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訴糾紛 > 2012因為醫患糾紛哈爾濱死者姓名

2012因為醫患糾紛哈爾濱死者姓名

發布時間:2021-08-09 16:52:07

① 醫療機構未通知屍檢,敗訴案

【摘要】:孫某某為雲南省鎮雄縣人,2012年7月20日因咳嗽、咳痰伴胸痛3天入住鎮雄某鄉鎮衛生院,由於醫療條件有限,該院建議上級醫院治療,於次日轉入鎮雄縣某某醫院治療,於7月26日臨床宣布死亡,醫院當即要求家屬將屍體運回家中處理,沒通知家屬進行屍檢,事後患方訴訟維權,由於沒有屍檢查明患者死亡原因,醫院最終敗訴。
【關鍵詞】:醫院 未通知 屍檢 敗訴
【案情回顧】:2012年7月20日患者孫某某因咳嗽、咳痰伴胸痛3天入住鎮雄某鄉鎮衛生院治療,初步診斷為「肺結核?肺部感染。」因該院醫療條件有限,無法完善相關檢查進行診斷,經該院建議,於2012年7月25日15時轉入鎮雄縣某某醫院住院治療,但沒對患者孫某某進行檢查即診斷為:「肺炎、肺水腫」,並進行輸液。於2012年7月26日12時10分,鎮雄縣某某醫院臨床宣布患者孫某某死亡,記錄「呼吸心跳驟停,意識喪失,經搶救無效死亡」。醫院當即要求患者家屬將屍體運回家中處理,未告知家屬進行屍檢,也沒有下發屍檢告知或通知書。
【鑒定過程】:家屬處理完喪事後,認為孫某某的死亡鎮雄縣某某醫院存在嚴重問題,對患者的死亡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便向衛生局投訴尋求幫助,在衛生部門的過問下,醫患雙方委託昭通市醫學會對本案是否構醫療事故進行鑒定,醫學確認了鎮雄縣某某醫院在為患者孫某某提供醫療服務的過程中存成在諸多不足,結論:孫某某的病例不構醫療事故。患者家屬拿到鑒定報告知道鑒定結論後,感覺猶如晴天霹靂,為什麼好好病人進入鎮雄縣某某醫院後,醫院沒有及時進行相應的檢查對症治療,存在明顯的過錯,而醫療事故鑒定結論確是不構成醫療事故。無奈之下只好尋求律師幫助,但在當地沒有醫療糾紛維權專業律師,經過多方打聽,趕到幾百公理以外的省城昆明找到本所專業醫療維權律師,律師拿到這樣一個案子後也很頭疼,因為家屬選擇了醫療事故鑒定,且昭通市醫學會已經作了不屬於醫院事故的鑒定結論,根據以往的經驗下級醫學會作了不屬於醫院事故的鑒定,上級醫學一般也會作出不屬於醫療事故的鑒定結論,這對於律師是否接受本案當事人的委託及接受委託後如何幫助當事人維權增加了巨大難度。
律師在全面了解案情以後,發現本案中最為關鍵的問題就是是否通知「屍檢」查明患者死亡原因,在患者死因不明的情況作出的所謂「不屬於醫療事故的結論」是不客觀,也是不公正的,但是由於醫療事故鑒定的體制問題,作為負責任的律師不能保證通過鑒定推翻昭通市醫學的鑒定結論。在向家屬說明本案有風險後,律師提出新的方案,在上一級醫院事故鑒定過程中,律師作為患方的代理人向雲南省醫學會提交案件陳述書,並參加鑒定會代患方對案件的有關問題進行陳述,如果通過律師的努力上一級醫學會的鑒定結論對患方的維權有所幫助,那律師繼續代理本案,如果情況不好,那本案的代理關系就此終結。患方聽了律師的分析說明以後,接受了律師的意見。
緊接著律師開始緊張有序的工作,著手准備醫療事故鑒定陳述書,陳述書中重點為無屍檢患者死因不明進行陳述,並建議雲南省醫學會作出因無屍檢患者死亡原因不明,對是否屬於醫療事故無法做出客觀判斷的鑒定結論。鑒定過程中,雲南省醫學的專家充分聽取了患方代理律師的意見,並對主要的觀點進行了採納。最終2013年4月13日雲南省醫學會出具的鑒定報告分析意見為:1、鎮雄縣某某醫院在為孫某某提供醫療服務過程中,對陳孫某某危重認識不足,未能及時給予相關檢查以進行診斷及鑒別診斷,醫療文書書寫不嚴謹,存在不足;2、孫某某死亡後未行屍檢,確切死因不明,現在資料對於孫某某病情的發生、發展、診斷及死亡原因均無法客觀判斷;3、因無屍檢資料,現在臨床資料也不完善,對於鎮雄縣某某醫院提供的醫療服務與孫某某死亡是否存在因果關系,無法進行客觀判斷。結論為因無屍檢資料,對孫某某病例是否屬於醫醫療事故無法做出客觀判定。
【訴訟經過】:當鑒定雲南省醫學會的鑒定結果出來後,本案正朝著律師所希望的方向發展,本案已經有了轉機,並與死者家屬進行了充分的溝通說明,家屬同意繼續委託律師對本案進行訴訟。2013年10月20日患者家屬向人民法院提起了訴訟,要求鎮雄某某醫院賠償死者家屬各項損失合計20萬元。人民法院於2013年11月20日對本案公開開庭審理。
【爭議焦點】:本案是否屬於醫療事故;被告鎮雄某某醫院在診療過程中,有無過錯或過失。
【裁判結果】:審理過程中,經過醫患雙方的舉證、質證。人民法院認為由於雙方對於雲南省醫學會的鑒定結論無異議,鑒定可以做為認定案件事實的證據。因沒屍檢材料對本案是否構成醫療事故已經無法作出客觀判斷,但由於醫院機構在診療過程中對患者病情危重認識不足,沒有及時給予相關檢查以進行診斷及鑒別診斷,客觀上會影響對孫某某的治療效果,鑒定結論未做出是否屬於醫療事故,但並未排除被告鎮雄某某醫院存在醫療過失行為,也未證明醫療行為不存在過錯及與損害後果之間不存在因果關系,而醫療行為無過錯與損害後果之間因果關系舉證責任,依法應由醫療機構承擔。從侵權損害角度和舉證責任而言,應推定被告的醫療行為存在過錯且與孫某某的死亡之間存在因果關系,根據實際,考慮患者自身疾病嚴重,醫療行為又存在合理風險,本案應由被告鎮雄某某醫院承擔主要責任,即70%的民事賠償責任即12萬元。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
第二條 侵害民事權益,應當依照本法承擔侵權責任。
本法所稱民事權益,包括生命權、健康權、姓名權、名譽權、榮譽權、肖像權、隱私權、婚姻自主權、監護權、所有權、用益物權、擔保物權、著作權專利權、商標專用權、發現權、股權、繼承權等人身、財產權益。
第十六條 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損害的,應當賠償醫療費、護理費、交通費等為治療和康復支出的合理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造成殘疾的,還應當賠償殘疾生活輔助具費和殘疾賠償金。造成死亡的,還應當賠償喪葬費和死亡賠償金。
第十八條第一款 被侵權人死亡的,其近親屬有權請求侵權人承擔侵權責任。被侵權人為單位,該單位分立、合並的,承繼權利的單位有權請求侵權人承擔侵權責任。
第二十六條 被侵權人對損害的發生也有過錯的,可以減輕侵權人的責任。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十七第一款 受害人遭受人身損害,因就醫治療支出的各項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包括醫療費、誤工費、護理費、交通費、住宿費、住院伙食補助費、必要的營養費,賠償義務人應當予以賠償。
第三款 受害人死亡的,賠償義務人除應當根據搶救治療情況賠償本條第一款規定的相關費用外,還應當賠償喪葬費、被扶養人生活費、死亡補償費以及受害人親屬辦理喪葬事宜支出的交通費、住宿費和誤工損失等其他合理費用。
第二十七條 喪葬費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標准,以六個月總額計算。
第二十九條 死亡賠償金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標准,按二十年計算。但六十周歲以上的,年齡每增加一歲減少一年;七十五周歲以上的,按五年計算。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參照《醫療事故處理條例》審理
醫療糾紛民事案件的通知
第一條第一款 條例施行後發生的醫療事故引起的醫療賠償糾紛,訴到法院的,參照條例的有關規定辦理;因醫療事故以外的原因引起的其它醫療賠償糾紛,適用民法通則的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六十四條 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有責任提供證據。
當事人及其訴訟代理人因客觀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證據,或者人民法院認為審理案件需要的證據,人民法院應當調查收集。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
第二條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或者反駁對方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有責任提供證據加以證明。
沒有證據或者證據不足以證明當事人的事實主張的,由負有舉證責任的當事人承擔不利後果。
第四條下列侵權訴訟?按照以下規定承擔舉證責任:
(八)因醫療行為引起的侵權訴訟,由醫療機構就醫療行為與損害結果之間不存在因果關系及不存在醫療過錯承擔舉證責任。
【律師點評及建議】:本案屬於典型的由於醫療糾紛發生後,因沒有屍體解剖查明患者死因的案例。
對於此類案例應該如何處理,各地法院有各自己的處理方式,本案中人民法院適用舉證責任倒置原則進行處理,認為醫療糾紛案件醫療機構是否存在過錯,過錯與患者死亡之間是否存在因果關系的舉證責任在於醫院,只要醫院無法舉證證明其為患者提供的醫療服務診療過程存在過錯,過錯與患者的死亡之間不存在因果關系,那麼就應當承擔舉證不力的後果,這對於患方來說是一大利好,因為只要適用該舉證規則,在醫方舉證不能的情況下,患就就會勝訴。但在侵權責任法頒布實施後,對於舉證責任倒置的舉證規則是存在爭議的,而且目前也有不少法院對醫療糾紛案件適用「誰主張、誰舉證」的原則,如果適用該舉證規則,那麼本案需要更進一步的談討。
適用「誰主張、誰舉證」規則,此時的舉證責任在於患方,患方舉證的方式一般是通過申請鑒定通過鑒定意見來查明醫療機構為患者提供的醫療服務及診療過程是否存在過錯,過錯與患者的死亡之間是否存在因果關系及責任比例問題。回歸到本案,在沒有屍檢材料,死因不明不能客觀判定是否是醫療事故的情況下,就將要查明沒有對死者進行屍檢、查明死亡原因,是由於醫方還是患方的原因造成的,由患方原因導致沒有屍檢查明死因,那麼應當由患方承擔舉證不能敗訴的後果,由醫方原因導致的,推定醫方存在過錯,並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本案中,醫方為逃避責任,怕死者家屬在醫院設靈堂,發生醫鬧等行為,主動提出免出死者在醫院搶救費用,並聯系車把死者拉回家安葬,在此期間並沒有告知家屬是否同意屍檢或下發屍檢通知書。作為普通的老百姓不可能知道當患者以後,死亡原因不明或有異議的情況下應當進行屍檢查明死亡,作為醫院就有義務告知或通過家屬是否同意屍檢的義務,如果沒有告知或通知就應當推定其存在過錯。就本案而言,無論適用「舉證責任倒置」還是「誰主張、誰舉證」醫院最終都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另外,本案法院沒有支持患方提出的「精神撫慰金」的主張,理由是本案不屬於醫療事故引起的醫療糾紛,而是其它行為引發的醫療糾紛,不能適用醫療事故處理條例主張精神撫慰金。作為醫療糾紛維權專業律師,本人認為法院的這一裁判有待商榷,理由是本案患方也不認為是醫療事故,各項賠償也並非依據醫療事故處理條例提出的主張,而是依照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有規定提出的,該司法解釋明確規定,在人身損害案件中,受害人或家屬因損害行為導致嚴重精神損害的,可以主張精神撫慰金,醫療糾紛案件也屬於人身損害案件的一種,家屬提出的精神撫慰金主張有法律依據。
溫馨提示:當醫療糾紛發生後,患方一定要理性維權,當前政府主管部門已經加大的懲治「醫鬧」行為的力度,對於「醫鬧」行為構成犯罪的將從重處法。因此,理性維權是唯一合法有效的辦法,但是由於醫療糾紛案件的專業性及強,建議委託專業醫療維權律師提供幫助,否則很可能走上一步錯、步步錯的維權之路,最終將無法挽回。

② 發生醫患糾紛死者家屬不同意屍檢怎麼辦

如死亡原因清楚,醫患雙方對此沒有爭議,可以不做屍檢;二、如因不做屍檢,死亡原因沒法弄清,責任無法認定,家屬不配合,那要承擔不利的後果。
你好!家屬不同意屍檢的,醫院應當讓患方簽字確認,以防以後發生扯皮!雙方可以協商處理賠償事宜,協商不成的通過訴訟解決!

③ 醫患糾紛的常見原因

常見原因包括術前准備沒有和患者溝通,手術中出現了嚴重的失誤造成患者威脅等

④ 求助一篇,醫療糾紛的議論文2000字

2012新作文素材:醫患關系
2012新作文素材:醫患關系
人民日報:醫患關系再也「傷不起」
2012-03-27 來源: 人民日報
一起惡性的醫患沖突事件,讓許多人無法享受周末的輕松。3月23日,哈爾濱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患者持刀行凶,致一死三傷。遇害的實習醫生剛剛接到香港一大學的博士錄取通知……
輿論一片唏噓。罵行凶者喪心病狂者有之,嘆醫生沒有溝通技巧、不諳患者心理者有之,怨醫生已成低收入高風險職業者有之,盼醫生有尊嚴地活著者有之,憂未來病無所醫者亦有之……甚至竟有零星的叫好聲,讓行醫者更添痛楚,身心受傷。
盡管我們大力提倡醫患和諧,但醫患沖突在近年來依然時有所聞,醫患關系緊張的憂慮依然揮之難去。「醫者父母心」,中國傳統曾最受人尊敬、並與人倫至尊父母相提並論的職業,屢屢因沖突事件受傷,令人深思。
其實,不管在哪個國家,總有病重不治者、鋌而走險者,也總有缺乏溝通技巧的醫者,醫患沖突何以在今天令人震驚?這次哈爾濱被殺的醫生,和兇手並無直接接觸,受傷的醫生在替誰挨刀?
經濟高速發展的中國,在社會保障事業方面積累了不少欠賬,而「教育」和「醫療」就是被拖累的兩個大戶。今年,我們終於有望實現一個承諾近20年的目標——教育投入佔GDP的4%。然而,政府醫療衛生的財政投入也是一個長期低迷、至今仍未引起重視的指標。2011年,我國政府的醫療衛生支出僅佔GDP的1.35%,低於世界上絕大部分國家。而發達國家的政府衛生支出佔GDP比例一般為6%—8%,發展中國家大部分是2%—6%。
投入偏低,造成醫療保障水平偏低,城鄉與東西部醫療資源配置失衡,醫葯不分家帶來的「以葯養醫」、大處方等亂象,醫葯市場監管不力帶來的醫托作祟、假葯橫行……這一切恰與國民物質生活的日漸富裕形成反差。百姓在溫飽之後,健康長壽的慾望激增,求醫問葯時卻殫精竭慮。人命關天,一些非理性患者便將怨氣宣洩到了一線臨床醫生頭上。
醫務工作者的道德水準絕不會低於社會平均水平,相反大多數都是醫者仁心。對13億人而言,這是接觸最多、依賴最深、受益最大的職業之一。絕大多數醫生護士,都在勤勤懇懇、兢兢業業地支撐著13億人的健康大業,為了治病救人,他們拿著低工資,「白加黑」地工作,承受著超乎常人想像的心理壓力,以及被一些無良同行倒出的、潑向這個職業的污泥濁水,甚至還得挨上雖然個別、卻令人痛心的無妄之刀,承受直接傷害。
醫生和患者,本該是同一戰壕的戰友,攜手迎擊共同的敵人——疾病。處於對立的兩極,只會兩敗俱傷。因此,請將手術刀對准制度之弊,請像提升教育投入一樣,為提升醫療投入而呼籲努力。
這,才是讓醫生再不挨刀的治本之策。

2012新作文素材:醫患關系
實習醫生命喪患者刀下醫患沖突何時休
來源:青年導報網 2012-3-27
3月23日下午,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發生一起患者在醫院內刀捅醫生的惡性傷害事件。一名來該院治療強直性脊柱炎的男患者,在看病後因對醫生醫療建議不滿,手持水果刀闖進醫生辦公室,造成一人死亡、三人受重傷。(03月25日《廣州日報》)
又是一起患者在醫院內刀捅醫生造成一死三重傷的惡性傷害事件。3月23日下午,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一名來該院治療強直性脊柱炎的男患者,在看病後因對醫生醫療建議不滿,手持水果刀闖進醫生辦公室,造成一人死亡、三人受重傷,這恐怕是大家都不願意看到的新聞。然而,這樣的悲劇卻時常是我們的生活中上演,為此,筆者想問:是誰讓我們這個社會布滿了「戾氣」?又是誰讓患者走極端將怒火撒在醫生的身上?這背後到底是誰惹的禍?是醫院、醫生太「黑」,逼患者過度防禦喪失理性,還是我們的社會風氣和醫療體制要需要反思?
說實話,看過這則報道後,只能說是這位患者太不理性了,做出如此非理性的暴行,實在是讓人痛心!要知道,你這樣針對醫生個體的非理性的暴行,只能是挫傷年輕一代醫生服務病患的熱情,最終受損的還是普通公眾,因為咱百姓的健康最終還是要託付給有尊嚴感的醫護人員。但是,如今「醫患沖突」事件的頻發,總還是事出有因的!曾幾何時,在我們的記憶里,醫生和病人之間是那麼的融洽,而今天,造成年輕醫生王浩之死的原因,不僅是患者的極端自私,可以說也是國內醫療體制改革不健全帶來的惡果。
針對此案的發生,可以說是醫患之間缺乏有效的溝通和信任惹的禍。大家也知道,人類在社會的交往中,做任何事情70%靠交流,就更不要說「醫患之間」了。如今在醫患之間的糾紛中,其實有很大一部分是由醫患缺乏溝通造成的。醫生和患者可能就差了那麼一句話,這句話可能是一句解釋,可能是一句安慰,也可能是一句道歉……然而有很多的醫生覺得醫學知識很復雜,很難也沒必要向患者解釋得太清楚。正是由於醫患信息間的不對稱,再加上一些醫生高高在上的態度,讓病人及其家屬對醫生產生了極大的不信任感。
另外,醫患沖突還有著復雜的經濟和社會根源。筆者在網上看到,有專家針對此事的總結:「如今的醫療服務提供能力與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健康需要之間存在矛盾;醫療機構的公益性要求與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之間存在矛盾;醫學技術發展的有限性與患者期望值的無限性之間存在矛盾;醫療行業的高風險性與缺乏有效的醫療風險分擔機制之間存在矛盾;醫療糾紛處理機制的不完善與人民群眾的訴求需求之間存在矛盾。」可以說,正是由於這些矛盾的日積月累,才造成今天「醫患矛盾」緊張的局面!
其實,醫患關系的實質應該是「利益」的共同體,是共同對抗病魔的朋友,而不是敵人。大家知道,我們到醫院看病既要靠醫生精湛的醫術,又要靠患者戰勝疾病的信心和積極配合。但現在醫患為何水火不容?多年來「醫療市場化」的體制改革,政府對醫療衛生投入不足,把醫院推向市場,醫生要創收謀利,而病人看病也從以前的「政府全包」變成「自己掏錢」,醫患的利益沖突越來越直接,矛盾沖突也就越來越突出。筆者認為,要改變現狀,就必須改革醫療衛生體制,政府加大對醫療衛生事業的投入和監管,讓醫生不再為創收苦惱,讓病人看病基本能報銷,這樣才能從根本上緩解醫患矛盾。
由此看來,這次事件的發生,雖說尤其偶然性,但事實上是個嚴重的社會問題!他暴露出社會公德與法律的欠缺,事實上患者不能以犧牲醫生的身體來換回自己的利益。同時,筆者認為,社會各界關注當前嚴峻的醫患矛盾和醫院工作者嚴峻的職業環境。院方和患方都有自己的合法權利可以維護,院方有正常工作不受干擾的權利,醫護人員有身體和健康不受侵犯的權利;患方對治療方案、可能發生的後果以及醫療事故的處理規定享有知情權和選擇權。但是,不管哪一方都應採取合法的方式和途徑維護自己的權益。
最後,筆者想說的是,我們在為這28歲年輕的生命逝去感到悲痛的同時,我們的社會是不是需要徹底反思?究竟是誰惹的禍?如今,在這「醫患沖突」中,年僅28歲的實習醫生,能否用自己年輕的生命喚醒社會的良知?醫患之間的和諧之風何時能吹到?我們翹首以待……
2012新作文素材:醫患關系
哈醫大醫患沖突釀命案65%網友「高興」憐憫心何在?
2012-03-27 | 來源:福音時報
核心提示:黑龍江某醫院發生了一起醫患沖突惡性傷害案件。案發後,行凶者自殺未遂,被趕到的警察抓捕當場。消息傳出舉國震動,主流媒體均對悲劇中逝去的年僅28歲的實習醫生表示哀悼,亦對該未成年人行凶殺人的行為給予譴責。
(福音時報) 3月23日,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發生了一起醫患沖突惡性傷害案件:一名年僅17歲未成年患者因不滿醫生的治療建議,持刀闖入醫生辦公室砍人,最終造成1死3重傷的慘烈後果。案發後,行凶者自殺未遂,被趕到的警察抓捕當場。消息傳出舉國震動,主流媒體均對悲劇中逝去的年僅28歲的實習醫生表示哀悼,亦對該未成年人行凶殺人的行為給予譴責。
然而主流之下暗藏逆潮,某網調查,6000多人次參與,竟有4000多人次選擇「高興」;23日下午悲劇發生,當晚23點多有網友發帖「應該舉國歡慶啊,喝點小酒,放起鞭炮……」而3萬多人參與此帖評論,轉發量5000多次。
知名節目支持人白岩松對此幾欲掉淚,表示「這社會病重了」。
著名音樂人李光平先生對此沉痛地說:「哭吧,沒有信仰的社會,讓我們永遠不知道什麼叫對生命的尊重、愛與寬恕;只有仇恨、兇狠與殘忍!」
誠然當前我國社會在醫患沖突中有緊張之處,這是國家和民眾都在努力改變的一個事實。只是在本案之中,輿論不當成為擴散仇恨的道具,人之所以為人,就當有對生命最基本的尊重,無論是死去的,還是活著的生命,都當有一種本能的敬畏之心。
生命因愛而存在,若是失去了愛,那麼我們就算社會再如何的發展完善,人活著什麼意義呢?對於失去的年經醫生,每一個國民都當秉承良心表達自身的哀傷,這不是一種強加於眾的情緒,乃是同為人者的一種同悲之情。缺乏這樣的心者,談何去解決處理其他的現實問題!
古人說「知我罪我,其惟春秋」。對於當前社會上出現的各種現實問題,自有歷史來進行最終評議,我們要確信的是都有其解決的時候時期,無須把自我一時的情緒宣洩在個別事件之上以表達自己對整個現實社會的不滿,這是非常不明智和不可取的作為。當問題出現,不是情緒表達的時候,而是在信心和愛的層面上,我們的理性要真正發動起來的時候,這樣才有利於推動並更快更好的解決問題。
沒有慈悲心的人和社會最終只能走向毀滅與倒退。聖經勸勉世人說:「你們要慈悲,像你們的父慈悲一樣。(《聖經·路加福音》6章)」
一網友為此呼籲說:只求主憐憫這世代,他們所做的他們不知道,他們所說的他們不知道,我們知道的是不是足夠讓他們知道誰是真理和生命呢?悔改吧,耶穌是神!

2012新作文素材:醫患關系
南方日報:沒有權利保障,醫患都是弱者
洪 丹
3月23日,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發生患者捅死1人、致傷3人事件,一名前程似錦的實習醫生無辜慘死於患者手中。這是一起讓人悲哀的事件,但更悲哀的在於,騰訊網轉載的此事件新聞報道後面,竟然有4018人次在網站設置的「讀完這篇文章後,您心情如何」的投票中選擇了「高興」,佔到所有6161投票人次的65%。
很多人都認為把這起事件歸結為「醫患矛盾」是不正確的。確實,在這起悲劇中,我們並沒有看到當事醫生太多的過錯,而受傷死亡的醫生亦非就診醫生。我們不能排除有些人性格偏執、沖動易怒,恰如那個拿著尖刀胡亂揮斬、完全喪失理智的17歲少年,殘忍奪人性命只因為自認為醫生「故意刁難」自己。但也正因如此,我們才更加震驚,如今的醫患關繫到底對立到了何等地步?一個萍水相逢的人竟成了緊張醫患關系下的犧牲品,實在讓人誠惶誠恐。而這種讓平常人感到惶恐的新聞,居然成就了某些人心中的「高興」,幸災樂禍之情溢於言表,讓人震驚!
一些醫生收回扣、收紅包、開大處方、過度檢查等黑幕早已被輪番曝光,莫說一些精神偏執的人容易走向極端,就是普通人來到醫院、見著醫生,對於醫生開出的各種處方用葯檢查,都總不免作出戒備、以疑惑之心看待。鍾南山院士日前公開批評一些醫務人員「連基本的道德底線都沒有」,網上支持者眾。許多醫療糾紛表面上看是患者對就診醫生不滿,但實際上已超出對具體醫療人員的意見,他們是對醫療行業、相關政策和制度甚至整個社會體制不滿意。於是,那些「沒有基本道德底線」的醫務人員咎由自取,即便醫患間信息嚴重不對稱,但患者也絕不是傻子,任你擺布;而另外那些心懷醫德的醫務人員就為這些害群之馬的惡行以及整個不完善的醫療制度埋單,甚至付出血的代價,成為「替罪羔羊」。
醫患矛盾存在這樣一種現象:雙方都「搶著」表明自己是弱勢一方。站在專業知識的層面上,醫生一方無疑是佔領高地的,正因此,一些無良醫生才有可能憑借各種大處方大賺昧心錢。這就涉及醫生群體自律與他律的問題,包括醫生真正濟世救人、心懷父母心,主動排除各種金錢利益的干擾;也同樣包括監管部門對這種黑暗現象決不姑息,遇一例嚴厲查處一例,堅決把害群之馬清除出醫療隊伍。目前看來,一些醫院與監管部門對於一些「沒有道德底線」的醫務人員仍然睜隻眼閉隻眼,放任、縱容甚至同流,大有大貪,小有小貪。
事實上,沒有相應的權利保障,醫生與患者註定都是體制下的弱者。要做一個有醫德的醫生,意味著必須恪守清貧、耐住寂寞。在現有體制下,醫生的專業能力與知識處於一種被嚴重低估的狀態,因此,一些醫生才會耍各種小動作,自甘墮落。除了政府對於醫療系統加大投入以改變現狀之外,醫療費用的合理性、醫療行為的安全性、醫療流程、醫療事故的鑒定、賠償都應該有規范的法律體制來保障,而這些同樣是政府責任。目前看來,政府所做的仍不足夠。但如果任由醫患關系緊張,必然導致弱者繼續相殘,最終結果便是「叢林規則」——誰擁有暴力,誰「贏」。

⑤ 因為醫患糾紛殺人量刑會輕嗎

根據刑法規定,對於構成故意殺人罪的罪犯,法定最高刑為判處死刑。
但是,並不是構成故意殺人罪的被告人就一定會被判死刑。根據刑法規定,構成故意殺人罪的,法定量刑為處死刑、無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且,死刑只適用於罪行極其嚴重的犯罪分子。對於應當判處死刑的犯罪分子,如果不是必須立即執行的,可以判處死刑同時宣告緩期二年執行。
並且,對於具體的量刑,還要由法院根據具體的犯罪情節、所造成的社會危害、當事人的認罪悔罪態度、是否取得被害人家屬諒解等實際情況來進行判決。
所以,對於構成故意殺人罪的被告人,有可能會被判處死刑,但有可能被判死刑緩期執行,根據具體案情,可能判處無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如果情節較輕的,也可能判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刑法》
第四十八條
【死刑、死緩的適用對象及核准程序】死刑只適用於罪行極其嚴重的犯罪分子。對於應當判處死刑的犯罪分子,如果不是必須立即執行的,可以判處死刑同時宣告緩期二年執行。
死刑除依法由最高人民法院判決的以外,都應當報請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死刑緩期執行的,可以由高級人民法院判決或者核准。
第四十九條
【死刑適用對象的限制】犯罪的時候不滿十八周歲的人和審判的時候懷孕的婦女,不適用死刑。
審判的時候已滿七十五周歲的人,不適用死刑,但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死亡的除外。
第二百三十二條
【故意殺人罪】故意殺人的,處死刑、無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⑥ 醫患糾紛法律法規有哪些

您好!
最新的醫療糾紛法律法規如下:
1、首先是《侵權責任法》第七章「醫療損害責任」。主要注意的點有:1、醫務人員過錯,必須向醫院追討賠償;2、醫療機構有三項免責事由(患者不配合、搶救生命垂危已經盡力、當時醫療水平所限)。
2、其次是《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自十七條起到最後的那些法律條款。這些條款告訴您如果出現醫療糾紛以後,應該怎麼索賠,有哪些費用可以索賠。
3、最後有兩個注意點:一是我國有一個《醫療事故處理條例》。但由於立法的原因,這個條例對醫療事故的賠償,還不如《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的賠償。因此,索賠時應注意避開引用《醫療事故處理條例。二是醫療事故是舉證責任倒置,即醫院對其沒有過錯承擔證明責任。
《侵權責任法》第五十四條規定:「患者在診療活動中受到損害,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有過錯的,由醫療機構承擔賠償責任。」即無論是醫療事故還是醫療過錯,只要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有過錯就得賠償。同時,改變了以往實行「舉證責任倒置」,即完全由醫療機構舉證證明自己「清白」才能免責的做法,轉為必須由患者證明醫療機構有過錯,否則醫療機構免責。下列情形推定醫療機構有過錯:
(一)違反法律、行政法規、規章以及其他有關診療規范的規定;
(二)隱匿或者拒絕提供與糾紛有關的病歷資料;
(三)偽造、篡改或者銷毀病歷資料。

⑦ 醫療糾紛中死者家屬如何收集證據

醫療糾紛適用舉證倒置規則,由醫院舉證!建議: 第一,你保管好醫院你給的消費單證和到醫院的車票等;第二,如果起訴的話,同時申請證據保全。第三,最好請個醫療糾紛方面的專業律師。
一、首先患者應當在最短時間內到醫院復印或復制病歷資料 根據《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第10條的規定,患者有權復印或者復制自己的門診病歷、住院志、體溫單、醫囑單、化驗單(檢驗報告)、醫學影像檢查資料、特殊檢查同意書、手術同意書、手術及麻醉記錄單、病理資料、護理記錄以及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規定的其他病歷資料。
二、患者如何復印查封病歷? 患者及其代理人均有權復印病歷。糾紛。患者本人復印只需出示身份證,若是委託他人需帶著患者及本人身份證,以及患者委託書,到醫院主管部門辦理復印手續並交納復印費。患者住院期間的病歷也是可以復印的。 允許復印病歷應選擇那些與病情有關的資料,否則一份住院幾個月的病歷如全盤復印下來很可能有相當部分是無用的,造成不必要的花費,律師申請取保候審。因此復印前不妨先向專家咨詢一下。 復印和查封病歷時,醫患雙方應同時在場,以保證其公平、公開、有效和真實。復印和查封病歷後要加蓋醫院印章,查封病歷後患方應在封口處簽字或蓋章。
三、在發生醫療事故,哪些病歷資料必須醫患雙方在場時進行封存?根據《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的規定:發生醫療事故爭議時,訴前保全申請書。死亡病例討論記錄、疑難病例討論記錄、上級醫師查房記錄、會診意見、病程記錄應當在醫患雙方在場的情況下封存和啟封。封存的病歷資料可以是復印件,由醫療機構承擔.。
四、 如何進行現場實物的封存?在醫患雙方共同在場的情況下,應立即對輸液器、注射器、殘存的葯液、血液、葯物以及服葯使用的器皿等現場實物進行封存, 封存物品送檢啟封時,也要雙方當事人共同在場,在場的雙方當事人應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均保證在二人以上。由醫療機構保管封存物品。
五、 封存的現場實物應當由誰進行檢驗? 對封存的葯品進行檢驗的法定機構是葯品檢驗所。
六、 屍檢如何進行? 屍檢對於解決死因不明或對死因有異議而發生的醫療事故爭議具有其獨特的無法替代的作用。根據衛生部《解剖屍體規則》的規定,屍體解剖分為三種: 1.普通解剖:限於醫學院校和其他有關教學、科研單位的人體學科在教學和科學研究時施行。 2.法醫解剖:法醫解剖僅限於司法機關施行,主要目的是查明死亡原因和死亡性質,確定自殺還是他殺,推斷死亡的死亡時間,為偵破案件提供可能的線索和證據。 3.病理解剖:病理解剖僅限於醫學院校教學、醫學科學研究和醫療機構的病理科或病理教研室施行,主要目的是闡述及研究機體疾病的發生、發展與轉歸的客觀規律。

⑧ 如何看待醫患糾紛問題

醫患糾紛是很難過的事情,醫生在治病救人從死神手中搶人,經歷了一番折騰,最後可能被患者家屬發泄怒氣,很讓人心涼。不過這次疫情之後應該會好很多了。

閱讀全文

與2012因為醫患糾紛哈爾濱死者姓名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美術教師校本研修成果 瀏覽:740
股權轉讓合同模板 瀏覽:638
知識產權部門重點的工作計劃範文 瀏覽:826
用地批准書能證明土地的使用權權嗎 瀏覽:829
拓荒者知識產權 瀏覽:774
商標侵權事宜處理委託書 瀏覽:168
內容無版權今日頭條 瀏覽:327
房產糾紛訴訟時效是多長時間 瀏覽:269
無形資產年限怎麼確定 瀏覽:542
工商登記人員工作總結2018 瀏覽:799
我要發明機器人300字 瀏覽:341
轉讓合作書 瀏覽:512
上海聯瑞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寧波分公司 瀏覽:364
西安私人二手挖機轉讓 瀏覽:698
債務股權轉讓 瀏覽:441
食堂轉讓合同範本 瀏覽:335
廣西華航投資糾紛 瀏覽:902
萌分期投訴 瀏覽:832
金軟pdf期限破解 瀏覽:730
馬鞍山學化妝 瀏覽: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