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也談《離婚後人工受精的子女撫養費如何承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四章 離 婚
第三十七條 離婚後,一方撫養的子女,另一方應負擔必要的生活費和教育費的一部或全部,負擔費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長短,由雙方協議;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判決。
關於子女生活費和教育費的協議或判決,不妨礙子女在必要時向父母任何一方提出超過協議或判決原定數額的合理要求。
一、子女的撫養費具體有哪幾項?
根據最高司法解釋,子女的撫養費包括子女生活費 、教育費、醫療費等費用。
二、法院根據什麼標准確定撫養費?
在離婚案件中,人民法院在確定子女撫養費的數額時,一般是根據以下三大標准來確定。
1、子女的實際需要。
2、父母雙方的負擔能力。
3、當地的實際生活水平。
三、撫養費具體數額如何確定?
根據司法解釋,夫妻雙方離婚後,孩子的撫養費可按以下標准支付;
1、有固定收入的,撫育費一般可按其月總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比例給付。負擔兩個以上子女撫育費的,比例可適當提高,但一般不得超過月總收入的百分之五十。
2、無固定收入的,撫育費的數額可依據當年總收入或同行業平均收入,參照上述比例確定。
3、有特殊情況的,可適當提高或降低上述比例。
四、撫養費應怎麼給付?
1、有條件的,可以一次性給付。
2、暫時不具備條件的,可以按月或定期給付,也可按收益季度或年度給付。
2. 夫妻離婚後人工授精所生子女如何確定撫養權
一、兩周歲以下的子女,一般會判給女方。
兩周歲以下的子女,屬於哺乳期內,為保證嬰兒的發育成長,一般應隨母方生活。除非母方有下列情形:
1. 母方患有久治不愈的傳染性疾病或其他嚴重疾病(如癌症),子女不宜與其共同生活;
2.母方有撫養條件不盡撫養義務(指對子女有遺棄、虐待行為),而父方要求子女隨其生活;
3. 因其他原因(如母方被判刑、被勞教、有嚴重殘疾、母方經濟能力及生活環境對撫養子女明顯不利的,母親品行不端如有賭博、吸毒、亂搞兩性關系等惡習的),子女確無法隨母生活的;
4.父母雙方協議2周歲以下子女隨父方生活的,並對子女健康成長無不利影響的。
二、兩周歲以上的子女,會優先考慮條件較好的一方撫養孩子。
兩周歲以上未成年的子女,父方和母方均要求隨其生活,主要考慮:經濟狀況、個人素質、生活環境、對子女的責任感、以及與子女的感情親密程度等,但一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予優先考慮:
1. 已做絕育手術或因其他原因喪失生育能力的,《婦女權益保障法》第46條有明確規定;
2. 子女隨其生活時間較長,改變生活環境對子女健康成長明顯不利的;主要指夫妻長期兩地分居的情況;
3.無其他子女,而另一方有其他子女的;其他子女指另一方的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養子女及有撫養關系的繼子女等;
4.子女隨其生活,對子女成長有利,而另一方患有久治不愈的傳染性疾病或其他嚴重疾病,或者有其他不利於子女身心健康的情形,不宜與子女共同生活;
5.一方離婚後再婚困難的,可以作為優先因素加以考慮;
6.子女單獨隨(外)祖父母共同生活多年,且(外)祖父母要求並有能力協助照顧(外)孫子女;
5-6不是法定的優先撫養子女的情況。
三、十周歲以上的未成年子女隨父隨母生活發生爭議的,應考慮子女本人的意見。
四、父母雙方可協議輪流撫養子女,這個會根據雙方自願達成的撫養協議,或者在法院的參與下達成撫養協議。
3. 人工授精子女撫養糾紛案如何處理
要看是合法的 還是非法的如果是在醫院 通過合法途徑,那麼等同親生子女。如果是非法的,只有你一個人承擔了。
4. 夫妻離婚後人工授精孩子判給誰
你好!
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通過人工授精的方式生育的孩子的權利和通過正常途徑懷孕生產的孩子的權利是一樣的。在離婚的時候,法院會綜合考慮各種因素後,作出相應的判決。
最高人民法院在1991年7月8日《關於夫妻關系存續期間以人工授精所生子女的法律地位的復函》中指出:在夫妻關系存續期間,雙方一致同意進行人工授精,所生子女應視為夫妻雙方的婚生子女,父母子女之間權利義務關系適用《婚姻法》的有關規定。該復函首先肯定了人工授精所生子女的法律地位與婚生子女的法律地位相同,由此產生的父母子女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應適用《婚姻法》有關父母子女權利義務關系的規定。其次也確立了人工授精所生子女作為夫妻雙方的婚生子女的條件,即人工授精是夫妻雙方一致同意的。這種一致同意的意思表示,可以是書面的,也可以是口頭的。
因此,應承認夫妻雙方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一致同意經人工授精所生子女具有婚生子女的法律地位,父一方雖然與該子女無血緣關系,仍然應對該子女盡撫養義務。
5. 離婚及人工授精子女撫養案
"原告做人工受精手術時,我雖在場,但並非同意,故我不應承擔撫養費"這話法庭不會採信的。陪同前去就是同意了,不同意的話陪她去干什麼?
6. 離婚後人工受精的子女應該由誰撫養
案情介紹: 莉女士與丈夫劉某結婚多年,由於劉某先天性不育,兩人沒有孩子。後來兩人經過慎重考慮,決定採取人工受精的方式生一個孩子。翌年兒子劉童(化名)出生,但是劉某在內心深處始終認為劉童不是自己的孩子,對劉童並沒有父愛的感情,並因此遷怒於莉女士,夫妻兩人的感情在劉童出生後漸漸惡化,最後走到了離婚的地步。但是,劉某拒絕撫養劉童,並不肯支付撫養費,理由是:劉童並非自己所生,自己沒有撫養義務。 人工受精所生子女與父母是什麼樣的法律關系?父母離婚後,人工受精所生孩子應該歸誰撫養? 案例分析: 最高人民法院在《關於夫妻離婚後人工受精所生子女的法律地位如何確定的復函》指出:在夫妻關系存續期間,雙方一致同意進行人工受精,所生子女應視為夫妻雙方的婚生子女,父母子女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適用《婚姻法》的規定。 本案例中,劉童的出生是莉女士與劉某協商一致的結果,劉童雖然並非劉某親生,但是與劉某在法律上的關系與親生的一樣。劉某不能以劉童並非親生為由拒絕承擔撫養義務。 至於劉童的撫養權應該歸誰?在本專欄有相關法律分析,請見:《哺乳期內離婚 孩子撫養權歸母親》、《離婚時,孩子應該歸誰撫養》。
7. 離婚後人工受精的子女撫養費如何承擔
只要人工授精的方式
是雙方一致同意
或對方知道也默認的
那離後還是按親子對待
一樣要按親子支付撫養費
8. 夫妻離婚後人工授精孩子判給誰
您好,關於孩子撫養權的問題,法官一般以利於孩子成長為原則進行裁判。包括孩子的年齡、生活狀態、父母的經濟情況等問題。司法實踐中,2周歲以下的孩子,一般會判給母親。6周歲以上的孩子,法官還會詢問孩子的意見。兩個孩子的話,法院一般會判一人一個。參考《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處理子女撫養問題的若干具體意見》
9. 婚姻法中人工受精子女撫養糾紛案如何處理和法律依據
你好朋友,要按婚生子女對待。法律依據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及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釋。
10. 人工受精的糾紛
醫院無有責任,因為人工受精屬於特殊治療,結果有不可預見性,事先簽訂的協議應該表明是風險自負的,即使是由於男方引起的遺傳病,除非是顯性遺傳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