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借名買房合同有效嗎,以他人名義買房會發生哪些糾紛
借名買房是指真正的買房人以他人的名義購買房產。從表面上看是出名人購買了房屋,簽訂的房屋買賣合同,而實際上是借名人購買該房屋,支付了房款。
在借名買房中,購房合同是否有效需要分不同情況而定:
1.如果購買的是商品房,該房屋買賣合同為有效合同。因為商品房為意思自治,買受人可以根據自己的意志進行購買房屋。
2.如果購買的是經濟適用房、拆遷房、回遷房、福利房等帶有個人身份的房產,這類房屋買賣合同為無效合同。因為這類房產的購買者需具備一定的資格,沒有資格的人借用他人名義進行購買的,有違相關政策和法律。
借名買房合同,在履行過程中,如果發生糾紛,很有可能被認定為無效。
其理由主要應從政府推出安居房和限價房的目的考慮,政府為了解決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家庭的居住問題,從而改善整個社會的居住狀況才推出這項針對特殊人群的優惠政策,在開發安居房和限價房的過程中,政府一般均需用不同方式和渠道給予財政補貼,而名義買房人轉讓的實際上是基於其符合政府規定的條件從而享有的購房權,如果這類合同有效,就會使原來不符合購房條件的人購買安居房或限價房,而原應享受安居房或限價房的人群的住房條件仍然沒有得到改善,這樣就違背了政府推出安居房和限價房的初衷,因而違反了社會公共利益。
在法律上,借名買房中存在著諸多風險:
(1)登記購房人反悔不承認借名買房之事或者登記購房人死亡,其繼承人不了解借名之事、不承認借名之事。
(2)第三人對登記購房人轉移房產給事實購房人的行為提出異議,實踐中,借名買房雙方進行約定時,事實購房人認為借名與登記購房人的配偶沒有關系,真正的房主是自己,但登記購房人的配偶往往以《婚姻法》的規定提出異議,否認借名買房的事實,確認該房產為夫妻共同財產。
(3)房產被登記購房人處分(轉讓或抵押)或被法院執行。
綜上所述,為了維護自己的財產,建議大家不要借名買房。
1、如果不存在惡意規避法律或者政策的行為,如果借名買房合同是當事人自願簽署,奉行合同自由的原則,借名買房合同應具有法律效力。但該合同最好註明:「經雙方協商以甲方的名義購房,本房屋由乙方出資購買,房屋所有權歸乙方,與甲方無關。」而且,需要留存足夠的證據,比如出資的原始憑證,如存摺、購房發票等等。因為,一旦登記購房人事後反悔,如果有足夠的證據證明該房屋是借名買的,實際產權人是事實購房人。事實購房人有可能得到法院支持,房屋登記不實可最終得以糾正。但是,如果沒有足夠的證據,而產權證又是登記購房人的,事實購房人只能主張事實上的借款關系要求登記購房人返還房款。
2、另外,即便借名買房合同是有效的,但登記購房人違反該約定,將該房轉讓或抵押給第三人,第三人因此取得房產,事實購房人並不能追回該房產。因為根據《物權法》善意取得的制度,第三人出於善意而信賴不動產登記簿或房屋所有權證書的內容,並且轉讓時已支付合理的價格,同時,轉讓後已依法登記,因而取得房屋所有權,應受到法律的保護。事實購房人僅有權向登記購房人要求賠償。
3、至於登記購房人不能清償到期債務,債權人申請法院強制執行,法院以不動產登記為依據,查封並拍賣該房產,致使事實購房人喪失對房屋的所有權。如果借名買房合同無效,已經付款的事實購房人,只能向登記購房人要求返還購房款,如果借名合同有效,事實購房人在執行過程中可以向法院提出執行異議,對被執行的房產主張權利並要求法院停止執行。根據《民事訴訟法》的規定,執行員對案外人提出的異議,按照法定程序進行審查,理由不成立的,予以駁回;理由成立的,由院長批准中止執行。
② 借名買房案由合同糾紛到底應該怎麼解決
借名買房合同糾紛,借名買房人可以向法院起訴,要求確認對房屋具有所有權。
如果證據充足,法院會支持的。
《最高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第二條 當事人有證據證明不動產登記簿的記載與真實權利狀態不符、其為該不動產物權的真實權利人,請求確認其享有物權的,應予支持。
③ 借名買房合同有效嗎發生借名買房糾紛怎麼辦
1、借名買房存在極大的交易風險,建議慎之又慎。根據《物權法》第十六條的規定,不動產登記簿是房屋等不動產物權歸屬和內容的根據,當事人如要在訴訟中推翻不動產登記簿上的記載,證明標准極高。所以,雖然本案中作為實際出資人的原告贏得了訴訟,但也是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收集各種證據,這些證據不僅要證明存在合意借名買房的事實,而且要證明實際支付房款的事實,承擔巨大的舉證責任,稍有不慎即有可能敗訴,導致房財兩空。2、鑒於當前房屋價值巨大,不是萬不得已不要借名買房。不論借誰的名義購買房屋,都建議委託專業的律師起草借名買房協議,約定清楚雙方的權利義務,並保存全流程的證據原件,包括但不限於首付款匯款單、按揭還款單、完稅證明、登記費用繳納證明等。如首付款是以出名人的名義繳納的,在向出名人匯款時,一定要備注匯款用途「代本人(借名人)支付購房首付款」。3、借名人符合過戶登記條件時,應及時將房屋過戶至自己名下,預防不必要的糾紛發生。在房屋符合交付使用條件時,應及時佔有使用該房屋。
④ 借名買房常見的糾紛有哪些
1、登記購房人反悔糾紛,出資人不能證明雙方之間的委託代理關系和支付購房款的事實內,要想取得房屋產權容或收回購房款都很困難;
2、登記購房人有對外債務發生的糾紛,債權人可以要求法院查封並拍賣該房產;
3、名義產權人意外死亡發生的糾紛,該房屋可能會因為繼承關系而被其他人繼承;
4、如果銀行最後查實實際購房人與借款人不是同一個人,銀行也可以依據貸款合同的有關規定,要求提前解除貸款合同。
⑤ 借名買房協議是否有效
借名買房協議有效嗎
借名買房是指房屋的實際出資人借用他人名義購房,並以他人名義登記房屋所有權的行為。
借名買房是否有效,主要看借名人(實際購買人)和出名人(房屋登記人)之間是否有借名協議,這主要是根據我國《民法通則》關於當事人「意思自治」原則的規定,如果借名人和出名人在房屋購買以前簽訂了房屋借名協議,將房屋的權屬約定清楚的,應該認定借名行為有效,房屋的實際權屬歸借名人。同時,根據《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房屋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指導意見》第十五條規定:當事人約定一方以他人名義購買房屋,並將房屋登記在他人名下,借名人實際享有房屋權益,借名人依據合同約定要求登記人(出名人)辦理房屋所有權轉移登記的,可予支持。但是,該房屋因登記人的債權人查封或其他原因依法不能辦理轉移登記,或者涉及善意交易第三人利益的除外。
但是,當事人一方提供證據證明其對房屋的購買確實存在出資關系,但不足以證明雙方之間存在借名登記的約定,其主張確認房屋歸其所有或要求登記人辦理房屋所有權轉移登記的,不予支持;其向登記人另行主張出資債權的,應當根據出資的性質按照相關法律規定處理。
借名購房相關法律風險提示
1、借他人之名購買房屋,如系規避法律禁止性規定,有可能導致最終合同無效的風險。
2、非產權人的受託人基於私下委託以自己名義簽訂售房協議,構成隱名代理,買方以受欺詐主張合同無效難以被法院支持。故買方對房屋產權人身份審查的義務在簽約前就應完成,並不應受中介方承諾或擔保的影響。
3、借名購房必然意味著登記物權非屬實際權利人所有,在借名行為不違背法律禁止性規定情況下,借用人只享有債權,在借名人無權處分情形,存在借用人喪失房屋所有權而無法向第三人追及的風險。如不能證明借名購房的事實,甚至連向借名人主張過戶的權利都會喪失,即雙方只有單純的金錢借貸或墊付的債權關系。
4、經開發商同意,從親友手中購買轉售商品房,即使實際交款並入住,但產權人未變更,亦無書面的房屋買賣合同可資證明,就會存在某現實案例中的風險:即便是兄妹,交了錢,不過是雙方還沒選房沒簽合同或是替人墊付;住了房,不過是私下借住而已。故,購買轉售商品房,不僅要簽訂書面合同,還要最終達致產權過戶的結果。
⑥ 借名買房糾紛處理辦法有哪些遇到借名買房糾紛該找哪個律師說房網律師辦理借名買房糾紛案勝算大嗎
雖然借名買房的風險很大,但是依然有很多人為了規避法律、政策而選擇借名購房,畢竟在不具有購房資格的情況下,只有通過這樣的方式才能購買到房屋。然而在借名買房的時候也很容易產生糾紛,那麼這樣的情況下借名買房出現糾紛如何處理呢?我們一起在下文中進行了解。
一、借名買房合同是否有效
目前來說,法律和行政法規並沒有明確禁止當事人借名買房。但是,借名合同是否有效並沒有一個標准答案。
1、如果所購買房屋為商業性的,那麼借名買房合同一般有效。當事人約定一方以他人名義購買房屋,並將房屋登記在他人名下,借名人實際享有房屋權益,借名人依據合同約定要求登記人(出名人)辦理房屋所有權轉移登記的,可予支持。但是,該房屋因登記人的債權人查封或其他原因依法不能辦理轉移登記,或者涉及善意交易第三人利益的除外。
2、如果所購房屋為經濟適用房或其他保障性住房的,那麼借名買房合同可能就無效。從政府推出安居房和限價房的目的考慮,政府為了解決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家庭的居住問題,從而改善整個社會的居住狀況才推出這項針對特殊人群的優惠政策,在開發安居房和限價房的過程中,政府一般均需用不同方式和渠道給予財政補貼,而名義買房人轉讓的實際上是基於其符合政府規定的條件從而享有的購房權,如果這類合同有效,就會使原來不符合購房條件的人購買安居房或限價房,而原應享受安居房或限價房的人群的住房條件仍然沒有得到改善,這樣就違背了政府推出安居房和限價房的初衷,因而違反了社會公共利益。因此,在有些法院的判決中,會認定借名合同是無效的。
二、借名買房出現糾紛如何處理
當事人約定一方以他人名義購買房屋,並將房屋登記在他人名下,借名人實際享有房屋權益,借名人依據合同約定要求登記人(出名人)辦理房屋所有權轉移登記的,可予支持。但是,該房屋因登記人的債權人查封或其他原因依法不能辦理轉移登記,或者涉及善意交易第三人利益的除外。這里的前提是,當事人之間已經就借名購房達成了書面協議,或有證據能夠證明借名的事實。且借名人不得以其系實際出資人為由,對抗善意第三人,但若第三人知道或應當知道該情形的除外。
當事人一方提供證據證明其對房屋的購買確實存在出資關系,但不足以證明雙方之間存在借名登記的約定,其主張確認房屋歸其所有或要求登記人辦理房屋所有權轉移登記的,不予支持;其向登記人另行主張出資債權的,應當根據出資的性質按照相關法律規定處理。也就是說,在此情形下,出資人只能向對方當事人主張雙方形成借款的債權債務關系,出資人只能要回借款及其利息,而不能取得房屋所有權。
⑦ 借名買房糾紛民事起訴狀怎麼寫
所謂借名合同,顧名思義就是借用他人名義與第三方訂立的書面合同。既然是合同,那麼就應當具備一般合同的構成要件。
民事起訴狀
原告: 於××,男,漢族,1960年×月×日生
住址: ××
被告:山東×有限責任公司
法定代表人: 張×× 職務:董事長
聯系電話:×× 地址:××
被告:朱×× 男 漢族 1957年×月×日出生
住址:××聯系電話:××
訴訟請求
1、判令解除《中價商品住宅內部認購協議書》
2、判令第一被告返還房屋認購金30萬元並按認購金金額承擔違約金30萬元,合計60萬元。
事實和理由
xxxxxxxxx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