基准地价测算的土地价格可以分为楼面熟地价、地面熟地价、楼面毛地价、地面毛地价四种类型。基准地价的表达方式可以有级别基准地价、分区基准地价和路线价。在实际运用中,如果没有特别说明,基准地价一般是指具有级别的地面熟地价。对于地面熟地价而言,其价值构成基本由3大部分组成:土地取得成本、土地开发成本以及土地所有者权益。由于土地所有者权益一般通过出让金的形式体现,所以划拨用地的价值主要由前两项构成,土地取得成本和土地开发成本,如果划拨用地是生地,则其基本价值构成是土地取得成本。
对于划拨用地的估价,同样可以套用其他常用基本估价方法,例如在用成本法计算出让土地价格时,划拨土地使用权价格应为土地使用者在取得土地使用权时支付的平均成本,包括土地取得费、土地开发费、有关税费、利息和利润。 在用收益还原法估算划拨用地的价值时,用土地纯收益减去国有土地租赁的租金,可以得到划拨土地的纯收益。再经过区域因素、个别因素的比较修正,求得待估划拨土地的纯收益,划拨土地使用权价格等于划拨土地的纯收益除以土地还原利率。在用市场比较法估算划拨用地的价值时,可以通过划拨土地交易案例进行交易情况、日期、区域及个别因素修正得出待估划拨土地使用权价格。出让土地比较法是根据与委估对象类似的出让土地价格,通过对扣减出让金,得到委估对象评估价值的方法
综上所述,划拨土地使用权价值评估可以用一句话概括:在假设划拨用地可以自由转让的前提下,遵循评估的一般原则,围绕评估目的,充分考虑企业改制中的各方面因素,以保守性评估为指导思想测算得出的规划土地用途下,以估价时点为起始日期的同用途法定最高出让使用年限下的不包含土地出让金的土地使用权价格。
4. 什么是农用地估计,怎么估价
农用地价格内涵我补充一点 只是个人观点 不对的地方请老师们指正
根据城镇土地评估的内涵来说土地价格是指在正常市场条件下一定年期的土地使用权未来纯收益的现值总和。具体包括土地开发程度、土地使用年限、土地用途、容积率、估价时点。
不妨套用一下这个概念,农用地价格内涵也应该理解为在某一估价时点上某种用途的的农用地在现状用途下未来30年或者40年的纯收益现值总和。
价格构成=土地取得费+土地开发费+税费+利息+利润+土地增值
5. 房产证上的权属性质是国有农用地是什么意思
房产证上土地国有是指开发商是通过交纳土地出让金的方式取得国有土地的使用权,专而这种土地一般是住宅用属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五十五条 以出让等有偿使用方式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建设单位,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标准和办法,缴纳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等土地有偿使用费和其他费用后,方可使用土地。自本法施行之日起,新增建设用地的土地有偿使用费,百分之三十上缴中央财政,百分之七十留给有关地方人民政府,都专项用于耕地开发。
6. 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是否必须依照评估价格
在采用有关方法计算土地使用权出让价格之前,应广泛搜集资料,经过现内场勘查和测量容,并分析、测算有关数据。
搜集的资料主要包括:被评估地块的地籍资料、城市规划资料以及被评估地块所处地段等级资料、被评估地块的批租文件资料、地产市场的成效实例资料、关于土地使用权出让价格有关政策规定、土地管理法规条例等。搜集资料要可靠、全面、及时,并在搜集资料的基础上进一步筛选、整理和归类。
现场勘查的主要内容包括:地块的形状、坡度和面积,地质、水文条件,地上物和地下物的布设状况,地块的经济地理环境状况。勘查之后,应对被评估地块现状做出尽可能详尽、正确的书面描述。
分析、测算的有关数据包括:测算被评估地块开发建设总成本,估算开发建设完成后能实现的市场销售额(或租或卖)及投资回收期,估算开发建设和经营投资盈利率,初步试算土地使用权出让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