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無形資產 > 非居民企業無形資產投資

非居民企業無形資產投資

發布時間:2020-12-19 20:23:20

㈠ 應納稅所得額的計算公式

納稅人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去准予扣除項目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即:

應納稅所得額=收入總額-准予扣除項目金額

適用法定稅率企業的計算方法:

第一種方法:

本期累計應納稅額=本期累計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

本期應納所得稅額=本期累計應納所得稅額-上期累計已繳所得稅額

第二種方法:

根據稅法規定,對採取按月預繳稅款的企業,在預繳時,經稅務機關批准,可按本期計劃利潤額計算或按上期應納稅所得額占產品銷售收入的比重,計算本期應納所得稅額。

本期應納稅額=本期計劃利潤額×適用稅率

本期應納稅額=[本期產品銷售收入×(上期應納稅所得額/上期產品銷售收入)]×適用稅率

(1)非居民企業無形資產投資擴展閱讀:

一、所得稅匯算清繳的說明

由於企業所得稅是按年計算,分月或者分季預繳的。因此,到年度終了後就要進行匯算清繳。按照《企業所得稅暫行條例》規定,企業應於年度終了後的四個月內進行匯算清繳,多退少補。

納稅人在年終匯算清繳時,少繳的所得稅款,應在下一年度內繳納;納稅人在年終匯算清繳時,多預繳的稅款,應在下一年度內批繳。

納稅人在一個納稅年度的中間開業、或者由於合並、分立、終止等原因,使該納稅年度的實際經營期不足12個月,應當以其實際經營期為一個納稅年度。

納稅人清算時,應當以清算期間作為一個納稅年度。

納稅人在年度中間合並、分立、終止時,應當在停止生產、經營之日起60日內,向主管稅務機關辦理當期所得稅匯算清繳。

二、計算原則

企業應納稅所得額的計算以權責發生制為原則,屬於當期的收入和費用,不論款項是否收付,均作為當期的收入和費用;不屬於當期的收入和費用,即使款項已經在當期收入,均不作為當期的收入和費用。

閱讀全文

與非居民企業無形資產投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基層公共衛生服務技術題庫 瀏覽:497
中國城市老年體育公共服務體系的反思與重構 瀏覽:932
網路著作權的法定許可 瀏覽:640
工商局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總結 瀏覽:325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 瀏覽:428
投訴華爾街英語 瀏覽:202
榆次區公共衛生服務中心 瀏覽:990
申發明5G 瀏覽:815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協調會議記錄 瀏覽:94
版權貿易十一講 瀏覽:370
綜治辦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總結 瀏覽:903
知識產權局專業面試 瀏覽:75
馬鞍山市是哪個省的 瀏覽:447
馬鞍山市保安 瀏覽:253
股權轉讓樣本 瀏覽:716
工程管理保證書 瀏覽:198
社區矛盾糾紛排查匯報 瀏覽:352
新疆公共就業服務網登陸 瀏覽:316
侵權著作權案件審理指南上海 瀏覽:145
馬鞍山陸建雙 瀏覽: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