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無形資產 > 資產折舊與攤銷的納稅調整

資產折舊與攤銷的納稅調整

發布時間:2020-12-21 12:37:01

㈠ 固定資產折舊如何做納稅調整

按稅法規定的計稅基礎,和按會計准則的資產賬面價值進行對比,確認遞延所得稅額。遞延所得稅資產 ,就是未來預計可以用來抵稅的資產,遞延所得稅是時間性差異對所得稅的影響,在納稅影響會計法下才會產生遞延稅款。

(1)資產折舊與攤銷的納稅調整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五十八條規定:固定資產按照以下方法確定計稅基礎:

(1)外購的固定資產,以購買價款和支付的相關稅費以及直接歸屬於使該資產達到預定用途發生的其他支出為計稅基礎;

(2)自行建造的固定資產,以竣工結算前發生的支出為計稅基礎;

(3)融資租入的固定資產,以租賃合同約定的付款總額和承租人在簽訂租賃合同過程中發生的相關費用為計稅基礎,租賃合同未約定付款總額的,以該資產的公允價值和承租人在簽訂租賃合同過程中發生的相關費用為計稅基礎;

(4)盤盈的固定資產,以同類固定資產的重置完全價值為計稅基礎;

(5)通過捐贈、投資、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債務重組等方式取得的固定資產,以該資產的公允價值和支付的相關稅費為計稅基礎;

(6)改建的固定資產,除企業所得稅法第十三條第(一)項和第(二)項規定的支出外,以改建過程中發生的改建支出增加計稅基礎。

㈡ 關於所得稅匯算清繳中《資產折舊攤銷納稅調整明細表》的填寫

第1、3、5列要填的是按照會計制度的要求所確認的固定資產的原值、折舊年限和年度折舊金額;
第2、4、6列要填的是按照稅法要求所確認的固定資產的原值、折舊年限和年度折舊金額。

㈢ 資產折舊 攤銷情況及納稅調整明細表計稅基礎怎麼填

展開全部
沒有納稅調整的,資產計稅基礎=資產賬載金額
1.第1列「資產賬載金額」:填報納稅人版會計處理計提折舊、權攤銷的資產原值(或歷史成本)的金額。
2.第2列「本年折舊、攤銷額」:填報納稅人會計核算的本年資產折舊、攤銷額。
3.第3列「累計折舊、攤銷額」:填報納稅人會計核算的歷年累計資產折舊、攤銷額。
4.第4列「資產計稅基礎」:填報納稅人按照稅法規定據以計算折舊、攤銷的資產原值(或歷史成本)的金額。

㈣ 《企業所得稅年度納稅申報表》中資產折舊、攤銷納稅調整明細表如何填寫

1.第4列「資來產計稅基礎」:填報納自稅人按照稅法規定據以計算折舊、攤銷的資產原值(或歷史成本)的金額。-------一般 情況下是按資產原值來填。

2.按稅收計提的折舊:關於固定資產折價的最低年限,《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六十條規定,除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另有規定外,固定資產計算折舊的最低年限如下:(1)房屋、建築物,為20年;(2)飛機、火車、輪船、機器、機械和其他生產設備,為10年;(3)與生產經營活動有關的器具、工具、傢具等,為5年;(4)飛機、火車、輪船以外的運輸工具,為4年;(5)電子設備,為3年。以上是按稅務的折舊年限,如果你會計上不是按上述年限計提的折舊,要按照差額來進行調整。

㈤ 資產折舊攤銷納稅調整明細表怎麼填

資產折舊、攤銷情況及納稅調整明細表》填報說明:
1.第1列「資產賬載金額」:填報納稅人會計處理計提折舊、攤銷的資產原值(或歷史成本)的金額。
2.第2列「本年折舊、攤銷額」:填報納稅人會計核算的本年資產折舊、攤銷額。
3.第3列「累計折舊、攤銷額」:填報納稅人會計核算的歷年累計資產折舊、攤銷額。
4.第4列「資產計稅基礎」:填報納稅人按照稅法規定據以計算折舊、攤銷的資產原值(或歷史成本)的金額。
5.第5列「按稅收一般規定計算的本年折舊、攤銷額」:填報納稅人按照稅法一般規定計算的允許稅前扣除的本年資產折舊、攤銷額,不含加速折舊部分。
對於不征稅收入形成的資產,其折舊、攤銷額不得稅前扣除。第5至8列稅收金額應剔除不征稅收入所形成資產的折舊、攤銷額。
6.第6列「加速折舊額」:填報納稅人按照稅法規定的加速折舊政策計算的折舊額。
7.第7列「其中:2014年及以後年度新增固定資產加速折舊額」:根據《固定資產加速折舊、扣除明細表》(A105081)填報,為表A105081相應固定資產類別的金額。
8.第8列「累計折舊、攤銷額」:填報納稅人按照稅法規定計算的歷年累計資產折舊、攤銷額。
9.第9列「金額」:填報若不填寫第6列則第2-5列的余額,若填寫第6列則第2-6列的余額。
10.第10列「調整原因」:根據差異原因進行填報,A、折舊年限,B、折舊方法,C、計提原值,對多種原因造成差異的,按實際原因可多項填報。

㈥ 《企業所得稅年度納稅申報表》中資產折舊、攤銷納稅調整明細表如何填寫

一、固定資產原值填年末數。本年折舊填本年度的累計折舊額,當然包括固定資產出售前計提的折舊額。

二、攤銷納稅調整明細表填寫如下:

第1列「賬載金額」:填報納稅人按照國家統一會計制度計算提取折舊、攤銷的資產原值(或歷史成本)的金額。

第2列「計稅基礎」,填報納稅人按照稅收規定計算稅前扣除折舊、攤銷的金額。

第3列:填報納稅人按照國家統一會計制計算提取折舊、攤銷額的年限。

第4列:填報納稅人按照稅收規定計算稅前扣除折舊、攤銷額的年限。

第5列:填報納稅人按照國家統一會計制度計算本納稅年度的折舊、攤銷額。

第6列:填報納稅人按照稅收規定計算稅前扣除的折舊、攤銷額。

第7列:金額=第5-6列。如本列為正數,進行納稅調增;如本列為負數,進行納稅調減。

第8列「以前年度納稅調整增加額」:填報以前年度資產折舊、攤銷因會計和稅收的時間性差異而納稅調整增加的金額。

三、《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六十條規定,除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另有規定外,固定資產計算折舊的最低年限如下:

(1)房屋、建築物,為20年;

(2)飛機、火車、輪船、機器、機械和其他生產設備,為10年;

(3)與生產經營活動有關的器具、工具、傢具等,為5年;

(4)飛機、火車、輪船以外的運輸工具,為4年;

(5)電子設備,為3年。以上是按稅務的折舊年限,如果你會計上不是按上述年限計提的折舊,要按照差額來進行調整。

(6)資產折舊與攤銷的納稅調整擴展閱讀:

在納稅申報表中,除了有11項的年所得項目以外,還有每項對應的「應納稅額」、「已繳(扣)稅額」、「抵扣稅額」、「應補(退)稅額」。

其中按照稅法規定屬於免稅或免徵的所得的項目在「應納稅額」中按0填寫;對已經繳納或已經由單位扣繳的稅款在「已繳(扣)稅額」中填寫;按稅法規定允許抵扣的稅款在「抵扣稅額」中填寫;「應補(退)稅額」中填寫的,是「應納稅額」與「已繳(扣)稅額」、「抵扣稅額」的差額部分。

扣繳義務人應於簽訂合同或協議後20日內將合同或協議副本,報送主管稅務機關備案,並辦理有關扣繳手續。

㈦ 如何填報《資產折舊,攤銷情況及納稅調整明細表》

資產折舊、攤銷情況及納稅調整明細表》填報說明:
1.第1列「資產賬載金額」:填報納稅人會計處理計提折舊、攤銷的資產原值(或歷史成本)的金額。
2.第2列「本年折舊、攤銷額」:填報納稅人會計核算的本年資產折舊、攤銷額。
3.第3列「累計折舊、攤銷額」:填報納稅人會計核算的歷年累計資產折舊、攤銷額。
4.第4列「資產計稅基礎」:填報納稅人按照稅法規定據以計算折舊、攤銷的資產原值(或歷史成本)的金額。
5.第5列「按稅收一般規定計算的本年折舊、攤銷額」:填報納稅人按照稅法一般規定計算的允許稅前扣除的本年資產折舊、攤銷額,不含加速折舊部分。
對於不征稅收入形成的資產,其折舊、攤銷額不得稅前扣除。第5至8列稅收金額應剔除不征稅收入所形成資產的折舊、攤銷額。
6.第6列「加速折舊額」:填報納稅人按照稅法規定的加速折舊政策計算的折舊額。
7.第7列「其中:2014年及以後年度新增固定資產加速折舊額」:根據《固定資產加速折舊、扣除明細表》(A105081)填報,為表A105081相應固定資產類別的金額。
8.第8列「累計折舊、攤銷額」:填報納稅人按照稅法規定計算的歷年累計資產折舊、攤銷額。
9.第9列「金額」:填報若不填寫第6列則第2-5列的余額,若填寫第6列則第2-6列的余額。
10.第10列「調整原因」:根據差異原因進行填報,A、折舊年限,B、折舊方法,C、計提原值,對多種原因造成差異的,按實際原因可多項填報。

㈧ 所得稅年報中的資產折舊、攤銷納稅調整明細表怎麼填

此表賬載金額有三欄

第1欄資產賬載金額就填你固定資產賬上的原值數12950

第2欄本年折舊、攤銷數 應填固定資產折舊本年計提數 就是累計折舊本年貸方發生額

第3欄累計折舊、攤銷額為累計折舊賬戶的期末余額

稅收金額:

第4欄資產計稅基礎 如無特殊情況與第一欄一致,如果該固定資產是用以前你報備的政府項目補助資金購買並且你已經在稅局做非稅收入備案 那麼按稅法規定該固定資產所提折舊是不能稅前扣除的,所以遇此情況該欄應剔除此原值數;

第5欄 如無上述情形與第二欄一致

第6欄 加速折舊 本來按稅法規定電腦使用年限不少了三年 你按5年計提沒毛病 所以你不存在加速問題,該欄填零

第7欄 與所填A105081表對應數值一致 沒有就不填

第8欄 如無特殊情形與第三欄一致

第9欄 為第2-5-6欄 納稅調整數

㈨ 企業所得稅年報,資產折舊、攤銷納稅調整明細表如何填

1.第4列「資產計來稅基礎」:自填報納稅人按照稅法規定據以計算折舊、攤銷的資產原值(或歷史成本)的金額。-------一般 情況下是按資產原值來填。

2.按稅收計提的折舊:關於固定資產折價的最低年限,《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六十條規定,除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另有規定外,固定資產計算折舊的最低年限如下:(1)房屋、建築物,為20年;(2)飛機、火車、輪船、機器、機械和其他生產設備,為10年;(3)與生產經營活動有關的器具、工具、傢具等,為5年;(4)飛機、火車、輪船以外的運輸工具,為4年;(5)電子設備,為3年。以上是按稅務的折舊年限,如果你會計上不是按上述年限計提的折舊,要按照差額來進行調整。

閱讀全文

與資產折舊與攤銷的納稅調整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工程質量維修期限承諾 瀏覽:769
第四屆山東省知識產權新年論壇 瀏覽:176
房產證上沒有使用年限 瀏覽:867
誰創造了拼圖 瀏覽:998
簡單的土地轉讓協議書 瀏覽:708
南京江北新區知識產權告知書 瀏覽:251
工商局廉政談話講話稿 瀏覽:979
轉讓優思明 瀏覽:583
知識產權代理服務協議格式 瀏覽:117
商河縣工商局 瀏覽:810
沈陽冠君知識產權事務所 瀏覽:342
知識產權保障制度總結 瀏覽:950
榆次區工商局電話 瀏覽:981
馬鞍山新康達 瀏覽:448
學校矛盾糾紛處理制度 瀏覽:342
創造性的提出了思想建黨的原則 瀏覽:890
品管圈成果匯報書 瀏覽:381
京韻花園糾紛 瀏覽:895
衛生服務站公共衛生考核方案 瀏覽:62
快遞時效投訴 瀏覽:7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