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欄鄉村公路不讓車輛過是否違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五章 交通事故處理
(二)機動車與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之間發生交通事故的,由機動車一方承擔責任;但是,有證據證明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違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機動車駕駛人已經採取必要處置措施的,減輕機動車一方的責任。
交通事故的損失是由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故意造成的,機動車一方不承擔責任。
❷ 農村小路有權不讓大車通行嗎
由於農村公路的設計技術等級較低,路基、面層和橋涵均無法承受重型車輛行駛。很多鄉村道路都是村民自己修建的,大大便利了交通出行,限高其實是為了保護鄉村道路的使用年限及保障道路兩邊村民的安全和安靜的休息權利。
外地大貨車為了便捷和躲避交警查車,繞行農村公路的重型車輛還呈現出不斷增多的趨勢,給農民出行和人身安全帶來一定的隱患,勢必造成矛盾。為確保農村公路的使用壽命和農民的生命安全,經過公路部門、交通部門的批准,允許農村公路設置限高桿,製作安裝並設立限高警告警示標志,進一步規范農村道路的行車秩序,確保鄉村道路的行車安全。
未經允許不得私自設立公路各種標志和限高桿。如果對其限高有意見,可以查詢當地的規章和政策,但是要解決這個問題一般是很難的。
❸ 鄉村公路限高不讓大車走合法嗎
合法。鄉村公路屬於三級公路,需要遵守以下規定。
根據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規定:
第四十五條 機動車在道路上行駛不得超過限速標志、標線標明的速度。在沒有限速標志、標線的道路上,機動車不得超過下列最高行駛速度:
(一)沒有道路中心線的道路,城市道路為每小時30公里,鄉村公路為每小時40公里;
(二)同方向只有1條機動車道的道路,城市道路為每小時50公里,鄉村公路為每小時70公里。
第四十六條 機動車行駛中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最高行駛速度不得超過每小時30公里,其中拖拉機、電瓶車、輪式專用機械車不得超過每小時15公里:
(一)進出非機動車道,通過鐵路道口、急彎路、窄路、窄橋時;
(二)掉頭、轉彎、下陡坡時;
(三)遇霧、雨、雪、沙塵、冰雹,能見度在50米以內時;
(四)在冰雪、泥濘的道路上行駛時;
(五)牽引發生故障的機動車時。
(3)糾紛農村公路不讓過車擴展閱讀:
根據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路法》規定
第五十條 超過公路、公路橋梁、公路隧道或者汽車渡船的限載、限高、限寬、限長標準的車輛,不得在有限定標準的公路、公路橋樑上或者公路隧道內行駛,不得使用汽車渡船。
超過公路或者公路橋梁限載標准確需行駛的,必須經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門批准,並按要求採取有效的防護措施;影響交通安全的,還應當經同級公安機關批准;運載不可解體的超限物品的,應當按照指定的時間、路線、時速行駛,並懸掛明顯標志。
❹ 農村道路為了不讓大車過村民自己修了2米寬的石墩子違法嗎如果有糾紛誰來解決
這要看這條道路是否屬於村級道路。村級道路由村集體自己籌資修建,擁有所有權和使用權,可以自己決定道路如何使用。但如果是鄉鎮級以上道路,村集體就無權這么做了,鄉鎮級道路可以向鄉鎮政府反映要求糾正。
❺ 有人去攔鄉村路,不讓車輛通行,會犯什麼法
會犯《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三十一條規定: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佔用道路從事非交通活動。
第一百零四條規定:未經批准,擅自挖掘道路、佔用道路施工或者從事其他影響道路交通安全活動的,由道路主管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並恢復原狀,可以依法給予罰款。
致使通行的人員、車輛及其他財產遭受損失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有前款行為,影響道路交通安全活動的,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可以責令停止違法行為,迅速恢復交通。
(5)糾紛農村公路不讓過車擴展閱讀:
2010年12月28日,韋某海、韋某屯等人以山林糾紛為由,將黃某、王某等人請來運輸木材的4輛車貨車攔在路上不讓通行。
次日,當車運行至南丹縣六寨鎮拉堡村甲堯屯時,韋某海、韋某屯等人用木頭、水泥磚堵路,將運輸木材的車輛攔下。
任某等人想將攔路的木頭、水泥磚搬開,即被韋某海、韋某屯等人持柴刀、木棒進行毆打,致任某受輕傷。任某住院治療共支付醫葯費17390.55元。
2011年12月5日,南丹縣人民法院作出《刑事附帶民事判決書》,判決韋某海、韋某屯賠償任某的經濟損失10117.27元,二人互負連帶賠償責任。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法院網:勞碌奔波只為更好地執行
❻ 鄉村道路攔車不讓車輛過往是不是屬於違法
我覺得是村民自建,是村民拿出錢修的,應該是村民說了算,
❼ 村道不讓大車走違法不
一般鄉村道路施工質量只適用日常小型車輛通行,而鄉村道路也是各鄉村鎮維護保養,為了不影響道路的使用禁止通行大貨車是可以的,這並不違法。
❽ 村裡6戶人協議修路,路已經修好,現在因為糾紛,我在自己承包田裡不讓別人過載重車,被起訴,怎麼破
修路所佔土地原為耕地,因此這屬於改變土地用途,需要辦理轉用審批,審批許可權應當在省政府,你們未經合法審批就擅自改變土地用途,這屬於違法用地。因此,針對對方的起訴,你可直接答辯說修路屬違法用地,依法應當退路還耕,你挖斷道路就是為了退路還耕,原告的訴訟請求沒有合法依據,故不成立。
❾ 鄉村道路上人為故意阻攔車輛通行,法律上有什麼處罰的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五章 交通事故處理
第七十六條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傷亡、財產損失的,由保險公司在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責任限額范圍內予以賠償;不足的部分,按照下列規定承擔賠償責任:
(一)機動車之間發生交通事故的,由有過錯的一方承擔賠償責任;雙方都有過錯的,按照各自過錯的比例分擔責任。
(二)機動車與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之間發生交通事故,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沒有過錯的,由機動車一方承擔賠償責任;有證據證明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有過錯的,根據過錯程度適當減輕機動車一方的賠償責任;機動車一方沒有過錯的,承擔不超過百分之十的賠償責任。
交通事故的損失是由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故意造成的,機動車一方不承擔責任。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
一百一十條 對於一方所有的或者使用的建築物范圍內歷史形成的必經通道,所有權人或者使用權人不得堵塞。因堵塞影響他人生產、生活,他人要求排除妨礙或者恢復原狀的,應當予以支持。但有條件另開通道的,也可以另開通道。
(9)糾紛農村公路不讓過車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七十條在道路上發生交通事故,車輛駕駛人應當立即停車,保護現場;造成人身傷亡的,車輛駕駛人應當立即搶救受傷人員,並迅速報告執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因搶救受傷人員變動現場的,應當標明位置。乘車人、過往車輛駕駛人、過往行人應當予以協助。
在道路上發生交通事故,未造成人身傷亡,當事人對事實及成因無爭議的,可以即行撤離現場,恢復交通,自行協商處理損害賠償事宜;不即行撤離現場的,應當迅速報告執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
在道路上發生交通事故,僅造成輕微財產損失,並且基本事實清楚的,當事人應當先撤離現場再進行協商處理。
第七十一條車輛發生交通事故後逃逸的,事故現場目擊人員和其他知情人員應當向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或者交通警察舉報。舉報屬實的,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給予獎勵。
第七十二條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接到交通事故報警後,應當立即派交通警察趕赴現場,先組織搶救受傷人員,並採取措施,盡快恢復交通。
交通警察應當對交通事故現場進行勘驗、檢查,收集證據;因收集證據的需要,可以扣留事故車輛,但是應當妥善保管,以備核查。
對當事人的生理、精神狀況等專業性較強的檢驗,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委託專門機構進行鑒定。鑒定結論應當由鑒定人簽名。
第七十三條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根據交通事故現場勘驗、檢查、調查情況和有關的檢驗、鑒定結論,及時製作交通事故認定書,作為處理交通事故的證據。交通事故認定書應當載明交通事故的基本事實、成因和當事人的責任,並送達當事人。
第七十四條對交通事故損害賠償的爭議,當事人可以請求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調解,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經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調解,當事人未達成協議或者調解書生效後不履行的,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❿ 村民有權對鄉村路行駛的車輛不讓通行嗎
村民沒有權對鄉村路行駛的車輛不讓通行。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路法》第七條,在農村公路上非法設卡、收費和攔截車輛的,由縣級交通運輸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並沒收違法所得,處違法所得三倍以下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按照規定予以罰款;對負有直接責任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
農村公路是社會公共基礎設施。村道屬於農村集體所有,其養護和管理工作應當納入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規民約。村民委員會在鄉級人民政府的指導下參與農村公路相關工作,應當向村民會議、村民代表會議報告工作情況。
公路修到村裡以後,那麼它就成了自己的路了,每個村民都有愛護公路的義務,各村也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制定村道的養護、管理辦法,村民們在村委的指導下,對公路進行必要的看護、保養,都不要覺得是自己份外的事情。
造成農村公路損壞的,應當按照不低於原技術標准予以修復或者賠償,省級人民政府可以制定具體賠償指導標准。因造成農村公路損壞導致他人人身損害或財產損失的,依法承擔民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