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担保物权竞合的的处理规则
热门推荐:债务追讨
债务转让协议
债务转移
合同债务
债务纠纷起诉书
债权融资
债务纠纷
在生活中,担保物权的竞合现象时有发生,那么哪一类担保物权具有最优先受偿效力呢?相关法律条文对此又是如何规定的呢?下面,小编将为大家解答担保物权竞合的处理规则。请继续往下阅读。
担保物权竞合的处理规则?
担保物权竞合是指同一财产存在着冲突的担保物权,这种冲突,主要体现为抵押权与抵押权的冲突,抵押权与质权的冲突,抵押权与留置权的冲突
(一)担保人的行为造成担保物权竞合的处理
即一担保物上已经存在一个担保物权,担保人通过自己的行为又在其上设立了一个以上的担保物权。
在这种情况下:
1、留置权最优先受偿(也可以说是优先于抵押权);
2、已登记的抵押优先于质押;
3、质押优先于未登记的抵押。
注意:
1、不可能存在担保人先设立一个已登记的抵押,后又设立一个已登记的质押问题。因为登记本身已具有对抗效力,不可能重复登记。
2、不可能存在留置与质押并存的情形。因为留置与质押都需要转移担保物权的占有,而担保人不可能将一个担保物同时转移两个占有。
3、不可能存在质押与质押并存的情形。因为质押需要转移担保物的占有,而担保人不可能将一个担保物同时转移两个占有。
(二)担保权人的行为造成担保物权竞合的处理
即一担保物上已经存在一个担保物权,担保权人通过自己的行为又在其上设立了一个以上的担保物权。在这种情况下:
1、先有抵押权的,不可能再产生质权、留置权或抵押权。
因为在抵押权的情况下,担保权人并不占有抵押物,当然其也不可能转移该抵押物的占有而设立另外的质权或留置权。同时,因为抵押权不得与债权分离而单独转让或者作为其他债权的担保,所以担人也不可能以抵押权为标的再设立一个抵押权。
2、先有质权的,分为三种情况:
(1)再设立抵押权的,法无明文规定,原则上不行。但从法理上讲,如果经过担保人同意则可以,此时,抵押权优先于质权。
(2)再设立质权的,承诺转质可以,且转质权优先。但责任转质无效。
(3)再设立留置权的,可以,留置权优先。
3、先有留置权的,也分为三种情况:
(1)再设立抵押权的,法无明文规定,原则上不行。但从法理上讲,如果经过债务人同意则可以,此时,抵押权优先于留置权。
(2)再设立质权的,法无明文规定,原则上不行。但从法理上讲,如果经过债务人同意则可以,此时,质权优先于留置权。
(3)再设立留置权的,可以,后设立的留置权优先。
由此可以看出,担保物权发生竞合的现象已被相关法律所承认,并对此做出相应的解释。通过小编的回答想必你已经对担保物权竞合的处理规则有所了解,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如果你在生活中还有其他法律问题,都可以来网站咨询,小编会热心为你解答。
延伸阅读:
担保物权的内容是什么
什么是担保物权
担保物权与诉讼时效
❷ 申请实现担保物权,经拍卖、变卖折价以后,就不足的部分是否能向法院起诉债务人和其他保证人
您好,不足部分您可以要求债务人另行清偿的,也可以要求保证人承担连带责任!
❸ 债权人向人民法院请求行使担保物权时,债务人和担保人应当作为共同被告参加诉讼,
根据担保法,在一般保证的情况下,在主合同纠纷未经审判、仲裁、并就债务人财产依法版强制执权行仍不能履行债务前,债权人要求保证人承担责任的,保证人有权拒绝。所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百二十五条只是规定规定一般保证的债权人向债务人和保证人一并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可以将债务人和保证人列为共同被告参加诉讼,而不是要求保证人必须参加诉讼。据此可知,第一百二十八条关于“债权人向人民法院请求行使担保物权时,债务人和担保人应当作为共同被告参加诉讼”的规定,是指应当承担连带责任的担保人应当作为共同被告参加诉讼”。所以,在一般保证中,债权人仅起诉被保证人的只列被保证人为被告,不存在互相矛盾的问题。
❹ 给别人做房贷的担保人会受到什么影响吗
从贷款的角度而言,没有影响,担保只是一种或有负债,并不代表你确实承担了这部分债务。而且从现有的房贷政策看,为他人担保并没有成为影响贷款成数和利率的因素,这个可以放心。
❺ 法律:担保物权人和担保人是一个概念吗分别指什么
担保物权人和担保人不是一个概念。
担保物权人是指第三人为了保证自己的债务版的履行权,将自己财产设定担保,当债务不能履行的时候,享有该抵押物的优先受偿权的个人。
担保人是指,根据担保法规定,第三人和债权人约定,当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保证人按照约定履行债务或者承担责任,这里的第三人即担保人,包括具有代为清偿债务能力的法人、其他组织或者公民。
(5)担保物权人与担保人扩展阅读
担保物权人须满足两个条件:
1、必须要向债务人提供一定的资金帮助,
2、债务人也提供了具有一定价值的担保物做担保。
担保人具有法律规定的资格,须满足以下所需条件:
1、与本案无牵连;
2、享有政治权利,人身自由未受到限制;
3、在当地有常住户口和固定住所;
4、有能力履行担保义务。
5、没有明显的违约记录。
担保人与债权人应当以书面形式订立保证合同。
❻ 保证人和担保人 有什么区别阿 保证人有 有效期吗
一般来说狭义担保是指物的担保,而保证是指人的担保。
确切的说从广义上两者都是担保,完整的应该是:物的担保与人的保证担保。
保证是指保证人和债权人约定,当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保证人按照约定履行债务或者承担责任的行为。担保物权是指债务人或第三人和债权人约定以某财产作为担保,当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债权人有权以该财产折价或者以拍卖、变卖该财产的价款中优先受偿的行为。保证是指保证人和债权人约定,当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保证人按照约定履行债务或者承担责任的行为。担保物权是指债务人或第三人和债权人约定以某财产作为担保,当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债权人有权以该财产折价或者以拍卖、变卖该财产的价款中优先受偿的行为。担保物权在担保法中又细为抵押权、质押权、留置权。因此保证和担保物权,都是一种担保方式,都是为了维护债权人的合法利益,保障债权得以实现的一种有效方式。
因此,确切的说担保人应当包含保证人。担保人包括:抵押人、留置人、定金交付人、保证人等。
担保人为担保合同的债务人,在不同担保方式中的称谓各异。保证中的担保人称作保证人,抵押和留置中的担保人分别为抵押人和留置人,定金中的担保人为定金交付人。担保人是担保关系的主体,对担保关系合法有效与否有决定意义。由于个体实际的差异,并非所有人都能充当担保人,为数不少的不具备担保资格的人为规避法律和谋取私利,往往“虚假担保”“假担保”,使担保关系日益无序。我国《担保法》仅在保证一章笼统的规定具有清偿债务能力的法人、其他组织或者公民,可以作保证人以及一些不能充当保证的法人,对保证人充当的具体条件和其他担保人均无涉及。
附:
保证人是指主合同以外的、为主合同债务人提供债务担保的第三人。
《担保法》第七条规定:“具有代为清偿债务能力的法人、其他组织和公民,可以作为保证人”。
具备保证格的其他组织,是指合法成立的、有一定的组织机构和财产、具备法人资格的组织。具体指:
一、依法登记领取营业执照的合伙型联营企业;
二、依法登记领取营业执照的私营独资企业、合伙组织;
三、依法登记领取我国营业执照的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外资企业;
四、法人依法设立的、并领取营业执照的分支机构;
五、各专业银行设在各地的分支机构;
六、中国人民保险公司设在各地的分支机构;
七、经核准登记领取营业执照的乡镇、街道、村办企业;
八、从事经营活动的科技性团体;
九、国家政策允许从事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法人。
《担保法》规定,以下机构不得为保证人:
一、国家机关(国务院批准为使用外国政府或者国际经济组织贷款进行转贷的除外);
二、学校、幼儿园、医院等以公益为目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
三、企业法人的分支机构在法人授权的范围以外;
四、单位的内部职能部门。
❼ 担保人放弃物权法的后果
债权人放弃担保物权,包括放弃由债务人提供的担保物权,也包括放弃由第三人提供的担保物权。债权人放弃担保物权,有以明示的方式即作为的方式放弃担保物权的,也有以默示的方式即不作为的方式放弃担保物权的,相对而言,以作为的方式认定放弃担保物权的较易认定,以不作为的方式放弃担保物权的有时较难认定,易引起争议。
担保人对债权人放弃担保物权的抗辩,是指担保人用之以抵销债权人主张自己承担担保责任的对抗,既包括担保责任的金额的对抗,也包括担保责任的期限或顺序的对抗,都是因为债权人放弃担保物权造成了自己的相应利益损害,这样担保人就有权主张在放弃担保物权而致损害自己利益的范围内免责,如果债权人放弃自己的担保物权并不造成担保人担保责任的加重或者不造成担保人承担担保责任后追偿权利的损失,则债权人放弃担保物权是债权人对自己权利的处分,担保人无权抗辩,也就是说,在债权人依法行使自己的选择权时,不论债权人选择向谁主张权利,担保人均无权抗辩,但当债权人违法对担保人追偿时,担保人有权对因此而加重自己责任的部分抗辩,对于法律规定的担保人的抗辩权应在该意义上予以解读。当抵押权人放弃第三人的抵押权时,其他担保人是否可以主张相应免除担保责任,关键要看有关实现该第三人担保物权的约定是否明确,或者说前提是抵押权人对该第三人物保是否享有选择起诉的权利,这应是综合《担保法》、《物权法》以上法条精神的正当理解与把握。”(注1)对于抵押权人放弃对债务人提供的抵押权时,保证人是否因此而豁免或减轻自己的担保责任亦应作此把握。
也就是说,担保人对债权人放弃的担保物权是否享有相应的免除责任的权利,应根据担保人的担保责任与被放弃的担保物权之间的关系进行判断,如果物保责任在前,担保人的担保责任在后,则债权人放弃物保将使担保人的原物保保护屏障灭失,其由原来担保的补充责任变为直接责任,担保人当然对这种非法律规定和合同约定的责任免责,如果物保责任与担保人的担保责任并无前后之别,债权人既可以向物保主张权利,也可以向担保人主张权利,而且担保人被主张权利后又不能向物保人主张物保权利,则债权人放弃物保不会对担保人造成任何损害,担保人就无权主张相应的免责。
❽ 担保人和保证人(担保物权的问题)
担保人和保证人属于物的担保与保证共存,债权人完全可以要求保证人丙再承担剩余300万的责任。
❾ 担保物权人和被担保物权人分别指
担保物权人是指债权人,被担保物权人这个名词没有,跟担保物权人相对的应该是担保人是指提供担保的债务人或第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