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住宅過了維修期限,應該如何維權
(一)房屋的保修期限是可以同開發商商定的
國家法律規定了建築商對房地產開發商的最低保護期。這一期限是建築商對房地產開發商的保修期限,從工程竣工驗收合格之日起計算。但是,等房子銷售到消費者手中,上述規定的保修期限很可能已經過了大半。
開發商對住戶承諾的房屋住宅保修期限,大多是以自己同建築商所定期限為基礎,扣除房子驗收合格到銷售給住戶的這段時間確定。因此,這一期限要比上面規定的房屋保修期限要短許多,有時可能住戶拿到房子,一些保修期已經過了。其實,房屋的保修期限是可以同開發商商定的,這就要求我們訂立購房合同時,一定要注意作為合同附件的《住宅質量保證書》,看清楚上面所承諾的保修時間長短和起算時間;如果覺得保修時間太短,可進行補充約定。
(二)保修期過了仍可處理
房屋出現質量缺陷,首先應該確定屬於何種問題,是否在保修期限之內。若在保修期限之內,應馬上找開發商要求處理。同時,應記明因為房屋質量缺陷造成的損失,便於之後要求賠償。
對超過保修期的房屋質量問題,購房者要區分清楚情況以便進行處理。
如果是因為開發商故意拖延而超過期限,或者因為屢修屢壞、屢壞屢修而超過期限,由開發商承擔責任,購房者有權追訴。只是購房者要注意保存相關證據,便於日後證明用。對於確實超過期限的房屋質量問題,購房者也可以找開發商,要求其本著為客戶負責的態度,提供維修服務,可能需要支付一定費用。
『貳』 交房後房屋仍存問題 如何維修維權
有些開發商採取先收房後驗房的方式,這其實是不合理的;而有些房子在驗房時沒有發現問題,後期交房後又出現了問題等,這些情況都是容易發生的,如果遇到這樣的問題,還能維權索賠嗎?具體如何處理?
商品房質保期內開發商處理
建設部頒布的《房屋建築工程質量保修辦法》規定,從工程竣工驗收合格之日起,計算房屋建築工程質保期。購房者接到鑰匙時已經在質保期內了。
在保修期內,開發商應當承擔修復責任。開發商如果拒絕修復或者在合理期限內拖延修復的,買受人可以自行或者委託他人修復,修復費用及修復期間造成的其他損失由出賣人承擔。如果市民對房屋質量問題有異議,可以向工程質量安全監督站等部門進行投訴。
保修期過了仍可處理
對超過保修期的房屋質量問題,購房者要區分清楚情況以便進行處理。如果是因為開發商故意拖延而超過期限,或者因為屢修屢壞、屢壞屢修而超過期限,由開發商承擔責任,購房者有權追訴。只是購房者要保存相關證據,便於日後證明用。
注意:對於確實超過期限的房屋質量問題,購房者也可以找開發商,要求其本著為客戶負責的態度,提供維修服務,可能需要支付一定費用;同時如住宅共用部位和住宅共用設施設備出現問題,可以申請住房維修基金,也就是說即使商品房保修期到期了也是可以有別的辦法處理的。
除了房子本身發生問題,如果樓盤的配套設施或規劃發生了變更呢? 由於房產很多都是分幾期開發的,先交房的業主發現後期規劃發生了變化,雖然不影響正常的房屋使用,但是對於購房者還是有不小的影響。
樓盤規劃配套設施發生變化需集體訴訟
在購買樓盤時,商品房買賣合同一般都約定基礎設施、公共配套建築、綠化標准等,也有的售樓廣告對此用語明確具體,還包括後面的規劃描繪到其中。如果發生變更,該如何處理呢?
遇到這個情況,建議業主通過集體投訴方式解決,或者可以請律師代理和開發商交涉甚至訴訟;要求開發商按照規劃恢復原樣,並承擔賠償責任。
但是最好的就是在簽訂合同時不要只關注房屋情況,對配套設施的約定以及把開發商的規劃作為補充條款寫入合同,並在合同補充條款中約定較高違約金,要明確詳細的責任承擔。
(以上回答發布於2015-08-31,當前相關購房政策請以實際為准)
搜狐焦點網,為您提供房產信息,房產樓盤詳情、買房流程、業主論壇、家居裝修等全面內容信息
『叄』 房屋出現質量問題時 業主應該如何維權
但凡遇到重大節日,房地產商都會進行一些列優惠活動。這時候,購房遭遇房產質量問題,應該如何維權?
購房者可以選擇與開發商直接交涉採取和解協議,也可以到消費者協會投訴,又或者到法院起訴等。接下來筆者為您詳細介紹。
辦法一:與開發商直接交涉採取和解協商的辦法途徑
所謂協商和解,就是指當事人雙方在平等自願的基礎上,本著公平、合理解決問題的態度和誠意,交換意見、取得溝通,使問題得到解決的一種方式。這種方式具有及時、直接、平和等特點,對於較小的糾紛或講信譽的開發商來說,採用此種方式解決矛盾能獲得較滿意的結果。
購房者在直接找開發商協商和解時,應注意以下三個方面的問題:
一、准備好翔實、充足的證據和必要的證明材料。
二、要堅持公平合理、實事求是的原則。在與開發商協商時,要闡明問題發生的事實經過,提出自己合理的要求。必要時可指明所依據的法律條文,以達成問題的盡快解決。
三、要注意時效性。有些問題的解決具有一定的時效性,不要被開發商的拖延所蒙蔽而一味地等待。因此,如果在證據確鑿、事實明確的情況下,若開發商還故意推諉、逃避責任,購房者就要果斷地採取其它方式來求得問題的解決。
辦法二:到消費者協會投訴
協商和解不成,對購房者來說到消費者協會投訴是最優化的。消費者協會是依法成立的專門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的組織,是對商品和服務進行社會監督的主要社會團體。因此消費者在自身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向消協投訴,請求消協調解是最常見的方式,能夠較為順利、有效地解決糾紛。
消協調解的是購房者與房企之間的消費糾紛,主要是購買商品和接受服務時消費者人身財產安全權、知情權、選擇權、公平交易權、求償權、結社權、獲知權、尊重權、監督權等合法權益受到侵害與經營者之間發生的消費糾紛。消協調解消費糾紛不收費。
消協調解是在第三者的主持下,以國家法律、法規、規章、政策和社會公德為依據,對消費糾紛當事人進行說服教育、規勸疏導,促使糾紛各方互諒互讓,平等協商,自願達成協議,促使發生糾紛的當事人依法解決糾紛的一種活動。消協調解本著以下基本原則:(1)依據法律、法規、規章和政策進行調解,(2)在雙方當事人自願平等的基礎上進行調解;(3)尊重當事人的訴訟權利,不得因未經調解或者調解不成而阻止當事人向人民法院起訴。消協工作人員與被調解人之間是民主的平等關系。
辦法三:找負責的行政主管機關
對於房子的質量問題,建委是主管機關;但是說到合同,則可以找工商局進行申訴。所謂行政申訴,是指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以書信、走訪等形式向國家行政機關及其負責人反映情況、表達意願的行為。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三十四條的規定,消費者和經營者發生爭議的,可以向有關行政部門申訴。
購房者在購買房產遭遇損害時,可以向各級人民政府所屬的有關的行政部門申訴。有關行政機關在接到材料後,應當迅速進行調查,對開發商的違法行為,除責令其賠償購房者損失外,還要對其違法行為給予相應的行政處罰。
辦法四:根據原先的約定仲裁
仲裁是指當事人自願將爭議提交仲裁委員會裁決的一種法律制度。購房者與開發商達成仲裁協議,是通過仲裁解決爭議的前提條件。如果雙方當事人沒有達成仲裁協議,只有一方當事人請求仲裁而另一方當事人已向法院起訴,仲裁機構則不予受理。目前,在我國直轄市、省會城市和部分設區的城市設有仲裁委員會。根據《仲裁法》的規定,仲裁實行一裁終局的制度,裁決作出後,當事人就同一糾紛再申請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訴的,仲裁委員會或者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但當事人有足夠理由不服裁決的,可以收到裁決書六個月內向仲裁委員會所在地人民法院申請撤銷裁決。
辦法五:到人民法院起訴
如果購房者手中掌握著開發商侵權事實的充足證據,並且通過一般的調解途徑不能解決問題的話,建議購房者請專業律師,就開發商侵權事實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購房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是通過司法審判程序解決消費爭議的一種方式。也是最具權威的一種方式。它是針對前四種方式無法解決爭議時的一種更有力度的解決方式。但相對於其他爭議解決方式來說,周期較長,程序也較為復雜,對此購房者應有充分的准備。
購房者向人民法院提起消費爭議訴訟應符合下列條件:
1、提起訴訟的購房者應與所提起的爭議案件有直接的利害關系,即必須是購買、使用或接受服務中合法權益的消費者及其他受害人。
2、有明確的被告。起訴時明確指出侵害其合法權益的經營者。
3、有明確的訴訟請求,有受侵害的事實及證據。
4、根據民事訴訟法確定的管轄原則,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以上這五個途徑沒有遞進關系,沒有遞進的含義,是平行的。購房者選擇哪一個都是可以的。
辦法六:其他途徑
如以上途徑無效,可以考慮訴諸媒體曝光,利用社會輿論的力量,推進維權進度。
(以上回答發布於2015-12-28,當前相關購房政策請以實際為准)
點擊領取看房紅包,百元現金直接領
『肆』 房屋質量問題投訴什麼部門
估計投訴哪抄都沒太意義,
原發商建,且家,沒合同約定范圍內.於走道門,更存違約結構問題
能說明發商(包括設計單位)屬草包級.牆漏水向發商投訴。
再行技術質量監督局建委反映.
現漏水問題.應家,其住戶起投訴反映,力量.房住幾,搭雨蓬肯定行.
牆漏水說明牆水泥,防水做都,難修復工程.
(4)房屋大修投訴擴展閱讀:
房屋建築質量分類指主體結構完好。
不倒、不塌、不漏。庭院不積水、門窗設備完整,上下水道通暢,室內地面平整。
能保證居住安全和正常使用的房屋,或者雖有一些漏雨和輕微破損,或缺乏油漆保養,經過小修能及時修復。
指主體結構基本完好,屋面不平整、經常漏雨,門窗有的腐朽變形。
下水道經常阻塞,內粉刷部分脫落,地板松動,牆體輕度傾斜、開裂,需要進行正常修理的房屋。
指年久失修,破損嚴重。
但無倒塌危險,需進行大修或有計劃翻修、改建的房屋。
『伍』 到哪裡投訴房屋維修基金使用
維修基金是專項用於物業保修期滿後房屋共同部位、共用設備和物業管理區域公共設施的維修、更新和改造的資金,不得挪作他用。按規定,業主個人不可申請使用。只有經業主管理委員會同意並取得業主房產行政管理部門(有的地方可能是其他部門或機構)辦理維修基金支用審核手續。審核手續辦結後,憑審核手續到指定銀行支取維修基金。
『陸』 房屋樓面維修投訴找哪個部門管理
房屋的保修期為自驗收合格之日起的1年,保修期內可以要求開發商承擔維修責任。對方拒修的,可以自行維修,保存必要的票據要求開發商支付維修費。
如果質量問題無法維修,可以到房產鑒定部門鑒定,要求開發商做相應賠償,並可以起訴開發商。 房屋主題結構質量不合格的,購房人有權拒收、解除合同和要求賠償損失。
新房找開發商,二手房找物業處理。
投訴可以找以下單位:消費者協會、質監局、建設委員會等。
『柒』 房子漏水怎麼投訴
房屋本身的質量問題,或是樓上或者隔壁使用不當等原因,導致自己的房屋出現漏水,如何去維權?越秀法院民三庭李升毅法官表示,根據法院審理的此類糾紛,概括而言,維權途徑區分以下三種情況而定:
1.新購商品房出現漏水,若是房子本身質量問題,又在《住宅質量保證書》承諾的保修范圍和保修期限內,業主可要求開發商承擔修復責任。同時,維修漏水可能需要進入上一層住房維修,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八十三條對相鄰關系確定的基本原則,樓上業主應當為樓下業主維修漏水提供必要、適當的便利。
2.漏水是因相鄰房屋的原因所致,則可要求對應的樓上或者隔壁屋業主承擔停止侵害、排除妨礙、賠償損失的侵權責任。一般而言,既可以選擇主張要求相關責任人員直接對漏水部位進行修復,也可以選擇自行修復漏水而主張要求責任人賠償損失。應注意的是,由於民事訴訟中遵循「誰主張,誰舉證」的原則,漏水糾紛的原告負有證明存在漏水情況、因漏水遭受的實際損失、漏水的具體原因等事實的舉證義務,所以需收集和保留好相關證據,否則可能會因證據不足而承擔敗訴風險。漏水原因,必要時可以通過申請專業機構進行鑒定來確定。
3.大樓頂層的住戶,可能會出現屋頂漏水的問題。由於整棟大樓的屋頂,屬於全體業主共同所有的部分,不屬於部分業主專有。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七十二條的規定,「業主對建築物專有部分以外的共有部分,享有權利,承擔義務;不得以放棄權利不履行義務」,因此,屋頂漏水可根據規定使用物業的維修基金進行維修;如果大樓沒有繳存維修基金,則應當由全體業主共同出資進行維修。
最後,李法官建議:一旦發現房屋「漏水」,可依法依規維權;但從降低成本和鄰里和睦等角度考慮,各方能積極協商、友好解決,盡量避免爭訟。
(以上回答發布於2016-12-28,當前相關購房政策請以實際為准)
更多房產資訊,政策解讀,專家解讀,點擊查看
『捌』 房屋工程質量問題應該向什麼部門投訴
估計投訴哪都沒太意義,
原發商建,且家,沒合同約定范圍內.於走道門,更存違約結構問題
能說明發商(包括設計單位)屬草包級.牆漏水向發商投訴。
再行技術質量監督局建委反映.
現漏水問題.應家,其住戶起投訴反映,力量.房住幾,搭雨蓬肯定行.
牆漏水說明牆水泥,防水做都,難修復工程.
(8)房屋大修投訴擴展閱讀:
房屋建築質量分類指主體結構完好。
不倒、不塌、不漏。庭院不積水、門窗設備完整,上下水道通暢,室內地面平整。
能保證居住安全和正常使用的房屋,或者雖有一些漏雨和輕微破損,或缺乏油漆保養,經過小修能及時修復。
指主體結構基本完好,屋面不平整、經常漏雨,門窗有的腐朽變形。
下水道經常阻塞,內粉刷部分脫落,地板松動,牆體輕度傾斜、開裂,需要進行正常修理的房屋。
指年久失修,破損嚴重。
但無倒塌危險,需進行大修或有計劃翻修、改建的房屋。
『玖』 房屋漏水怎麼維權
房屋漏水怎麼維權?可以這樣操作:1、對於商品房,樓頂防水層的質保期是年,因此,購買的樓盤頂層如果在防水保質期內漏水,那就是開發商的責任了,開發商有義務免費維修,一定要盡快跟開發商聯系,要求他們立即修補,防止被開發商拖延超出保質期,導致自己承擔維修費用。2、如果在質保期內樓頂漏水,而開發商不履行義務,那就到消協、住建部門和質監部門等處投訴,如果投訴後對方還是履行義務,就找新聞媒體曝光他們,同時准備走司法途徑解決。3、對於商品房,如果是人為破壞導致樓頂漏水,即使是在質保期內,開發商也沒有義務給與免費修繕,就是願意付費,開發商也往往不會給與維修。這樣的情況就只有找破壞人來提供維修服務,或是由物業提供維修而讓破壞人負擔維修費用,具體的維修勞務和費用可以跟破壞者商量決定,如果對方拒不賠償損失,就走司法途徑。如果找不到破壞者,就只有整個樓宇的業主分攤維修費用了。4、對於商品,如果樓頂超出質保期後漏水,就沒有開發商什麼事了,由於樓頂是公攤公有的,那就是全體業主的責任了。如果漏水不嚴重,小修一下即可,那就全體業主商量一下維修費用分攤,意見一致後就收錢,找物業修補了事。如果漏水嚴重,例如樓頂嚴重開裂,那就需要進行大修了,先申請大修基金,要是申請下來,那就不用業主自己負擔維修費用了;若是申請維修基金沒能獲批,那就只有樓宇的全體業主分攤維修費用了。5、如果是產權歸單位的福利房和自建房,漏水了,就找單位的後勤部門或是負責房管福利的部門,申請維修;一些單位效率低下,如果等不及後勤維修,那可以跟後勤申請自己墊資僱人修補,然後辦手續在後勤處報銷,而後勤則到單位財務處報銷,這種變通辦法有些單位行得通,有些單位行不通。6、如果是租的房子,樓頂漏水的維修完全是房東的責任,因此,要及時聯系房東並催促對方盡快完成維修。一些房東懶事,或是居心不良,會跟租客協商,讓租客自己僱人來修補,而維修開支由房東付款,這樣的情況盡量不要答應,以免將來被房東找茬。7、對於自建房,漏水了肯定就只有自己擔負修責任了。小修補的事情,可以自己動手,首先找到漏水處,如果漏水處縫隙小,無法澆灌防水材料,就用鑿子或是砂輪機,在滲水縫處挖出一個V字型的小坑,然後再往坑裡澆細沙和水泥混合的混凝土稀漿(也可以用防水塗料),滲水處要比其他正常樓面稍微高一點點。如果樓頂開裂厲害需要大修,一般就只有雇請專業的補漏人士來維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