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無形資產成本是怎麼一回事啊
有些不能計入無形資產的成本,是因為要減少賬面費用,促進企業的研發能力,說的具體內點是:當容算入無形資產的成本較少時,這樣相對於企業來說,這項無形資產的報酬率就會上升,從某種角度上來說更能體現它的價值;或者從側面來說,如果把一大對費用一起算進去,這樣無形資產的成本巨大,企業對於這種資產就不敢嘗試,這樣研發能力就會下降,這對於大局來說是不利的;
無形資產的成本分為「費用化支出」和「資本化支出」。當企業一開始研發時,有些作的前期調查研究產生的費用、或者進行了一段時間後未能持續研發而產生的費用,等都是沉默成本,不能算入真正的無形資產成本,會計上算作是「費用化支出」,作報表時分別計入管理費用等項目,這個專業點就是「可辨認的無效和初始動作損失」;當企業正式開始研發時,無形資產也逐步進入軌道,後來作為無形資產計入企業的資產,這期間的費用算入「資本化支出」,後來計入「無形資產」,也就是無形資產的成本;
Ⅱ 無形資產增值稅,計入入賬價值嗎
無形資產的核算不屬於《增值稅暫行條例》及其實施細則,一般納稅人不得抵版扣進項稅額的,任權何一種不能抵扣進項稅的情形,因而只要一般納稅人在購進時取得了的增值稅專用發票,就可以進行抵扣。既然可以抵扣,所以增值稅的部分就不能作為無形資產的入賬價值。
轉讓無形資產,是屬於營業稅的范圍,如果是交納營業稅的話,因為不能抵扣,所以應該計入成本。
Ⅲ 無形資產的入賬價值怎麼確定
1、外購的無形資產,應以實際支付的買價、手續費及其他資本性內支出作為入賬價值。
2、自容創並經法律程序申請取得的無形資產,應按開發過程中發生的實際成本計價,包括試驗費用、模型製作費用、研製費、制圖費、律師費、設計費、工資、申請登記費以及其他費用等全部支出。
3、股東投入的無形資產,應按合同、協議約定的金額或評估確認的價值入賬。
4、接受捐贈取得的無形資產,應按所附單據的金額入賬,如果無法取得單據,參照同類無形資產的市價即重置成本入賬。
5、非專利技術的計價應當經法定評估機構確認。除企業合並外商譽不得作價入賬。
Ⅳ 無形資產的入賬價值怎麼確定
企業內部研究開發項目開發階段的研發支出是資本化還是費用化,要同時滿足五個條件,才能確認為無形資產:
1.完成該無形資產以使其能夠使用或出售在技術上具有可行性;
2.具有完成該無形資產並使用或出售的意圖;
3.無形資產產生經濟利益的方式,包括能夠證明運用該無形資產生產的產品存在市場或無形資產自身存在市場,無形資產將在內部使用的,應當證明其有用性;
4.有足夠的技術、財務資源和其他資源支持,以完成該無形資產的開發,並有能力使用或出售該無形資產;
5.歸屬於該無形資產開發階段的支出能夠可靠地計量。
1)、滿足無形准則規定的資本化條件的,借記「研發支出」科目(資本化支出),貸記「原材料」、「銀行存款」、「應付職工薪酬」等科目。
2)、不滿足無形准則規定的資本化條件的,借記「研發支出」科目(費用化支出),貸記「原材料」、「銀行存款」、「應付職工薪酬」等科目。
3)、研究開發項目達到預定用途形成無形資產的,應按「研發支出」科目(資本化支出)的余額,借記「無形資產」科目,貸記「研發支出」科目(資本化支出)。
4)、期末,企業應將「研發支出」科目歸集的費用化支出金額轉入「管理費用」科目,借記「管理費用」科目,貸記「研發支出」科目(費用化支出)。
Ⅳ 無形資產的入賬價值包括費用化支出嗎
無形資產的入賬價值不包括費用化支出。無形資產的賬務處理為:
(一)對於企業自行進行研究開發的項目,應當區分研究階段與開發階段分別進行核算。
(二)不管是研究階段發生的支出,還是開發階段發生的支出均通過「研發支出」科目核算。將研發支出設置二級明細賬,分別費用化支出和資本化支出兩個明細科目。
1.研究階段和開發階段能夠合理區分:
(1)研究階段發生的支出:
借:研發支出——費用化支出
貸:銀行存款等
期末:
借:管理費用
貸:研發支出——費用化支出
(2)開發階段發生的支出:
不符合資本化條件:
借:研發支出——費用化支出
貸:銀行存款等
期末:
借:管理費用
貸:研發支出——費用化支出
符合資本化條件:
借:研發支出——資本化支出
貸:銀行存款
期末:
無形資產研發完成
借:無形資產
貸:研發支出——資本化支出
無形資產未研發完成
將「研發支出—資本化支出」科目的期末余額列示於資產負債表中的「開發支出」項目。
2.研究階段和開發階段無法區分:
研究階段發生的支出:
借:研發支出——費用化支出
貸:銀行存款等
期末:
借:管理費用
貸:研發支出——費用化支出
Ⅵ 無形資產怎樣做會計分錄
如果是外購無形資產,
借:無形資產
貸:銀行存款等科目
如果是投資者投入的無形資產
借:無形資產
貸:實收資本(或股本)
如果是自行研究開發的無形資產分別研究階段和開發階段進行處理:
研究階段:
借:研發支出——費用化支出
貸:銀行存款等相關科目
開發階段,不符合資本化條件的分錄同研究階段相同,符合資本化條件的,
借:研發支出——資本化支出
貸:銀行存款等相關科目
自行研製開發的無形資產達到可使用狀態時:
借:管理費用等
無形資產
貸:研發支出——費用化支出 ——資本化支出
無形資產進行攤銷時的處理:
借:製造費用/管理費用等相關科目
貸:累計攤銷
無形資產發生減值時的處理:
借:資產減值損失
貸:無形資產減值准備
無形資產出售時的處理,
借:銀行存款累計攤銷
無形資產減值准備
貸:無形資產 應交稅費——應交營業稅
營業外收入——處置非流動資產利得
如果是出售損失則
做營業外支出——處置非流動資產損失無形資產出租的處理,
借:銀行存款等
貸:其他業務收入
(6)無形資產入賬成本計算擴展閱讀:
無形資產包括社會無形資產和自然無形資產
其中社會無形資產通常包括專利權,非專利技術,商標權,著作權,特許權,土地使用權等;自然無形資產包括不具實體物質形態的天然氣等自然資源等
(1)專利權:是指國家專利主管機關依法授予發明創造專利申請人對其發明創造在法定期限內所享有的專有權利,包括發明專利權,實用新型專利權和外觀設計專利權。
(2)非專利技術:也稱專有技術,是指不為外界所知,在生產經營活動中應採用了的,不享有法律保護的,可以帶來經濟效益的各種技術和訣竅。
(3)商標權:是指專門在某類指定的商品或產品上使用特定的名稱或圖案的權利。
(4)著作權:製作者對其創作的文學,科學和藝術作品依法享有的某些特殊權利。
(5)特許權:又稱經營特許權,專營權,指企業在某一地區經營或銷售某種特定商品的權利或是一家企業接受另一家企業使用其商標,商號,技術秘密等的權利。
(6)土地使用權:指國家准許某企業在一定期間內對國有土地享有開發,利用,經營的權利。
(7)商業秘訣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印發〈營業稅稅目注釋(試行稿)〉的通知》(國稅發[1993]149號)文件第八條規定,轉讓無形資產,是指轉讓無形資產的所有權或使用權的行為。
無形資產,是指不具實物形態、但能帶來經濟利益的資產。
本稅目的徵收范圍包括:轉讓土地使用權、轉讓商標權、轉讓專利權、轉讓非專利技術、轉讓著作權、轉讓商譽。
(一)轉讓土地使用權,是指土地使用者轉讓土地使用權的行為。
土地所有者出讓土地使用權和土地使用者將土地使用權歸還給土地所有者的行為,不徵收營業稅。
土地租賃,不按本稅目征稅。
(二)轉讓商標權,是指轉讓商標的所有權或使用權的行為。
(三)轉讓專利權,是指轉讓專利技術的所有權或使用權的行為。
(四)轉讓非專利技術,是指轉讓非專利技術的所有權或使用權的行為。
提供無所有權技術的行為,不按本稅目征稅。
(五)轉讓著作權,是指轉讓著作的所有權或使用權的行為。著作,包括文字著作、圖形著作(如畫冊、影集)、音像著作(如電影母片、錄像帶母帶)。
(六)轉讓商譽,是指轉讓商譽的使用權的行為。
根據上述規定,結合問題所述情況,公司所持有的發電上網指標不屬於上述應徵收營業稅的無形資產范圍,不用繳納營業稅。同時也不屬於增值稅銷售貨物和提供應稅勞務,不用繳納增值稅。
Ⅶ 無形資產的入賬價值是怎樣加以確定的
根據獲取無形資產的渠道不同,其入賬價值應該分別確定:
(1)購入的無形資產,按實際支付的價款作為實際成本。
(2)投資者投入的無形資產,按投資各方確認的價值作為實際成本。但是,為首次發行股票而接受投資者投入的無形資產,應按該項無形資產在投資方的賬面價值作為實際成本。
(3)企業接受的債務人以非現金資產抵償債務方式取得的無形資產,或以應收債權換入無形資產的,按應收債權的賬面價值加上應支付相關稅費,作為實際成本。涉及補價的,按以下規定確定受讓的無形資產的實際成本:
①收到補價的,按應收債權的賬面價值減去補價,加上應支付的相關稅費,作為實際成本;
②支付補價的,按應收債權的賬面價值加上支付的補價和應支付的相關稅費,作為實際成本。
(4)以非貨幣性交易換入的無形資產,按換出資產的賬面價值加上應支付的相關稅費,作為實際成本。涉及補價的,按以下規定確定換入無形資產的實際成本:
①收到補價的,按換出資產的賬面價值加上應確認的收益和應支付的相關稅費減去補價後的余額,作為實際成本;
②支付補價的,按換出資產的賬面價值加上應支付的相關稅費和補價,作為實際成本。
(7)無形資產入賬成本計算擴展閱讀:
企業合並中取得的無形資產
(1)同一控制下吸收合並,按照被合並企業無形資產的賬面價值確認為取得時的初始成本;
(2)同一控制下控股合並,合並方在合並日編制合並報表時,應當按照被合並方無形資產的賬面價值作為合並基礎;
(3)非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並中,購買方取得的無形資產應以其在購買日的公允價值計量。
根據《企業會計准則第6號——無形資產》第三條規定:「資產滿足下列條件之一的,符合無形資產定義中的可辨認性標准:
(一)能夠從企業中分離或者劃分出來,並能單獨或者與相關合同、資產或負債一起,用於出售、轉移、授予許可、租賃或者交換。
(二)源自合同性權利或其他法定權利,無論這些權利是否可以從企業或其他權利和義務中轉移或者分離。
無形資產同時滿足下列條件的,才能予以確認:
1、與該無形資產有關的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入企業;
作為無形資產確認的項目,必須具備其生產的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入企業這一條件。因為資產最基本的特徵是產生的經濟利益預期很可能流入企業,如果某一項目產生的經濟利益預期不能流入企業,就不能確認為企業的資產。
在會計實務中,要確定無形資產所創造的經濟利益是否很可能流入企業,需要對無形資產在預計使用壽命內可能存在的各種經濟因素做出合理估計,並且應當有明確的證據支持。
2、該無形資產的成本能夠可靠地計量。
企業自創商譽以及內部產生的品牌、報刊名等,因其成本無法可靠計量,不應確認為無形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