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未經他人允許私自搜查他人東西,犯了哪條法律
刑法第二百四十五條 〔非法搜查罪〕〔非法侵入住宅罪〕非法搜查他人身體、住宅,或者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司法工作人員濫用職權,犯前款罪的,從重處罰。
根據2006年7月26日最高檢《關於瀆職侵權犯罪案件立案標準的規定》,非法搜查罪是指非法搜查他人身體、住宅的行為。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利用職權非法搜查,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1、非法搜查他人身體、住宅,並實施毆打、侮辱等行為的;2、非法搜查,情節嚴重,導致被搜查人或者其近親屬自殺、自殘造成重傷、死亡,或者精神失常的;3、非法搜查,造成財物嚴重損壞的;4、非法搜查3人(戶)次以上的;5、司法工作人員對明知是與涉嫌犯罪無關的人身、住宅非法搜查的;6、其他非法搜查應予追究刑事責任的情形。
㈡ 公司非法搜查員工行禮,向公安局投訴,公安局不理我怎麼辦估計是公安局領導和公司領導關系不一般
人身搜查的權利只有警察才能行駛。
解決辦法:報警。然後提起民事賠償。
㈢ 被人非法搜查後我該怎麼辦
如果該男子有執法權的話,那麼可以肯定的是他執法的程序不合法。你在確定他所屬部門後可以向該部門進行投訴,情節嚴重的話該男子將會遭到行政處罰。
反過來說,如果該男子沒有執法權的話,那麼他對你家的搜查就應視為非法侵入或非法搜查罪,你可以向公安機關報警。根據是刑法第二百四十五條:非法搜索他人身體、住宅,或者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
你提到了精神損害,如果向該男子要求精神賠償的話,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一條:自然人因下列人格權利遭受非法侵害,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賠償精神損害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予以受理:
(一)生命權、健康權、身體權;
(二)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
(三)人格尊嚴權、人身自由權。
違反社會公共利益、社會公德侵害他人隱私或者其他人格利益,受害人以侵權為由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賠償精神損害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予以受理。
你受侵害的應該是隱私權與尊嚴權。
但是,根據該解釋的第八條:因侵權致人精神損害,但未造成嚴重後果,受害人請求賠償精神損害的,一般不予支持,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情形判令侵權人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
所以,你很可能得不到實際的經濟賠償,賠禮道歉還是沒有問題的。
㈣ 如何處理非法搜查行為,合法搜查行為怎麼認定
一、如何處理非法搜查行為
1、偵查人員在執行搜查任務時,沒有嚴格遵守和執行法定的搜查手續或程序,如搜查未出示搜查證、或未請見證人到場,搜查婦女時不是由女工作人員進行等等,屬於合法搜查中出現的違法現象,對於因此而造成嚴重後果的直接責任者,可由其所在單位酌情給予適當的行政處分。
2、如果行為人出於善良的動機並經被搜查人同意而實施了非法搜查他人人身或住宅的行為而造成嚴重後果的,應以第三種情況處理。尚未造成嚴重後果的,可以由行為人單位或有關部門出面調處,受害人也可以根據民法通則的有關權益規定,向人民法院起訴,要求賠償損失,消除影響,恢復名譽,賠禮道歉。
3、行為人在毫無法律依據的情況下對他人的人身和住宅進行搜查,嚴重侵犯了他人人身自由權利和居住安全,觸犯刑法第二百四十五條,可能構成非法搜查罪。行為人屬於國家工作人員的,被害人可以向檢察機關控告,檢察機關應當以非法搜查罪立案偵查。行為人屬於司法工作人員的,從重處罰。行為人屬於非國家工作人員的,被害人可以向公安機關控告,由公安機關以非法搜查罪立案偵查。
二、合法搜查行為怎麼認定
偵查人員搜查時必須在搜查證規定(填寫)的范圍內進行,不能超越搜查證以外的范圍進行搜查。搜查的范圍具體有:
1、犯罪嫌疑人的人身、物品和住處;
2、犯罪嫌疑人及其住處以外其他人的人身、物品和住處,如親友、鄰居、工作單位等;
3、罪犯可能藏身或者隱匿犯罪證據的地方。
搜查證是搜查時必須具備的法律憑據。搜查證應當寫明被搜查人的姓名、性別、職業、住址、搜查的處所、搜查的目的、搜查的機關、執行人員姓名及搜查日期。搜查時應當有被搜查人或者其家屬在場,同時還要有鄰居或者其他見證人在場。搜查婦女的身體時,應由女性工作人員進行,見證人也必須是女的,其他無關人員不得在場。
㈤ 怎樣構成非法搜查罪
司法工作人員濫用職權,犯前款罪的,從重處罰。 (一)非法搜查罪概念非法搜查罪,是指對他人的身體、住宅進行非法搜查的行為。 (二)非法搜查罪特徵 1、侵犯的客體是公民的人身權利和住宅安全權利; 2、客觀方面表現為對他人的身體、住宅進行非法搜查的行為; 3、犯罪主體是一般主體;4、主觀方面是故意
㈥ 非法搜查要到哪裡去告
一般人員非法搜查的,報警。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權非法搜查的,可以向檢察院舉報
㈦ 當身體受到非法搜查的時候正確的維權方法有哪些
非法搜查,是指無權搜查或者有權搜查的機關或個人違反法律程序,擅自對公民身體進行搜查的行為。依法搜查,是職務授權行為,具有阻卻違法的效力,不構成侵害身體權。目前在實務中,往往對非法搜查公民身體作為侵害名譽權案件處理,也有的認為是侵害一般人格權。實際上這種行為侵害的客體不是名譽權,因為非法搜查並不影響到公民的社會評價,損害的是公民的名譽感,但名譽感並不是名譽權的客體。這種行為侵害的是身體權,但同時也侵害了公民一般人格權客體的人格尊嚴,屬於一個行為侵害了兩種客體,但其基本特徵仍是侵害身體權。所以,可以以侵害身體權為由提起訴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