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欠款不還,起訴了,對方沒錢怎麼辦
欠款不還,如果起訴了還不還,那就可以請求法院強制執行,但是如果欠款人名下沒有資產,那法院也沒辦法。
『貳』 債務糾紛,如果勝訴但無法執行,拿不到錢,律師費是否也要付清
訴訟費是敗訴方承擔的,如果你確定執行不了,對方一分錢沒有,那你就考專慮一下訴訟必屬要性。你只需要保證訴訟時效中斷就可以了,等到對方有錢了再說吧。如果案情簡單,可以不請律師,只委託寫個訴狀。
律師費可以和律師協商,做風險代理,拿到錢再給律師費。
訴訟費:10萬*0.025-200.一般簡易程序,半折。(安徽標准,其他地方可能有點差距)
律師費,具體協商。
『叄』 債務糾紛對方沒有償還能力怎麼辦
===申請強制執行後,法院會通過法定程序進行財產查控,如果確實沒有可供執行的財專產,法院會終結屬本次執行程序(簡稱終本),先按結案處理,等發現被執行人又履行能力,或者查到財產時,恢復執行。
===有責任心的執行法官,在終本時會詢問對方下步履行方案,哪怕一個月償還100元的能力還是有吧(舉個例子)。如果對方沒有積極態度,屬於怠於履行債務,可以司法拘留一次,然後再考慮終本。如果你同意對方每月還款一定數額,可以雙方達成長期履行的和解協議,雙方自行履行。對方不履行時再申請恢復執行。
===可以請求執行法官核查30萬元借款的用途或去向。如果查明對方肆意揮霍,而且沒有償還能力,或者起初就沒有償還的意向,且有相應的證據,可以以發現詐騙線索為由,移交公安機關按詐騙罪偵查。如果涉及到可能被追究刑事責任時,對方有可能會想盡辦法償還債務或者尋找擔保人。
===根據以上思路,你可以再推演其他可行思路。
『肆』 起訴對方借款不還,勝訴後對方沒錢怎麼辦
經人民法院調查債務人確實無財產可供執行的,可中止執行,債權人發現被執行人有其他財產的,可以隨時請求人民法院執行。如有惡意轉移,可向人民法院,債務人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執行工作若干問題的規定(試行)》第102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依照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三十四第一款第五項的規定裁定中止執行:(1)人民法院已受理以被執行人為債務人的破產申請的;(2)被執行人確無財產可供執行的。
《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四條規定,人民法院採取本法規定的執行措施後,被執行人仍不能償還債務的,應當繼續履行義務。債權人發現被執行人有其他財產的,可以隨時請求人民法院執行
『伍』 欠款被起訴了確實沒錢還會坐牢嗎
民間借貸糾紛不構成犯罪不會坐牢,但拒不履行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的,可以予以司法拘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法律規定:
《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一條訴訟參與人或者其他人有下列行為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情節輕重予以罰款、拘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六)拒不履行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的。
人民法院對有前款規定的行為之一的單位,可以對其主要負責人或者直接責任人員予以罰款、拘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條【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對人民法院的判決、裁定有能力執行而拒不執行,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單位犯前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5)債務糾紛勝訴後沒錢擴展閱讀:
欠款和借款的區別
借條證明借款關系,欠條證明欠款關系。借款肯定是欠款,但欠款則不一定是借款;
借條形成的原因是特定的借款事實。欠條形成的原因很多,可以基於多種事實而產生,如因買賣產生的欠款,因勞務產生的欠款,因企業承包產生的欠款,因損害賠償產生的欠款,等等;
當借條持有人憑借條向法院起訴後,由於通過借條本身較易於識辨和認定當事人之間存在的借款事實,借條持有人一般只需向法官簡單的陳述借款的事實經過即可,對方要抗辯和抵賴一般都很困難。
參考資料:網路-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參考資料:網路-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陸』 欠錢被起訴了確實沒有錢還怎麼辦
1、暫時無力償還債務,可以與債權人協商分期還款,延期還款或者減免債務。
2、如果對方不同意延期或者減免債務,要起訴債務人,那麼在起訴後,需要積極應訴,爭取在法庭上達到分期還款或限期還款的目的!
3、如果對方不同意延期或者減免債務,法庭不予支持,會限期償還全部債務。如有能力償還但拒不支付,債權人可以申請強制執行。但是強制執行不會被關進監牢,因為民事責任涉及不到刑事問題。
4、債務人若實在無錢可還,即使對方打贏了官司,法院執行人員知道你沒有錢是無法執行的。只有在你有錢拒不歸還的情況下,法院才可以抓人(包括司法拘留或者以拒不履行生效判決罪追究刑事責任)。
(6)債務糾紛勝訴後沒錢擴展閱讀
《民法通則》第一百零八條債務應當清償。暫時無力償還的,經債權人同意或者人民法院裁決,可以由債務人分期償還。有能力償還拒不償還的,由人民法院判決強制償還。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一十五條申請執行的期間為二年。申請執行時效的中止、中斷,適用法律有關訴訟時效中止、中斷的規定。
在現實中所有的借貸關系中總會有部分的人在得到借款之後沒有有效率地利用好資金,直到最後沒有能力將欠下的債務償清而直接損害了借錢者的利益,而此時債務人應該及時與對方溝通請求寬限時間或者只能在訴訟後被強制要求還錢。
『柒』 我想問下,官司贏了,但是對方沒錢,怎麼辦
打官司贏了被告沒錢賠償,可以與被告方協商分期償還,另如果被執行人因生活困難無力償還借款,無收入來源,又喪失勞動能力的,法院會終止執行。也即是說贏了官司,但是對方無力賠償的情況下,原告不能獲得金錢賠償。
依據《民法通則》
第一百零八條 債務應當清償。暫時無力償還的,經債權人同意或者人民法院裁決,可以由債務人分期償還。有能力償還拒不償還的,由人民法院判決強制償還。
第一百零九條 因防止、制止國家的、集體的財產或者他人的財產、人身遭受侵害而使自己受到損害的,由侵害人承擔賠償責任,受益人也可以給予適當的補償。
第一百一十條 對承擔民事責任的公民、法人需要追究行政責任的,應當追究行政責任;構成犯罪的,對公民、法人的法定代表人應當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7)債務糾紛勝訴後沒錢擴展閱讀:
打官司需壓注意的事項:
一、打官司首先要轉變觀念。
1、很多人認為打官司是件壞事,將打官司稱為「惹官非」,因此不願意打官司,甚至害怕打官司。對於法治社會來說,這種觀念顯然已經過時了。打官司雖然是件麻煩事,但是在後私力救濟時代,打官司是維護公民合法權益最主要的,也是非常有效的途徑。
2、打官司是法律賦予每個公民的權利。在法治社會里,每個公民都應該在自身自由和權利受到侵犯時毫不猶豫地拿起法律的武器來進行捍衛。因此,每個公民都應該轉變觀念,不要害怕打官司,必要時就應當行使打官司的權利。
二、其次是准備階段要注意的問題,包括證據的收集、聘請律師及准備庭審。
1、在打官司的准備階段,最重要的一點是要收集並保存好相關的證據。打官司打的就是證據,根據「誰主張誰舉證的原則」,當事人對於自己的主張應當提供證據予以證明,沒有證據或者舉證不能的應當承擔對自己不利的法律後果。
2、現實中當事人因為自己的過失沒有辦法舉證而導致輸掉官司的情形並不少見。基於證據的重要性,就算手頭上暫時沒有證據,也要想方設法去取得證據。例如:在不存在借據或借款合同的情況下,債權人可通過與債務人以書面的方式重新確認債權的形式取得證據。
三、當決定要打官司的時候,最好是尋求律師或者相關專業人士的幫助。
1、假如受經濟條件限制沒有辦法聘請律師,在法定的情況下,可以向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援助。在尋求法律幫助的時候,筆者建議最好是委託律師事務所的律師。
2、一方面律師可以提供專業的法律服務,從而最大限度地為當事人爭取應得的利益。另一方面律師法有規定,假如律師違法執業或者因過錯給當事人造成損失的,當事人是有權要求其所在的律師事務所承擔賠償責任的,而公民代理則沒有這種保障。
3、在准備的階段,如果聘請了律師的話,那麼之後的工作主要就是配合律師去打官司,但假如沒有聘請律師要親自出庭的話,就要准備好相關的資料和法庭辯論。准備工作應該圍繞著「主張」及「事實與理由」來開展。
4、「主張」就是訴訟請求,即要求對方承擔何種責任。「事實與理由」即向法庭陳述案件的經過和理由來支持自己的主張。為了在庭審上能夠更好地發揮,准備工作最好形成書面的材料。
四、庭審時要注意的問題,主要是法庭秩序和發言技巧。
1、在庭審過程中要遵守法庭的秩序,在職權主義訴訟模式下,法官主導整個庭審的過程,法官會引導當事人去完成庭審的各個階段,而當事人所要做的就是配合法官去查明案件的事實。
2、當事人要嚴格遵守法庭的秩序遵從法官的指引,沒有法官的同意不能隨意發言,更不能在對方發言的時候突然插話打斷對方,因為隨意發言或插話都會擾亂法庭秩序,導致庭審無法順利進行。
3、另外,在輪到自己發言的時候也要特別注意。有些當事人,也不管法官問的是什麼問題,一上來就喋喋不休地指著對方當事人「慷慨陳詞」一番,這不但收不到什麼效果,而且也犯了庭審的大忌。每次庭審的時間大概在兩到三個小時之間,在這短暫的時間內法官要查明案件的事實,對於案情較為復雜的案件來說,這是非常困難的。
4、因此發言要做到有的放矢,回答問題要答為所問。此外,發言時還要注意把握好說話的語速,語速太快的話書記員記錄是非常困難的。有經驗的律師會特意配合書記員打字的速度,也有的律師會在開庭前將起訴狀或答辯狀的電子版提交給書記員,這樣不但能夠確保自己的意見被准確地記錄在庭審筆錄中,而且也節約了庭審的時間。
『捌』 債務糾紛起訴後對方沒錢還怎麼辦
1、盡量協商解決,對方應當依照法院判決履行義務。
2、對方拒不履行判決的,可以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強制執行其可執行財產。
3、如果對方確無償還能力、無可執行財產,那麼法院只能裁定中止執行,待中止執行情形消失後,即對方有償還能力後再向法院申請恢復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