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雙方吵架,一方自殺,另一方承不承擔法律責任
如果一方自殺的時候另一方在場,有可能涉嫌過失致人死亡罪,否則一般來說另一方是不承擔法律責任的,但如果對方父母起訴主張侵權損害賠償,那麼民事責任還是要承擔的
Ⅱ 請問,雙方由於吵架一方自盡,可與刑事案件無關,請問民事案件怎麼處理
這個問題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如果一方的死與你有一定的因果關系,在民事案件方面你要給對方一定的經濟賠償。
Ⅲ 雙方吵架,一方自殺,另一方承不承擔法律責任
能證明一方的自殺和雙方的吵架有必然聯系嗎?這是實務問題。
如果能證明,那另一方對死者家屬負有一定的民事賠償責任。
Ⅳ 兩個子打架事後一方跳樓死亡法律如何定性
你是會所你們兩口子打架,另一方跳樓的么? 這個屬於他(她)自己自殺行為,原則上與你無關。但是如果在他(她)宣稱要跳樓的時候,你還在哪裡不停的刺激他(她)。如「你跳,不跳就不是媽生的」等等言語的,你還是要承擔次要責任。
Ⅳ 夫妻發生爭執,一方自殺身亡,另一方需要承擔法律責任嗎
這個問題要有具體的情節,若發生劇烈的爭執後,一方當著另一方的面尋死,另一方沒有進行施救,那麼就有可能需要承擔法律責任.
Ⅵ 吵架引起自殺負法律責任嗎
要負法律責任。情況嚴重可屬於間接故意殺人罪。
間接故意指行為人明知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並且放任這種結果發生的心理態度。所謂放任,是指行為人對於危害結果的發生,雖然沒有希望、積極地追求,但也沒有阻止、反對,而是放任自流,聽之任之,任憑、同意它的發生。
間接故意包括三種情況:
1、為了追求一個合法的目的而放任一個危害社會的結果發生;
2、為了追求一個非法的目的而放任另一個危害社會的結果的發生;
3、在突發性案件中不計後果,動輒捅刀子的情形。
(6)因糾紛打架一方自殺法律擴展閱讀
直接故意和間接故意的區別
(1)認識因素有所不同,直接故意包括明知可能和明知必然兩種情況,間接故意只有明知可能一種情形;
(2)對危害結果發生的意志因素明顯不同。間接故意是放任結果發生,即聽之任之、滿不在乎,容認、同意危害結果的發生;直接故意的意志因素是希望結果發生或明知道必然發生的情況下放任結果發生。
(3)特定危害結果發生與否,對兩種故意及其支配之下的行為定罪的意義也不同;
(4)直接故意的主觀惡性大於間接故意。 故意殺人的動機是多種多樣和錯綜復雜的。常見的如報復、圖財、姦情、拒捕、義憤、氣憤、失戀、流氓動機等。動機可以反映殺人者主觀惡性的不同程度,對正確量刑有重要意義。
Ⅶ 和人吵架,造成別人自殺,我要負法律責任嗎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的規定,公民的民事權益受法律保護,行為人因過錯侵害他人民事權益,應當依法承擔侵權責任;被侵權人對損害的發生也有過錯的,可以減輕侵權人的責任。
行為人致人自殺。既由於行為人先前所實施的行為,而引起他人自殺結果的發生。對此,應區別三種情況分別處理:
1、行為人的先前行為是正當的或只是一般錯誤、一般違法行為,他人自殺的主要原因是由於自殺者本人的心胸過於狹窄,這時不存在犯罪問題;
2、行為人先前實施了嚴重違法行為,結果致被害人自殺身亡的,可把致人自殺的結果作為一個嚴重情節考慮,將先前嚴重違法行為上升為犯罪處理。如當眾辱罵他人,致其當即自殺的,可對辱罵者以侮辱罪論處;
3、行為人先前實施某種犯罪行為,引起被害人自殺的,只要行為人對這種自殺結果沒有故意,應按其先前的犯罪行為定罪,而將自殺結果作為量刑時考慮的一個從重或選擇較重法定刑處罰的情節。
(7)因糾紛打架一方自殺法律擴展閱讀:
不承擔責任和減輕責任的情形
第二十六條被侵權人對損害的發生也有過錯的,可以減輕侵權人的責任。
第二十七條損害是因受害人故意造成的,行為人不承擔責任。
第二十八條損害是因第三人造成的,第三人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第二十九條因不可抗力造成他人損害的,不承擔責任。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第三十條因正當防衛造成損害的,不承擔責任。正當防衛超過必要的限度,造成不應有的損害的,正當防衛人應當承擔適當的責任。
第三十一條因緊急避險造成損害的,由引起險情發生的人承擔責任。如果危險是由自然原因引起的,緊急避險人不承擔責任或者給予適當補償。緊急避險採取措施不當或者超過必要的限度,造成不應有的損害的,緊急避險人應當承擔適當的責任。
Ⅷ 兩人打架後另一方付毒自殺,法律由何解釋
按實際情況,兩人打架後,另一方服毒自殺的,對方對服毒自殺的行為不承擔法律責任,但對於因打架而違反相關法律規定的,應當按實際情況及相關法律規定承擔法律責任。
相關法律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
第四十三條毆打他人的,或者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並處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並處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罰款:
(一)結伙毆打、傷害他人的;
(二)毆打、傷害殘疾人、孕婦、不滿十四周歲的人或者六十周歲以上的人的;
(三)多次毆打、傷害他人或者一次毆打、傷害多人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三十四條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Ⅸ 2人吵架後,一方自殺,請問另一方是否承擔法律責任
理論上講,只要你沒有犯罪行為導致他自殺的,比如強奸,侮辱,誹謗,前提是構成犯罪啊,就不需負法律責任。不過如果家屬提出民事賠償,你應該有責任。
Ⅹ 因雙方吵架造成一方服毒自殺,對方該付何責任
吵架、打架只是起因,不是造成受害人死亡的直接原因,即兩者沒有法律上的因果關系,因此對方不就受害人的死亡後果承擔刑事責任。但可要求其承擔受害人受傷方面的民事責任。同時,對方的行為畢竟是違法行為,可要求對其予以治安管理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