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知识产权 > 以著作权侵权盈利

以著作权侵权盈利

发布时间:2021-01-01 23:40:19

㈠ 如果侵权人不出于商业目的的,侵犯了他人的著作权,是犯罪吗

即使侵权人不出于商业目的,侵犯了他人的著作权也是违法行为。根据《著作权法》第四十七条和第四十八条,侵犯著作权的行为,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1、有侵权的事实即行为人未经著作权人许可,不按著作权法规定的使用条件,擅自使用著作权人的作品,以及表演、音像制品和广播电视节目。

这种侵权行为既可能是对他人的著作人身权造成了损害,也可能对他人的著作财产权造成损害,还可能同时损害他人的著作人身权和财产权。如非法复制他人作品可能只侵害了他人的著作财产权,而假冒他人作品,则往往同时侵害了他人的著作人身权和财产权。

2、行为具有违法性著作权是一种绝对权,任何人都负责有不能侵犯该项权利的不作为义务。他人在使用著作权作品时必须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法律有关规定,如果行为人违反了法律的规定,其行为即具有违法性。


3、行为人主观有过错所谓过错,是指侵权人对其侵权行为及其后果所抱的心理状态,包括故意和过失两种形式。侵犯著作权的行为,绝大多数是故意的;也有少数既可以由故意构成,也可以由过失构成。

(1)以著作权侵权盈利扩展阅读:

侵犯著作权,侵权人应当承担因此而遭受的损失,其赔偿应按下列标准计算:

1、按照权利人的实际损失计算赔偿数额;

2、权利人的实际损失难以计算的,可以按照侵权人的违法所得给予赔偿;

3、著作权人的实际损失或者侵权人的违法所得不能确定的,由人民法院根据侵权行为的情节,判决给予五十万元以下的赔偿;

4、赔偿的数额应当包含权利人为制止侵权行为所支付的合理开支。

㈡ 不以盈利,商业为目的使用他人作品算侵犯版权

除著作权法第二十二条规定的合理使用外,其他使用作品均需取得作者同意及支付报酬,或特定情形下仅支付报酬。这些法定的合理使用,并不等同于“非商业目的”。因此,是否侵权,还需要看使用作品的具体情形。

㈢ 著作权直接侵权行为有哪些

著作抄权侵权分为直接侵权袭间接侵权,著作权是否侵权并不是以是否盈利为目的来判定的。

我们知道著作权里面每一项专有权利都控制着一类特定行为,比如复制权控制复制行为,发行权控制发行行为,演绎权控制摄制、改编、翻译、汇编行为,如果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又没有“合理使用、法定许可“等理由的,而擅自实施受著作权专用权利控制的行为,构成直接侵权。

间接侵权,是指行为人并未直接实施受专有权利控制的行为,如果其行为与他人的“直接侵权”行为之间存在特定关系,也可基于公共政策原因而被法律定为侵权行为。最典型的就是网络服务提供商,网络服务提供商不是直接侵权行为人,用户的上传、传播、下载等行为才是直接侵权行为;网络平台要承担的是与其身份、控制能力相对应的审查义务。如果接到或应当知道侵权行为,就有删除义务,否则需要承担侵权责任。

以上回答希望能帮助到你。

㈣ 什么是侵犯著作权的行为

什么是侵犯著作权的行为?侵犯著作权是指行为人以盈利为目的,没有经过著作权人的同意,将其独有版权的图书进行出版,将其音像制品进行复制发行等一系列的违法行为。什么是侵犯著作权的行为当行为人具有以下这些行为的时候,可以构成侵犯他人著作权罪。(一)在没有征得主著作权人的同意前提下,将著作权人的音乐、文字作品电音电视等作品进行复制发行这种行为。(二)行为人出售、制作假冒他人署名的美术作品,假借他人之名进行谋取利益的行为。这时候不仅仅是侵犯他人的署名权,同时也影响了他人作品的出售,行为非常恶劣。侵犯著作权的认定,是行为人出于故意的状态下,并且要具有盈利的这种目的。如果行为人是因为自己的过失,或者是只是为了追求一定的名誉,而不是处于盈利的目的,这种条件下,是不能认定为侵犯著作权的。未经著作人的许可,但是在我国法律规定的合理范围之内,使用他人的作品,也是不能被认定侵犯著作权的。其内容包括:为了介绍他人的作品,或者是为了评论别的作品,适当的对他人的作品的内容作出引用,即使添加在了自己作品中也不能认为是对他人著作权的侵犯;国家的机关部门,有时候为了执行公务,而使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图书馆等档案部门,为了作品的陈列或者是保存作品版本的需要,对收藏的作品进行复制。侵犯著作权容易和民事侵权行为进行混淆。根据违法所得金额比较大,或者是行为人的行为达到了规定的其他情节严重的成都,作为区别侵犯著作权与民事侵权行为的区分标准。如果行为人有侵犯他人著作权的行为,但是违法所得的金额不是很大,以及情节不是很严重,行为人的这种行为就属于一般民事侵权行为,不能将行为人按照犯罪进行处理。根据我国的法律规定,违法所得金额较大是指,如果是个人,违法所得的金额在两万元以上,被认定为违法所得金额较大。如果是单位,违法所得额金额在十万元以上,这样一个认定标准。其他严重的情节包括:行为人已经不是第一次去侵犯别人的著作权了,而且之前也受到过一定的处罚,又再次侵犯他人著作权的。违法所得金额,单位在金额上达到五十万元以上,个人达到十万元以上。

㈤ 侵犯著作权的行为应当承担哪些法律责任

民事责任:1、停止侵害;2、消除影响;3、赔礼道歉;4、赔偿损失等。(发起方式:被侵权方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行政责任:1、责令停止侵权;2、没收没法所得;3、没收、销毁侵权复制品;4、罚款;5、情节严重的还可以没收主要用于制作侵权复制品的材料、工具、设备等。(发起方式:发现违法线索后进入行政程序)刑事责任:根据我国《刑法》第二百一十七条以营利为目的,有下列侵犯著作权情形之一,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违法所得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1)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其文字作品、音乐、电影、电视、录像作品、计算机软件及其他作品的;(2)出版他人享有专有出版权的图书的;(3)未经录音录像制作者许可,复制发行其制作的录音录像的;(4)制作、出售假冒他人署名的美术作品的。

㈥ 著作权侵权违法获利需要扣除成本吗

你好!需要
对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计算问题,《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标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第十四条规定:“商标法第五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侵权所获得的利益,可以根据侵权商品的销售量与该商品单位利润计算;该商品单位利润无法查明的,按照注册商标商品的单位利润计算。”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在1999年12月29日的《关于商标行政执法中若干问题的意见》中也规定:“侵权人在侵权期间因侵权所获得的利润一般是指销售收入减去成本及应缴纳的税金。销售收入的计算只涉及侵权人的实际收入,即已销出商品部分的收入不包括库存商品。”
以上两种计算方法虽然不同,但其基准都是侵权获得利润。然而在商业运行中,企业获得的利润可以分为主营业务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三种。主营业利润是指销售获得的所有收入,扣除成本后的部分;利润总额是指税前收入,所得税应当退库作为销售赔偿额的一部分,其他支出应予扣除,产品销售税则不退税;净利润是指利润不仅应当扣除成本,还应当扣除其他支出,以侵权人在侵权期间获得的纯利润作为赔偿额。在侵权获得利润的赔偿问题上,选择主营业利润作为侵权赔偿的金额是较为合理的,既无需交纳非因自己经营产生的所得税以保护被侵权人的利益,还有利于阻吓侵权行为。
但是,对于商标侵权中有的商标侵权的对象只是商标权人产品中的一项或几项产品,而非所有产品的情况,就应当采取不同的计算方法。在实践中比较实用的计算公式是:侵权获利=侵权期间总销售额×侵权商品配比率×利润率。其中,侵权商品配比率是指侵权商品在所有商品中所占的比例,而根据以上对侵权获得利润的论述,侵权期间总销售额与侵权商品配比率的积就是上文中的主营业利润。

㈦ 如何判断侵犯著作权是以盈利为目的的认定

除了直接销售以外,有下列3种情形之一的均可认定为以盈利为目的
1,以会员制专方式通过信息网络传播属他人作品,收取会员注册费或者其他费用。
2,以在他人作品中刊登收费广告、捆绑第三方作品等方式直接或者间接收取费用的。
3,通过信息网传播他人作品或者利益他人上传的侵权作品在网站或者网页上提供刊登收费广告服务,直接或间接收取费用

阅读全文

与以著作权侵权盈利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2018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考核表 浏览:884
马鞍山候车亭 浏览:329
学校矛盾纠纷排查领导小组 浏览:709
张江管委会知识产权合作协议 浏览:635
关于开展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相关项目督导的函 浏览:941
闺蜜证书高清 浏览:11
转让房转让合同协议 浏览:329
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协调交账会议纪要 浏览:877
云南基金从业资格证书查询 浏览:313
新知识的摇篮创造力 浏览:187
股转转让协议 浏览:676
王者达摩大发明家 浏览:904
金庸为什么不要版权 浏览:305
兰州经济纠纷律师 浏览:994
沈阳盛唐雍景纠纷 浏览:973
工商局生态市建设工作总结 浏览:757
侵权责任法第87条的规定 浏览:553
招商地块南侧公共服务项目批前公示 浏览:208
盘锦公交投诉电话 浏览:607
马鞍山到宿迁汽车时间 浏览: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