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合同糾紛,在開庭過程中雙方願意解除合同,請問宣判時是不是對合同糾紛也解除了。
雙方能協商好解決方案,可以撤訴或庭外和解
❷ 旅遊合同的終止與解除的關系是什麼
合同的解除,是指合同有效成立後,因一方或雙方的意思表示,使基於合同發生的責任義務關系歸於消滅的行為。
合同的終止,是指合同的責任義務關系歸於消滅,合同關系客觀上不復存在。
根據定義來看,二者極為相似,即都發生債權債務關系歸於消滅的效力。但是二者還是有區別的,其區別主要必須在:
1、二者的效力不同。
合同的解除即能向過去發生效力,使合同關系溯及既往地消滅,發生恢復原狀的效力,也能向將來發生效力,即不發生溯及既往的效力。而合同的終止只是使合同關系消滅,向將來發生效力,不產生恢復原狀的效力。
2、二者適用的范圍不同。
合同解除通常被視為對違約的一種補救措施,是對違約方的制裁。因此,合同的解除一般僅適用於違約場合。合同的終止雖然也適用於一方違約的情形,但主要是適用於非違約的情形,如合同因履行、雙方協商一致、抵銷、混同等終止。由此可見,合同終止的。適用范圍要比合同解除的適用范圍廣。
❸ 消費者提前7天以上解除旅遊合同可以全額退款嗎
看你們在合同上是如何約定的消費者在提前7天以上解除勞動合同的話,是可以全額退款的,不過最好在合同上這樣約定。
❹ 因台風攜程單方面解除旅遊合同可以要求賠償嗎
不能,這屬於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
《合同法》第94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當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
(二)在履行期限屆滿之前,當事人一方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將不履行主要債務;
(三)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主要債務,經催告後在合理的期限內仍未履行;
(四)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債務或者有其他違約行為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
(五)法律規定的其他情形。
❺ 旅遊法規定旅遊者有何種情形的,旅行社可以解除合同
《旅遊法》第66條規定,旅遊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旅行社可以解除合同:患有傳染病等疾病,可能危害其他旅遊者健康和安全的;攜帶危害公共安全的物品且不同意交有關部門處理的;從事違法或者違反社會公德的活動的;從事嚴重影響其他旅遊者權益的活動,且不聽勸阻、不能制止的。因這些規定情形解除合同的,組團社應當在扣除必要的費用後,將餘款退還旅遊者;給旅行社造成損失的,旅遊者應當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❻ 雙方協商擬解除合同,但因賠償問題發生爭議,一方向法院起訴。法院是否受理
雙方協商擬解除合同,但因賠償問題發生爭議,一方向法院起訴的,法院不受理。
❼ 旅遊合同臨時取消應該怎麼退費
據國家旅遊局《團隊國內旅遊合同》示範文本,旅遊者和旅行社在行程前可以書面形式解除合同。在出發前7日以上提出解約,雙方互不承擔違約責任。但之後提出解約的,由提出解除一方承擔違約責任。
旅行社在出發前7日以內解除合同的,要向旅遊者退還全額費用,並支付違約金:出發前7日至4日,違約金為旅行費用總額的10%;出發前3日至1日為15%;出發當日為20%。若旅客在出發前7日至4日解除合同,違約金為旅行費用總額的50%;出發前3日至1日為60%;出發當日為80%。
❽ 對解除合同請求法院按照多少收取訴訟費可是單獨解除
如果僅僅要求解除合同,是按件收取訴訟費,只需要交納100元左右的訴訟費。
如果在要求解除合同的同時,還請求返還財產,法院就會按照返還財產的金額收取訴訟費。
根據《訴訟費用交納辦法》第十三條:案件受理費分別按照下列標准交納:
(一)財產案件根據訴訟請求的金額或者價額,按照下列比例分段累計交納:
1、不超過1萬元的,每件交納50元;
2、超過1萬元至10萬元的部分,按照2.5%交納;
3、超過10萬元至20萬元的部分,按照2%交納;
4、超過20萬元至50萬元的部分,按照1.5%交納;
5、超過50萬元至100萬元的部分,按照1%交納;
6、超過100萬元至200萬元的部分,按照0.9%交納;
7、超過200萬元至500萬元的部分,按照0.8%交納;
8、超過500萬元至1000萬元的部分,按照0.7%交納;
9、超過1000萬元至2000萬元的部分,按照0.6%交納;
10、超過2000萬元的部分,按照0.5%交納。
(8)同程旅遊解除合同糾紛擴展閱讀:
合同解除是指在合同有效成立以後,當解除的條件具備時,因當事人一方或雙方的意思表示,使合同自始或僅向將來消滅的行為,它也是一種法律制度。
合同解除是合同之債終止的事由之一。合同解除可分為單方解除和協議解除、法定解除與約定解除。
一、合同法定解除
《合同法》第94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當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1、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不可抗力致使合同目的不能實現,該合同失去意義,應歸於消滅。在此情況下,我國合同法允許當事人通過行使解除權的方式消滅合同關系。
2、在履行期限屆滿之前,當事人一方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不履行主要債務。
此即債務人拒絕履行,也稱毀約,包括明示毀約和默示毀約。作為合同解除條件,它一是要求債務人有過錯,二是拒絕行為違法(無合法理由),三是有履行能力。
3、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主要債務,經催告後在合理期限內仍未履行。
此即債務人遲延履行。根據合同的性質和當事人的意思表示,履行期限在合同的內容中非屬特別重要時,即使債務人在履行期屆滿後履行,也不致使合同目的落空。
在此情況下,原則上不允許當事人立即解除合同,而應由債權人向債務人發出履行催告,給予一定的履行寬限期。債務人在該履行寬限期屆滿時仍未履行的,債權人有權解除合同。
4、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債務或者有其他違約行為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
對某些合同而言,履行期限至為重要,如債務人不按期履行,合同目的即不能實現,於此情形,債權人有權解除合同。其他違約行為致使合同目的不能實現時,也應如此。
5、法律規定的其他情形。法律針對某些具體合同規定了特別法定解除條件的,從其規定。
二、合同協議解除
合同協議解除的條件,是雙方當事人協商一致解除原合同關系。其實質是在原合同當事人之間重新成立了一個合同,其主要內容為廢棄雙方原合同關系,使雙方基於原合同發生的債權債務歸於消滅。
協議解除採取合同(即解除協議)方式,因此應具備合同的有效要件,即:當事人具有相應的行為能力;意思表示真實;內容不違反強行法規范和社會公共利益;採取適當的形式。
❾ 遊客單方面解除旅遊合同,退費應扣除必要費用嗎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旅遊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第十二條的規定,旅遊行程開始前或者進行中,因旅遊者單方解除合同,旅遊者請求旅遊經營者退還尚未實際發生的費用,或者旅遊經營者請求旅遊者支付合理費用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如果是旅遊行程結束前,旅遊者解除合同,旅遊社扣除必要費用後返還餘款。
《旅遊法》第六十五條規定,旅遊行程結束前,旅遊者解除合同的,組團社應當在扣除必要的費用後,將餘款退還旅遊者。
旅行社可以解除合同的情形:
第六十六條規定,旅遊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旅行社可以解除合同:
(一)患有傳染病等疾病,可能危害其他旅遊者健康和安全的;
(二)攜帶危害公共安全的物品且不同意交有關部門處理的;
(三)從事違法或者違反社會公德的活動的;
(四)從事嚴重影響其他旅遊者權益的活動,且不聽勸阻、不能制止的;
(五)法律規定的其他情形。
因前款規定情形解除合同的,組團社應當在扣除必要的費用後,將餘款退還旅遊者;給旅行社造成損失的,旅遊者應當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❿ 旅遊糾紛,如何投訴同程
可以向費者協會進行投訴,也可以向旅遊管理部門(一般是旅遊局)投訴,還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要求賠償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