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知识产权 > 物权保护的主要方式

物权保护的主要方式

发布时间:2020-12-29 14:23:55

Ⅰ 动产物权的三种特殊交付方式是什么

我国《物权法》关于动产物权的交付方式规定了四种,即现实交付、简易交付、指示交付和占有改定。现实交付是日常交易中最常见的交付方式,另外三种是比较特殊的交付方式。简易交付是指动产物权设立和转让前,权利人已经先行占有该动产的,无需现实交付,物权在法律行为发生时发生变动效力。如受让人已经通过寄托、租赁、借用等方式实际占有了动产,则当双方当事人关于动产物权变动的合意生效的同时,标的物的交付完成。对此《物权法》第25条规定:“动产物权设立和转让前,权利人已经依法占有该动产的,物权自法律行为生效时发生效力。”所谓指示交付,又称返还请求权的让与,是指让与动产物权的时候,如果让与人的动产由第三人占有,让与人可以将其享有的对第三人的返还请求权让与受让人,以代替现实交付。对此《物权法》第26条规定:“动产物权设立和转让前,第三人依法占有该动产的,负有交付义务的人可以通过转让请求第三人返还原物的权利代替交付。”所谓占有改定,是指动产物权的让与人与受让人之间特别约定,标的物仍然由出让人继续占有,受让人取得对标的物的间接占有以代替标的物的现实交付。这样在双方达成物权让与合意时,视为已经交付。对此《物权法》第27条规定:“动产物权转让时,双方又约定由出让人继续占有该动产的,物权自该约定生效时发生效力。”

Ⅱ 物权的民法保护方法有哪些

物权的民法保护方法主要有一下几种:
1、返还原物 2、确认物权 3、排除妨害 4、消除危险 5、恢复原状 6、赔偿损失

Ⅲ 为什么法律要对物权施行这么多保护方式 对债权则没有

1、楼主你好,不抄知道你所说袭的保护方式是什么意思,我分别解释一下两者救济途径与责任承担方式的区别。

2、救济途径而言,财产债权的救济有先契约义务\责任、契约义务\责任、后契约义务\责任三层的立体保护,可以说全程保护。就先契约义务\责任而言,可以追究过错方的缔约过失责任,责任形态是损害赔偿;最常规的契约义务\责任有违约责任、损害赔偿责任,甚至有时候还可以在侵权与违约之间选择。后契约义务\责任虽然没有明文规定,但是学界认为可以借鉴违约责任救济。同时,在双务合同里还有三种抗辩权可以选择适用,以保护债权。
物权就只能借助物权请求权,也就是物权返还、排除妨害、确权请求权。可见债权救济途径比较多。

3、就责任承担方式而言,财产性债权救济可以有继续履行(瑕疵履行的可以要求修理重做,部分履行的要就强制履行)的违约责任、支付违约金责任、定金罚则、损害赔偿责任。物权的话有财产性损害赔偿责任(特定条件下还可以精神损害赔偿、赔礼道歉)、恢复原状(修补重做、不当得利返还责任等),自力救济。两者差不多。

4、综上所述,债权物权因其特点不同,救济途径不同,责任承担方式略有迥异。不能说债权没有那么多保护方式呵呵。

望采纳呵呵

Ⅳ 物权的保护方法与债权的保护方法的主要区别有(  )。

正确答案:A,B,C
解析:物权的保护方法和债权的保护方法的主要区别有:依据不同、适用范围不同、目的不同。

Ⅳ 经济法概论简述物权保护方式有哪些

物权法为保来护物权提供了多种方式源
物权法除规定了所有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等各种物权的形式和内容外,还规定了较为全面的物权保护制度。当物权受到侵害时,权利人可以通过和解、调解、仲裁、诉讼等途径解决。权利人可以行使物权请求权,如确认物权、要求返还原物、停止侵害、恢复原状,或者进行赔偿等。这些物权请求权为人们的物权保护提供了法律前提和依据。

Ⅵ 简述保护所有权的民法方法

第三十二条 物权受到侵害的,权利人可以通过和解、调解、仲裁、诉讼等回途径解决。 第三十三条答 因物权的归属、内容发生争议的,利害关系人可以请求确认权利。 第三十四条 无权占有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权利人可以请求返还原物。 第三十五条 妨害物权或者可能妨害物权的,权利人可以请求排除妨害或者消除危险。 第三十六条 造成不动产或者动产毁损的,权利人可以请求修理、重作、更换或者恢复原状。 第三十七条 侵害物权,造成权利人损害的,权利人可以请求损害赔偿,也可以请求承担其他民事责任。 第三十八条 本章规定的物权保护方式,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根据权利被侵害的情形合并适用。 侵害物权,除承担民事责任外,违反行政管理规定的,依法承担行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Ⅶ 我国物权法规定物权取得方式有哪几种请详解!

所有权:
(1)动产:法律行为+交付取得所有权(轮船汽车飞机这类也是交付生效,不登记不能对抗)
(2)不动产:法律行为+登记,登记后才有所有权
联系到一个区分原则:区分原则是单向的,就是合同生效不以交付or登记为要件,但是动产or不动产取得所有权是必须要法律行为有效的,如果法律行为无效,即使交付也是无权占有,有权占有人能要求返还原物请求权。
继续联想,是善意取得是例外,善意取得是无权处分人订立合同,一般有权处分人都不会追认,可即使是合同无效,善意取得人也凭借法律规定的善意取得取得所有权,有权占有了,就不用返还原物了,所以有些所有权取得是非基于法律行为的。
非基于法律行为的物权变动:(特殊的哇,生效时间不太一样要记,会考)
(1)法律文书:作出时生效
(2)继承or遗嘱:继承or遗嘱开始时就发生所有权变动了
(3)建造、拆除房屋的:事实行为成就时发生效力
(4)善意取得:上面略说了一下,细看也会考的
(5)先占、添附、取得孳息
他物权:
用益物权:
几个特殊的:土地经营承包 合同生效,登记对抗(中国特色)
建设用地:要式合同+登记生效(地随房走房随地走,结合经济法看)
地役权:合同生效+不登记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不得单独转让,不可分性

担保物权:
抵押权:一样上面那个动产不动产不详说了,也可以动产的哟..
联系“买卖不破租赁”,但是租赁前抵押且登记的不约束
质权:动产质权:交付
权利质权:书面合同+交付,没有权利凭证的:登记
留置权:合法占有,基于同一法律关系,企业除外
保证:不属于物权的
说了一遍,又小捋了一遍物权,物权还有很多的哇...同司考同加油

Ⅷ 请问物权的保护方法有哪些

比如我们要求无权占有人返还我们丢失的手表时,如果手表被他摔坏或者手表又被他不小心丢失而且再也找寻不到了,那么返还原物的请求权恐怕就不能发挥太大作用了。这时要靠侵权损害赔偿的帮助。也许日常生活中我们最熟悉的还是告侵害人侵权。此外,如果侵权人的行为构成犯罪,如盗窃罪、抢劫罪和侵占罪等等,那么为了惩罚他的不法行为,就不仅仅是让他承担民事责任那么简单了,还有更严厉的刑罚等待着他。这些都是物权请求权之外的保护物权的方法,它们与物权请求权一起,扞卫着人们的财产权利。具体来说,这些方式包括以下几种:
1.恢复原状请求权。根据《物权法》第36条的规定,造成不动产或者动产毁损的,权利人可以请求修理、重作、更换。这就叫做恢复原状请求权。这种权利的前提是所有人的财产还有可能修复或者有替代的一模一样的产品可供更换。如无权占有人不小心把捡到的手表摔坏了,所有人可以要求他修理以恢复到手表原来的状态;如从商店购买的彩电图像不清晰,可以要求商店换一台新的。在这个过程中,是无权占有人为了弥补自己的过失,付出一定的金钱或劳力,以恢复标的物的原有价值,其实是与金钱损害损害赔偿异曲同工的。虽然说一个物在价值上可以通过修理恢复原状,可修理后的物与原来的物不可能是同一个物,多多少少会有所变化。所以说恢复原状的请求权不是一种物权请求权,而只是侵权请求权的一种。
2.金钱损害赔偿请求权。根据《物权法》第37条的规定,侵害物权,造成权利人损害的,权利人可以请求损害赔偿,也可以请求承担其他民事责任。损害赔偿应该是最常见的一种民事责任方式。如无权占有人不小心把捡到的手表摔坏了,不能修理或者所有人认为修理后对他也没有多大价值了,他就可以请求无权占有人赔偿他一定数量的金钱。金钱损害赔偿请求权既可以作为单独的一项请求权,又可以与其他请求权并用,而且并用的情况比较多。比如加害人修复所有人的财产后,仍不能弥补所有人损失的,所有人还可以再要求赔偿损害。恢复原状请求权和金钱损害赔偿请求权都属于侵权请求权,它们与物权请求权的不同之处将在下面一个问题中讲述。
3.行政责任或刑事责任。我们知道,物权请求权和侵权请求权行使的结果是使侵犯我们财产的人承担一定的民事责任。可有时候只让他承担民事责任还是不够的,不能起到有效的惩罚作用,也不能对社会上其他潜在的不法分子形成足够的威慑。这对候需要国家出面来追究其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苛以一定的刑罚,以更好的保护人民的财产权利。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下简称《刑法》)中专门有一章规定了侵犯财产罪,包括抢劫、盗窃、侵占、诈骗等等,适用于以各种手段侵犯他人的财产权利,而且情节较为严重的犯罪分子。通过剥夺其自由,或苛之以罚金,或没收其财产,使犯罪分子受到惩罚和教育,也能更有效的保护人们的财产。
可见,通过物权请求权与侵权请求权的结合,民事责任与行政责任、刑事责任的结合,编织了一个保护人们财产权利的大网,使人们能够安居乐业,整个社会也井然有序,《物权法》保护人民财产的最终目的也能得以顺利实现。

Ⅸ 物权救济有哪些途径

物权公力救济是指国家机关依权利人请求运用公权力对被侵害物权实施的救济,包括司法救济和行政救济,其中最重要的形式是民事诉讼。物权的公力救济集中体现了国家通过积极作为的方式保护物权人的合法权益。
根据物权保护法律依据的不同,物权的公力救济分为公法保护和私法保护。二者相互区别又彼此配合,各有侧重,共同为物权人保护其合法权利提供法律支持。
1.物权的公法保护
物权的公法保护,是指国家通过宪法、行政法、刑法及诉讼法等公法性质的法律法规对物权进行的保护。我国《刑法》中对盗窃罪、抢夺罪、抢劫罪、毁坏公私财物罪等罪名的规定就是从公法角度对民事主体的物权进行的保护。
2.物权的私法保护
物权的私法保护,是指国家通过民法、商法特别是物权法等私法性质的法律法规对物权进行的保护。我国《物权法》第4条规定:“国家、集体、私人的物权和其他权利人的物权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这是我国《物权法》对物权私法保护的宣示性规定。
按效力性质的不同,物权的私法保护细分为物权性质的物权保护和债权性质的物权保护。我国《物权法》第三章集中对这两种性质的物权保护方式作了规定。该章规定了物权确认请求权、返还原物请求权、排除妨害请求权、防止妨害请求权等物权性质的请求权保护方式,也规定了恢复原状请求权、损害赔偿请求权等具有债权性质的请求权保护方式。

Ⅹ 求问物权受到侵害可以采取哪些方式进行保护

物权受到侵害的,抄权利人可以通过和解、调解等途径解决,也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物权的保护应当采取如下方式:
1.因物权的归属和内容发生争议的,利害关系人可以请求确认权利。
2.被无权占有人占有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权利人可以请求返还原物;不能返还原物或者返还原物后仍有损失的,可以请求损害赔偿。
3.造成不动产或者动产损毁的,权利人可以请求恢复原状;不能恢复原状或恢复原状仍有损失的,可以请求损害赔偿。
4.妨碍行使物权的,权利人可以请求排除妨害。
5.有可能危及行使物权的,权利人可以请求消除危险。
6.侵害物权,造成权利人损害的,权利人可以请求损害赔偿。
上述物权保护方式,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根据权利被侵害的情形合并适用。

阅读全文

与物权保护的主要方式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转让房转让合同协议 浏览:329
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协调交账会议纪要 浏览:877
云南基金从业资格证书查询 浏览:313
新知识的摇篮创造力 浏览:187
股转转让协议 浏览:676
王者达摩大发明家 浏览:904
金庸为什么不要版权 浏览:305
兰州经济纠纷律师 浏览:994
沈阳盛唐雍景纠纷 浏览:973
工商局生态市建设工作总结 浏览:757
侵权责任法第87条的规定 浏览:553
招商地块南侧公共服务项目批前公示 浏览:208
盘锦公交投诉电话 浏览:607
马鞍山到宿迁汽车时间 浏览:215
公共卫生服务的工作目标 浏览:813
知识产权服务制度 浏览:726
警察管诈骗叫民事纠纷 浏览:650
马鞍山胡骏 浏览:110
推动基层公共服务一门式全覆盖试点工作调研 浏览:680
山东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方案 浏览: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