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訴糾紛 > 中印領土糾紛論文

中印領土糾紛論文

發布時間:2021-08-09 14:18:20

『壹』 中國與周邊各國領土糾紛問題論文1500字

任何一個課題的研究或開發都是有學科基礎或技術基礎的。綜述部分主要闡述選題在相應學科領域中的發展進程和研究方向,特別是近年來的發展趨勢和最新成果。通過與中外研究成果的比較和評論,說明自己的選題是符合當前的研究方向並有所進展,或採用了當前的最新技術並有所改進,目的是使讀者進一步了解選題的意義。綜述部分能反映出畢業設計學生多方面的能力。首先,反映中外文獻的閱讀能力。通過查閱文獻資料,了解同行的研究水平,在工作中和論文中有效地運用文獻,這不僅能避免簡單的重復研究,而且也能使研究開發工作有一個高起點。其次,還能反映出綜合分析的能力。從大量的文獻中找到可以借鑒和參考的,這不僅要有一定的專業知識水平,還要有一定的綜合能力。對同行研究成果是否能抓住要點,優缺點的評述是否符合實際,恰到好處,這和一個人的分析理解能力是有關的。值得注意的是,要做好一篇畢業論文,必須閱讀一定量(2~3篇)的外文資料,這不僅反映自己的外文閱讀能力,而且有助於論文的先進性。

1、論文摘要中應排除本學科領域已成為常識的內容;切忌把應在引言中出現的內容寫入摘要;一般也不要對論文內容作詮釋和評論(尤其是自我評價)。
2、不得簡單重復題名中已有的信息。
3、結構嚴謹,表達簡明,語義確切。摘要先寫什麼,後寫什麼,要按邏輯順序來安排。句子之間要上下連貫,互相呼應。摘要慎用長句,句型應力求簡單。每句話要表意明白,無空泛、籠統、含混之詞,但摘要畢竟是一篇完整的短文,電報式的寫法亦不足取。摘要不分段。
4、用第三人稱。建議採用「對……進行了研究」、「報告了……現狀」、「進行了……調查」等記述方法標明一次文獻的性質和文獻主題,不必使用「本文」、「作者」等作為主語。
5、要使用規范化的名詞術語,不用非公知公用的符號和術語。新術語或尚無合適漢文術語的,可用原文或譯出後加括弧註明原文。
6、除了實在無法變通以外,一般不用數學公式和化學結構式,不出現插圖、表格。
7、不用引文,除非該文獻證實或否定了他人已出版的著作。
8、縮略語、略稱、代號,除了相鄰專業的讀者也能清楚理解的以外,在首次出現時必須加以說明。科技論文寫作時應注意的其他事項,如採用法定計量單位、正確使用語言文字和標點符號等,也同樣適用於摘要的編寫。摘要編寫中的主要問題有:要素不全,或缺目的,或缺方法;出現引文,無獨立性與自明性;繁簡失當。
9、論文摘要之撰寫通常在整篇論文將近完稿期間開始,以期能包括所有之內容。但亦可提早寫作,然後視研究之進度作適當修改。有關論文摘要寫作時應注意下列事項:
10、整理你的材料使其能在最小的空間下提供最大的信息面。
11、用簡單而直接的句子。避免使用成語、俗語或不必要的技術性用語。
12、請多位同僚閱讀並就其簡潔度與完整性提供意見。
13、刪除無意義的或不必要的字眼。但亦不要矯枉過正,將應有之字眼過份刪除,如在英文中不應刪除必要之冠詞如a''an''the等。
14、盡量少用縮寫字。在英文的情況較多,量度單位則應使用標准化者。特殊縮寫字使用時應另外加以定義。
15、不要將在文章中未提過的數據放在摘要中。
16、不要為擴充版面將不重要的敘述放入摘要中,即使摘要僅能以一兩句話概括,就讓維持這樣吧,切勿畫蛇添足。
17、不要將文中之所有數據大量地列於摘要中,平均值與標准差或其它統計指標僅列其最重要的一項即可。
18、不要置放圖或表於摘要之中,盡量採用文字敘述。

『貳』 簡析中印領土爭端(兩百字以內)

中國認為邊界問題是由於帝國主義侵略造成的,雖然中國受到很大損害,但這並非是印度人民的錯,不應該由獨立後的印度負責。中國政府不承認非法的麥克馬洪線,但對於邊界現狀,中國政府准備以「現實主義的態度」對待它。這個所謂的「現實主義態度」,是准備以承認麥克馬洪線的實際效力(確認印度對門隅-洛隅-下察隅地區的佔領)換取印度不再對阿克賽欽提出領土要求。另外,中國政府建議,作為一種臨時性措施,雙方應暫時維持邊界現狀。這是我國政府在那個年代典型的意識形態外交政策:中印兩國人民是友好的,中印兩國的邊境問題是帝國主義侵略造成的。中印兩國人民不要上帝國主義的當,應當互諒互讓解決邊界爭端。
但習慣於按西方國際法和國際慣例思維的尼赫魯拒絕了中國這一巨大讓步性的方案,繼續推行「前進政策」。忍無可忍的中國政府被迫進行自衛反擊。

『叄』 中國和印度因為啥鬧糾紛。我要寫作一篇中印關系的作文,該寫些什麼呢

簡單說說吧。

中印關系自二戰結束之後,一直處於和平友好的狀態。50年代印度總理尼赫魯提出不結盟運動,這一主張符合大多數第三世界國家的利益,因此中國對此是相當歡迎的。而萬隆會議上周恩來總理提出的求同存異的原則也為很多國家,特別是亟待發展州區自己國家利益的第三世界國家提供了一個良好的溝通方針和對話精神。此時,中印兩國保持著非常友好的關系,同作為被列強侵略蹂躪過的國家,百廢待興;而且兩國又是人口,資源較為豐富的潛力大國,因此兩國在發展中互補合作的機會很多。

但是,印度總理尼赫魯並不能說是一位具有戰略眼光的偉大政治家,他的一己之私,或者說不切實際的想法改變了這一切。從不結盟運動開展以來,印度在國際舞台上有聲有色的活動使得不少第三世界國家追捧印度成為第三世界國家的領導國,對此中國並沒有什麼意見。但是印度總理尼赫魯則被印度此時所取得的「成就」以及「地位」沖昏了頭腦。他認為印度需要進一步的行動,特別是在領土上,要為自己打造一個「戰略緩沖區」,從而加強自己所謂的國家安全。對此,尼赫魯甚至說:「印度要麼就做一個有聲有色的大國,要麼就在國際舞台上徹底銷聲匿跡。」可見尼赫魯對於印度國家定位問題上的偏執態度。

最可悲的是,印度的「戰略緩沖區域」居然指向了中國。選擇的目標則是我國的吐蕃(XZ)。之所以選擇這里,一是因為中國究竟是社會主義國家,和資本主義的印度在意識形態上有著根本的沖突,因此兩國之間即便是再友好也是表面上的,因此中國就是印度的威脅;二是因為吐蕃高原南邊就是印度的阿薩姆平原,兩者海拔落差高達三四千米,中國一方占據制高點,無論進攻還是防禦,印度都處於極其不利的地位。而印度當時的新首都——新德里正是在阿薩姆平原之中;三是因為有「歷史依據」,所謂的「歷史依據」,也就是歷史上臭名昭著的「麥克馬洪線」,印度作為英國的殖民地區居然繼承了英國侵略者在其他國家埋下的爭議,這本身來說就是個諷刺。正是這三點,使得尼赫魯認為有必要從中國手中奪取部分吐蕃,甚至拿下全部吐蕃乃至青海。

緊接著尼赫魯居然行動了。在中印邊境多次挑釁之後,印度正是大舉入侵我國的吐蕃,隨後,對印自衛反擊戰拉開序幕。短短幾個星期時間,裝備著來自英法美等西方列強援助的各式武器彈葯的印軍被解放軍打得潰不成軍。滿滿自信的印度人猶如被潑了一盆涼水,面對著戰敗,印度整個民族的自信轟然倒塌。自1962年中印沖突後直至今日,印度一直處於警惕和恐懼之中,生怕中國某個時刻對印度發動突然襲擊。

以上就是我對於中印關系的簡單敘述。我認為你如果要寫一篇有關中印關系的作文,不如從兩國相似的歷史和國情為出發點,以「和則兩利,斗則兩害」為主軸,圍繞中印關系寫一篇議論文比較好。

『肆』 我現在寫一個論文,題目是中印關系對峙的原因,我現在需要一份提綱我該怎麼寫

提綱就是對你論文的概括,就是你打算寫哪幾個方面。比如你可以寫:1.中印矛盾的根源。
2.中印在領土上的沖突 3.中印歷史上發生過的軍事沖突 就類似這種的,也就是你打算從哪幾個方面論述你的論文

『伍』 求中國領土爭端論文

領土爭端:中國穩定周邊的重大考驗

中國是一個陸地和海洋大國,周邊情況十分復雜。中國與鄰國的陸地和海上領土爭端,大多是歷史遺留問題,有的已經解決,有的仍然懸而未決。從目前情勢看,這些難題不僅短期內解決無望,而且趨於惡化和復雜化,這對中國繼續貫徹穩定周邊的方略,無疑將帶來重大考驗。

中印邊界爭端,是中國迄今唯一存在的陸地邊界紛爭。這些年來,印度不斷在東段爭議地區採取單邊行動,建「邦」立「府」,加快移民,企圖迫使中方承認其「實際管轄權」。為此,印軍在東段爭議地區增兵6萬,並部署武器,加強機場、道路等戰場建設,其長期佔有中國領土的目的暴露無遺。就中印在爭議地區的政治、軍事態勢而言,總體上是印度得勢得利,中國處於較被動地位。在此情況下,中國希望談判解決爭端,無疑面臨很大困難。

中日釣魚島爭端,既是歷史遺留問題,也是中日關系的現實麻煩。釣魚島戰略地位十分重要,佔領該島不僅可以控制台灣北部重要港口和空中航道,而且雷達監視范圍可達中國大陸沿岸的福州、溫州和寧波等大片地區。釣魚島附近還蘊藏豐富的油氣資源。日本在釣魚島問題上立場毫不松動,並採取了新的控制措施。日本首相麻生太郎宣稱,將同美國協商,把釣魚島問題納入日美安保條約框架內。美國政府也表示,釣魚島一直在日本政府的行政管轄之下,適用於美日安保條約。這些情況說明,中日釣魚島爭端存在升級的危險,而日美聯手的可能性也明顯增大,解決釣魚島爭端將面臨更為復雜的局面。

中國與越南及南海諸國的海上爭端,是近年來日益凸現的問題,今年則呈現出更加惡化的趨勢。南海諸國在爭議海域採取「雙加快」方針,即「加快事實佔領」和「加快獨自開發」。越南是南海諸國中唯一宣稱擁有南沙群島全部主權的國家,也是侵佔我南沙島礁最多的國家。今年以來,越南在南海問題上動作頻頻,不僅公然任命西沙群島和南沙群島"主席",還大肆抓捕中國漁民,並聯手馬來西亞向聯合國提交200海里外大陸架「劃界案」。越南等國在南海的開發,早已進入獲利階段,中國至今卻沒有一口油井,要想既得利益方把到嘴的「肥肉」吐出來,恐怕也是十分困難。

為什麼這些國家如此肆無忌憚?因為它們都號准了中國的"脈搏",即為了謀求和平發展和維護周邊穩定,不會輕易使用軍事手段解決領土爭端。多年來,中國一直奉行睦鄰友好的政策,營造了相對穩定的周邊環境。但要看到,取得這種穩定也付出了很大代價,從某種程度上說,是以忍讓態度換來的。中國歷來主張以談判方式解決爭端,中國老一代領導人甚至提出,把這些問題留給後代去解決,足見中國的和平誠意。但在目前情況下,中國不能無視嚴酷的現實。談判桌上當然是以實力為後盾,但如果對方看準你不會用實力做籌碼,那麼主動與被動,強勢與弱勢的地位,顯然會對談與不談,談出何種結果帶來更大影響。

就中國現在情況而言,穩定周邊的大政方針當然不會改變,但對於日益凸現的領土爭端問題,在需要時中國應該做相應的軍事准備。這並不意味著一定要以「打」為解決方式,中國需要具體穩定周邊的軍事震懾力,使與之有領土糾紛的國家不敢輕舉妄動。能否有效應對領土爭端這個重大考驗,將決定中國能否營造長治久安的周邊環境,也將影響到中國未來的長遠發展。對此,在戰略上需要深謀遠慮,政治、經濟和軍事上也應做好必要准備。

『陸』 洞朗事件看中印邊界之爭寫一篇論文

論點一、中印邊界之爭是個無解的難題。
1、中印邊界通過和平談判經歷很多年一直無果。2、印度企圖堅持不劃界,通過慢慢蠶食手段獲取更多的土地。3、中國基於和平發展的戰略方針,對印度蠶食行為採取綏進的政策,沒有大規模入侵都低調的處理了助長了印度的野心。
論點二、中印邊界之爭印度策略的轉變由原來的開槍殺人搶占變成無槍聲入侵。
1、從洞朗的入侵可以看出印度策略的轉變,借著中國修路的契機印度反將一軍讓中國措手不及。
2、印度以邊境武裝局部優勢強行無槍聲入侵---針對中國邊防前輕後重的部署吃准中國的前輕劣勢,通過媒體擴大輿論影響給中國施壓出難題,並借著中印邊境管控協議中不得對士兵開槍的條款堅持要和平解決並賴著不走企圖強占。(即使大雪封山,印度也不會走,印度在錫亞琴冰川有駐軍的先例,除非中國妥協或武力驅逐或抓住印度軟肋施壓,逼迫印度撤出洞朗。)
3、印度通過洞朗已定邊界,來逼中國開槍(包圍對峙的邊防部隊)是為了逼中國自己打破不得開火的協議,印度好搞大舉武裝入侵的活動,企圖侵佔中國更多的領土奪取亞洲水源西藏。
4、中國默認印度對洞朗的爭議或強占,意味中國和印度無已定邊界。中印協議不得開火的條款還繼續存在,印度可以鞏固洞朗後還可以藉助兵力優勢強行推進。
論點三、對中印邊境之爭中國一直希望保持邊境和平以求得和平發展的機遇期。
1、 中國和印度在邊境爆發沖突,中國堅持不讓步的話,會出現印度和巴基斯坦那樣邊境一直交火不得安寧的局面。
2、 洞朗對峙事件,中國首先開第一搶驅逐營救,無法控制戰爭規模不可預料。
論點四、解決中印邊境沖突策略
1、繼續堅持和平談判解決方針,談判不能解決,要輸出力量讓印度靠近中國的邦獨立輸出革命。
2、維持中印邊境,不丹和尼泊爾等國家不被印度吞並。

『柒』 中印領土爭端概況

一、有問題先看看網路,沒有的話再看看知道,都沒有的話再提問。
二、先給你來一段網路上的:
整個中印邊界全長約3000多公里,分西、中、東三段。在每一段邊界上都有爭議地區。在西段,雙方爭議面積為33500平方公里,主要是阿克賽欽地區,除巴里加斯一處外,其餘都控制在中國手中。在中段,雙方爭議面積約2100平方公里,分為4處,現控制在印度手中。在東段,雙方爭議面積約90000(根據最新的矢量測量法,爭議面積為67000平方公里,印度控制6.3萬平方公里)平方公里,即網上常說的藏南地區,現全部控制在印度手裡。在整個中印邊境爭端中,東西兩段是爭議重點,1962年的邊境沖突也是在這兩段打的。
情況就是上面所說的情況。
三、下面說點本人見解,非常淺薄,但希望能幫到你。
你問打起來能否贏,我非常堅定地認為在戰爭層面我國必贏。印度方面軍隊沒有我們多,裝備基本靠買,經濟沒有我們發達,靠啥打贏我們?而我們事事處處向美國看齊,又是登月又是探海的,裝備屢屢換新,如果連個印度也打不了,就不要想什麼星辰大海了。在我看來,新中國剛成立的時候,中印還基本在一個層面上,而現在基本就不在一個層面上了。
但是領土爭端的解決不一定非要打個你死我活,聽說老一輩革命家就認為中印邊界的解決,除了達旺地區應該要回來以外,其他的基本就按照實際控制線算了。我認為有點吃虧,但絕不認為比領導人聰明,那就吃這個虧吧,誰知道印度感覺更吃虧,竟然還不同意。
四、實際上關於中印領土爭端的問題、帖子很多,你要是高中沒畢業,看看網路就行了,若是已經高中畢業了,可以去看看天涯論壇上的名帖《地緣看世界》,相信能幫到你。
五、最後說一點,中國幾千年歷史,從來都是有疆無界,新中國成立後跟周邊國家劃界都是各扯各的,最終爭議領土一人一部分。結果有人就認為賣國了,批評的不少,我感覺不必過於苛責。

『捌』 簡析中印領土爭端(200字以內)

中印邊境問題一直未能解決,網友們從各個渠道獲得的信息大都是印度佔了中國六萬多平方公里的藏南領土,而且都把矛頭指向了1962年的那次邊境戰爭,認為我們犯了個大錯誤,白白丟掉了土地。

我以前也這么認為,十分疑惑為什麼仗打勝了,地卻不佔,這一點不符合毛澤東的一貫做法呀。大家想一想,為了朝鮮、越南,我們不惜與美國人大幹一場,為了黑龍江中的那座小島,又與蘇聯開了一仗,我們敢跟兩個超級大國掰手腕,怎麼對一個印度是這么的客氣。我無意中看到了一幅詳細描繪中印邊境的地形圖,彷彿明白了一些原因,又通過看一些有關此問題的材料,使我的看法有了很大的變化。

一位西方軍事學家說過:戰爭是政治的延續。要搞清這場戰爭,就必須先弄清它的政治背景。

印度獨立後,企圖繼續享有原來英國殖民者在西藏的一切特權,如口岸通商權、駐軍權等等。西藏和平解放後,雖然印度為了與中國搞好關系暫時不提這些特權,但是他也從未宣布完全放棄。1959年西藏叛亂,達賴出逃,印度庇護了達賴喇嘛,同時對中國開始有效的控制西藏十分擔心。因為印度的這些特權很大程度上是與達賴集團簽訂的協議,中國政府從未承認過。

閱讀全文

與中印領土糾紛論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美術教師校本研修成果 瀏覽:740
股權轉讓合同模板 瀏覽:638
知識產權部門重點的工作計劃範文 瀏覽:826
用地批准書能證明土地的使用權權嗎 瀏覽:829
拓荒者知識產權 瀏覽:774
商標侵權事宜處理委託書 瀏覽:168
內容無版權今日頭條 瀏覽:327
房產糾紛訴訟時效是多長時間 瀏覽:269
無形資產年限怎麼確定 瀏覽:542
工商登記人員工作總結2018 瀏覽:799
我要發明機器人300字 瀏覽:341
轉讓合作書 瀏覽:512
上海聯瑞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寧波分公司 瀏覽:364
西安私人二手挖機轉讓 瀏覽:698
債務股權轉讓 瀏覽:441
食堂轉讓合同範本 瀏覽:335
廣西華航投資糾紛 瀏覽:902
萌分期投訴 瀏覽:832
金軟pdf期限破解 瀏覽:730
馬鞍山學化妝 瀏覽: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