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沒有稅收協定支付特許權使用費按什麼交稅
「營改增」以後,境內企業對非居民企業支付特許權使用費時,除了需要代扣代繳企業所得稅以外,屬於「營改增」范圍的服務費支出,還要代扣代繳增值稅、城建稅和教育費附加。
其中: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第三條、第四條第二款、第二十七條第五項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九十一條第一款的規定,對外支付特許權使用費代扣代繳稅款的企業所得稅稅率為10%。
如果非居民企業提供的服務是屬於「營改增」范圍的現代服務業的,對外支付的特許權使用費,代扣代繳稅款的增值稅稅率為6%。
境內企業對非居民企業支付特許權使用費,與支付對象所在國家或地區簽訂有稅收協定的,按照稅收協定相關條款執行,沒有簽訂稅收協定的,按照上述規定執行。
❷ 什麼是特許權使用費在執行稅收協定時,特許權使用費如何理解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512號)第二十條規定:「企業所得稅法第六條第(七)項所稱特許權使用費收入,是指企業提供專利權、非專利技術、商標權、著作權以及其他特許權的使用權取得的收入。」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印發〈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新加坡共和國政府關於對所得避免雙重征稅和防止偷漏稅的協定〉及議定書條文解釋的通知》(國稅發〔2010〕75號)規定:「三、第三款是對「特許權使用費」一語的定義,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理解:(一)使用或有權使用有關權利所支付的款項
特許權使用費首先應與使用或有權使用以下權利有關:構成權利和財產的各種形式的文學和藝術,有關工業、商業和科學實驗的文字和信息中確定的知識產權,不論這些權利是否已經或必須在規定的部門注冊登記。還應注意,這一定義既包括了在有許可的情況下支付的款項,也包括因侵權支付的賠償款。
(二)設備租金
特許權使用費也包括使用或有權使用工業、商業、科學設備取得的所得,即設備租金。但不包括設備所有權最終轉移給用戶的有關融資租賃協議涉及的支付款項中被認定為利息的部分;也不包括使用不動產取得的所得,使用不動產取得的所得適用協定不動產所得的規定。
(三)使用或有權使用專用技術所支付的款項
特許權使用費還包括使用或有權使用有關工業、商業、科學經驗的專用技術取得的所得。一般是指進行某項產品的生產或工序復制所必需的、未曾公開的、具有專有技術性質的信息或資料。與專有技術有關的特許權使用費一般涉及技術許可方同意將其未公開的技術許可給另一方,使另一方能自由使用,技術許可方通常不親自參與技術受讓方對被許可技術的具體應用,並且不保證實施的結果。被許可的技術通常已經存在,但也包括應技術受讓方的需求而研發後許可使用,並在合同中列有保密等使用限制的技術。例如,根據中國某制葯公司的需求,美國某公司專門研發出一種新葯品,美方將該葯品配方許可給中國公司用於新葯品生產,合同規定美方保留對該葯品配方的所有權,中方僅有使用權,並負有保密責任,未經美國公司同意不得將該葯品配方提供給他人使用。在這種情況下,中國公司為取得該葯品配方使用權所支付的款項屬於特許權使用費。......」
執行中請注意:
一、我國對外所簽協定有關條款規定與中新協定條款規定內容一致的,中新協定條文解釋規定同樣適用於其他協定相同條款的解釋及執行;
二、中新協定條文解釋與此前下發的有關稅收協定解釋與執行文件不同的,以中新協定條文解釋為准。
❸ 賬上計提,但還未實際支付的特許權使用費,預提所得稅,怎麼處理
境內如果對外支付抄的是特許權使用費,則應按照《所得稅法》及其實施條例相關規定按收入全額繳納10%的所得稅。
境內如果對外支付的是勞務費等,則需要視該境外所提供的勞務是在境內還是境外,如果勞務完全發生在境外,則按照《所得稅法》及其實施條例相關規定不需在我國繳納所得稅;如果該境外需要到境內進行服務,則需要視提供服務的國家是否為與我國簽訂了稅收協定的國家。
如果是與我國簽訂稅收協定的國家,則還要判斷其是否在境內構成了、場所,如果未構成常設則按照協定不需要在境內繳納所得稅;如果確實構成了常設,則應於境內按勞務所得繳納所得稅。
而對於與我國沒有簽訂稅收協定的國家和地區的派遣雇員到中國境內提供勞務,通常構成上述意義上的、場所,應對歸屬於該、場所的所得繳納所得稅,適用25%的稅率,而不再區分是否構成常設。
通常情況下,技術服務費與特許權使用費的區分,應按《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執行稅收協定特許權使用費條款有關問題的通知》(國稅函[2009]507號)相關規定進行判定。
❹ 什麼報酬在稅收協定意義上不應是特許權使用費,而應為勞務活動所得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執行稅收協定特許權使用費條款有關問題的通知》(國稅專函[2009]507號)規定:「屬六、下列款項或報酬不應是特許權使用費,應為勞務活動所得:
(一)單純貨物貿易項下作為售後服務的報酬;
(二)產品保證期內賣方為買方提供服務所取得的報酬;
(三)專門從事工程、管理、咨詢等專業服務的機構或個人提供的相關服務所取得的款項;
(四)國家稅務總局規定的其他類似報酬。
上述勞務所得通常適用稅收協定營業利潤條款的規定,但個別稅收協定對此另有特殊規定的除外(如中英稅收協定專門列有技術費條款)。」
❺ 我們公司需支付給境外公司一筆特許權使用費,該境外公司可享受相應的稅收協定待遇
自2015年11月1日起不需要辦理審批手續。
《國家稅務總局 關於發布<非居民納稅人享受稅回收協定待遇管理辦法答>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5年第60號)文件第三條規定,自2015年11月1日起,非居民納稅人符合享受協定待遇條件的,可在納稅申報時,或通過扣繳義務人在扣繳申報時,自行享受協定待遇,並接受稅務機關的後續管理。具體操作流程和資料報送要求詳見文件第二章<協定適用和納稅申報>相關規定。
同時須注意文件第二十七條規定,本辦法施行之日前,非居民已經按照有關規定完成審批程序並准予享受協定待遇的,繼續執行到有效期期滿為止。本辦法施行前發生但未作稅務處理的事項,依照本辦法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