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印朗洞對峙,中國二十四小時,六次發聲,怎麼這幾天沒有動靜了
中國打越南,就是密集發聲之後,突然安靜下來,幾個月後…………
你急什麼,日本轟炸珍珠港,美國還拖延了三個月呢。
❷ 中印洞朗對峙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您好,根據您的問題,原因如下:
1、因為印度受到美國慫恿,加之印度這幾年國際形勢不錯,就來牽制中國。料到中國最近要召開十九大,不會輕易出兵,且中國一旦出兵就有可能收美國威脅三線作戰,因此印度才如此大膽派兵入侵。
2、中印洞朗對峙的根本原因是領土爭端,印度崛起後野心膨脹。
❸ 莫迪就洞朗對峙發聲的出發點是什麼
近日,在中方連續發出明確而強硬的表態後,8月5日莫迪總算出來表態了,但卻仍是在用「和平談判」來矇混拖延。
而巴格雷稱,「印度一直堅持通過外交手段和平解決邊境爭議問題,而且這也是印中兩國首腦所達成的共識,相信中方也會在此問題上信守承諾。」
期待這一事件可以和平解決,畢竟戰爭給老百姓帶來的損失是無法預估的。
❹ 中印洞朗對峙剛剛結束中國付出什麼代價
財力人力物力
❺ 中印洞朗之爭是因為什麼
洞朗之爭,本質是保衛西里古里走廊,走廊連接印度本土與阿薩姆、那加蘭和曼尼普爾等印度東北地區。印度東北一失,錫金邦也就夠嗆了。西里古里走廊最狹處20公里,解放軍從洞朗居高臨下,進,分分鍾控制全局,退,只是一場消耗。
由於中印在中印邊境錫金段並沒有領土糾紛,洞朗也屬於我國領土,印度卻打著替不丹出頭的旗號,以對印度有安全影響為由,跑到中國領土上撒野,要求中方停工。站在一個客觀中立的立場看,莫說洞朗地區沒有爭議,哪怕有爭議那也是中國和不丹的事,印度有什麼權利插手?印度進入中國洞朗地區,對中國來說是侵入邊境,而打著不丹的旗號則是對不丹內政的干涉。
所以印度是害怕中國能夠直接威脅到其內陸,所以來製造矛盾。
❻ 中印洞郎地區的對峙原因是什麼
起因是中國在洞朗地區修路施工,然後印軍越過中印邊界錫金段,阻撓中國在自己的領土上建設道路。
中國外交部拿出各種證據來證明洞朗屬於中國,同時譴責印軍的越界行為,並督促印軍撤兵。反觀印度方面,明顯的是理屈詞窮,一會兒說是中國入侵了印度,一會又說沒有。一會說是幫助不丹伸張領土主權,當時不丹官方的意見與印度還沒有來得及達成一致,與是印度又改口說,它進入的地段是中、不、印三國交界點,這話立即遭到了中國的反駁,三國交界點,很明顯它就只是一個點,而你越過中印邊界錫金段,這就不只是一個點的問題,而是一個面。
中印雙方的口水仗,說到這里,已經很明白了,越界的是印度。但據報印度方面已經在洞朗地區做好長期對峙局面的准備,中國外交部表示,這只能證明印方的非法越界行為,是有組織有預謀的,官方正式發出的入侵指示。《印度時報》網站周日報道稱,印軍已在洞朗爭議地區支起帳篷,而且印方一條相對穩定的物資補給線,已經在該地區建立,准備長期拖延。
❼ 洞朗對峙是雙撤還是印度單方面撤軍
洞朗是中國的領土。洞朗對峙是印度邊防人員非法越過沒有爭議的已定邊界造成的。理所當然應該是印方把邊防人員撤回邊界線的印度一側。中方本來就是在自己的領土上修路,何來「撤軍」或者「雙撤」的說法呢?當然是印度單方面撤軍啦!
❽ 中印洞朗對峙
28日下午14時30分許,印方將越界人員和設備全部撤回邊界印方一側,外交部稱中方將繼續按照歷史界約規定行使主權權利,維護領土主權。6月18日以來,印度邊防人員非法越界進入中國洞朗地區,引發中印邊境局勢持續緊張。
❾ 如何看待中印洞朗對峙事件
如何看待中印洞朗對峙事件,有以下5點:
把雙方結束對峙和經濟方面的交往牽連起來,更是沒有理性。中印兩國之間一直有經濟交往,並且越來越密切,這次對峙也沒有影響到經濟交往。沒有任何理由相信中國是用經濟手段和印度達成交易的。
前兩年,在南海問題上,中國和菲律賓、越南的關系也非常緊張,但也沒有影響到雙方的經濟交往。即使中國有能力用經濟手段來解決戰略問題,那麼也表明中國的強大和外交的文明性。戰爭給人類帶來了多麼巨大的災難,不過很多人還是希望用戰爭和沖突來解決問題。這是人類的悲劇之所在。當然,這不僅僅發生在中國,而且也發生在印度,或者其他很多國家。
「陰謀論」根本站不住腳。如同這些愚昧者自己都說了,中國對印度是貸款,而不是賠款。如果貸款是表示服軟,那麼現在世界上到處服軟的國家就是美國,因為美國的銀行體系給全世界其它國家提供的貸款最多。按照這個邏輯,美國就是當今世界第一弱國。實際上,隨著中國的崛起,尤其是「一帶一路」的繼續,中國給其他國家的貸款會越來越多。
「撤離」不是割地,印軍如果已經退出了我國領土,我國軍方沒必要繼續「站在」原地和印軍「對峙」。用「撤離」來描述我國軍隊完成任務後離開對峙現場沒有任何問題。自媒體牽強附會的咬文嚼字不過是嘩眾取寵,顯示出自我愚昧的一面。
這些自媒體稱印度向我國貸款修鐵路,配合我國「一帶一路」是我國對印度服軟,這種在邏輯上根本沒有理由的言論會在國內互聯網上竟有那麼大的市場,這是我們應該思考的。在社交媒體時代,人們樸素的民族主義情緒或者愛國主義情緒經常被利用,轉化成流量和商業價值。
中國應對的策略,有以下7點 :
中國目前階段的核心利益仍然在南海,然後是東北亞,東海,台灣,中東,最後是南亞。中國不可能因為南亞的跳樑小丑而打亂整體戰略的整體布局。
中國繼續保持在南海既得的同時(比如王毅部長在7月24日正式開始訪問菲律賓等國),在東海、東北亞方面接連做了幾件事:7月4日朝鮮試射針對美國的洲際導彈,美國在稱不排除武力解決朝鮮問題同時指責中國上半年與朝鮮的貿易增加了40%。
而到了7月17日韓國就正式提出與朝鮮舉行軍事會談的想法,很顯然,這一次是朝鮮明目張膽則直指美國的「挑事」,但另一方面的美韓卻在極力緩解東北亞局勢,再說的直白點,這表明中國准備在東北亞提前解構對美韓尤為重要的西太平樣安全體系。
在7月4日朝鮮試射針對美國的洲際導彈而美國根本無力反應、韓國出面急於緩解東北亞局勢這一明確事實後,所有人也看清了這么一個問題:在美國陷入中東問題施壓伊朗,俄羅斯的時候,背靠中國核心利益方向、則美國必然示緩。於是7月5日,巴基斯坦試射了多枚可以攜帶核彈頭的新型「NASR」短程彈道導彈,幾天後又公開摧毀了印軍2個哨所。
中國在中印軍隊對峙的情況下,將上萬噸後勤補給物資,從四川,青藏高原地區運向西藏,目的地卻並非中印對峙的洞朗地區,而是西藏北部靠近克什米爾地區。很顯然,這表現,中國根本沒把印度號稱的可以同時與中國、巴基斯坦打「2.5」戰爭的狂妄放在眼裡,中國准備的是在克什米爾支持巴基斯坦與印度對決。
在中東,7月11日中國人民解放軍正式出征中國首個海外軍事基地「中國人民解放軍駐吉布地保障基地「。
在同一時期,在印度洋,印度稱印度海事監控飛機檢測到14艘中國軍艦在印度洋不同尋常地活動。