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公司汽車的折舊年限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於明確企業調整固定資產殘值比例執行時間的通知》[國稅函版(2005)883號]規定,固定權資產殘值統一確定為5%。
同時新的所得稅法規定里有一條是這樣寫的:飛機、火車、輪船以外的運輸工具,為4年。
因此小汽車的折舊年限是4年,凈殘值是5%。
㈡ 請問,汽車攤銷時幾年啊一般是怎麼攤銷的啊
大多數企業抄都採用10用,用直線法計提折舊。不過也有5年的,很少。
比如:
固定資產--車輛原值是10萬元,按5%慘值率、10年攤銷。則每月計提折舊金額為10*(1-5%)/10/12
借:管理費用或其他
貸:累計折舊
㈢ 公司購入汽車現在按多少年提折舊
借:固定資產----小轎來車
應交稅費---應交增源值稅(進項稅額)
貸:銀行存款或現金
如何計提折舊啊.得看你的轎車用多少年,一般不得低於5年計提折舊,具體時間你自己定.
折舊的賬務處理.借:管理費用或製造費用
貸:累計折舊
㈣ 汽車一般按幾年攤銷啊是怎麼處理的呢
一、4年
二、借:管理費用 (如果用平均年限法:(原值-凈殘值)/4/12)
貸:累計折舊回
汽車按照新稅答法屬於(四)飛機、火車、輪船以外的運輸工具,應按照不少於4年進行折舊,不是攤銷;
殘值可以由公司自行決定,一般按原值的5%確定.
如汽車的入賬價值為A, 即每月的折舊額為A*(1-5%)/4/12.
汽車從購入/投入使用/入賬的第二個月開始折舊,分錄如下:
借:管理費用/銷售費用-運費 (具體看這個汽車的具體用途)
貸:累計折舊
㈤ 新企業所得稅中,新購置的汽車入賬,攤銷期是幾年謝謝!
電腦都要按5年,車子最起碼按5年.
㈥ 公司新購車輛如何計提折舊,分幾年計提請具體列出。謝謝!
分別按每一項固來定資產的自原始價值與折舊率相乘,單獨計算其折舊費用;分五年計提。
採用折舊率計算折舊費用時,要分別按每一項固定資產的原始價值與折舊率相乘,單獨計算其折舊費用,然後按一定類別以及全企業固定資產匯總出某一時期的折舊費用。採用個別折舊率計算,匯總的折舊費用,比較正確,但工作量大。
將企業或部門歷史上全部固定資產的折舊費用總額除以相應的全部固定資產原價總額而計算求得的。計算各期折舊費用時,就以應計提折舊的固定資產原價總額(總和)乘以綜合折舊率,求得各該期的折舊費用。
(6)公司購買的汽車幾年攤銷擴展閱讀:
計提折舊的相關要求規定:
1、固定資產年折舊率=固定資產年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值×100%;固定資產年折舊率=(1-凈殘值率)/折舊年限×100%。
2、在不考慮固定資產殘值的情況下,根據每期期初固定資產賬面余額和雙倍直線折舊率計算固定資產折舊的一種方法。
3、不同折舊方法導致的年折舊額提取直接影響到企業利潤額受沖減的程度,因而造成累進稅制下納稅額的差異及比例稅制下納稅義務承擔時間的差異。企業正是利用這些差異來比較和分析,以選擇最優的折舊方法,達到最佳稅收效益。
㈦ 現在公司購買小轎車,攤銷年限是幾年啊
新企抄業所得稅法第六十條第襲四款規定:飛機、火車、輪船以外的運輸工具,折舊年限為4年;
假設該車的預計凈殘值為5%,購車費用為15050元月折舊額=150500*(1-5%)/4/12=2978.65元
計提折舊時: 借:管理費用-折舊費 2978.65
貸:累計折舊 2978.65
不過一般情況下,購買車輛,記入車輛原值的是購入費用及車輛購置稅,其他費用則一次性計入期間費用了
㈧ 公司買車要每個月分攤嗎 一次性全款買的,財務做賬每個月要分攤1500元,分攤5年,對嗎
公司買車作為公司的固定資產入賬,財務作賬分攤的錢就是每個月計提折舊計入費用影響利潤,影響企業所得稅。
固定資產原值不會攤完的,會有一個殘值。每月折舊費=(原值一預計殘值)/(預計使用年限X12)。
㈨ 車輛的攤銷年限是多少年
車輛的折舊攤銷年限是4年。
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六十條規定:除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另有規定外,固定資產計算折舊的最低年限如下:
(一)房屋、建築物,為20年;
(二)飛機、火車、輪船、機器、機械和其他生產設備,為10年;
(三)與生產經營活動有關的器具、工具、傢具等,為5年;
(四)飛機、火車、輪船以外的運輸工具,為4年;
(五)電子設備,為3年。
㈩ 汽車的折舊年限是幾年
小轎車:根據法律規定使用5年後折舊,殘值率也是百分之5。
二手車:屬於折舊車再進行折專舊的一類車輛,屬但是第二次折舊也是再購買的5年後開始,殘值率也是百分之5的規定。
汽車折舊年限與殘值率定義
1、首先是根據納稅人的固定資產,從應當投入資金的使用月份的次月開始累計提折舊;如果要停止使用你擁有的的固定資產,就應當從開始停止使用的月份的次月算起,從而才能停止計提折舊;
2、了解到你擁有的固定資產在規定范圍內的計算折舊前,就應當進行估算殘值,記住是從固定資產原價中減除的部分,根據的殘值比例要在原價的5%以內,必須要由企業自行去明確該規定;如果是展現的情況特殊,就應該需要調整相關的殘值比例,回應並且報給主管稅務機關備案;
3、以上都是法律規定的也是來維護買賣雙方的權益,小編建議無論是你多麼好的朋友或者親人(父母除外),價格是小事但是程序必要要規范不能馬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