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未经登记的不动产何时具有物权效力
(1)生效的时间
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应当登记的,自记载于不动产登记簿时发专生效力。不动产物权属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的,应当依照法律规定及时办理登记;未经登记,不得处分其物权。当事人之间订立有关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不动产物权的合同,除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合同另有约定外,自合同成立时生效;未办理物权登记的,不影响合同效力。
(2)不动产物权的证明
不动产权属证书是权利人享有该不动产物权的证明。不动产权属证书记载的事项,应当与不动产登记簿记载的事项一致;记载不一致的,以不动产登记簿为准。不动产登记簿,是物权归属和内容的根据。该登记簿由登记机构管理。
⑵ 未经登记的物权人可否行使排除妨碍请求权
未经登记的物权人,不能行使排除妨碍请求权,因为无法证明是物的权利专人,当然也就无法属行使请求权。
《物权法》:
第九条 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经依法登记,发生效力;未经登记,不发生效力,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十七条 不动产权属证书是权利人享有该不动产物权的证明。
第三十五条 妨害物权或者可能妨害物权的,权利人可以请求排除妨害或者消除危险。
⑶ 离婚分割协议中物权未经登记部门办理转移登记是否视为物权已经转移
你好,离婚分割协议中物权未经登记部门办理转移登记可视为房屋已归一回方所有,但是未办答理转移登记手续所有人不能处分该房屋,所谓处分行为包括有买卖、赠与、交换、抵押、放弃所有权等形式。
相关法律规定:
根据我国《物权法》第二十八条的规定,依据确权的法律文书所取得的离婚分割房屋所有权,虽从法律文书生效时所有权即已设立,但该法第三十一条规定“享有不动产物权的,处分该物权时,依照法律规定需要办理登记的,未经登记,不发生物权效力”。
《离婚协议》是债权文书,依此取得的房屋权利,是债权而非物权,需依法申请登记才能产生物权效力。只有以《离婚协议》作为权利来源证明文件依法申请房屋所有权转移登记,将该房屋所有权登记至自己名下,才可以所有权人的名义处分该房屋。
《物权法》第九条规定:“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经依法登记,发生效力;未经登记,不发生效力,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⑷ “未经登记,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怎么理解
物权均具有对世性,抄而在登记对抗主义效力下,无论标的物的占有是否发生移转,在未为登记前,当事人之间的物权变动仅在内部产生效力,而不能对抗善意的第三人的物权主张。但是,所谓不得对抗,并非不发生效力,而是指未经登记的物权变动在当事人之间业已完全有效成立,在对第三人的关系上亦非绝对无效。仅该受让物权的当事人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主张物权变动的效力而已。因此,第三人既可以否认未经登记的物权变动的效力,也可承认未经登记的物权变动的效力,因为法律之所以规定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其根本目的在于保护第三人的利益。如果第三人愿意放弃自己的利益,在不违反公序良俗的前提下,基于意思自治原则,当然可以允许该第三人承认这种未经登记的物权变动的效力。简而言之,在实践中,物权变动非经登记不得对抗的法律效果,尽管登记对抗的是不特定第三人,但必须第三人主张物权变动的效力不存在的时候,才发生对抗力问题,而并非因未登记之事实而自然发生。
⑸ 权利人未经登记处分该物权时不发生物权效力什么意思请举个列子
物权的变来动公示方式有两种: 动产以交源付,不动产以登记方式。
比如楼上说的买房者的例子,就是如果你去买房子,没有和卖方进行去登记,而只是给付了价款。那么您买的房子在法律上是不发生物权变动的效力。
简单的说,在法律上这房子(不动产)的所有权仍然是别人的。
⑹ “未经登记,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是什么意思
物权均具有对世性,而在登记对抗主义效力下,无论标的物的占有是否发生移转,在未为回登记前,当事人之间答的物权变动仅在内部产生效力,而不能对抗善意的第三人的物权主张。但是,所谓不得对抗,并非不发生效力,而是指未经登记的物权变动在当事人之间业已完全有效成立,在对第三人的关系上亦非绝对无效。仅该受让物权的当事人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主张物权变动的效力而已。因此,第三人既可以否认未经登记的物权变动的效力,也可承认未经登记的物权变动的效力,因为法律之所以规定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其根本目的在于保护第三人的利益。如果第三人愿意放弃自己的利益,在不违反公序良俗的前提下,基于意思自治原则,当然可以允许该第三人承认这种未经登记的物权变动的效力。简而言之,在实践中,物权变动非经登记不得对抗的法律效果,尽管登记对抗的是不特定第三人,但必须第三人主张物权变动的效力不存在的时候,才发生对抗力问题,而并非因未登记之事实而自然发生。
⑺ “未经登记,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怎么理解
第三人是指对同一标的物享有物权的人,不包括债务人的一般债权人。
⑻ 物权法:船舶、航空器和机动车等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未经登记,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什么意思
如果你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购买了有物权争议的船舶、航空器和机动车等物品,但未作登记。该物品涉及的责任,仍然可以追究原所有权人的责任,而不必需追究你的责任。
善意第三人,通常指的是无权处分他人动产或不动产的占有人,将动产或不动产转让给第三人,如果第三人在取得该动产或不动产时不知情,出于善意,就可以依法取得对该动产或不动产的所有权,第三人在取得动产或不动产的所有权以后,原所有人不得要求第三人返还财产,而只能请求占有人赔偿损失。善意第三人就是没有过错的第三人。
(8)未登记物权啥意思扩展阅读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89条指出:“第三人善意、有偿取得该财产的,应当维护第三人的合法权益。
《物权法》第160条 本条所称的“第三人”,指的是对同一标的物享有物权的人,不包括债务人的一般债权人。理由有二:
第一,就法律性质而言,物权具有排他性,其效力恒优先于债务人之一般债权,这是民法上的基本规则,动产抵押权既属物权,理应优先于债务人之一般债权人,登记与否不能影响其物权优先效力。
第二,就交易安全而言,一般债权人借与金钱系信赖债务人之清偿能力,故应承担不获清偿的风险,否则其为避免不测之害,自应设定担保物权。而且一般债权人与动产抵押标的物并无法律上的直接联系,不能承认其具有对抗动产抵押的效力。
关于第三人善意的判断。本条所称的第三人“善意”,指的是主观上不知情,即根本不知道动产抵押权的存在,而不能解释为“善意无过失”。
否则如果要求第三人“善意无过失”,无异于要求所有参加动产交易的人,均须注意该动产是否已经有担保权的存在,则显然不利于动产的迅速流转和市场交易的安全,对第三人过于苛刻。因此,只要第三人不知有动产抵押权的存在,即为“善意”。
⑼ 未经登记是什么意思
有些事项需要向有关部门登记,没有登记的可能不发生物权变动的效力,如不动产转移,或者没有登记的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如抵押。
⑽ 继承 不动产物权 未登记 不得处分 可以做什么
可以自己住
所有权包括占有、使用、收益、处分。处分是出租、转让等改变不动产使用权、版所有权的行权为。不能处分还可以占有、使用
《物权法》
第十四条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依照法律规定应当登记的,自记载于不动产登记簿时发生效力
第二十九条因继承或者受遗赠取得物权的,自继承或者受遗赠开始时发生效力
第三十九条所有权人对自己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法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