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哪些法院對贍養案件有管轄權
贍養案件來的管轄問題,如果被告自是一個人,應當到被告住所地的法院;如果被告是幾個人,可以在原告住所地法院起訴。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九條 追索贍養費、撫育費、扶養費案件的幾個被告住所地不在同一轄區的,可以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⑵ 對於贍養糾紛案由,法院受理有何規定
按照民訴法來,原告是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有明確的被告、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屬於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和受訴法院管轄;符合以上幾點,法院應當受理。
⑶ 如何提起贍養費糾紛訴訟
1、確定管轄法院
一般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被告住所地與經常居住地不專一致屬的,由經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轄。
追索贍養費案件的幾個被告住所地不在同一轄區的,可以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2、到法院立案
各地人民法院為了落實司法為民舉措、方便當事人訴訟,對贍養糾紛案件可以採取電話預約立案、網上預約立案、上門立案、便民訴訟聯絡員代為收案等多種方便老人的立案舉措。而且法院的立案廳還有立案須知、舉證須知、訴訟風險告知書等便民法律文書,可以免費索取。
3、提交訴訟費
贍養糾紛案件訴訟費用降低為每件80元,而且還可以申請緩交或免交。
4、法院審理
許多法院專門針對贍養糾紛案件開辟綠色通道,往往立案後即時調解、開庭,對許多行動不便的老年人起訴的贍養糾紛案件還會上門開庭,大大方便了老年人訴訟、節省了訴訟時間,使老年人的贍養問題能得到及時的處理。
⑷ 贍養糾紛的訴訟主體是如何認定的
(一)贍養糾紛的特殊性
1.主體的特定性。與侵權行為所引起的侵權之債相比,權利主體和義務主體均具有特定性,侵權之債的權利主體是受害人或近親屬,義務主體是侵權人以及法律規定的其他主體。《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第10條規定:老年人養老主要依靠家庭,家庭成員應當關心和照料老年人。因此贍養糾紛案件的權利主體是老年人,義務主體是老年人的子女或其他具有贍養義務的人。除此之外贍養案件具有人身相關性。與其他財產案件相比贍養案件最大的區別是贍養糾紛具有直接的身份權性,而非其他基於債產生的權利。
2.數額的可變更性。隨時時間的推移,在被贍養人生活狀況發生明顯的變化的情形下,比如被贍養人生病,物價上漲等因素出現,可以要求變更訴訟請求,提出增加贍養費的要求。
3.時間的久遠性。贍養糾紛的發生非是一朝一夕的事,他是矛盾尖銳到其他個人、團體都無法解決而使被贍養人請求於救助的最後底線——訴訟。而贍養案件的判決也非一次執行兌現,而是至被贍養人死亡才得以終結。
4.矛盾可調和性。雖然贍養糾紛案件發生原因復雜,主要與親情關系和家庭財產分配等密切相關,剛起訴到法院時矛盾尖銳,似乎不可調和,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當事人互相謙讓,加之親情的動力,贍養糾紛最終是可以調和的。
5.內容的豐富性。《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第11條規定:贍養人應當履行對老年人經濟上供養、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義務,照顧老年人的特殊需要。對老人的贍養內不光只是供吃供穿,而且還包括對老年人生活上無微不至的照料,在精神上給予慰藉,還應當滿足老年人身體狀況及精神狀態下的特殊需求。
贍養糾紛案件訴權保障存在的沖突
1.老人無能訴訟與急需救助的沖突。許多老年人在心理、生理、人體結構上,某種組織、功能喪失或者不正常,全部或者部分喪失以正常方式從事某種活動能力。
2.程序的復雜性與老人急需處理之間的沖突。人民法院審理案件,在受理時不僅應當符合《民事訴訟法》第108條的規定。在受理後,為了保障被告的權利,還要依法向被告送達法律文書,有的被告在外打工,拒絕回家領取法律文書或者下落不明,法院還要適用公告送達法律文書,如被告需要答辯、舉證,還要給予舉證期,對判決不服,當事人可以提起上訴等一套長達幾個月甚致一兩年的復雜程序。
3.兒女的贍養能力與老人特殊需求之間的沖突。
4.子女參差不齊與裁判平均化之間的沖突。
5.物質贍養與精神贍養需求之間的沖突。
6.農村風俗與法律規定之間的沖突。
7.老年人的先予執行權未得到充分的保障。
8.被告濫用訴權損害原告的權益、浪費司法資源。
⑸ 老人向幾個不同地區的子女追索贍養費,應該如何起訴
現實困惑
張老漢老伴早逝,自己辛辛苦苦拉扯幾個孩子長大。現在幾個孩子都已經有了自己的事業,按說一家人應該過上好日子才是。但是由於幾個子女在贍養老人這件事情上不能達成一致的意見,所以,幾個子女都對張老漢不聞不問。張老漢的生活實在是沒有著落,傷透心的張老漢決定起訴自己的幾個子女,要求他們負擔贍養費,但是幾個子女分別在不同的城市,張老漢到底該如何起訴呢?律師點評
張老漢可以在自己住所地的法院起訴。通常民事訴訟都是要求原告必須到被告住所地的法院去起訴,但是由於追索贍養費案件的特殊性,法律規定,原告可以向自己住所地的人民法院起訴。由於本案中被告住的地方不在同一轄區,原告既可以選擇向任何一個子女住所地的法院起訴,也可以直接向自己住所地的法院起訴。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二十一條對公民提起的民事訴訟,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被告住所地與經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經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轄。
對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提起的民事訴訟,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同一訴訟的幾個被告住所地、經常居住地在兩個以上人民法院轄區的,各該人民法院都有管轄權。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
9、追索贍養費案件的幾個被告住所地不在同一轄區的,可以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
第九條追索贍養費、撫育費、扶養費案件的幾個被告住所地不在同一轄區的,可以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特別提醒
老人追索贍養費,而幾個子女在不同的地區,如果讓老人到處跑著去打官司,顯然是不合理的。突破原告就被告的一般原則的規定,給老年人提供更多的便利,也更能彰顯法律的公平正義。
⑹ 追索贍養費只有一個被告管轄法院是哪裡
可以分別由幾個被告所在地法院起訴,關鍵取決於原告決定。
⑺ 老人追索贍養費的案件,該向哪個法院起訴
現實問題
衛某是一名退休老人,老伴已經去世,兩個孩子分別在兩個城市打工,由於退休工資無法滿足日常開支,衛某多次向兩個孩子支付贍養費,但兩個孩子都以種種理由搪塞。無奈之下,衛某准備向法院起訴追索贍養費,請問衛某應當向哪個法院起訴?
律師解答
依據《民事訴訟法》以及相關司法解釋的規定,一般情況下,對公民提起的民事訴訟,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被告住所地與經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經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轄。追索贍養費案件的幾個被告住所地不在同一轄區的,可以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在本案中,衛某的兩個孩子都不在本地,且不在同一轄區,因此衛某可以直接到其自己的住所地人民法院起訴追索贍養費。
法條鏈接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二十一條 對公民提起的民事訴訟,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被告住所地與經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經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轄。
對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提起的民事訴訟,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同一訴訟的幾個被告住所地、經常居住地在兩個以上人民法院轄區的,各該人民法院都有管轄權。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
第九條 追索贍養費、撫育費、扶養費案件的幾個被告住所地不在同一轄區的,可以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⑻ 索要贍養費案件,可以向哪些法院起訴
索要贍養費案件,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被告住所地與經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經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轄。在特殊情況下,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原告住所地與經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原告經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轄。
《民事訴訟法》
第二十一條 對公民提起的民事訴訟,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被告住所地與經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經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轄。
對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提起的民事訴訟,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同一訴訟的幾個被告住所地、經常居住地在兩個以上人民法院轄區的,各該人民法院都有管轄權。
第二十二條 下列民事訴訟,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原告住所地與經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原告經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轄:
(一)對不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居住的人提起的有關身份關系的訴訟;
(二)對下落不明或者宣告失蹤的人提起的有關身份關系的訴訟;
(三)對被採取強制性教育措施的人提起的訴訟;
(四)對被監禁的人提起的訴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